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多交通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天津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裴新蕊 郭鹏 +2 位作者 吴佳莉 孙艳玲 钟世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9,共6页
公园绿地空间配置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德地图API获取步行、公交和驾车3种交通方式下的通行时间,利用改进的多交通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居住区尺度下的公园绿地可... 公园绿地空间配置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德地图API获取步行、公交和驾车3种交通方式下的通行时间,利用改进的多交通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居住区尺度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不同交通方式下公园绿地可达性分布特征,并采用Moran′s I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剖析可达性差异化模式及成因。结果表明:①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步行、公交和驾车交通模式可达性差异显著;②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集聚特征与其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相似,低—低聚类居住区数量占比最高;③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供需匹配不合理,西南部区域供大于求,东北部区域供不应求,亟须改善。改进的多交通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可应用于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与规划,也可为其他地理现象的可达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交通模式 高德地图API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模式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南京都市圈城市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成新 梅青 +1 位作者 姚士谋 朱振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4-77,共4页
该文以南京都市圈城市为例,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提出了南京都市圈中城市在水运时期的单侧带状和散点状布局、陆路时期的星状或块状布局以及综合高速交通时期的都市连绵带三种空间布局形式,并分析了交通模式对城市空间布局的作用机制,即... 该文以南京都市圈城市为例,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提出了南京都市圈中城市在水运时期的单侧带状和散点状布局、陆路时期的星状或块状布局以及综合高速交通时期的都市连绵带三种空间布局形式,并分析了交通模式对城市空间布局的作用机制,即交通产业的自身推动力、产业连锁循环动力、辐射集聚动力以及环境动力。笔者认为,今后交通模式仍将是影响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继续通过其各种关联效应形成城市的发展轴线。对南京都市圈而言,强化其内外交通,扩大其集聚和辐射的腹地范围是健康发展的先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模式 城市空间形态 都市圈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模糊核聚类的电梯群交通模式识别 被引量:10
3
作者 于德亮 唐海燕 +2 位作者 丁宝 张永明 齐维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88,共5页
为了改善电梯群控系统的性能,使电梯群节能并高效运行,针对不同的交通模式采用合理的调度算法对电梯群进行优化调度,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SO)的模糊核聚类算法(KFCM)的电梯交通流模式识别方法.利用基于梯度下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代替KFC... 为了改善电梯群控系统的性能,使电梯群节能并高效运行,针对不同的交通模式采用合理的调度算法对电梯群进行优化调度,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SO)的模糊核聚类算法(KFCM)的电梯交通流模式识别方法.利用基于梯度下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代替KFCM算法的迭代过程,可使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并降低了KFCM算法对初始值的敏感度.利用核方法将低维特征空间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增加对样本特征的优化,并使样本特征在高维特征空间线性可分,更加容易聚类.采用在某办公楼采集的电梯交通流数据作为测试样本,仿真结果表明,与FCM聚类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对电梯交通流的聚类效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控制 交通模式 电梯群 粒子群 模糊核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交通模式及技术经济特性 被引量:33
4
作者 魏庆朝 冯雅薇 施翃 《都市快轨交通》 200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直线电机已开始在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介绍了直线电机的分类、3种典型的磁 悬浮铁路和直线电机驱动的轮轨交通方式,对上述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了对比,总结 了上述交通方式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直线电机 磁悬浮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导轨磁场 车辆磁场 驱动方式 交通模式 技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模式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45
5
作者 熊文 陈小鸿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6,共11页
按照出行结构将全球城市划分为A~E模式,通过比较5类交通模式的发展背景、结构变迁及其慢行政策,讨论了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大城市不同区域交通模式的发展方向,认为:中国不能也不应选择北美式的私人机动化之路,慢行交通应成为国内中小城... 按照出行结构将全球城市划分为A~E模式,通过比较5类交通模式的发展背景、结构变迁及其慢行政策,讨论了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大城市不同区域交通模式的发展方向,认为:中国不能也不应选择北美式的私人机动化之路,慢行交通应成为国内中小城市的主导模式及大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结构 交通模式 慢行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核到组团式结构:带形城市的交通模式演化与选择——以镇江市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叶茂 过秀成 王谷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5,共6页
