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制造业升级时期产业动态能力形成研究——基于上海纺织产业升级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海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0-44,共5页
将传统制造业升级这一现实难题与产业动态能力形成这一理论难题结合在一起,从企业群体行为视角出发,构建了传统产业动态能力形成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阐明了发展机遇、战略变革与产业动态能力形成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产业动态能力的内涵... 将传统制造业升级这一现实难题与产业动态能力形成这一理论难题结合在一起,从企业群体行为视角出发,构建了传统产业动态能力形成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阐明了发展机遇、战略变革与产业动态能力形成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产业动态能力的内涵。以上海纺织产业升级案例验证了该框架,并为提升传统制造业产业动态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 产业升级 产业动态能力 战略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企业动态能力到产业动态能力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68,共3页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根据SSSCP范式的要求,文章分别就产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动态能力 产业动态能力 SCP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下产业动态发展能力提升:理论框架与实现机制
3
作者 高雅静 颜吾佴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99,共8页
国家从战略层面设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表明其已经从最初的科技领域创新内涵延伸至社会生产领域的全新动能构筑,成为国家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赛道构建的关键。产业是科研创新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重要载体,产业动态发展能力既是... 国家从战略层面设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表明其已经从最初的科技领域创新内涵延伸至社会生产领域的全新动能构筑,成为国家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赛道构建的关键。产业是科研创新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重要载体,产业动态发展能力既是对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情况的反映,也是科技发展态势的直观表征。我国产业动态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立足全域视野加快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和动态调整,传统的以“技术替代”为重点的产业体系“优化观”上升为“技术机制根本转变”的“系统观”;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生态保护,将科技元素作为生产要素扩展与生产关系优化的主要支撑,正视和肯定科技变革对企业及产业交易联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的直接影响,提升产业形态的网络化、融合化态势,将产业先进性构建于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产业动态发展能力的构筑需立足“体系内链接”和“体系外助推”两个层面,创造性地进行跨领域、全域态的多层式要素配置创新和使用变革,加速形成相互关联、协同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这既强调与核心目标相适配的顶层设计,也有赖于产业体系自身的建设完善和基层实践的反馈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动态发展能力 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技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挑战与产业集群动态能力提升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国平 金通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1,共7页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表现为大宗资源的成本波动、外部市场风险、贸易摩擦加剧等,我国产业集群面临了更加动荡的外部环境。产业集群动态能力是集群整体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以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研判能力、决策能力和调适能力的综合体...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表现为大宗资源的成本波动、外部市场风险、贸易摩擦加剧等,我国产业集群面临了更加动荡的外部环境。产业集群动态能力是集群整体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以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研判能力、决策能力和调适能力的综合体现。高效的产业预警系统、卓越的大型企业、发达的网络组织与完善的产业配套是形成这一能力的核心要件。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着力从预警系统建设、大型企业培育、网络组织发展、产业要素升级以及鼓励扶持政策转型等多方面加强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产业集群动态能力 预警系统 大型企业 网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动态能力提升与大型企业演化功效
5
作者 金通 张国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9-213,291,共5页
大型企业从环境研判、决策制定与适应性调整三个方面提升了产业集群动态能力。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看,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家才能、惯例形成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协调以提升企业功效的重要保证。现有的大型企业培育政策过度依赖税收、补... 大型企业从环境研判、决策制定与适应性调整三个方面提升了产业集群动态能力。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看,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家才能、惯例形成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协调以提升企业功效的重要保证。现有的大型企业培育政策过度依赖税收、补贴、土地等直接干预型手段,各级政府应该转变思路,把培育政策的着眼点放在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家培养、企业文化塑造和治理结构完善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动态能力 大型企业 演化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源起、内涵与理论框架 被引量:45
6
作者 尹西明 陈劲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产业数字化的本质是应用数字技术重构企业组织模式和产业创新发展范式,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加速创新与能力跃迁的动态过程。对此,产业领军企业亟需发挥产业链链长优势,以数字技术创新与管理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在重构自... 产业数字化的本质是应用数字技术重构企业组织模式和产业创新发展范式,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加速创新与能力跃迁的动态过程。对此,产业领军企业亟需发挥产业链链长优势,以数字技术创新与管理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在重构自身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同时,打造面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与数字化管理核心能力,进一步以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驱动“双核”协同,整合建构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IDDC),加速产业数字化深度转型与持续创新跃迁。数字经济政策要更加重视培育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发挥我国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 数字经济 数字创新 整合式创新 场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