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产业协同创新、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
1
作者 豆素勤 王强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3,共6页
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共同富裕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 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共同富裕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是数字产业协同创新作用于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存在地区、市场化水平和数字产业细分行业方面的异质性。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协同创新 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华莹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数字产业协同创新有助于经济低碳转型,为全要素碳生产率提高提供巨大机遇。基于2008—2021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对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影响全要素碳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碳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 数字产业协同创新有助于经济低碳转型,为全要素碳生产率提高提供巨大机遇。基于2008—2021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对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影响全要素碳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碳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可知,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东部地区、新基建水平较高地区的全要素碳生产率提升作用更明显。中介机制检验得知,资本要素配置与人力要素配置水平提高是数字产业协同创新显著提升全要素碳生产率的重要路径。为深层次提升全要素碳生产率,应加强顶层设计,夯实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基座;发挥各方优势,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因时因势施策,助推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协同创新 资本要素配置 人力要素配置 全要素碳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石艳文 许门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4,共6页
选取2012—2021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U”型非线性特征。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可通过推动低碳技术... 选取2012—2021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U”型非线性特征。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可通过推动低碳技术进步间接影响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U”型非线性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跨过拐点后,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东部地区城市、大规模城市及中心型城市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据此,提出深挖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优势、完善低碳技术研发体系、制定差异化数字产业发展策略,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协同创新 绿色高质量发展 低碳技术进步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实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熊励 周璇 +1 位作者 金晓玲 顾勤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5,共8页
基于长三角地区数字内容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云服务能力对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云服务能力对数字内容创意获取能力、数字内容创意融合能力、数... 基于长三角地区数字内容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云服务能力对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云服务能力对数字内容创意获取能力、数字内容创意融合能力、数字内容应用服务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数字内容创意获取能力影响最大;数字内容创意融合能力和数字内容应用服务创新能力对数字内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数字内容创意获取能力影响却不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应强化数字内容云聚合服务,加大数字内容产业云服务平台及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数字内容产业创意融合能力和应用服务创新能力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服务 数字内容产业 产业协同创新 企业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45
5
作者 刘雪芹 张贵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9-65,共7页
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序幕正式拉开。而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协同创新特别是产业协同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所在,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序幕正式拉开。而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协同创新特别是产业协同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所在,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型创新模式,是破解京津冀区域发展瓶颈、建设世界级产业创新中心的必然选择。根据京津冀产业发展基础和特征,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与三地产业发展需求,京津冀三地应按照"强点、成群、组链、结网成系统"的协同创新路径,最终形成由研究、开发、应用三大群落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并通过编制京津冀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搭建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编制产业协同创新路线图及重点行动计划等逐步推进产业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对中部区域产业创新的启示 被引量:9
6
作者 马丽 李林 黄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3-37,共5页
产业协同创新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对中部6省产业特色、基础以及优势的分析,对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举措进行梳理,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产业实际情... 产业协同创新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对中部6省产业特色、基础以及优势的分析,对发达国家产业协同创新举措进行梳理,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产业实际情况,对中部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规划、框架搭建、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创新 产业创新 区域经济 中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的选择评价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林 贾佳仪 章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21,共7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配套的基于综合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协同创新项目为例,说明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实用性。为政府科学客观地选择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主导...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配套的基于综合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协同创新项目为例,说明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实用性。为政府科学客观地选择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主导项目群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法;也为企业申报协同创新项目时,提供判断项目合规性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发展 产业协同创新项目 评价指标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架构、功能及运行机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太增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2期72-76,共5页
