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法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彭军龙 张起森 张学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2-14,共3页
为了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较为客观的定量评价,将一种新的集成评价方法运用到评价中。该方法是包括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模糊评判、矩阵方法等一系列方法的综合应用。在该方法中,德尔斐法被用于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 为了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较为客观的定量评价,将一种新的集成评价方法运用到评价中。该方法是包括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模糊评判、矩阵方法等一系列方法的综合应用。在该方法中,德尔斐法被用于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被用来确定各评价指标间的权重,灰色聚类法被用来对专家评分进行处理,模糊评判以及矩阵方法被用在整个运算过程中。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适用性,在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理论,就能获得一个直观的评价结果。最后用一个算例说明了整个思路,并证明了该法是有效可行的,且有对历史样本数据无依赖、简单直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交通 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色彩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苑红伟 肖贵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2-115,共4页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最大,色彩作用于人的生理与心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介绍了色彩的属性和几种常见颜色的色彩心理;根据色彩的生理心理特性,从车身和驾驶室配色等方面,采用安全心理学和色彩心理学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分...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最大,色彩作用于人的生理与心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介绍了色彩的属性和几种常见颜色的色彩心理;根据色彩的生理心理特性,从车身和驾驶室配色等方面,采用安全心理学和色彩心理学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汽车色彩对交通安全和驾驶员反应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对汽车进行安全色彩设计的构想,并给出汽车安全色彩设计的原则、体系和步骤;对车身和驾驶室进行安全色彩设计,其中合理的色彩模拟系统的开发是关键。与其他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从而达到交通系统和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汽车色彩 生理心理 色彩设计 体系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投影寻踪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雨 牛建峰 徐颖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综合考虑人、车、路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构建12个相对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的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的不足,基于投影寻踪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提出一种新的道路交... 综合考虑人、车、路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构建12个相对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的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的不足,基于投影寻踪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提出一种新的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法。该方法运用投影寻踪技术,把多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问题中的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同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寻求最优的投影方向向量,即客观权重。通过增加主观约束条件,又适当兼顾决策者对某些评价指标的偏好,实现了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的综合考虑。最后选取2006年全国部分省份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为实例样本,通过与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比较研究发现,不同评价方法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排序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 安全评价 投影寻踪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上交通安全的社会营销
4
作者 段爱媛 赵耀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84,共4页
分析许多重大海上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数是由人为因素所致。传统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法往往通过安全教育以及实施法律的形式来保证航运安全。针对传统方法在具体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中体现出的临时性、无系统、片面性以及立法工作滞后性的问... 分析许多重大海上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数是由人为因素所致。传统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法往往通过安全教育以及实施法律的形式来保证航运安全。针对传统方法在具体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中体现出的临时性、无系统、片面性以及立法工作滞后性的问题,为了提高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将社会营销的理念应用到海上交通安全管理中。这种方式以消费者定位为核心,同时促进了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活动,甚至还刺激了安全立法工作的进行。从确定海上交通安全营销目标、明确实施活动的障碍、制定使目标受众行为改变的有效营销策略、评价实施效果这4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实施海上交通安全的社会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海上交通 安全 社会营销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淑庆 彭囿朗 +3 位作者 肖莉英 孟思梦 王鹏 徐继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了揭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本质规律,完善预防与治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理论体系,针对全世界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为研究对象,综述了5种目前国内外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包括"... 