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道树对道路交通活动的负面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秋燕 杨建欣 和太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125-129,165,共6页
行道树是与交通活动关系密切的道路元素,其品种选择、景观配置、管理养护均与道路交通安全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的实地调研,分析研究行道树对交通活动的负面影响,指出其对道路交通活动的负面影响主要分为遮挡类、... 行道树是与交通活动关系密切的道路元素,其品种选择、景观配置、管理养护均与道路交通安全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的实地调研,分析研究行道树对交通活动的负面影响,指出其对道路交通活动的负面影响主要分为遮挡类、干扰类、破坏类、潜在隐患类等四类,并据此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应对策略,主要规避措施有避免树种选择不当所导致与道路基础设施争夺生长空间的现象、避免所选择树木与道路的性质不相符的现象,同时确保施工质量过硬、养护管理得当,以期对城市道路行道树的品质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城市道路 交通活动 负面影响 规避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与主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不同体力活动影响机制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62
2
作者 冯建喜 黄旭 汤爽爽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3期17-23,共7页
缺少体力活动是世界范围内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鼓励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吸引了研究者、实践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共同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存在主观建成环境VS客观建成环境、交通体力活动VS休闲体力活动、社区尺度VS街道尺度3大二元对立。基... 缺少体力活动是世界范围内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鼓励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吸引了研究者、实践者以及政策制定者共同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存在主观建成环境VS客观建成环境、交通体力活动VS休闲体力活动、社区尺度VS街道尺度3大二元对立。基于"南京市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尝试部分回应以上3大二元对立问题。研究发现,休闲体力活动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比交通体力活动更难拟合和预测,但建成环境对休闲体力活动的影响更大。客观建成环境中,与公共交通的连接性对两类体力活动均有显著影响。可达性则显示了不同的影响效果:休闲娱乐设施对休闲体力活动的影响较大,而一般设施的可达性对交通体力活动影响更为显著。路径环境相关的因素以及主观建成环境对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更甚。研究以期为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和健康的主动干预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建成环境 客观建成环境 交通体力活动 休闲体力活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交通的启示与奥运后交通——第四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纪实 被引量:1
3
作者 贾顺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6期1-15,共15页
本次论坛以"奥运交通的启示与奥运后交通"为主题,结合北京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总结奥运交通经验,并探索奥运后交通的发展.回顾了奥运召开前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交通战略计划、运行计划、服务计划的研究与制定过程,总结了... 本次论坛以"奥运交通的启示与奥运后交通"为主题,结合北京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总结奥运交通经验,并探索奥运后交通的发展.回顾了奥运召开前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交通战略计划、运行计划、服务计划的研究与制定过程,总结了奥运召开期间交通组织与控制、各种应急保障措施的经验与不足,提出了奥运后交通的进一步发展设想.涉及到交通设施的建设与优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公交运行保障、场馆人流组织疏散、信息技术应用等各个层面,为相关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奥运交通 大型活动交通 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的优化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龙 陈友媛 +4 位作者 苑公静 张翔宇 江晓倩 杨新如 王秀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6-844,共9页
城市道路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在降水径流的冲刷下会对受纳水体产生生态风险.基于重金属的总量、毒性、形态,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_(i))、生态风险指数法(RI)和风险编码评价法(RAC)对青岛市崂山区11条主干道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Zn... 城市道路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在降水径流的冲刷下会对受纳水体产生生态风险.基于重金属的总量、毒性、形态,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_(i))、生态风险指数法(RI)和风险编码评价法(RAC)对青岛市崂山区11条主干道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Zn、Pb、Cd)的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建立新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对这3种评价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①道路沉积物中的Cu、Zn、Pb、Cd均存在累积现象,4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交通活动、大气沉降以及路面标识用漆.