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与路面交通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测试 被引量:7
1
作者 马蒙 韩嵩 +4 位作者 刘维宁 刘卫丰 孙晓静 王文斌 李克飞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
为评价地铁列车与路面交通振动对某科研机构实验室内精密仪器的影响,在该实验室内对交通环境振动响应进行了全天候连续测试监控.将不同交通工况下实验室振动响应与电镜安装的环境振动要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对控制室内... 为评价地铁列车与路面交通振动对某科研机构实验室内精密仪器的影响,在该实验室内对交通环境振动响应进行了全天候连续测试监控.将不同交通工况下实验室振动响应与电镜安装的环境振动要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对控制室内振动响应作用明显,总的交通环境振动超过仪器安装对振动的要求,应采取必要的被动隔振措施.建议被动隔振平台的工作频率应小于4 Hz,且在5 Hz附近的隔振量不能低于5.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振动 振动测试 浮置板轨道 精密仪器 被动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振动作用引起的土单元应力路径特征及其在室内试验中的模拟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国兴 潘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40-345,共6页
为了实现在室内试验中模拟轨道交通振动作用下土单元应力路径特征的加载方法,以均布移动荷载和单轮移动荷载为例,分析路基中土单元的应力状态。发现两种简化的轨道交通振动作用下路基土单元呈现出相似的应力状态:在荷载从左到右的移动... 为了实现在室内试验中模拟轨道交通振动作用下土单元应力路径特征的加载方法,以均布移动荷载和单轮移动荷载为例,分析路基中土单元的应力状态。发现两种简化的轨道交通振动作用下路基土单元呈现出相似的应力状态:在荷载从左到右的移动过程中,主应力方向角发生了180°的变化,主应力差连续变化;路基中土体单元的应力状态,由最初的单剪模式变化到三轴剪切模式,最终又回到单剪模式;在应力坐标体系中的应力路径为"苹果状"。利用动态空心圆柱仪可以自定义加载函数的特点,在室内试验中比较理想地实现了轨道交通振动作用下路基土单元"苹果状"应力路径的模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振动作用 应力路径 动态空心圆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振动下南京片状细砂的有效应力路径及破坏模式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雪珠 陈国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9-726,共8页
以南京片状结构细砂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WFI动静多功能三轴仪,研究了饱和南京片状结构细砂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比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把振动孔压的发展与应力路径相联系,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南京片状... 以南京片状结构细砂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WFI动静多功能三轴仪,研究了饱和南京片状结构细砂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比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把振动孔压的发展与应力路径相联系,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南京片状结构细砂所处的初始压密状态、压缩状态和膨胀状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时,根据静偏应力与循环偏应力的大小,视有无偏应力反向,南京片状结构细砂的破坏模式可分为循环活动性和塑性应变累积破坏,并对其循环活动性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振动荷载 南京片状细砂 循环三轴试验 破坏模式 有效应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振动环境下建筑结构损伤机理及减振隔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丑亚玲 刘文高 +1 位作者 乔雄 倪伟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4-662,686,共10页
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要临近已有建筑物通过,而由于建设或重车通行引起的振动对周边建筑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安全威胁,严重的甚至造成了建筑结构的损坏。论文通过对交通振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标准和在振动中的损伤机理进... 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要临近已有建筑物通过,而由于建设或重车通行引起的振动对周边建筑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安全威胁,严重的甚至造成了建筑结构的损坏。论文通过对交通振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标准和在振动中的损伤机理进行综述,系统总结了交通振动对建筑影响的方法,介绍了目前交通振动对建筑结构安全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和方法,分析了减振隔振的发展现状,创新性的提出将疲劳寿命作为建筑结构振动容许值的参考依据。在总结分析现状的情况下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振动 建筑结构 损伤机理 减振隔振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振动对开封城墙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袁玉卿 张弦 樊兴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197,246,共7页
为评估道路车辆产生的随机振动荷载对开封古城墙的影响,进行现场监测,建立道路-地基土体-城墙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城墙的振动响应规律,提出古城墙与道路之间的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大型车引发的城墙振动响应幅值较大,城墙... 为评估道路车辆产生的随机振动荷载对开封古城墙的影响,进行现场监测,建立道路-地基土体-城墙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城墙的振动响应规律,提出古城墙与道路之间的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大型车引发的城墙振动响应幅值较大,城墙的振动以南北方向为主,振动速度最高达到0.15 mm/s。各个拾振点的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振源距城墙越远,城墙顶端的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峰值越小,南北方向的振动速度值衰减率达66.67%。随着车速的增加,同一拾振点的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峰值均增加,位移峰值相应减小。车速相同时,不同振源作用下的各向速度峰值、位移峰值和加速度峰值均随着与振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将道路设置在距城墙20 m以外时,城墙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古城墙 开封 交通振动 动力响应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交通振动计算方法与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勇 谢旭 +1 位作者 苟昌焕 黄剑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7-1114,共8页
针对正交异型钢面板的钢桥交通振动响应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桥梁建立反映细部构造的板壳模型,以区别于以往的梁格模型;对车辆采用一种通用、简洁的有限元模型,可灵活地反映车辆体系;通过Newmark法求解桥梁与车辆的耦合... 针对正交异型钢面板的钢桥交通振动响应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桥梁建立反映细部构造的板壳模型,以区别于以往的梁格模型;对车辆采用一种通用、简洁的有限元模型,可灵活地反映车辆体系;通过Newmark法求解桥梁与车辆的耦合振动方程.实例分析中对一座26m简支钢桥的交通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按板壳模型计算得到的挠度冲击系数与梁格模型的结果接近,应力冲击系数则略大;2)板壳模型反映的桥梁高阶振型对高频的速度响应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3)三维车辆模型得到的桥梁振动冲击系数小于二维车辆模型;4)简支钢桥交通振动中挠度动力响应的卓越频率较低,主要与低阶振型相关,速度响应的卓越频率则延伸至较高的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振动 钢桥 车辆模型 冲击系数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振动方向性对结构动力响应影响
