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
被引量:
21
1
作者
樊宝丽
赵志刚
+1 位作者
孟金柳
杜国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09-2915,共7页
植物会采取什么样的繁殖对策来保障它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的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
植物会采取什么样的繁殖对策来保障它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的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同其它顶向式(从花序基部到顶部)开花的植物一样,随着花从基部到顶部的次序,露蕊乌头的心皮数、雌蕊重、种子数和种子重/果实减少;而花药数,花粉数/胚珠数以及雄蕊重/雌蕊重增大,顶部花表现出偏雄的性分配。结籽率在不同的位置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受花粉数量的限制;去花实验没有增加剩余部位花的种子数,只是增加了种子大小,这是花序内不可避免的位置效应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
性分配
交配环境
位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子植物性系统及其可塑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美
黎云祥
陈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1-1220,共10页
繁殖是生物适合度的最终表现,有性繁殖相关性状的多态性极大地促进了物种分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并影响着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在种群水平上,被子植物的花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三种性表型,三种性表型在种群中的分布和频率即定义了种...
繁殖是生物适合度的最终表现,有性繁殖相关性状的多态性极大地促进了物种分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并影响着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在种群水平上,被子植物的花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三种性表型,三种性表型在种群中的分布和频率即定义了种群的性系统。被子植物的性系统包含植物影响性分配和交配的相关特性,决定着雌配子、雄配子在种群中的频率、交配机会及交配方式,是有性繁殖的关键性状,在被子植物中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在种群水平上分为性单态和性多态两大类。性单态为被子植物的古老性状,而性多态在100多个被子植物科中独立进化产生。被子植物性系统多态性及其变化机理一直是进化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以种群水平的性多态为对象,总结了被子植物性系统的类型、表达的遗传基础、分布频率,以及遗传因子、非生物环境和交配环境对性系统表达和性分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有性繁殖
非生物
环境
交配环境
遗传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新
安宇梦
+2 位作者
史长莉
米兆荣
张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4-1332,共9页
两性花植物花序内不同位置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一般存在差异,通常认为资源竞争、结构效应和交配环境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雄性和雌性繁殖资源在花序内不同位置间的最优分配问题,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高山植物毛翠雀...
两性花植物花序内不同位置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一般存在差异,通常认为资源竞争、结构效应和交配环境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雄性和雌性繁殖资源在花序内不同位置间的最优分配问题,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高山植物毛翠雀花为材料,通过比较花序内不同位置的花部特征和种子性状,对其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和雌性繁殖成功进行研究,并通过观察传粉者运动特点以及人工去花和补授花粉实验,探讨花序内资源竞争和交配环境对繁殖资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间的雄蕊数、雄蕊鲜重/雌蕊鲜重、花粉数及花粉胚珠比从花序基部到上部显著增加,而雌蕊鲜重和胚珠数逐渐减少,表现出上部花偏雄的性分配;上部花的结籽率显著低于基部花和中部花,不同位置间的发育种子数/果实和发育种子重/果实随着花位置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说明基部花具有更佳的雌性繁殖成效。(2)去花处理后,剩余果实的单个种子重/果实显著增加,但发育种子数/果实没有显著增加;而给上部花人工补授异花花粉后,位置间结籽率的差异消失,说明传粉限制而非资源竞争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种子生产模式。(3)毛翠雀花雄性先熟的开花特征,以及传粉者苏氏熊蜂从花序基部到上部的定向访花行为,导致了花序内交配环境的变化。综上结果表明,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差异是对交配环境适应的结果,对其在高山环境中实现雌雄适合度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翠雀花
花序内差异
性分配
繁殖成功
交配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种室中央空调的使用效果总结
4
作者
吕中良
《广东蚕业》
2000年第1期11-12,共2页
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扩大,曲江县蚕种场在1991年夏季开始利用窗式空调降低制种室室温,在炎热的七月中下旬制种,取得了成功。使得安排蚕种生产计划有了充分的回旋余地。
关键词
蚕种生产
制种室
中央空调机
种茧保护
交配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
被引量:
21
1
作者
樊宝丽
赵志刚
孟金柳
杜国祯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09-29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202009)~~
文摘