重金属各形态分布不均匀,Cu以可氧化态为主,Zn以弱酸提取态为主,Pb以残渣态为主,Cd以生物可利用态(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为主.②P_(i)评价结果显示,Cu、Zn、Pb、Cd的P_(i)值分别为3.80、27.61、1.21、8.33,Zn和Cd表现为重度污染水平,Cu和Pb分别表现为中度和轻微污染水平;RI综合评价结果为高风险,其中Cd属于高风险,其他3种重金属为低风险;RAC评价结果为Zn(40.44%)>Pb(28.24%)>Cd(25.37%)>Cu(3.80%),Zn表现为高生态风险,Pb和Cd表现为中等生态风险,Cu表现为低生态风险.导致3种评价结果不同的原因是评价方法分别侧重重金属的总量、毒性或形态.③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设置了新的综合评价标准,优化评价结果表现为Cd(87.4)>Zn(72.04)>Pb(53.96)>Cu(53.56).这表明重金属的毒性对其生态风险的影响要大于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总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研究显示,在实际工作中,当各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存在分歧时,模糊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更准确地了解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沉积物 交通活动 毒性 化学形态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与道路等级的关系——以北京和郑州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沈墨海 董文静 +9 位作者 王梦蕾 杨帅 杨天芳 唐连峰 任浩 吴培培 孙丽芳 王世华 曹治国 席本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2-951,共10页
为了探究交通活动对道路灰尘重金属(Ni、Cu、Zn、Mn、Co、Cr、As、Ag、Cd、Pb)空间分布及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集北京市和郑州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交通枢纽和公园道路的灰尘样品共64个,进而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其进行污... 为了探究交通活动对道路灰尘重金属(Ni、Cu、Zn、Mn、Co、Cr、As、Ag、Cd、Pb)空间分布及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集北京市和郑州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交通枢纽和公园道路的灰尘样品共64个,进而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其进行污染评价,并运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人体暴露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依次为Zn>Mn>Cr>Ni>Pb>Cu>As>Co>Ag>Cd,郑州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依次为Zn>Mn>As>Cr>Pb>Ni>Cu>Co>Cd>Ag.北京市道路灰尘中Ag、Cd污染水平较高,而郑州市道路灰尘中Ag、Cd、As浓度明显高于河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总体而言,郑州市支路灰尘中重金属的浓度最高,次干道其次,主干道浓度最低;而北京市不同规格道路灰尘中重金属的浓度并无明显规律,这与城市发展水平和交通密度的空间分布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对比交通枢纽与公园道路灰尘样品发现,道路灰尘中重金属元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受交通活动影响较大,包括Ni、Cu、Zn、Cr、Pb、Cd 6种元素,其在交通枢纽与公园道路灰尘样品中污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另一类受交通影响较小,包括Mn、Co、Ag、As 4种元素,其在交通枢纽和公园道路灰尘中的浓度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灰尘 重金属 交通活动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白领规律性步行/自行车通勤健康效应的评价指标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晓龙 翁锡全 林文弢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5-132,F0003,共9页
目的:寻找适宜评价白领规律性通勤健康效应评价的健康指标,以期为今后白领上下班交通方式选择干预研究中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广州市天河区随机选取白领82人,年龄36.8±8.2岁。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调查其周... 目的:寻找适宜评价白领规律性通勤健康效应评价的健康指标,以期为今后白领上下班交通方式选择干预研究中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广州市天河区随机选取白领82人,年龄36.8±8.2岁。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调查其周体力活动量,并依据问卷版块筛选出交通体力活动(TPA)和中高强度交通体力活动(MVTPA)。同时,调查他们的人口社会学因素、通勤方式、每天通勤时间(CT)以及计算通勤体力活动量(CPA;通勤方式METs×CT,单位为METs-min/天)。之后在生化实验室测试其相关健康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TC/HDL-C)。结果:对于男性样本,步行、自行车通勤组的CPA均显著高于私家车/公司班车组和公交/地铁组(P<0.01)。相比于公交/地铁组,自行车通勤组TPA和MVTPA均显著增高(P<0.05)。对于女性样本,相比于私家车/公司班车组,自行车通勤组CPA、TPA和MVTPA也显著增加,而步行通勤组的通勤时间显著高于私家车/公司班车组。无论男性和女性,通勤体力活动均与血液HDL-C和TC/HDL显著相关(P<0.05)。此外分析发现,随着TC/HDL比值的增加,其他指标也显示出朝着人体健康方向的趋势变化。结论:规律性步行或自行车通勤能够增加白领每周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和每天通勤体力活动。相比于当前常用的健康指标BMI,HDL-C和TC/HDL-C更适合用于评价规律步行或自行车通勤的健康效益,尤其是TC/HDL-C这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通勤 中高强度 交通体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