为了揭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本质规律,完善预防与治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理论体系,针对全世界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为研究对象,综述了5种目前国内外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包括"感知—判断—操作"机理、"流量分布、超速与速度差"机理、"驾驶能力与行车需求"机理、"差错性与突变性"耦合机理、"事件树"机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了未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的趋势,即探寻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新颖分类方法,透析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联,寻求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可量化指标),建立关键决定性因素耦合作用对道路交通安全性影响的系统理论关系模型及定量化研究模型,开展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探索基于事故数据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道路交通事故 机理 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罐体车辆道路运输危险品事故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凯峥 刘浩学 +2 位作者 晏远春 徐磊 蒋世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为系统掌握罐车道路运输危险品事故特征,调查整理了615起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采用统计与对比分析方法,获得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发生原因及比例、事故发生的时间及形态分布,并确定了不同事故罐体以及不同道路等级事故的泄漏概率... 为系统掌握罐车道路运输危险品事故特征,调查整理了615起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采用统计与对比分析方法,获得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发生原因及比例、事故发生的时间及形态分布,并确定了不同事故罐体以及不同道路等级事故的泄漏概率。分析表明,在发生的事故中,人的因素占67%,翻车事故为最主要事故类型,两车追尾事故和低等级公路事故泄漏概率最高,分别为84.52%和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危险品运输 罐车 事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的铁路安全综合评价 被引量:76
7
作者 冯运卿 李雪梅 李学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9,共7页
在分析影响我国铁路运行安全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预测和结果两个角度构建了铁路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分别计算了基于预测和基于结果的铁路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基于预测的铁路安全指标方面,人为因素是造成铁路行车事... 在分析影响我国铁路运行安全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预测和结果两个角度构建了铁路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分别计算了基于预测和基于结果的铁路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基于预测的铁路安全指标方面,人为因素是造成铁路行车事故的主要方面。在基于结果的铁路安全指标方面,"铁路事故损失"因素对铁路安全影响最大。以基于结果的铁路安全评价指标权重为基础,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1985—2007年铁路安全的灰色关联度,并绘制了我国铁路安全度变化曲线,对我国铁路安全整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铁路安全状况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5—1990年,由于当时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还不够发达,铁路安全整体水平较低,并且有下降的趋势;第二阶段为1991—2000年,我国铁路整体安全度获得了较大提高,虽然部分年份安全度出现波动,但安全度整体趋势获得了很大提升;第三阶段为2001—2007年,2001年以来,我国铁路安全度一直高于0.8,处于较高水平,并进入了平稳期。总的来说,我国铁路整体安全水平获得了很大程度提高,铁路整体安全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熵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 铁路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路侧安全等级评价与分级路侧防护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杨 马荣国 +1 位作者 王龙飞 牛玉欣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146,共4页
为降低路侧事故率,提高路侧安全设计水平,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提出了路侧危险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4级路侧安全等级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的路侧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客观描述,进而提出了不同危险... 为降低路侧事故率,提高路侧安全设计水平,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提出了路侧危险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4级路侧安全等级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的路侧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客观描述,进而提出了不同危险级别情况下应设置的防护设施。本研究对部分案例进行简要剖析,为工程技术人员和决策者识别公路安全整治的备选路段、确定安全改善项目实施的优先级、合理设置公路安全防护设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路侧安全 危险度 安全等级评价 分级路侧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空管设施、设备系统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曼 戴福青 +2 位作者 田佳 吴雪涛 刘赛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9-253,共5页
