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交链孢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定法 张希福 +1 位作者 郎剑锋 朱盛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57-2058,共2页
对玉米交链孢叶枯病的病原、症状、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菌为细交链孢叶枯病菌(Alternariatenuis Nees)。主要危害叶片,病斑椭圆形或近圆形,中央灰白色至枯白色,边缘红褐色。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 对玉米交链孢叶枯病的病原、症状、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菌为细交链孢叶枯病菌(Alternariatenuis Nees)。主要危害叶片,病斑椭圆形或近圆形,中央灰白色至枯白色,边缘红褐色。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适宜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温度范围分别为10~35℃和8~40℃,适宜温度分别为15~30℃和20~30℃;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均为3~10,最适pH值均为8。分生孢子萌发要求95%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紫外光对分生孢子的杀灭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交链孢叶枯病 病原菌 症状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