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产业异质性、区域差异及空间布局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学红 曾旖 丰超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共8页
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本文引入"环境技术"框架,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三层级生产前沿函数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解构,并将其置于全国、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 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本文引入"环境技术"框架,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三层级生产前沿函数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解构,并将其置于全国、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结构无效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是其共同成因;不同产业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无效率成因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不同地区之间的生产情况则存在显著的技术差异。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全要素生产无效率成因,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提升、管理优化等方面入手对其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共同前沿DEA 产业异质性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异质性、税收激励与自主创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香菊 杨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0-68,共9页
以2007-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两个维度,考察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 以2007-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两个维度,考察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②基于企业所属产业异质性视角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产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投入、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研究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的争议,也对完善中国创新税收激励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激励 企业自主创新 产业异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异质性的资源型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燕 孙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4,共6页
文章从产业异质性视角出发,将资源型产业划分成高耗能一低碳(I型)、低耗能一高碳(III型)和低耗能一低碳(IV型)三类异质性产业,运用LMDI法,分解异质性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测算驱动因素的贡献率,结合Tapio脱钩理论,探讨驱动... 文章从产业异质性视角出发,将资源型产业划分成高耗能一低碳(I型)、低耗能一高碳(III型)和低耗能一低碳(IV型)三类异质性产业,运用LMDI法,分解异质性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测算驱动因素的贡献率,结合Tapio脱钩理论,探讨驱动因素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钧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总体呈现负向抑制作用,其贡献力强度为IV型〉III型〉I型:能源结构总体上也呈现负向抑制作用,其贡献力强度为III型〉I型〉IV型;经济规模始终呈现的是正向作用,其贡献力强度为IV型〉I型〉III型,说明碳排放驱动因素的驱动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因此,制定差异化的节能减排策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资源型产业的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异质性 资源型产业 碳排放驱动因素 脱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产业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叶蓁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6,共7页
货币政策的产业异质性现象被广泛证实,但由于缺乏实证检验,已有研究并未就其决定因素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设定了流动性、存货、贷款率、债权比和规模五项指标以考察货币政策行业异质性的作用渠道。结论显... 货币政策的产业异质性现象被广泛证实,但由于缺乏实证检验,已有研究并未就其决定因素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设定了流动性、存货、贷款率、债权比和规模五项指标以考察货币政策行业异质性的作用渠道。结论显示,贷款率、债权比和规模是影响货币政策的产业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产业而言,各种经济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敏感度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业异质性 公司财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异质性、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璘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5,共8页
基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并探讨产业性质对创新绩效提升企业价值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绩效与市场业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企业创新绩效会推动市场业绩增长,反之... 基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并探讨产业性质对创新绩效提升企业价值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绩效与市场业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企业创新绩效会推动市场业绩增长,反之,持续良好的市场业绩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有益于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和市场业绩共同作用,显著影响企业价值。产业性质不会改变创新绩效和市场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影响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正相关性,但作用路径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应结合产业性质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异质性 企业价值 企业创新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转税负的决定因素及应对路径——基于产业异质性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奇凤 袁明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3,共8页
本文使用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数据通过DID检验发现,“营改增”并没有显著降低流转税负,仅在试点改革的初期显示出了减税效果。与以往关于民营企业避税更激进的一般观点不同,就“营改增”而言,国有企业的流转税负更低,从侧面佐证了... 本文使用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数据通过DID检验发现,“营改增”并没有显著降低流转税负,仅在试点改革的初期显示出了减税效果。与以往关于民营企业避税更激进的一般观点不同,就“营改增”而言,国有企业的流转税负更低,从侧面佐证了“营改增”后产业分工、集团化经营利于税务筹划的观点。另外,为探究影响企业减税效果差异的原因并分析影响流转税负的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流转税税负内在结构模型,并使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产业异质性是导致企业流转税负高低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自营业务利润率越高、经营性采购越少、存货周转率越低、长期资产更新率越低、长期资产周转率越低、职工薪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越高、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越低、资产减值损失确认的越多,流转税负越高。研究结论可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和监管部门完善税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流转税负 产业异质性 股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异质性、金融开放与创新能力——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娅 隋中原 符蕾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基于我国的专利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金融开放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开放总体上提升了我国的产业创新能力。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开放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内部竞争、推动技术溢出的方式提升产业... 基于我国的专利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金融开放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开放总体上提升了我国的产业创新能力。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开放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内部竞争、推动技术溢出的方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金融开放对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在产业层面具有异质性,相对于第一产业,金融开放对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建筑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针对高资本要素密集度、高技术要素密集度、高风险的产业,金融开放的创新效应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 产业创新 产业异质性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代军勋 李琢 李俐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5,共10页