从系统效能输出的角度评估民航空管设施、设备系统的安全水平对民航新一代空管系统的建设和各地区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目标分析法和输出分析法对影响空管设施、设备可用性、设备维护可靠性、设备容量饱和度的因素进行了深... 从系统效能输出的角度评估民航空管设施、设备系统的安全水平对民航新一代空管系统的建设和各地区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目标分析法和输出分析法对影响空管设施、设备可用性、设备维护可靠性、设备容量饱和度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民航空管设施、设备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群组决策进行一致性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最新的全国民航7大地区空管局的统计数据,通过综合评价法实现了对"十一五"期间民航空管设施、设备系统的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华北、华东、中南地区评估值比全国评估值分别高11.26%、11.02%和12.75%,而西南、西北、东北、新疆地区评估值比全国评估值分别低10.77%、12.53%、8.74%和21.34%。相比较而言,中南地区的安全水平最好。"十二五"期间,管理层需要重点对新疆地区加大设备建设投入,同时加大对偏远地区设施、设备系统安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空中交通管理 系统综合评价 设施、设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在海上交通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白宇明 戴冉 +1 位作者 孙立成 朱金善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摘要:海上交通调查的基本目的是采用一切有效手段收集海上交通的基本数据并随之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以便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掌握和了解海上交通的实际状况、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通常所说的海上交通调查主要指交通观测。随着船舶自动... 摘要:海上交通调查的基本目的是采用一切有效手段收集海上交通的基本数据并随之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以便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掌握和了解海上交通的实际状况、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通常所说的海上交通调查主要指交通观测。随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诞生和完善,传统交通观测方法的弊端暴露无遗。通过对海上交通观测的新老方法的分析比较,提出了AIS在海上交通调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结合宁波虾峙门的实地观测进行了具体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海上交通调查 观察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机场净空区内障碍物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明捷 石荣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6-229,共4页
为解决民用机场净空区内障碍物评价中缺少定量指标的问题,通过对净空要求的分析及调研资料的整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等建立民用机场净空区范围内障碍物安全评价模型,运用实际测量的障碍物距离跑道中线的距离、障碍物在各限... 为解决民用机场净空区内障碍物评价中缺少定量指标的问题,通过对净空要求的分析及调研资料的整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等建立民用机场净空区范围内障碍物安全评价模型,运用实际测量的障碍物距离跑道中线的距离、障碍物在各限制面中所处位置、障碍物高及其物理特性作为评价指标对障碍物风险等级进行定量化评价。在对评价结果的处理方面采用等级加权向量的方法,使结果更为直观,较传统的机场净空区障碍物评价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障碍物 净空区 模糊综合评价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小燕 刘浩学 晏远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0-184,共5页
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降维功能对评价指标进行特征提取,选用合适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在建立多层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降维功能对评价指标进行特征提取,选用合适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在建立多层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MAT-LAB对企业安全现状进行实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优于其他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本文得到的综合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危险货物运输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道路安全感评价虚拟现实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朗 袁望方 陈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8-112,共5页
针对公路线形、交通环境与驾驶员的协调性实时检测的定量化评价方法问题,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和驾驶员道路安全感认知评价,在对210国道西万三级路典型路段建模生成三维模型的基础上,组织53名驾驶人员在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对虚拟三级路进行现... 针对公路线形、交通环境与驾驶员的协调性实时检测的定量化评价方法问题,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和驾驶员道路安全感认知评价,在对210国道西万三级路典型路段建模生成三维模型的基础上,组织53名驾驶人员在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对虚拟三级路进行现场认知评价试验。采用模糊统计的方法对评价试验得到的795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虚拟三级路安全性认知因素的模糊评价隶属函数。采用计算虚拟和实测道路模糊评价隶属函数的贴近度的方法,与基于实际道路的三级路安全性认知因素的模糊评价隶属函数对比,证明虚拟现实技术在驾驶员道路安全感认知评价研究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虚拟现实 驾驶员 道路安全 认知评价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行车安全性虚拟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涛 魏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5-118,共4页
针对在道路建成之前很难对设计道路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的问题,在介绍运行车速评价法、速度分布评价法、线形指数评价法和驾驶人工作负荷评价法等国外道路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包括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差、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速... 针对在道路建成之前很难对设计道路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的问题,在介绍运行车速评价法、速度分布评价法、线形指数评价法和驾驶人工作负荷评价法等国外道路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包括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差、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速度降低因子、横向力系数变化因子以及路段间的加速度值等5个评价因子在内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并确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该方法的评价过程包括自行模式和互动模式。自行模式是在驾驶员模糊车速控制模型的基础上预测路段的运行车速,从而进行线形的安全评价;交互模式主要是在虚拟仿真的基础上对道路、隧道、桥梁的交通工程设施、照明等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可以在道路的设计阶段发现存在的行车安全性问题,通过修改设计或进行安全改善,提高道路的运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道路安全评价 虚拟仿真 自行模式 互动模式 车速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渤海湾客滚船航行安全管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新祥 池华方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48,52,共4页