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架构上分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核心层、产业创新支撑层、决策管理层、创新环境配套层等四个层次,承担资源集成功能、共性技术共享功能、知识产权服务功能、融资与推广服务功能、人才培训及服务功能。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架构上分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核心层、产业创新支撑层、决策管理层、创新环境配套层等四个层次,承担资源集成功能、共性技术共享功能、知识产权服务功能、融资与推广服务功能、人才培训及服务功能。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具有主体多元、动态开放、系统耗散等基本特性,形成动力上划分为企业推动型、智力驱动型和政府支撑型三种类型,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意衍生模式和技能扩散模式的交互耦合运行实现产业协同创新。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保障上要在招商引资、技术创新协同、优势企业培育上发挥决策管理层的引导力,发挥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的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架构 功能 运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的社会网络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慧 顾晓敏 赵袁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3,共8页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一项国家战略,促进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协同创新理论,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数据处理,选取生物医药产业,构建长三角区...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一项国家战略,促进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协同创新理论,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数据处理,选取生物医药产业,构建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四个内容、三个主体、两架桥梁和三种模式的框架,探索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的过程和路径,并选取长三角具有代表性的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进行案例解读和模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产业协同创新 生物医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约束下黄河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郝宪印 王韧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生态约束下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协同发展关键在产业协同创新。当前,学术界对生态约束与区域产业发展、流域城市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生态约束下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协同发展关键在产业协同创新。当前,学术界对生态约束与区域产业发展、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路径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生态约束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虽然黄河流域城市群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但产业协同发展要求较为强烈,并有许多大江大河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立足生态约束目标,从顶层设计、产业链协同、要素互补、市场开放共享、平台载体共建、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推动实现全流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约束 黄河流域 城市群 产业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坤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9,共8页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是突破创新资源稀缺性限制、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基于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在充分考察区域创新主体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是突破创新资源稀缺性限制、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基于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在充分考察区域创新主体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模式,并对联盟的构成和特性进行分析。继而,基于模糊宗派博弈模型对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行探讨,提出有利于保持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和有效性的收益分配设计方案。研究发现:通过构建多主体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能够有效提升区域产业创新绩效;联盟稳定有效的条件是良好的收益分配机制;在具有宗派性质的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收益的无剩余分配是保证联盟稳定的必要条件,且适度让渡宗派成员收益提高非宗派成员收益能够有效提高非宗派成员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联盟稳定性。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从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博弈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 模糊宗派博弈模型 收益分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构能力引领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文彬 蔺雷 廖蓉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2,共6页
通过研究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核工程)案例,提出一种以企业架构能力引领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广核工程基于自身架构能力,从技术、管理和组织等多个维度与产业链相关主体展开协同创新,有效掌控产业链,并显著提升... 通过研究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核工程)案例,提出一种以企业架构能力引领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广核工程基于自身架构能力,从技术、管理和组织等多个维度与产业链相关主体展开协同创新,有效掌控产业链,并显著提升了整个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核心企业引领的后发追赶。对国内其它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和创新能力差的复杂产品系统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系统 产业协同创新 架构能力 协同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治理与利益相关分析的盐碱地改良产业化协同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万宽 刘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2,共5页
基于网络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研究了盐碱地改良产业化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网络结构和运作机制,以华清农业盐碱地改良产业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化协同创新必须有效整合相关资源,以企业为创新核心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运作基础。
关键词 产业协同创新 盐碱地改良 网络治理 利益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爱彬 经曼 夏洪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54,共7页
本文以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高校协同创新目标任务,从协同创新产出绩效、创新行为协同绩效、协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云模型,通过实例对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进行评... 本文以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高校协同创新目标任务,从协同创新产出绩效、创新行为协同绩效、协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云模型,通过实例对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模糊性、随机性信息,且能够满足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特点和建设需要,可为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应用对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5
