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发展与产业创新绩效——来自城市产业层面的新证据
1
作者 许静林 杨鑫垚 谭伟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26,334,共17页
近年来,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城市—行业—时间维度的创新指数数据,利用Python软件爬取各城市数字金融企业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从集聚外部性视角系统识别数字金融发展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 近年来,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城市—行业—时间维度的创新指数数据,利用Python软件爬取各城市数字金融企业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从集聚外部性视角系统识别数字金融发展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差异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助益产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金融加速器”效应,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宽带中国”外生政策冲击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创新绩效提升可以通过“知识吸收与创业溢出效应”和“产业多样化与专业化集聚效应”传导机制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在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城市、中心城市以及非老工业城市、技术密集型行业与成长型行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显著。研究不仅揭示了新发展格局下科技赋能金融领域对城市与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差异与内在机理,也为推动数字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发展 产业创新绩效 “金融加速器”效应 知识吸收与创业溢出 城市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志安 孟司雨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8,共6页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这一作用存在动态持续性;数字...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这一作用存在动态持续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地区与成熟型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空间集聚的渠道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推进高技术产业“聚链成群”的对策建议,为扎实推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要素配置效率 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空间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6
3
作者 吴佐 张娜 王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7,共7页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33个两位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估计了政府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控制住企业平均规模等相关变量的影响后,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创新机会差异使得政府研发投入的贡献在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别;国...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33个两位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估计了政府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控制住企业平均规模等相关变量的影响后,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创新机会差异使得政府研发投入的贡献在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别;国有企业的弱创新激励以及易获得政府研发资源的特性,对产业的创新绩效具有两面性;政府研发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企业寻租行为不利于产业创新绩效的改善。本文的主要发现对于全面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政府研发投入应向创新机会较多的行业倾斜,在确立企业研发活动主体地位的同时,扩大市场机制配置研发资源的范围,加快推进体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绩效 政府R&D投入 国有产权 产业创新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所有制结构变化与产业创新绩效改善--国有企业为主的产业所有制结构就一定不利于产业创新吗? 被引量:20
4
作者 孙早 肖利平 刘李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9,共17页
本文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6—2014年产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产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产业创新绩效的效应。在控制住产业规模、产业利润率和资本密集度等因素的影响后,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1)中央政府控股企业比重的变化与战略性新兴产... 本文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6—2014年产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产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产业创新绩效的效应。在控制住产业规模、产业利润率和资本密集度等因素的影响后,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1)中央政府控股企业比重的变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2)地方政府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比重的变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3)分时期考察发现,在2006—2011年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控股企业比重的变化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面效应,民营企业比重的变化与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在2012—2014年间,中央政府控股企业比重的变化与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地方政府控股企业比重的变化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负面效应,民营企业比重的变化与产业创新绩效之间不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程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政府控股企业的先天优势,适度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确保金融资源(股权融资)和政策优惠(政府补贴和税收减免)优先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型企业的创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绩效 所有制结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禀赋结构、创新模式选择与产业创新绩效——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龙 唐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3-93,共11页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地发展需要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和区域创新政策,创新模式选择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充分确认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性及影响十分必要。鉴于此,基于发展前沿性和异质性两大特征,选取2003—2018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地发展需要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和区域创新政策,创新模式选择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充分确认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性及影响十分必要。鉴于此,基于发展前沿性和异质性两大特征,选取2003—2018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制造业分类数据,作为典型省域样本,本文深入揭示创新模式选择在禀赋结构作用产业创新绩效中的内在机制,并对上述作用过程开展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在产业禀赋结构影响产业创新绩效过程中,创新模式选择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创新模式的调节作用是禀赋结构正向影响产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伴随产业创新发展,渐进式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逐步减弱并向负向调节转变,而激进式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产业之间的异质性削弱了激进式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并增强渐进式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禀赋结构、创新模式选择作用产业创新绩效过程中存在区域与产业技术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赋结构 创新模式选择 产业创新绩效 内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进程如何影响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来自中国高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勰 孟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构建了产业集聚、市场化水平与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对2009-2016年高技术产业和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产业创新绩效存在倒U形影响关系。市场化程度对产业集聚和产... 构建了产业集聚、市场化水平与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对2009-2016年高技术产业和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产业创新绩效存在倒U形影响关系。市场化程度对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绩效的倒U形影响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集聚度加强了区域内的网络关系,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产业创新;当集聚达到一定程度,网络关系密度过高产生拥挤、过度竞争等效应,导致要素、管理等各类成本增加,阻碍了产业创新绩效。市场化水平既可能促进集聚网络活跃度,又加剧了网络密度过高下的关系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市场化进程 产业创新绩效 高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出口竞争力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昌林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本文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和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出口竞争力及其相关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优于其他产业,该结论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国产业结... 本文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和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出口竞争力及其相关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优于其他产业,该结论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结果还表明了我国典型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同典型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度并不强,最后本文对这一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绩效 产业出口竞争力 产业专业化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产业创新效应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政 王思霓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104,共14页
中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单纯依靠提高研发投入总量已经难以满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需要,产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在越来越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支出结构的优化。基于2007-2017年中国大中型企业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分析基础研究... 中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单纯依靠提高研发投入总量已经难以满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需要,产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在越来越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支出结构的优化。基于2007-2017年中国大中型企业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分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发现:应用研究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作用,基础研究投入可以持续提升产业创新绩效,一部分通过基础研究的自主创新激励效应实现,另一部分通过提高应用研究的技术吸收能力间接实现。中国产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机遇期,只有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强劲投入势头,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整体协同度,针对不同行业分类施策,才能实现产业发展动力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产业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