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管制方式对基础设施产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建英 张帆 廖貅武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7年第1期47-51,共5页
基础设施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有必要对其实行管制。本文讨论了三种管制方式:价格管制、收益率管制、许可权投标管制,但不同的管制方式其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对三种不同的管制方式的管制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说明在对基础设施产业进... 基础设施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有必要对其实行管制。本文讨论了三种管制方式:价格管制、收益率管制、许可权投标管制,但不同的管制方式其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对三种不同的管制方式的管制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说明在对基础设施产业进行管制时,目标不同选择的管制方式也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管制 分析与比较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结构、价格规制和服务质量——国外对网络型公共基础设施产业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理 汪立鑫 史小龙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92,共6页
垄断、寡头垄断、数网竞争、纵向一体化等市场结构下对最优服务质量的偏离,以及激励性规制下可能产生的服务质量下降构成了对服务质量进行规制的逻辑起点。规制服务质量的主要工具有最低质量标准、基于服务质量的奖励和惩罚、发布质量... 垄断、寡头垄断、数网竞争、纵向一体化等市场结构下对最优服务质量的偏离,以及激励性规制下可能产生的服务质量下降构成了对服务质量进行规制的逻辑起点。规制服务质量的主要工具有最低质量标准、基于服务质量的奖励和惩罚、发布质量报告等,它们的特点、局限性以及适用条件不尽相同。只有考虑产业的竞争程度和特性,以及不同激励强度的价格规制,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更好地对服务质量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型 公共基础设施产业 服务质量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有资本参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卓 孙燕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7,共3页
非公有资本参与我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是推进我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准确把握改革路径、按产业属性分类,使投资结构改革顺利实施。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体制性弊端 民营化 政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设施产业改革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9
4
作者 俞燕山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当前 ,加快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行业改革已成为深化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突破口。本文着重就这些行业中的改革问题进行研究 ,明晰了基础设施产业改革的政策目标和改革的基本原则 ,并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政... 当前 ,加快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行业改革已成为深化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突破口。本文着重就这些行业中的改革问题进行研究 ,明晰了基础设施产业改革的政策目标和改革的基本原则 ,并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政策选择 中国 竞争机制 行政垄断 市场准入 价格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投资银行在我国基础设施产业改革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新梅 黄海波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62,共4页
通过对我国基础设施产业改革和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分析,指出二者存在着明显的互动效应,确定了投资银行在基础设施产业改革中的角色定位,并对投资银行可以采取的金融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投资银行 基础设施产业 金融创新 TOT方式 资产证券化 项目融资 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产业的股份制与股票市场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光强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本文认为:经济产出需要基础设施供给,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供给离不开基础设施产业,有效率的基础设施产业需要破除传统的基础设施行业垄断,引入竞争,基础设施产业的股份制运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股票市场实证了这一观点。当然对... 本文认为:经济产出需要基础设施供给,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供给离不开基础设施产业,有效率的基础设施产业需要破除传统的基础设施行业垄断,引入竞争,基础设施产业的股份制运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股票市场实证了这一观点。当然对股票市场来说,基础设施产业的股份制运行无疑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股份制 股票市场 垄断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兴志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9-22,共4页
从基础设施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出发,分析了自然垄断产业治理的基本方式即国有化与规制的逻辑替代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克鲁和克林多佛尔对自然垄断产业治理方式的比较制度分析结论,推论出基础设施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向是实行激... 从基础设施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出发,分析了自然垄断产业治理的基本方式即国有化与规制的逻辑替代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克鲁和克林多佛尔对自然垄断产业治理方式的比较制度分析结论,推论出基础设施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向是实行激励性规制。结合基础设施产业改革的国际实证分析、推导出基础设施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并着重分析了在具体推进基础设施产业规制体制改革时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框架 基础设施产业 规制体制改革 国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产业监管理论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虹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54,共3页
结合规制经济学和电力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以电力监管为例 ,本文对基础设施产业监管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的分析表明 ,电力监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不仅和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密切相关 ,也取决于电力行业独特的技术经济特征 ,同时 ,... 结合规制经济学和电力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以电力监管为例 ,本文对基础设施产业监管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的分析表明 ,电力监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不仅和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密切相关 ,也取决于电力行业独特的技术经济特征 ,同时 ,中国的经济转型也要求电力监管的持续存在。随后 ,本文提出了电力监管的四个目标 :确保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提高行业投资和调度效率 ;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以及保证公平等社会目标的实现 ,并对这些目标的具体内涵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监管 基础设施产业 电力行业 中国 技术经济特征 电力经济 电力市场建设 标的 管理论 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础设施产业的重组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昕竹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26,共4页
论述了产业重组的经济含义及其横向重组和纵向重组的实现方式,提出了纵向重组方案的4种选择,重点对结构分离和竞争性接入及其对比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产业重组 实现方式 基础设施产业 结构分离 竞争性接入 企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础设施产业经济属性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新梅 万威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5-19,共5页
从交易费用、产业需求变动、技术创新及产业融合的角度 ,对基础设施产业的经济属性进行了重新定位 ,提出了基础设施“有限竞争”的产业特性 。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有限竞争 规制结构 经济属性 自然垄断性 成本劣加性 技术创新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产业特许经营的政策规范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富良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48,共3页