植物会采取什么样的繁殖对策来保障它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的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同其它顶向式(从花序基部到顶部)开花的植物一样,随着花从基部到顶部的次序,露蕊乌头的心皮数、雌蕊重、种子数和种子重/果实减少;而花药数,花粉数/胚珠数以及雄蕊重/雌蕊重增大,顶部花表现出偏雄的性分配。结籽率在不同的位置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受花粉数量的限制;去花实验没有增加剩余部位花的种子数,只是增加了种子大小,这是花序内不可避免的位置效应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模式。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
性分配
交配环境
位置效应
Keywords
alpine meadow
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
sex allocation
mating
architectural effect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子植物性系统及其可塑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美
黎云祥
陈艳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1-122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0254)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JY0046)。
文摘
繁殖是生物适合度的最终表现,有性繁殖相关性状的多态性极大地促进了物种分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并影响着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在种群水平上,被子植物的花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三种性表型,三种性表型在种群中的分布和频率即定义了种群的性系统。被子植物的性系统包含植物影响性分配和交配的相关特性,决定着雌配子、雄配子在种群中的频率、交配机会及交配方式,是有性繁殖的关键性状,在被子植物中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在种群水平上分为性单态和性多态两大类。性单态为被子植物的古老性状,而性多态在100多个被子植物科中独立进化产生。被子植物性系统多态性及其变化机理一直是进化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以种群水平的性多态为对象,总结了被子植物性系统的类型、表达的遗传基础、分布频率,以及遗传因子、非生物环境和交配环境对性系统表达和性分配的影响。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有性繁殖
非生物
环境
交配环境
遗传因子
Keywords
angiosperms
sexual reproduction
abiotic environment
mating environment
genetic factors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新
安宇梦
史长莉
米兆荣
张婵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4-133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193,31700368)
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2019QK11)。
文摘
两性花植物花序内不同位置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一般存在差异,通常认为资源竞争、结构效应和交配环境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雄性和雌性繁殖资源在花序内不同位置间的最优分配问题,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高山植物毛翠雀花为材料,通过比较花序内不同位置的花部特征和种子性状,对其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和雌性繁殖成功进行研究,并通过观察传粉者运动特点以及人工去花和补授花粉实验,探讨花序内资源竞争和交配环境对繁殖资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间的雄蕊数、雄蕊鲜重/雌蕊鲜重、花粉数及花粉胚珠比从花序基部到上部显著增加,而雌蕊鲜重和胚珠数逐渐减少,表现出上部花偏雄的性分配;上部花的结籽率显著低于基部花和中部花,不同位置间的发育种子数/果实和发育种子重/果实随着花位置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说明基部花具有更佳的雌性繁殖成效。(2)去花处理后,剩余果实的单个种子重/果实显著增加,但发育种子数/果实没有显著增加;而给上部花人工补授异花花粉后,位置间结籽率的差异消失,说明传粉限制而非资源竞争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种子生产模式。(3)毛翠雀花雄性先熟的开花特征,以及传粉者苏氏熊蜂从花序基部到上部的定向访花行为,导致了花序内交配环境的变化。综上结果表明,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差异是对交配环境适应的结果,对其在高山环境中实现雌雄适合度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毛翠雀花
花序内差异
性分配
繁殖成功
交配环境
Keywords
Delphinium trichophorum
intra-inflorescence variation
sex allocation
reproductive success
mating environment
分类号
Q945.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种室中央空调的使用效果总结
4
作者
吕中良
机构
曲江县蚕种场
出处
《广东蚕业》
2000年第1期11-12,共2页
文摘
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扩大,曲江县蚕种场在1991年夏季开始利用窗式空调降低制种室室温,在炎热的七月中下旬制种,取得了成功。使得安排蚕种生产计划有了充分的回旋余地。
关键词
蚕种生产
制种室
中央空调机
种茧保护
交配环境
分类号
S882.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S887.325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
樊宝丽
赵志刚
孟金柳
杜国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被子植物性系统及其可塑性
刘美
黎云祥
陈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
张新
安宇梦
史长莉
米兆荣
张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制种室中央空调的使用效果总结
吕中良
《广东蚕业》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