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急救医疗服务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1
作者 黄旭明 曹黎明 +1 位作者 雷尤珍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90,共8页
卒中急救不仅是重要的医学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及时利用到院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对改善卒中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尽管我国EMS可及性较以往有所提高,但EMS使用率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公众对EMS的认知及使用... 卒中急救不仅是重要的医学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及时利用到院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对改善卒中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尽管我国EMS可及性较以往有所提高,但EMS使用率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公众对EMS的认知及使用方面存在不足。影响患者采用EMS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患者的经济状况、对EMS的认知、EMS的可及性及效率等。未来应努力提高公众对卒中发病后利用EMS送医重要性及优势的认识,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以促进EMS的有效利用。本综述旨在探讨中国急性卒中患者使用EMS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医疗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救医疗服务 院前急救 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管理系统中急救医疗服务的执行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海欣 王献伟 刘丽萍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4期276-290,共15页
随着不断出现的各种卒中治疗,在卒中救治系统内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面临新的挑战。采纳新的处理模式和在院前阶段新出现的治疗将为改善卒中救治提供新的机会。本文是首次关注卒中救治系统内单个关键因素的文章,希望通过本文的推荐... 随着不断出现的各种卒中治疗,在卒中救治系统内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面临新的挑战。采纳新的处理模式和在院前阶段新出现的治疗将为改善卒中救治提供新的机会。本文是首次关注卒中救治系统内单个关键因素的文章,希望通过本文的推荐、举例和资源的讨论能够使人们更关注卒中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发展和改善,并对其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救医疗服务 组织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5G+AR技术为引擎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新篇章——余姚市人民医院探索数字化转型,引领区域急救医疗服务升级
3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立医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成为了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课题。5G+AR技术,即第五代移动...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立医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成为了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课题。5G+AR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为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余姚市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公立医院,一直致力于引进和应用新技术,近年来利用5G+AR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医疗服务能力 AR技术 公立医院改革 急救医疗服务 增强现实技术 信息技术 健康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急救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47
4
作者 刘全 杨勇 汤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95-995,997,共2页
关键词 社区急救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院前 医疗卫生系统 21世纪 健康保障 必然趋势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医疗服务应用情况及对治疗的影响: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随永刚 杨进刚 +7 位作者 许海燕 高晓津 冷文修 滕思勇 钱杰 乔树宾 吴永健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107家医院收治的13 549例STEMI患者,分为EMS组2 015例和自行来院... 目的:调查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107家医院收治的13 549例STEMI患者,分为EMS组2 015例和自行来院组11 534例进行分析。结果:仅2 015例(14.9%)患者呼叫救护车就诊。与自行来院组相比,EMS组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比例较高(64.9%vs 52.9%,P<0.001),从症状发作到医院的中位时间较短(170min vs 240 min,P<0.0001),到达医院至溶栓时间(D2N)较短(47 min vs 53 min,P=0.003),但是门-球时间(即到达医院至球囊扩张时间)相似(106 min vs 108 min,P=0.9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使用EMS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农村居民和家中症状发作,而应用EMS的预测因素是非前壁心肌梗死、持续胸痛、严重呼吸困难或晕厥、院前心脏骤停、Killip心功能分级> 2、收缩压<100mmHg(1 mmHg=0.133 kPa)、超重/肥胖以及至省级医院就诊。结论:中国STEMI患者应用EMS的比例仅15%左右。应用EMS的患者从症状发作到医院就诊时间较短,接受再灌注的比例较高,但门-球时间未缩短。中国应加强公众教育,鼓励胸痛患者使用EMS,以及加强EMS和医院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再灌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计算的急救医疗服务选择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庆国 高圣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157,共7页
科学的可达性计算是合理选择急救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本文面向急救医疗服务的合理选择需求,首先分析了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的特征,建立了度量模型;然后,基于这一模型,分别研究了实际交通状态下特定医疗服务和多医疗服务竞争时的可达性,... 科学的可达性计算是合理选择急救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本文面向急救医疗服务的合理选择需求,首先分析了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的特征,建立了度量模型;然后,基于这一模型,分别研究了实际交通状态下特定医疗服务和多医疗服务竞争时的可达性,据此确定医疗服务的有效服务范围,合理选择医疗服务.传统的医疗服务可达性研究将可达性作为一个静态的固化值,无法满足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精准就医选择需求.本文提出的可达性计算方案综合考虑了交通状态的时段、路段和方向差异,能更准确精细地计算医疗服务的有效服务范围,为人们在紧急情况时的就医选择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急救医疗服务选择 可达性计算 交通系统和急救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介绍 被引量:40
7
作者 郑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1719-1720,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构架中的14种基本元素,以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为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急救医学 急救技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现状分析及发展设想 被引量:3
8
作者 史自强 刘扬 李绍先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29,共3页
本文将急救系统分为四大职能子系统,即急救医疗系统、急救运送监护系统、急救信息系统、急救指挥系统,并按四大子系统对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的设想:1.划区建立急救中心,缩短急救半径,完善... 本文将急救系统分为四大职能子系统,即急救医疗系统、急救运送监护系统、急救信息系统、急救指挥系统,并按四大子系统对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的设想:1.划区建立急救中心,缩短急救半径,完善急救医疗网络;2.建立急救系统功能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现状 设想 医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需求对急救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凤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85-1486,共2页