在基础设施领域,无论是建设,还是运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以合约的形式代替原有的管理模式,尤其是2000年以后。各种特许经营方式被广泛采用,约定收费期和收费标准。基础设施产业的特性,如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等,使其在基... 在基础设施领域,无论是建设,还是运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以合约的形式代替原有的管理模式,尤其是2000年以后。各种特许经营方式被广泛采用,约定收费期和收费标准。基础设施产业的特性,如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等,使其在基础设施产业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政府承诺的可置信问题。或政府政策的动态一致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特许经营方式 顶层设计 政策规范 投资回收期 改革 基础设施领域 收费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产业行政管制方式的效率比较
12
作者 张帆 刘新梅 卢兵 《当代经济管理》 2006年第6期27-29,33,共4页
基础设施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对其实行管制是必要和必须的,不同的管制方式其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三种不同方式的管制效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说明了在对基础设施产业进行管制时,目标不同选择的管理方式也应不同。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管制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产业改革中政府有序退出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胥春雷 刘新梅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3-75,共3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基础设施产业运营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基础设施产业改革中政府有序退出市场的问题,提出了政府有序退出的三种有效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市场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政府 退出模式 运行机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俊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60-62,共3页
浙江省基础设施产业现行政府管制体制存在一系列的弊端。改革这种体制的基本思路是 :在基础设施产业逐步实行政企分离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尽可能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 ;改革的目标导向是在基础设施产业实现有效竞争 ;以经济原理为... 浙江省基础设施产业现行政府管制体制存在一系列的弊端。改革这种体制的基本思路是 :在基础设施产业逐步实行政企分离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尽可能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 ;改革的目标导向是在基础设施产业实现有效竞争 ;以经济原理为基础制定基础设施产业的管制价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政府管制体制 改革 浙江 政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型公共基础设施产业比较:对电信业的借鉴
15
作者 朱金周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41,共8页
我国电信业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深层次改革。借鉴国际和国内同属于网络型公共基础设施的电力、自来水、煤气和铁路等产业改革和发展经验教训,从经济技术特征、改革路径、发展绩效等角... 我国电信业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深层次改革。借鉴国际和国内同属于网络型公共基础设施的电力、自来水、煤气和铁路等产业改革和发展经验教训,从经济技术特征、改革路径、发展绩效等角度对这些产业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电信业制度、产权、机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型公共基础设施产业 改革路径 发展绩效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6
作者 王俊豪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3期144-146,共3页
浙江省基础设施产业现行政府管制体制存在一系列的弊端。改革这种体制的基本思路是 :在基础设施产业逐步实行政企分离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尽可能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 ;改革的目标导向是在基础设施产业实现有效竞争 ;以经济原理为... 浙江省基础设施产业现行政府管制体制存在一系列的弊端。改革这种体制的基本思路是 :在基础设施产业逐步实行政企分离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尽可能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 ;改革的目标导向是在基础设施产业实现有效竞争 ;以经济原理为基础制定基础设施产业的管制价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基础设施产业 政府管制体制 改革 政企分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础设施产业市场营销初探
17
作者 王俊豪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4-87,共4页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营销是我国市场营销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基础设施产业市场营销的客观条件、主要特点、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以其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关注和研究这一新问题。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产业 市场营销 发展趋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源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寇晨欢 冷志杰 贾晓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110,共4页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因果反馈分析,揭示系统内部关键因果机制,并构建了区域范围的物流系统驱动经济系统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和寻优计算,得出如下结论:物流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建设...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因果反馈分析,揭示系统内部关键因果机制,并构建了区域范围的物流系统驱动经济系统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和寻优计算,得出如下结论:物流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建设均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系统发展,并促进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物流人力资源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物流基础设施的作用,且作用差距将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区域物流与经济系统 产业基础设施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投资方式在我国基础产业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蓬生 闫英 《产经评论》 1999年第8期25-26,共2页
一、BOT投资在我国基础产业中应用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环境、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的落后和发展滞后的问题日渐显露.基础设施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制约的“瓶颈”,... 一、BOT投资在我国基础产业中应用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环境、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的落后和发展滞后的问题日渐显露.基础设施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制约的“瓶颈”,它严重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与潜力.要改变这种状况,BOT方式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投资方式 应用分析 基础产业 BOT项目 BOT方式 投融资模式 经济发展 项目公司 广州地铁 基础设施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综合实力视角下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朋岗 刘玉娟 韩一淼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基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增强大国的国家实力就是要建立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的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我国人口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基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增强大国的国家实力就是要建立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的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我国人口发展在2050年之前主要面临低速小幅负增长和快速老龄化,2050—2100年主要面临快速大幅负增长和快速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人口发展趋势会给我国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带来机遇和挑战,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就是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增强和保持综合实力为目标,有效利用机遇、应对挑战,在适应和引领中实现人口与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动态适配、协同发展。建议从短期(至2035年)、中期(至2050年)和长期(至2100年)三个时期来谋划未来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和引领人口发展,提出了具体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力 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人口高质量发展 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