15
作者 张路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3,共8页
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趋势是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在技术、融资、知识产权等领域构建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这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产业链协同创新还存在创新动力、信用分享、服务架构和产业监管四个方... 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趋势是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在技术、融资、知识产权等领域构建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这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产业链协同创新还存在创新动力、信用分享、服务架构和产业监管四个方面的难题待解。区块链技术应用可以驱动产业链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提升技术创新驱动力;链式交易的计算自证,推动产业链信用分享机制创新;为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进行"三网合一"的服务架构创新;穿透式监管和产业沙盒测试相结合,实现监管模式创新。区块链技术应用为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政策方面也应给予重点关注并适当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创新 区块链创 新动力 服务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约束、产业链协同创新与绿色经济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丽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5-50,共6页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显著倒“N”型特征,产业链协同创新是影响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得出,当产业链协同创新跨过第...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显著倒“N”型特征,产业链协同创新是影响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得出,当产业链协同创新跨过第一门槛值,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产业链协同创新介于两个门槛值之间,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当产业链协同创新跨过第二门槛值,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据此,提出逐步调整生态约束策略、联合实施创新与生态约束激励机制、设定多元政策工具,以期发挥生态约束政策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双向驱动作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约束 产业协同创新 门槛效应 绿色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资本投入、产业间纵向关联与制造业创新产出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余东华 张鑫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7,共10页
产业间纵向关联是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和提升产业创新产出的重要桥梁。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分行业数据,测度上下游产业间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并构建空间面板徳宾模型检验知识资本投入和... 产业间纵向关联是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和提升产业创新产出的重要桥梁。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分行业数据,测度上下游产业间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并构建空间面板徳宾模型检验知识资本投入和产业间纵向关联对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下游产业间的创新产出相互促进,而知识资本投入对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说明中国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间的协同创新效果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自主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且技术进步方式的作用效果均受到产业间纵向关联的影响。营造适合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产业配套环境,充分利用基于产业间纵向关联的技术知识溢出,促进产业协同创新,能够提高制造业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动态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资本投入 产业间纵向关联 制造业创新产出 产业协同创新 空间面板德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章·聚智·赋能”三引擎驱动生猪产业创新人才培养
18
作者 樊毅 陈亚强 +8 位作者 吕永智 潘军 何航 陈脊宇 黄石磊 郑敏 郝永峰 向邦全 张传师 《猪业科学》 2022年第6期58-60,共3页
2020年10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牵头,汇聚国内外优势科研院所与骨干企业,共同组建“重庆生猪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见图1)。研究院坚持需求牵引和目标导向,面向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融合相关科研... 2020年10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牵头,汇聚国内外优势科研院所与骨干企业,共同组建“重庆生猪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见图1)。研究院坚持需求牵引和目标导向,面向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融合相关科研机构,优化科研布局,有效解决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碎片化扩张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重复 骨干企业 畜牧科学院 目标导向 科研布局 科研机构 产业协同创新 生猪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费县:农业科技赋能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之路
19
作者 张中芹 李忠波 +1 位作者 李德成 孟凡欣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55-57,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为农业科技赋能至关重要,山东省费县聚焦本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需求,以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以全链条科技赋能为主线,以促农增收致富为目标,集聚政策、教育、科技、人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为农业科技赋能至关重要,山东省费县聚焦本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需求,以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以全链条科技赋能为主线,以促农增收致富为目标,集聚政策、教育、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探索科技强农富农助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推进科技与产业协同创新、深度融合,以夯实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基础保障,全面激活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优势产业 产业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促农增收 产业协同创新 山东省费县 新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融合·协同——论数字出版的理念叠进与实践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子铭 刘肖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51-54,共4页
从历时性发展进程来看,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理念和建设路径呈现出从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主趋势,在此基础上,开始从内容资源数字化的简单再现向媒介、产业、资本融合的转变,进而向数字出版机制改革、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集、产业... 从历时性发展进程来看,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理念和建设路径呈现出从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主趋势,在此基础上,开始从内容资源数字化的简单再现向媒介、产业、资本融合的转变,进而向数字出版机制改革、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集、产业基地建设等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的转变。当然,这三段路程之间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不断深入与叠进的过程,是数字出版多元化发展、多样性存在的自然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媒介与产业融合 产业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