以要素禀赋差异作为产业异质性的划分基础,通过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构建GVAR模型,采用2003—2014年的月度数据实证了我国产业异质性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传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要素禀赋的产业,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程度存在... 以要素禀赋差异作为产业异质性的划分基础,通过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构建GVAR模型,采用2003—2014年的月度数据实证了我国产业异质性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传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要素禀赋的产业,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从而说明产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基于此,我国货币政策需要基于产业异质性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适应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业结构 产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I对中国就业影响的产业异质性研究——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系统GMM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朱金生 解青云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5,64,共9页
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广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大产业部类,结合我国2004-2013年18个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两大产业部类的OFDI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实体经济,广义虚拟经济OFDI通过国内资本形... 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广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大产业部类,结合我国2004-2013年18个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两大产业部类的OFDI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实体经济,广义虚拟经济OFDI通过国内资本形成路径对就业的补充效应更为显著,通过逆向技术外溢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更小;无论是直接、间接还是总效应,广义虚拟经济OFDI的就业效应明显大于实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就业 广义虚拟经济 产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产业异质性、融资约束与融资渠道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艳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7,共6页
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针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把微观层面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融资渠道的特征与宏观层面企业所在产业或行业的特征相结合,试图考察产业异质性对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和融资渠道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服务业,制... 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针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把微观层面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融资渠道的特征与宏观层面企业所在产业或行业的特征相结合,试图考察产业异质性对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和融资渠道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服务业,制造业更依赖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外部融资渠道中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的协调配合有一定的启示,有利于促进资金在不同产业间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约束 产业异质性 正规金融 民间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制度的产业异质性假设
11
作者 韩刚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8,共5页
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制度绩效评价的要点在于创新激励效应。对知识产权制度激励效应在不同产业中的显著差异性出发,对知识产权制度作用机制的产业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历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制... 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制度绩效评价的要点在于创新激励效应。对知识产权制度激励效应在不同产业中的显著差异性出发,对知识产权制度作用机制的产业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历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制度的产业异质性假设。对知识产权领域长期以来忽视中观层面研究进行深刻反思,将产业层面的分析引入知识产权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制度 产业异质性假设 创新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与制造业成长:基于产业异质性视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展 王淑娟 叶蜀君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7,共10页
金融结构与制造业成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从产业异质性视角分析不同金融结构对不同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3—2017年中国27个规模以上制造业产业数据,基于产业创新度、产业风险度和资金密集度三种基本特征,构建面板数据模型... 金融结构与制造业成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从产业异质性视角分析不同金融结构对不同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3—2017年中国27个规模以上制造业产业数据,基于产业创新度、产业风险度和资金密集度三种基本特征,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结构对产业成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当前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产业成长;从产业异质性视角看,银行体系的发展能够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成长,股票市场对研发密集型、风险型产业的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我国现阶段应深化金融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发展与制造业产业成长相匹配的金融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体系 制造业成长 产业异质性 差异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效率曲线、产业异质性与创新路径选择:基于二元创新视角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成东 焦慧 +1 位作者 王琛 SARAH Yvonne Cooper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72,共12页
在自主创新成为主流技术创新路径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思辨性思维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曲线的异质性及创新路径选择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实证产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稳定上升,而其细分行业的技术引进创新效率则具有随机异质性演... 在自主创新成为主流技术创新路径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思辨性思维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曲线的异质性及创新路径选择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实证产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稳定上升,而其细分行业的技术引进创新效率则具有随机异质性演进的特点;实证产业细分行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创新效率曲线呈现“十字交叉”“平行”和“双螺旋”等演进形态,其中“十字交叉”形态处于主导地位。“平行”型效率曲线产业应选择自主技术创新为主、技术引进创新为辅的创新路径;“双螺旋”型效率曲线产业应实现对技术引进创新与自主技术创新路径的动态选择;“十字交叉”型效率曲线产业应选择自主技术创新为主的创新路径。研究成果对实现产业创新路径的优化选择,进而提升其技术创新效率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路径 效率曲线 产业异质性 高端装备制造业 二元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及其产业异质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雅妮 《现代管理科学》 2020年第1期45-48,共4页
