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韩垂直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钱晓蓉
黄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S1期62-66,共5页
本文从中韩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和韩国之间在联合国SITC(Rev 3)分类标准下各大类产品的贸易变化情况以及产业内贸易的指效,指出了中韩之间贸易层次不断提高的趋势,并对中韩垂直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分工和产业内的互补作...
本文从中韩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和韩国之间在联合国SITC(Rev 3)分类标准下各大类产品的贸易变化情况以及产业内贸易的指效,指出了中韩之间贸易层次不断提高的趋势,并对中韩垂直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分工和产业内的互补作了分析。本文认为中韩贸易在价格和质量有所区别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贸易合作层次。应该利用我国工业的特点,积极地承接韩国的产业海外转移,强化我国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带动我国工业的高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贸易
产业内
贸易
垂直
产业内
贸易
产业内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高新才
王一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0,共7页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为了与中亚国家建立紧密贸易关系,有必要增强双方贸易互补性。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发现双方总体贸易互补程度不高;贸易互补产业结构单一...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为了与中亚国家建立紧密贸易关系,有必要增强双方贸易互补性。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发现双方总体贸易互补程度不高;贸易互补产业结构单一;仅有建立在初级分工阶段的产业间互补,缺乏体现高级国际产业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据此,认为应该"依托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间互补,深化产业分工拓展产业内互补",以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
互补
产业
间
互补
产业内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新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凤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5,共4页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新加坡
贸易结合度
显性比较优势
产业内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荃
蔡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7,共8页
摘要:本文实证研究了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两岸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台湾地区出口、大陆进口货物的角度,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1995~2011年,两岸大部分产业的互补性强弱...
摘要:本文实证研究了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两岸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台湾地区出口、大陆进口货物的角度,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1995~2011年,两岸大部分产业的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尽管目前产业内互补的产业个数略高于产业间互补的产业,但从贸易比重来看,两岸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则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
互补
产业内互补
产业
间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韩贸易结合度及互补性分析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俊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37-38,共2页
针对不断增长的中韩贸易规模,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特化系数等工具研究了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的现状、发展以及贸易的产品结构,通过对近年来中韩两国贸易数据的加工处理与分析,从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两个维度探讨...
针对不断增长的中韩贸易规模,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特化系数等工具研究了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的现状、发展以及贸易的产品结构,通过对近年来中韩两国贸易数据的加工处理与分析,从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两个维度探讨中韩贸易互补关系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中韩之间存在越来越密切的贸易互补关系,构成贸易关系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增长
贸易
互补
性
产业内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韩垂直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钱晓蓉
黄凯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S1期62-66,共5页
文摘
本文从中韩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和韩国之间在联合国SITC(Rev 3)分类标准下各大类产品的贸易变化情况以及产业内贸易的指效,指出了中韩之间贸易层次不断提高的趋势,并对中韩垂直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分工和产业内的互补作了分析。本文认为中韩贸易在价格和质量有所区别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贸易合作层次。应该利用我国工业的特点,积极地承接韩国的产业海外转移,强化我国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带动我国工业的高级化。
关键词
中韩贸易
产业内
贸易
垂直
产业内
贸易
产业内互补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高新才
王一婕
机构
兰州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0,共7页
基金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中国西北内陆区域向西开放重大问题研究--基于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背景"
文摘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为了与中亚国家建立紧密贸易关系,有必要增强双方贸易互补性。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发现双方总体贸易互补程度不高;贸易互补产业结构单一;仅有建立在初级分工阶段的产业间互补,缺乏体现高级国际产业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据此,认为应该"依托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间互补,深化产业分工拓展产业内互补",以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
互补
产业
间
互补
产业内互补
Keywords
China
Central Asia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ustrial complementarity
intra-industrial complementary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新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凤娇
机构
仰恩大学经济学系
出处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5,共4页
文摘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新加坡
贸易结合度
显性比较优势
产业内互补
Keywords
Singapore
TCD
RCA
intra - industry mutual compensation
分类号
F114.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荃
蔡武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出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7,共8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港澳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10ZGXM79001)
中山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粤港澳区域合作研究>
文摘
摘要:本文实证研究了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两岸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台湾地区出口、大陆进口货物的角度,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1995~2011年,两岸大部分产业的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尽管目前产业内互补的产业个数略高于产业间互补的产业,但从贸易比重来看,两岸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则逐渐上升。
关键词
贸易
互补
产业内互补
产业
间贸易
Keywords
complementary trade
intra-industry complementary
inter-industry trade
分类号
F7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韩贸易结合度及互补性分析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俊娟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37-38,共2页
文摘
针对不断增长的中韩贸易规模,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特化系数等工具研究了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的现状、发展以及贸易的产品结构,通过对近年来中韩两国贸易数据的加工处理与分析,从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两个维度探讨中韩贸易互补关系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中韩之间存在越来越密切的贸易互补关系,构成贸易关系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贸易增长
贸易
互补
性
产业内互补
分类号
F11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韩垂直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的实证分析
钱晓蓉
黄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
高新才
王一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新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吴凤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研究
朱荃
蔡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韩贸易结合度及互补性分析
张俊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