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 被引量:93
1
作者 韩增林 杨荫凯 +1 位作者 张文尝 尤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5-300,共6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日益密切 ,一种依托交通干线不断集散、融合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不断生长并迅速发展 ,我们将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称为交通经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日益密切 ,一种依托交通干线不断集散、融合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不断生长并迅速发展 ,我们将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称为交通经济带 (TrafficEconomicBelt)。本文系统阐述了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基本性质 ,并创建性地提出了交通经济带的生命周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经济带 类型 基础理论 生命周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荣成 赵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41,共7页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随着工业化和运输化的逐步发展而相应演化,其发展伴随着人口、产业、城镇、信息等要素在空间上的大规模集聚和扩散。特殊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演进过程。作者在...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随着工业化和运输化的逐步发展而相应演化,其发展伴随着人口、产业、城镇、信息等要素在空间上的大规模集聚和扩散。特殊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演进过程。作者在论述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特点及其城市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哈大交通经济带的时空演变过程与城市化响应机制,探讨了哈大交通经济带城市化响应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格局,并提出了城市化有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交通经济带 城市化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晓菲 王荣成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8,共7页
以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13个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测度经济差异的指标,利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经济带内1987—2006年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总体差异分析,并对差异来源按照行政区划进一步分解,分析影响差异的内... 以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13个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测度经济差异的指标,利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经济带内1987—2006年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总体差异分析,并对差异来源按照行政区划进一步分解,分析影响差异的内、外原因。截取3个具代表性的时间横截面,探究哈大交通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7—2006年哈大交通经济带经济地位不断提升,总体差异收缩。(2)1987—1992年经济带差异扩大,主要由黑龙江省内部差异造成;1993—2000年经济带变动微小;2000年以来,哈大交通经济带差异呈现收缩态势。(3)哈大交通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特征与地区经济差异时序吻合,未来将呈现带内经济一体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差异 哈大交通经济带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视角的丝绸之路交通经济带节点设计与模式选择
4
作者 苏蕊芯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2-44,共3页
本文运用网络研究的视角,从交通基础条件、交通社会状况、交通运输承载力、交通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分省市、地区两个层次构建了交通经济带网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丝绸之路沿线省市交通网络发... 本文运用网络研究的视角,从交通基础条件、交通社会状况、交通运输承载力、交通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分省市、地区两个层次构建了交通经济带网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丝绸之路沿线省市交通网络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采用Arc Gis空间叠置分析技术选定中心节点,并基于区域差异分别确立了核心组团、一般均衡和欠发达离散三种交通经济带网络节点发展模式及其未来方向,通过建立协调有序的网络交通空间结构,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网络体系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视角 交通经济带 中心节点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交通经济带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中心
5
作者 汤中明 刘彩虹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18,共2页
本文分析了交通经济带与现代物流中心的关系,提出了构建以交通经济带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中心的思路,并阐述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期为现代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交通经济带 物流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铁路建设培育交通经济带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忠竹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10期76-78,共3页
该文对江苏区域经济的差异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借鉴国内外研究的交通经济带理念,通过城市规划学、交通运输学、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通过加强铁路干线建设,以点轴开发培育联系区域增长极、纵贯区间的交通经济带,以此加... 该文对江苏区域经济的差异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借鉴国内外研究的交通经济带理念,通过城市规划学、交通运输学、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通过加强铁路干线建设,以点轴开发培育联系区域增长极、纵贯区间的交通经济带,以此加快区域统筹协同发展的战略对策。这对解决全国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距 铁路干线 点轴开发 交通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交通经济带是推进西部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7
作者 云飞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92-93,共2页
交通经济带是一种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主要 节点而形成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建设交通经济带是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交通经济带 产业转移 中国 中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胶济交通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转换研究
8
作者 陈颖 《河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11-14,共4页
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以胶济交通经济带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因素,然后通过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和方向系数解析现状转换状况。最后综合各项指标将胶济经济带划分为稳定... 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以胶济交通经济带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因素,然后通过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和方向系数解析现状转换状况。最后综合各项指标将胶济经济带划分为稳定、加速、发展、潜力4种转换类型,为未来产业结构合理转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换 主成分分析 胶济交通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其经济带的形象战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黎智洪 《经济前沿》 2006年第12期20-23,共4页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其经济带实施形象战略依据的分析,从而提出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基经济带实施形象战略的一系列方略,策划其形象战略实现的具体形式。