目的探讨以患者质量需求为导向在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留置问卷法随机收集我院急救中心2007年1—3月(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前)和2007年8—10月(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后)各500例次患者质量感知信息。结果质量改进后,患者的总体满... 目的探讨以患者质量需求为导向在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留置问卷法随机收集我院急救中心2007年1—3月(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前)和2007年8—10月(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后)各500例次患者质量感知信息。结果质量改进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由改进前的(86.6±16.7)分提高到(97.8±18.2)分(P<0.01);忠诚度由43.8%提高到87.8%(P<0.01)。结论了解患者需求,有利于急诊、急救工作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措施,实现持续改进的医疗服务质量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需求估价 卫生保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患者安全
10
作者 臧少敏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5期10-10,共1页
加拿大患者安全协会支持展开了一项质性研究,通过对院外急救相关专家、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访谈探讨分析了影响院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患者安全的因素。结果表明,除以往文献中所列出的给药错误和车辆事故外,访谈对象认为影响院外急救中... 加拿大患者安全协会支持展开了一项质性研究,通过对院外急救相关专家、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访谈探讨分析了影响院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患者安全的因素。结果表明,除以往文献中所列出的给药错误和车辆事故外,访谈对象认为影响院外急救中患者安全的因素主要还有以下两方面:①临床判断:临床判断主要是指急救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信息所做出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院外急救 患者 安全 临床判断 质性研究 医护人员 给药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钟晚思 陈智才 +10 位作者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楼敏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S)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预后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70家医院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2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通过急救车途径到达医院急诊室分为EMS组(808例)和非EMS... 目的:分析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S)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预后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70家医院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2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通过急救车途径到达医院急诊室分为EMS组(808例)和非EMS组(1315例)。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及以下定义为预后良好。比较EMS组和非EMS组起病至溶栓时间(ONT)、起病至入院时间(ODT)、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和预后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EMS组比较,EMS组年龄更大、病情更重、合并心房颤动病史比例更高(均 P < 0.05),两组ONT、ODT、DN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EMS与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无相关性( OR =0.856,95 % CI :0.664~1.103, P > 0.05 )。结论:目前EMS途径尚不能缩短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ONT等,也未能改变其3个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卒中/治疗 脑缺血/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时间因素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的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鸣一 《中国医院管理》 1987年第9期54-56,共3页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在1966年以前是被忽视的。到了70年代急救医疗服务受到了公立和私立机构的重视,形成了新的系统、新的队伍,成为新的医学专业。本文对美国急救医疗服务的进展进行评介,以期对我国急救医疗事业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美国国家科学院 医学专业 急救医生 医疗事业发展 急救医学 急救系统 急救工作 急救病人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120急救系统为基础建立山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55-456,共2页
目的 在山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解决山区人民就医难的问题。方法 以 12 0急救系统为基础 ,结合 12 0急救系统的快速反应优势 ,建立山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结果 通过网络运行 ,使山区人民健康观念提高 ,就医能力增强 ,节约 12 0急救... 目的 在山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解决山区人民就医难的问题。方法 以 12 0急救系统为基础 ,结合 12 0急救系统的快速反应优势 ,建立山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结果 通过网络运行 ,使山区人民健康观念提高 ,就医能力增强 ,节约 12 0急救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各自独立运行所增加的人力和物力开支。结论 在山区以 12 0急救系统为基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是一条现实、经济和高效的卫生服务方法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 全科医疗 卫生服务网络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急救医疗服务需要和利用及资源分布的地区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蒋祎 刘亚兰 +5 位作者 邓境 练婧曦 曹诚 王婷婷 汪曾子 严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417-4422,共6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灾害、事故的急救需求迅速增长。目的分析我国(不含港澳台)东、中、西部地区间急救医疗服务的需要、利用和资源分布的公平性,提出改善公平性的建议。方...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灾害、事故的急救需求迅速增长。目的分析我国(不含港澳台)东、中、西部地区间急救医疗服务的需要、利用和资源分布的公平性,提出改善公平性的建议。方法查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网络报告数据库、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收集2010—2014年我国循环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急诊人次数和急诊利用率、急救中心(站)的数量,人口和区域面积信息。采用集中指数描述地区间急救医疗服务需要、利用是否公平以及公平性程度,以Gini系数描述地区间急救医疗服务资源分布是否公平以及公平性程度。结果 2010—2014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集中指数由正值变为负值,伤害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集中指数均为负值,集中指数分别为-0.150 4^-0.124 1和-0.227 9^-0.192 1。5年间,急救医疗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均为正值,并从0.107 4下降到0.082 4。从人口公平性角度看,急救医疗服务资源分布的Gini系数为0.092 2~0.120 0;从区域面积公平性角度看,资源分布的Gini系数为0.548 1~0.569 6,基本呈升高趋势。结论我国急救医疗服务存在地区间不公平性,未能满足患者需要。应当从加大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急救医疗投入、完善急救车配置、提高急救医护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着手,改善急救医疗服务地区间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卫生资源 区域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体系核心要素的政策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武秀昆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20,共2页
