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禁摩”后交通方式转型期的交通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兴栋 徐建闽 王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145-150,共6页
针对摩托车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交通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内一些城市对摩托车的发展采取了限制措施.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分析"禁摩"后摩托车交通量向其他方式转移和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研究"禁摩"后交通方式转... 针对摩托车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交通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内一些城市对摩托车的发展采取了限制措施.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分析"禁摩"后摩托车交通量向其他方式转移和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研究"禁摩"后交通方式转型期的特点.从公共交通、摩托车出行、货运交通和出租汽车交通等方面分析"禁摩"后交通配套措施存在的不足.结合"禁摩"后交通方式转型期的特点和配套措施存在的不足,提出改善对策和措施建议,包括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公共交通、出租车服务水平和合理设置摩托车停车场等.本研究为广州市有关交通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城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摩 城市交通 交通方式转型 交通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我国城市道路多维分类体系的再思考——基于街道营造与交通方式转型背景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兆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127,共10页
在街道营造和交通方式转型的背景下,一维道路等级体系正在向多维道路分类体系发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了原有体系的问题,归纳了当前分类体系的发展要点,并结合我国规划编制特点对多维体系构建提出了建议。多维体系的核心... 在街道营造和交通方式转型的背景下,一维道路等级体系正在向多维道路分类体系发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了原有体系的问题,归纳了当前分类体系的发展要点,并结合我国规划编制特点对多维体系构建提出了建议。多维体系的核心是在分类体系的高度肯定道路空间的复合功能,突出对出行者及其变化的活动需求的关注。认为交通维度应关注各种出行方式的行与停,形成协调发展的多模式出行网络并加强对于停的关注。场所维度包含"质"与"量"两方面的问题,测度方法上应结合我国规划编制层次,分区法与界面法并举,同时增加研究内容、完善分析方法。扩展维度重点考虑道路空间的衍生功能以及未来产生的新需求,增强分类体系的衔接性与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功能 道路分类 道路等级 街道场所 交通方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