盈余信息是企业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其信息含量高低不仅与市场因素相关,而且受到政策因素影响。基于盈余反应系数模型,研究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并考察这种影响的产业异质性。... 盈余信息是企业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其信息含量高低不仅与市场因素相关,而且受到政策因素影响。基于盈余反应系数模型,研究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并考察这种影响的产业异质性。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盈余信息含量,这一效应在第二产业中更为明显;在第二产业中,相较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影响更大。研究结论对经济政策的稳健实施和产业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盈余信息含量 产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晓军 刘晓莹 +1 位作者 桑义汉 易帅湘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4-140,共7页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没有显著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没有显著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边际促进作用递减,但减少的幅度较小。异质性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其次、东部最弱。此外,现阶段,电子商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对制造业结构升级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产业结构升级 分位数模型 地区异质性 产业异质性 经济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异质性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启贵 张伟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9,共14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异质性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路径选择的分析框架,通过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29个省区产业体系生产技术及其效率和生产规模效率,以及能源使用技术及其效率和碳减排技术及其效率,并针对不同类型产业体系... 本文建立了一个异质性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路径选择的分析框架,通过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29个省区产业体系生产技术及其效率和生产规模效率,以及能源使用技术及其效率和碳减排技术及其效率,并针对不同类型产业体系的低碳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异质性产业体系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选择形成适合于自身产业体系特征的低碳化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产业体系 低碳化发展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异质性对中国城市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阳平 贾品品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101,共10页
以2003—2018年中国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BBC-DEA模型测算各个城市的效率,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评价产业集聚对中国城市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中国城市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且其影响存在产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在全... 以2003—2018年中国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BBC-DEA模型测算各个城市的效率,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评价产业集聚对中国城市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中国城市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且其影响存在产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在全国层面,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效率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从传导渠道来看,制造业集聚效应主要在于改善城市纯技术效率,而服务业集聚效应在于促进城市规模效率提升;在区域层面,服务业集聚对东、中、西部城市效率的影响与全国层面的一致,而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果出现了差异,在东部出现了“拥挤效应”,呈现先负后正的“U型”特征,在中部为“倒U型”,在西部的影响暂不显著。因此,中国的产业发展应立足区域特征,制定差异化的集聚政策,从而有效地助力城市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异质性 制造业集聚 服务业集聚 城市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政策异质性、集团化经营与企业研发投资 被引量:1
18
作者 计方 胡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1-50,共10页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产业政策的扶持方式与作用方向都会导致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以2010~201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制度路径与组织路径相融合的统一分析框架下,考察了异质性产业政策对集团化经营与成员企业研...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产业政策的扶持方式与作用方向都会导致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以2010~201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制度路径与组织路径相融合的统一分析框架下,考察了异质性产业政策对集团化经营与成员企业研发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集团化经营及其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抑制了成员企业研发投资,代理冲突导致的挤占效应是其主要影响路径。供给型产业政策强化了集团化经营对成员企业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两者形成叠加效应;需求型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则受到集团内部知识溢出效应的消极影响;环境型产业政策加剧了集团化经营对成员企业研发投资的负向影响,代理冲突与产业迎合是其主要影响路径。因此,异质性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受整个宏观治理环境及企业内部治理环境的双重影响。该研究结论有助于集团企业根据异质性产业政策优化调整其研发行为,促进技术创新;也有助于政府部门深入观察异质性产业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微观传导机制及落实效果,为其合理运用政策工具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异质性 集团内部资本市场 研发投资 政策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的制造业集聚经济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沈体雁 邱亦雯 周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90,147,共12页
基于2000—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国县域尺度28个制造业行业的生产函数,从产业生命周期特征分析、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析、产业生命周期对集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集聚经济的产业异质性和... 基于2000—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国县域尺度28个制造业行业的生产函数,从产业生命周期特征分析、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析、产业生命周期对集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集聚经济的产业异质性和动态性,结果表明:1制造业总体存在逆成长型、成长型与稳定型三种生命周期演化模式,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之间具备显著差异,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年轻化、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稳定化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成熟化特征;2产业的专业化随成熟度增加呈倒"U"型分布,多样化呈现递减趋势;3地方化经济呈现"U"型分布,城市化经济则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初期和后期的地方化经济大于城市化经济,中期的城市化经济大于地方化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化经济 城市化经济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异质性 制造业 集聚经济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演化与低碳发展路径选择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晓燕 孙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57,共5页
文章从产业异质性理论视角,将资源型行业划分为高耗能-低碳(I型)、低耗能-高碳(Ⅱ型)和低耗能-低碳(Ⅲ型)三类异质性产业,运用LMDI法分解异质性产业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异质性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碳排放驱动因素的... 文章从产业异质性理论视角,将资源型行业划分为高耗能-低碳(I型)、低耗能-高碳(Ⅱ型)和低耗能-低碳(Ⅲ型)三类异质性产业,运用LMDI法分解异质性产业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异质性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演化存在产业异质性。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测算碳排放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规模调控四种低碳发展路径对异质性产业碳排放变化的作用效应,发现碳排放技术进步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最优路径";能源利用技术进步是Ⅲ型产业的"最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较优路径";经济规模调控是Ⅲ型产业的"较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一般路径";能源结构调整对三类异质性产业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异质性产业低碳发展路径存在"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产业异质性 碳排放驱动因素演化 最优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