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国际转移中我国产业结构重组基本策略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国平 俞文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20,共4页
一、引言本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驱动下,产业国际间转移加速。这种产业国际转移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国家与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化与空间配置。国家发展中的产业结构重组不仅仅要考虑到产业结构变化的... 一、引言本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驱动下,产业国际间转移加速。这种产业国际转移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国家与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化与空间配置。国家发展中的产业结构重组不仅仅要考虑到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更要考虑到经济全球化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国际转移 中国 产业结构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驱动因素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广婷 国胜铁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7,共13页
国际产业转移是新兴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和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现状进行考察,发现本轮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主动和被动并存状态,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明显。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受到经济力量与政... 国际产业转移是新兴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和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现状进行考察,发现本轮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主动和被动并存状态,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明显。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受到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双重驱动,经济规律主导下,部分产业因比较优势变化产生成本驱动型主动转移;政府行为主导下,部分产业受地缘政治影响发生政治驱动型被动转移。为了更好应对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增加、产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和国内统一大市场进程迟滞等挑战,建议加强全球贸易的规则制定和制度建设,优化国内外联动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推动价值链引导的跨区产业集群建设和推动面向产业化的全链条全流程创新,从而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并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驱动因素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的人口规模回旋空间作用研究——基于跨国投入产出表产业转移测量结果
3
作者 王金营 周昊然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8,共18页
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而要素成本和要素质量是国际产业转移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重构的基本因素,人口作为基础生产和市场要素对国际产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已有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和研究文献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 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而要素成本和要素质量是国际产业转移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重构的基本因素,人口作为基础生产和市场要素对国际产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已有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和研究文献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全球乃至各国人口规模增大以及人口素质提升这一基础性因素。那么,在国际产业转移由“梯度单向”向“双向转移”演变过程中,全球人口规模增大以及分布结构非均衡化发展到底起到怎样的作用?未来全球人口增长趋缓,各国人口增减呈现显著分化,国际产业转移将会如何发展?为此,本文将人口因素(特别是人口规模因素)纳入国际产业转移的分析框架,通过文献析出的方法探究人口规模在产业转移中的优势。进一步利用2000—2021年全球跨区域投入产出表测量各国国际产业转移强度,将人口规模以及人口素质因素纳入模型,定量检验分析人口规模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具体作用和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已有的产业转移理论中无论是比较优势理论还是竞争优势理论所提及的要素优势都体现或者决定于人口规模的优势,人口规模还会通过增大创新潜力和市场规模的驱动效应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使国际产业呈现“双向转移”。实证结果验证了由文献析出的推论,证明人口规模对本国的国际产业转出具有抑制效应;单位劳动力成本和创新增进能力在人口规模对国际产业转出的影响机制方面分别发挥中介和遮掩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呈现产业“双向转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若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则为产业本土化建设成长提供丰裕劳动力和人才存量,承担更多产业转移;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其人口规模对产业转移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是人口规模而非人口的变动速度。最后,将人力资本(人口素质)纳入模型发现国际产业转出取决于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的交互促进作用。这一方面证明人口规模对于产业转移具有回旋空间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国应充分发挥巨大人口规模所拥有的回旋空间优势,培育本国全产业链,推动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布局,预防“产业空心化”现象发生,实现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协同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韧性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国际产业转移 人口回旋空间 人力资本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 乔敏健 张彦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4-53,共10页
考察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的一般规律对于发展中国家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OECD-TiVA(2021)数据库,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995—2018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转移规模,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检验国际产业转... 考察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的一般规律对于发展中国家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OECD-TiVA(2021)数据库,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995—2018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转移规模,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检验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①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和东盟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呈倒“U”型关系,目前大部分制造业未跨越拐点,处于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适度区间”,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倒“U”形关系依然成立;②技术创新在两者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会弱化两者间的倒“U”型关系,促使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的倒“U”型曲线较基准回归结果更平缓;③扩展分析发现,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会弱化国际产业转移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倒“U”型关系,而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则会强化这种“低端锁定”效应;④最终产品国际产业转移与制造业GVC地位倒“U”型曲线较中间产品国际产业转移更陡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技术创新 全球价值链地位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被引量:74
5
作者 汪斌 赵张耀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6期45-49,共5页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赋于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活力 ,从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赋于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活力 ,从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述评 ,并就该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国际分工 发展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模式 经济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与美国和欧盟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连成 徐雅雯 王鑫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103,共7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之间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增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以及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全球化,使一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全球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与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相伴而生的国际产业转移和...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之间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增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以及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全球化,使一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全球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与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相伴而生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格局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的变化与影响;阐述了国际产业转移进程中美国和欧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笔者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与美国和欧盟的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 美国和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平台与技术转移探析——兼论中国促进技术转移的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卫平 李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7,74,共5页
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也伴随着技术的转移。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技术的转移引导本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笔者通过研究依托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转移机制,并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实现技术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 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也伴随着技术的转移。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技术的转移引导本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笔者通过研究依托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转移机制,并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实现技术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新一轮产业的国际转移要采取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促进国际技术合作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等对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健康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技术转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国中 杜云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7,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共同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变化,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机。认识并把握这个机遇,理清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间的关系,在努力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我国外贸商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共同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变化,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机。认识并把握这个机遇,理清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间的关系,在努力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外贸商品结构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碳排放影响研究──基于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的对比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俊 林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80,共9页