从单核到组团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典型特征,带状组团城市作为集城市形态和功能结构于一体的城市空间形态,其交通模式也具有特定的特征。论文以镇江市为例,着重分析了其城市空间与交通系统演变的互动发展过程和空间形态与交通模式... 从单核到组团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典型特征,带状组团城市作为集城市形态和功能结构于一体的城市空间形态,其交通模式也具有特定的特征。论文以镇江市为例,着重分析了其城市空间与交通系统演变的互动发展过程和空间形态与交通模式的演化机理研究了交通模式选择与城市形态和用地特征的关系,综合典型交通模式特征,对不同交通模式进行适应性测试与评价,提出了支撑镇江市"一体两翼"城市结构的交通模式:以轨道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慢行、小汽车交通和谐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高效率的引导性交通模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形城市 交通模式 土地利用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关系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毛蒋兴 阎小培 《规划师》 2002年第7期69-72,共4页
介绍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类型与实例,阐述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分析影响我国大城市交通模式选择的因素基础上,提出:公共交通优先,小汽车、自行车适度发展的高效化、节能化和环保化绿色交通模式。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式 交通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双子电梯群控系统的交通模式预测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丁宝 李庆超 +2 位作者 张永明 张进 齐维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83,共5页
为了避免传统电梯交通模式识别存在模式滞后的缺陷,适应新型的双子电梯群控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预测交通流的电梯交通模式预测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电梯交通流预测;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电梯交通流模... 为了避免传统电梯交通模式识别存在模式滞后的缺陷,适应新型的双子电梯群控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预测交通流的电梯交通模式预测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电梯交通流预测;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电梯交通流模式识别,并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将电梯交通流预测与交通模式识别相结合,再次利用神经网络对所预测的交通流进行模式识别,实现交通模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交通流的交通模式与实际交通流的交通模式一致,验证了交通模式预测的准确性.交通模式预测方法可避免模式滞后的缺陷,为双子电梯群控系统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电梯 交通模式识别 交通流预测 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电梯系统交通模式识别 被引量:10
9
作者 宗群 尚晓光 +3 位作者 严明 曹燕飞 岳有军 雷小锋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418-424,共7页
介绍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电梯群控系统交通模式识别的方法 .用 3步混合训练方法对用于模式识别的两个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地辨识出各种交通模式所占的比例 ,可以指导群控器优化派梯策略 ,提高电梯群控系... 介绍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电梯群控系统交通模式识别的方法 .用 3步混合训练方法对用于模式识别的两个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地辨识出各种交通模式所占的比例 ,可以指导群控器优化派梯策略 ,提高电梯群控系统的服务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群控系统 交通模式识别 模糊神经网络 现代化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森林在群控电梯交通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美菊 刘冬 刘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89,93,共3页
运用随机森林算法设计一种电梯模式识别系统。通过采集当前电梯运行中的有效数据,组成训练数据,用随机森林法建立模式识别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模式识别系统。将电梯的运行参数带入基于随机森林建立的模式识别模型,得出群控电梯的交通模... 运用随机森林算法设计一种电梯模式识别系统。通过采集当前电梯运行中的有效数据,组成训练数据,用随机森林法建立模式识别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模式识别系统。将电梯的运行参数带入基于随机森林建立的模式识别模型,得出群控电梯的交通模式,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把随机森林算法运用到电梯交通模式识别中,既可以有效地识别出电梯当前的交通模式,又可以提高分析速度。该算法适用于辨识各种群控电梯交通模式,具有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群控电梯 交通模式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的电梯交通模式的模糊识别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鹿军 吕征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3-1338,共6页
提出可以对电梯交通模式进行模糊识别的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回归算法来学习2种交通模式的相对隶属度,通过相对比较法得到当前时刻所有交通模式的隶属度.介绍了LSSVM二值分类算法及传统的多值分类算法,分析LSSVM多值分... 提出可以对电梯交通模式进行模糊识别的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回归算法来学习2种交通模式的相对隶属度,通过相对比较法得到当前时刻所有交通模式的隶属度.介绍了LSSVM二值分类算法及传统的多值分类算法,分析LSSVM多值分类与函数回归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函数回归算法可以进行多值分类.若以交通模式的隶属度作为类标,则可采用LSSVM的回归算法来进行2种交通模式的模糊分类.为了提高LSSVM的线性度,分3步逐步细分电梯客流的交通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各交通模式隶属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依据群控专家经验得到的曲线非常相似,识别结果的平均误差小于应用神经网络识别的平均误差,可将识别结果作为电梯群控系统的输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电梯群控系统 交通模式 模糊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决策理论的电梯群控交通模式识别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福军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104-107,共4页