关键词 重庆市 轨道交通及其经济带 形象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文新 潘宇 马磊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30,共9页
本文立足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4省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维要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在经济、地理与邻接三种空间权重下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交通基础设施与相关控制变量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及空... 本文立足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4省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维要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在经济、地理与邻接三种空间权重下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交通基础设施与相关控制变量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整体交通运输能力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正向溢出效果明显,铁路与高级公路密度次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交通基础设施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对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作用明显。最后从研究样本整体和个体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杜宾模型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外溢性交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形成演化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尤飞 韩增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9-103,共5页
建立于近几年交通经济带研究理论和对高速公路经济带自身形成发展特征的大量观察的基础之上 ,本文对高速公路产业 -经济带(IEBAH)这一重要的经济空间地域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包括 :概念的提出及特征的总结 ;对其形成发展规律即演... 建立于近几年交通经济带研究理论和对高速公路经济带自身形成发展特征的大量观察的基础之上 ,本文对高速公路产业 -经济带(IEBAH)这一重要的经济空间地域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包括 :概念的提出及特征的总结 ;对其形成发展规律即演化机理的探讨 ;并选取国内外两条高速公路作为典型案例 ,对其沿线产业 -经济带成长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 IEBAH 案例分析 演化机理 交通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带经济中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交通7+1论坛”第三十六次会议纪实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国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共9页
交通经济带是一种区域经济活动沿着交通基础设施聚集分布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原料地、加工地和消费地三者之间的地域联系,经由交通运输的连接而逐步变为向沿线更广阔的区域扩散,形成了交通经济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交通经济带是一种区域经济活动沿着交通基础设施聚集分布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原料地、加工地和消费地三者之间的地域联系,经由交通运输的连接而逐步变为向沿线更广阔的区域扩散,形成了交通经济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路带经济的科学概念.论坛的主题是路带经济中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着重研讨构成经济带的综合交通运输的体系、理论和方法,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分析了连云港在路带经济中的地位,铁路通道的作用和国家战略,以及路带物流体系的构建与业务创新.为推动经济带与综合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出谋划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交通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 铁路通道 区域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两地及沿线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施卫东 孙霄凌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84,共5页
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是国家与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省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才优势明显,区域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具备发展创意产业带的有利条件。本文结合交通经济带理论分析京沪高速... 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是国家与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省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才优势明显,区域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具备发展创意产业带的有利条件。本文结合交通经济带理论分析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对北京、上海两地及沿线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即其对两大创意中心的联系作用以及沿线省市利用创意产业带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速铁路 创意产业 交通经济带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城际快速铁路网形成要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边可东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3,共5页
研究目的:在京津冀地区城际快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际铁路的客流特点及功能定位分析,着重分析论述这一区域形成规划的城际快速铁路网的主要要素。研究方法:结合城际铁路客流特征及功能定位分析,通过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城市群及... 研究目的:在京津冀地区城际快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际铁路的客流特点及功能定位分析,着重分析论述这一区域形成规划的城际快速铁路网的主要要素。研究方法:结合城际铁路客流特征及功能定位分析,通过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这三方面要素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述,确定支撑区域城际铁路网的主要要素。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形成与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这三个要素的形成与发展必将带来区域内各城市间商务、旅游、探亲等人员出行次数的增加,从而形成强大的区域内城市之间旅客交流,支撑规划的该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研究结论: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形成与发展是支撑该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形成的主要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规划 社会经济 城市群 交通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讯
15
《现代城市研究》 2004年第8期6-7,共2页
关键词 标准书号 交通经济带 开本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 出版社 文化机构 中国营造学社 书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