我国区域碳排放是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碳排放量和排放成本两个角度构建产业转移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均加剧了碳排放,但后者影响更大,未来要更加关注区域产业转... 我国区域碳排放是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碳排放量和排放成本两个角度构建产业转移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均加剧了碳排放,但后者影响更大,未来要更加关注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的同向转移问题。对于国际产业转移,政府应加强对FDI流入的引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区域产业转移,政府应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甄选合适的产业转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转移 碳排放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中国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龚雪 高长春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通过对我国29个省1994-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三重分解后,将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资本深化变化这三项指标,并分别将这三项指标序列与我国各省1994-2004年的FDI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最终得出国际产... 通过对我国29个省1994-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三重分解后,将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资本深化变化这三项指标,并分别将这三项指标序列与我国各省1994-2004年的FDI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最终得出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即通过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来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溢出效应 三重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与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建平 刘彬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章简要回顾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历程,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模式及产生效应,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四大新趋势,即跨国公司成为主体、重心向服务业转变、产业链整体转移和产业转移结构高级化。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转移模式 转移效应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壁垒对国际产业转移及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权 黄汉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0-44,共5页
技术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贸易措施。分析了技术壁垒对国际产业转移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应数量模型,采用OLS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壁垒等贸易措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具体影响,并引入创新超效率值(SE-DEA)测算技术壁... 技术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贸易措施。分析了技术壁垒对国际产业转移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应数量模型,采用OLS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壁垒等贸易措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具体影响,并引入创新超效率值(SE-DEA)测算技术壁垒对我国各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后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试图为我国在合理利用技术壁垒基础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壁垒 国际产业转移 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耀烈 缪苗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08-111,共4页
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文化服务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江苏省和浙江省近几年在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上名列其他各省之前。属于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强强联手必将带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沪苏浙三方的努... 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文化服务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江苏省和浙江省近几年在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上名列其他各省之前。属于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强强联手必将带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沪苏浙三方的努力下,长三角的产业结构目前已经处于合理化阶段,但是同比世界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了产业升级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长三角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对山东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曲建忠 张战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6,共6页
国际产业转移会对承接地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现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考察国际产业转移对山东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国际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山东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在承接方式的选择上,当前山东省应该加大对离岸外包... 国际产业转移会对承接地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现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考察国际产业转移对山东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国际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山东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在承接方式的选择上,当前山东省应该加大对离岸外包业务的承接,促进制造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制造业 FDI 离岸外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外向型产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小娟 张兴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2-67,共6页
近年来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国际产业转移是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背景和促成因素。外向型产业集群特征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的特征,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也具有其特殊性。在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如何避免集群内缺乏... 近年来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国际产业转移是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背景和促成因素。外向型产业集群特征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的特征,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也具有其特殊性。在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如何避免集群内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以及集群内技术创新不足、产业集群质量不高等问题,需要建立我国产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质量衡量的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以达到提高产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外向型产业集群 质量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家创新竞争力的联动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琪 蒋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2,共6页
国际产业转移是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和调整,国家创新竞争是潜在实力的国际较量,以技术创新为纽带,国际产业转移与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从工业化发展进程来看,资本主义国家依托创新的力量陆续走上... 国际产业转移是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和调整,国家创新竞争是潜在实力的国际较量,以技术创新为纽带,国际产业转移与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从工业化发展进程来看,资本主义国家依托创新的力量陆续走上了大国崛起之路,掀起了一波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产业加速更新换代和全球创新的不断突破,也使得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国家创新竞争日益呈现出快速化、合作化、结构高度化、规模化的趋势。我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要把握国际和国内双重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开拓创新成长空间,不断提升我国国家创新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国家创新竞争力 联动机理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两岸产业合作的前景与途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立强 华晓红 杨立东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43,共5页
两岸产业合作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两岸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ECFA的推动下,两岸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视角来看,两岸产业合作实际上又是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两岸产业合作的形式... 两岸产业合作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两岸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ECFA的推动下,两岸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视角来看,两岸产业合作实际上又是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两岸产业合作的形式、领域和发展走向都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产业转移有着密切关系。在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前景和途径如何就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两岸经济 产业合作 20世纪80年代 亚太地区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影响因素分析及理论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严薇 赵宏宇 夏恩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99-100,共2页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影响因...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为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影响因素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方淼 李洋 《经济与管理》 2007年第10期30-32,共3页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战略布局是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物流产业带来的影响,中国物流业应尽快制定相应策略及措施,主要是加快完善国内产业链并"走出去,"大力发展三方物流,运用创新的管理思维模式,建...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战略布局是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物流产业带来的影响,中国物流业应尽快制定相应策略及措施,主要是加快完善国内产业链并"走出去,"大力发展三方物流,运用创新的管理思维模式,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发展绿色物流,把好"环境关,"以确保未来物流业的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物流业 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5
20
作者 戴宏伟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9,共5页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世界经济形势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