为了提高电梯群控系统运行效率,针对国内外电梯群控交通模式识别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贝叶斯决策理论对其交通模式进行识别。论述了电梯群控系统交通模式、交通模式鉴别的特征参数、交通模式识别分类器的设计及优化,并实现了电梯群... 为了提高电梯群控系统运行效率,针对国内外电梯群控交通模式识别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贝叶斯决策理论对其交通模式进行识别。论述了电梯群控系统交通模式、交通模式鉴别的特征参数、交通模式识别分类器的设计及优化,并实现了电梯群控性能的提高。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决策的电梯群控系统交通模式识别方法科学、合理,能提高群控电梯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决策 电梯群控系统 交通模式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走廊交通模式在带状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以丹东临港经济区为例
13
作者 侯德劭 赵渺希 晏克非 《规划师》 2007年第9期89-93,共5页
研究表明,在城市规划中选择与土地利用模式相适应的交通模式是解决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办法。带状城市由于具有独特的区域空间特性,不适宜采用棋盘式、环形放射式等传统的城市交通模式,而应采用节点走廊交通模式。
关键词 带状区域 节点走廊交通模式 可持续发展 交通规划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交通模式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世泽 秦艳君 +4 位作者 王晨星 高存远 罗海勇 赵方 王宝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73-1580,共8页
针对普适交通模式的场景感知功耗高、场景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残差网络(Res Net)和带孔卷积的交通模式识别算法。首先,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一维传感器数据转换为二维频谱图像;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对频谱图像降采样;... 针对普适交通模式的场景感知功耗高、场景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残差网络(Res Net)和带孔卷积的交通模式识别算法。首先,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一维传感器数据转换为二维频谱图像;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对频谱图像降采样;最后,使用Res Net挖掘交通模式的局部特征,使用带孔卷积挖掘交通模式的全局特征,从而实现对八种交通模式进行识别。与决策树、随机森林、Alex Net等八种算法在实验中的对比评估结果显示,融合Res Net和带孔卷积的交通模式识别算法在静止、走路、跑步等八类交通模式上均有最高准确率。该算法具有良好识别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交通模式识别 残差网络 带孔卷积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时域注意力神经网络的交通模式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世泽 朱奕达 +4 位作者 陈润泽 罗海勇 赵方 孙艺 王宝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7-1565,共9页
交通模式识别是用户行为识别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对用户所处的交通模式进行准确判断。针对现代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对在移动设备环境下精准感知用户交通模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时域注意力神经网络的交通模式识别算法。首先,... 交通模式识别是用户行为识别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对用户所处的交通模式进行准确判断。针对现代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对在移动设备环境下精准感知用户交通模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时域注意力神经网络的交通模式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具有较强局部特征提取能力的残差网络提取传感器时序中的局部特征;然后,采用基于通道的注意力机制对不同传感器特征进行重校准,并针对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异构性进行注意力重校准;最后,利用具有更广感受野的时域卷积网络(TCN)提取传感器时序中的全局特征。采用数据丰富度较高的宏达通讯(HTC)交通模式识别数据集来对已有的交通模式识别算法和所提出的残差时域注意力模型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残差时域注意力模型在对现代移动嵌入式设备的计算开销友好的前提下具有高达96.07%的准确率,且对单一类别均具有高于90%的召回率与精确率,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所提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支持移动智能终端运算的交通模式识别应用于智能交通出行、智慧城市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卷积网络 交通模式识别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重要通道高峰期交通模式聚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伟杰 李文翎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102,共11页
基于广州市重要通道2016年11-12月的交通指数,通过划分重要通道的拥堵与非拥堵状态,确定拥堵状态通道的中心趋势值,建立交通模式的聚类分析模型,采取变异系数对模型进行评价,得出交通模式聚类优选模型。结果显示:广州市重要通道早高峰... 基于广州市重要通道2016年11-12月的交通指数,通过划分重要通道的拥堵与非拥堵状态,确定拥堵状态通道的中心趋势值,建立交通模式的聚类分析模型,采取变异系数对模型进行评价,得出交通模式聚类优选模型。结果显示:广州市重要通道早高峰呈现向心型交通拥堵模式,处于交通拥堵状态的通道可划分为6种交通模式,共3种几何形态类型:滞后型、对称型和递增型。晚高峰的交通拥堵通道分布广泛,区际主干道和天河商业区内的主干道交通拥堵更加严重;处于交通拥堵状态的通道可将其划分为9种交通模式,共4种几何形态类型:前锋型、滞后型、平缓型和对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模式 高峰期 重要通道 拥堵 聚类分析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费用交通模式的城市交通系统控制、管理及诱导技术──背景、意义及其理论框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华 杨涛 《现代城市研究》 1997年第4期57-59,29,共4页