针对我国渤海湾客滚船航运市场现状,从船舶状态、船员素质、公司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安全生产隐患,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措施与管理对策,为相关部门及公司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客滚船 安全管理 船舶状态 船员素质 管理措施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改进的城市交通网络实时最短路径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洪德 张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针对城市交通网络中车流量的实时、动态变化特性,分析现有算法在处理动态车辆路径问题时存在的缺陷。综合道路条件、天气状况、交通堵塞和人口密度分布状况,构建动态交通网络环境下的实时路径评估模型。提出基于±90°角(源点... 针对城市交通网络中车流量的实时、动态变化特性,分析现有算法在处理动态车辆路径问题时存在的缺陷。综合道路条件、天气状况、交通堵塞和人口密度分布状况,构建动态交通网络环境下的实时路径评估模型。提出基于±90°角(源点与汇点连线的夹角)范围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并给出具休实现过程。实例研究表明,基于角改进的Dijkstra算法无需遍历交通网络中所有路径,根据实时更新的交通状况和气象信息即可得到最短通行路径,提高了对交通网络中随机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实时诗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城市交通网络 最短路径 角改进的Dijkstr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条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学刚 魏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40-144,共5页
对道路上发生的相关交通事故情况与道路条件安全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大量国内外事故绝对数、事故率等统计数据。结果表明,简单的交通事故的绝对数反映的道路条件安全性不够准确;交通事故的事故率能够很好地反映道路路面、道... 对道路上发生的相关交通事故情况与道路条件安全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大量国内外事故绝对数、事故率等统计数据。结果表明,简单的交通事故的绝对数反映的道路条件安全性不够准确;交通事故的事故率能够很好地反映道路路面、道路线形、道路横断面、道路交叉口以及道路照明等道路条件的安全性;其中路面摩阻系数是道路条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表征指标;道路平纵曲线的重合对道路条件安全性的影响较大。揭示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与各种不利道路条件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证明了道路条件的安全性可以用道路上发生的相关交通事故情况来分析与评价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事故率 道路条件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条件下公路危险品罐车运输路线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凯峥 刘浩学 +1 位作者 付晓凤 徐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151,共4页
为合理选择公路运输危险品路线,保障运输安全,将用于求解静态路径规划问题的Dijkstra标号法进行推广和改进,提出指标累积值标号法,运用该方法并依据危险品罐车运输事故统计数据,建立了时变条件下以路段泄漏事故率、路侧人口密度及路段... 为合理选择公路运输危险品路线,保障运输安全,将用于求解静态路径规划问题的Dijkstra标号法进行推广和改进,提出指标累积值标号法,运用该方法并依据危险品罐车运输事故统计数据,建立了时变条件下以路段泄漏事故率、路侧人口密度及路段运输费用为指标的危险品罐车公路运输路线选择模型,并给出待选路线对比原则。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事故概率、事故后果及运输成本3大危险品运输路线选择影响因素,使用方便且受主观因素影响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罐车公路运输 路线选择 危险品 时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评价法的机务维修人员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荣 刘澜 杨家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7-250,共4页
针对机务维修人员安全评价中大多数综合评价方法需要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且计算过于复杂的问题,将突变评价法应用到机务维修人员安全评价中,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分解排序,将底层评价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后,运用突变理论的归一化公式进行计算... 针对机务维修人员安全评价中大多数综合评价方法需要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且计算过于复杂的问题,将突变评价法应用到机务维修人员安全评价中,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分解排序,将底层评价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后,运用突变理论的归一化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机务维修人员的突变评价值。通过Matlab计算,对评价值进行转换,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安全评价 机务维修人员 维修差错 突变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审计法在农村公路客运安全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丰焰 周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5,共5页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客运安全较为严峻的问题,研究将安全审计应用到客运安全优化中。通过剖析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影响因素及交通事故原因,认为农村公路客运管理者、经营者、司机、客运车辆、道路条件、交通环境等均与农村公路客运交通安...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客运安全较为严峻的问题,研究将安全审计应用到客运安全优化中。通过剖析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影响因素及交通事故原因,认为农村公路客运管理者、经营者、司机、客运车辆、道路条件、交通环境等均与农村公路客运交通安全有关联,但绝大多数农村公路客运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司机的驾驶行为是直接相关的。因此,借鉴道路安全审计方法,从主动控制、主动审查的角度提出在农村公路客运线路上进行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探讨了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的定义、内容和基本方法,设计了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清单,并在杜村乡进行了示范。结果表明:在现有农村公路客运条件下,实施安全审计是实现其安全优化的有效手段;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的重点应是人,通过对客运主要相关人的行为进行审计和评价,确定农村公路客运线路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考虑合适的安全对策,最大限度地提高客运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安全审计 农村客运 审计清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