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作为新业态方兴未艾,亟待出台标准,统一规范。而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屡禁不止、甚嚣尘上的“黑救护车”现象,大力发展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是有效遏制和彻底消除“黑救护车”的最有效手段。构建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体... 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作为新业态方兴未艾,亟待出台标准,统一规范。而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屡禁不止、甚嚣尘上的“黑救护车”现象,大力发展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是有效遏制和彻底消除“黑救护车”的最有效手段。构建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体系医院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体系建设的枢纽与核心。把合法合规的转运服务机构纳入医联体建设、构建完整完善的医疗产业服务链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 转运服务 核心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急救医疗风险及其防范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远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903-1904,共2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抢救设备匮乏,科室配置不全,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急救培训,医疗急救水平低,而群众对医疗急救的期望值又超过了其实际水平,导致医患关系欠和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目前的医疗和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极大的急救医疗风险。发...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抢救设备匮乏,科室配置不全,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急救培训,医疗急救水平低,而群众对医疗急救的期望值又超过了其实际水平,导致医患关系欠和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目前的医疗和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极大的急救医疗风险。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完整的国家急救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急救水平,增进医患沟通,化解医患矛盾,注重防范,能有效降低社区卫生服务的急救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急救 医疗事故 防御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医疗急救的信息网络服务功能链调度方法
17
作者 张庆华 张先超 +1 位作者 王寅昊 陆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28-3136,共9页
针对医疗急救分类分级服务需求,本文研究健康医疗信息网络服务功能链调度问题.首先,将急救业务按照紧急程度和服务区域分为四类,设置优先级与权重,设计健康医疗信息网络架构、服务模式以及网络工作过程.其次,以最小化总加权完成时间作... 针对医疗急救分类分级服务需求,本文研究健康医疗信息网络服务功能链调度问题.首先,将急救业务按照紧急程度和服务区域分为四类,设置优先级与权重,设计健康医疗信息网络架构、服务模式以及网络工作过程.其次,以最小化总加权完成时间作为调度目标,建立服务功能链调度模型,针对不同问题规模,分别设计匹配博弈算法和Q-learning强化学习算法,求解功能链调度方案.最后,开展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实现对医疗急救分级服务,能够推进健康医疗信息网络的建设,促进智慧医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医疗信息网络 医疗急救 服务功能链调度 总加权完成时间 匹配博弈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PA450《紧急医疗服务系统指南》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国辉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59-1459,共1页
NFPA450《紧急医疗服务系统指南》主要用于为紧急医疗服务人员提供指导、建议和相关资源支持等,并提供综合紧急医疗服务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架构。紧急医疗服务系统包括为病人提供评估、急救治疗、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以... NFPA450《紧急医疗服务系统指南》主要用于为紧急医疗服务人员提供指导、建议和相关资源支持等,并提供综合紧急医疗服务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架构。紧急医疗服务系统包括为病人提供评估、急救治疗、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以及到医院前的救护车运送等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治疗 高级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 紧急医疗服务 心肺复苏 NFPA 指南 救护车运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4
19
作者 陈锐 黄英华 +2 位作者 杨进 林正奎 冯品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8-1319,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该方案在院前急救、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2005年1月—2006年12月(4026例)院前急救患者,按照院前急救常规监护方案实施管理;实验组...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该方案在院前急救、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2005年1月—2006年12月(4026例)院前急救患者,按照院前急救常规监护方案实施管理;实验组为2007年1月—2008年12月(5203例)院前急救患者,采用MEWS评分系统设计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及综合管理方案。对比两组院前急救患者24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收住院患者30d病死率。结果对照组4026例,24h留观患者742例,意外事件发生率7.82%(58/742);收住院患者30d病死350例,病死率8.69%(350/4026)。实验组5023例,24h留观患者947例,意外事件发生率4.86%(46/947);收住院患者30d病死267例(267/5023),病死率5.32%。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留观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P<0.05),收住院患者30d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结论建立在MEWS评分系统上的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及综合管理方案,能够降低院前急救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救医疗服务 伤病员分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建设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哲 曹剑涛 +3 位作者 俞晔 袁素维 危凤卿 马进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4期1-3,共3页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无法完全满足居民与日俱增的健康需求,急需构建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包括分级诊疗模式与社区契约服务。针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建议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医...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无法完全满足居民与日俱增的健康需求,急需构建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包括分级诊疗模式与社区契约服务。针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建议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加强机构建设与人才培养,尤其是慢病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与慢病专项人才梯队的构建;在继续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的发展中,要加强医保、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三方联动,保证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没有短板、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健康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整合型 分级诊疗 社区契约服务 慢病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