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十五年来我国城市交通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我国应面向低费用交通模式开展城市交通系统控制、管理及诱导技术研究的设想,并指出了它的意义、目标、内容及其理论框架。
关键词 城市交通系统 交通模式 系统控制 低费用 诱导技术 控制策略 交通控制 交通需求管理 城市交通问题 大城市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自学习的交通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昊 刘高军 +2 位作者 段建勇 薛媛媛 冯卓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358,共5页
针对目前交通模式识别以人工设计特征为主,特征设计主观性强、区分度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深度学习理论,建立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自动学习模型。该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学习深度特征,然后与人工特征共同用于交通模式识别。模型... 针对目前交通模式识别以人工设计特征为主,特征设计主观性强、区分度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深度学习理论,建立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自动学习模型。该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学习深度特征,然后与人工特征共同用于交通模式识别。模型基于微软Geo Life数据,针对不同特征组合与分类方法设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学习到高区分度深度特征、有效提高交通模式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模式识别 深度特征 轨迹挖掘 特征学习 卷积网络 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宜居绿色的城市交通模式 在“2005北京·中国交通论坛”上的发言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小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6期27-30,共4页
主要介绍了两大问题,即:首先分析了生态城市交通的特征,它是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建立宜人居住的城市,对交通结构体系和布局的要求、生态城市要求节约土地和交通资源,交通建设要为运输服务,要解决交通能源,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等... 主要介绍了两大问题,即:首先分析了生态城市交通的特征,它是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建立宜人居住的城市,对交通结构体系和布局的要求、生态城市要求节约土地和交通资源,交通建设要为运输服务,要解决交通能源,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等,研究生态城市交通时,就一定要选择节约化、生态的城市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发言中介绍了绿色交通,提出使用绿色能源,交通不应对城市生态产生危害,实现以人为本、安全、节省、符合大众出行要求,要有利于城市社会未来健康发展的可持续交通运输系统,要构建生态城市,还必须构建生态城市的交通,要对交通进行顶层设计,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在顶层设计中应考虑如何节约运输、减少运输需求如建立坑口电站可节约煤炭运输.发言中又重点分析了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问题,它分析了国际大城市交通发展的五种城市交通模式,即小汽车充分发展的城市;有选择的限制小汽车交通模式;大规模发展轨道交通带动城市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公共电汽车模式以及北京提出的“北京交通要与城市用地匹配的多方式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模式.”最后强调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城市的可居住性,不一定要搞过大的城市,过大的城市并不是经济型城市,也不是生态城市.此外,还回答了来宾提出的交通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开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交通 环境保护 以人为本交通发展模式 交通能源 宜居城市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收益调节方法研究
20
作者 蔡晓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2-1314,共13页
交通PPP模式是建设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主要方式。为保障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建构效果,需要有明确交通PPP模式在建构过程的责任、督促社会资本提供符合合同承诺成效服务的方法。为此,提出基于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互联互通成效评价... 交通PPP模式是建设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主要方式。为保障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建构效果,需要有明确交通PPP模式在建构过程的责任、督促社会资本提供符合合同承诺成效服务的方法。为此,提出基于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互联互通成效评价的收益调节方法。首先,建立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建立成效评价模型;然后,应用演化博弈提出基于成效评价的社会资本收益调节方法,模拟分析能够影响社会资本在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建设中提供符合承诺的成效服务的参数、确定收益调节影响社会资本提供服务质量的方式;最后,模拟基于成效评价的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互联互通收益调节的应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交通PPP模式建构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明确社会资本提供服务的成效质量提供参考标准;基于成效评价的收益调节方法能够有效督促社会资本完成合同承诺成效服务,其中,相邻评价等级差的收益调节比例对促进社会资本提供合同承诺服务质量有明显影响,社会资本主观判断对收益预测影响比例能够影响社会资本摒弃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立场、提供服务合同承诺的服务,政府施行收益调节方式花费成本对社会资本提供服务质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为建立促进社会资本提供符合交通互联互通构建成效的服务行为的措施提供参考,以此助力交通PPP模式高效发挥建构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PPP模式 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 成效评价 演化博弈 收益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