7
作者 张伟 戚桂峰 陈士海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6-289,312,共5页
为了研究轨道交通引起地面振动的方向性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确定三向地面振动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与单向振动分量作用下的区别,研究工程分析中是否需要考虑三向振动作用,或者寻求一种代替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作用的单一分量,本文... 为了研究轨道交通引起地面振动的方向性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确定三向地面振动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与单向振动分量作用下的区别,研究工程分析中是否需要考虑三向振动作用,或者寻求一种代替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作用的单一分量,本文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结构实体模型,分析了结构在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三向振动荷载作用和竖直、水平单向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确定了应取最大速度峰值作用于竖直方向的三向地面振动作为轨道交通振动的安全标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振动 方向性 框架结构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振动对砌体古建筑影响分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8
作者 夏倩 赵瑾 +1 位作者 马蒙 李懿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6期135-140,212,共7页
古建筑处于交通振动环境中已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且这一现象日益受到重视。系统总结交通振动对古建筑影响的研究方法,介绍国内外古建筑的控制标准,分析砖石结构的疲劳损伤研究现状和结构的疲劳寿命研究现状。在总结分析现状的基础上... 古建筑处于交通振动环境中已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且这一现象日益受到重视。系统总结交通振动对古建筑影响的研究方法,介绍国内外古建筑的控制标准,分析砖石结构的疲劳损伤研究现状和结构的疲劳寿命研究现状。在总结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并创新性地提出计算砌体古建筑疲劳寿命的思路,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交通振动 砌体古建筑 损伤机理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对双井子堡古城墙振动影响的现场实测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乔雄 刘文高 +4 位作者 骆维斌 倪伟淋 杨鑫 黄锦聪 刘锦龙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6-788,共13页
由于古建筑结构材料特殊、历史悠久且文化内涵丰富,其在交通振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成为古建筑安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古城墙在道路车辆运行影响下的振动高程效应,以及结构的安全性评估问题,基于多种工况开展振动特性的现场测试... 由于古建筑结构材料特殊、历史悠久且文化内涵丰富,其在交通振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成为古建筑安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古城墙在道路车辆运行影响下的振动高程效应,以及结构的安全性评估问题,基于多种工况开展振动特性的现场测试和振动高程响应机制的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并根据相应的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道路交通荷载影响下古城墙的振动主频率范围为5~25 Hz,城墙顶部振速大于底部振速,顶部的放大系数范围为1.08~2.21,振动放大效应主要受车辆载荷和行驶速度的影响;随着模拟车辆载荷以及行驶速度的增加,城墙质点峰值速度放大系数fPPV增大,振动放大效应明显,fPPV处在1.02~1.77之间。通过对fPPV增量ACI(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Increment)进行分析,表明车辆载荷对振动高程效应的影响程度大于车辆速度;对模拟结果以及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在交通振动激励下城墙底部和顶部的振速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根据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古土城墙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基于通行车辆交通管理的古土城墙防振、减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土城墙 交通振动 现场测试 数值模拟 高程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环境振动观测中本底振动去除的功率谱修正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福彤 陶夏新 +2 位作者 郑鑫 崔高航 陈宪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126,172,共4页
交通系统引起周边环境振动,其观测数据中往往含有本底成分。针对本底成分对真实振动的干扰问题,提出对观测功率谱修正的方法以去除本底振动。假设真实振动与本底振动为互不相关的随机过程,推导了功率谱修正法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考查了... 交通系统引起周边环境振动,其观测数据中往往含有本底成分。针对本底成分对真实振动的干扰问题,提出对观测功率谱修正的方法以去除本底振动。假设真实振动与本底振动为互不相关的随机过程,推导了功率谱修正法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考查了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取一条振动记录设定为真实振动曲线,与本底振动记录叠加合成振动数据以模拟现场观测记录。然后假设真实振动未知,分别采用振动级修正法、谱幅值修正法及功率谱修正法估计真实振动曲线。比较计算曲线与设定曲线,判断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算例显示,功率谱修正法计算的时程、功率谱与设定曲线符合良好,误差低于谱幅值修正法;功率谱修正法、振动级修正法计算的振动级与设定值基本一致,谱幅值修正法计算值略低于设定值。结果说明功率谱修正法克服了振级修正法不能计算时程和功率谱的不足,并且计算结果优于谱幅值修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环境振动 本底振动 功率谱修正法 随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交通环境振动观测记录中本底振动的自互功率谱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鑫 陶夏新 +1 位作者 王福彤 解恒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8-353,共6页
去除环境振动观测记录中的本底振动是提高信噪比、揭示交通环境振动特征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现有从交通环境振动观测记录中去除本底振动方法不足的基础上,从考虑本底振动与观测振动互相关性出发,提出了采用自互功率谱法去除本底... 去除环境振动观测记录中的本底振动是提高信噪比、揭示交通环境振动特征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现有从交通环境振动观测记录中去除本底振动方法不足的基础上,从考虑本底振动与观测振动互相关性出发,提出了采用自互功率谱法去除本底振动的新方法,推导了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际算例论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自互功率谱法能够更有效地去除观测数据中的本底干扰,获得更贴近实际的交通环境振动的功率谱、时程、振动级以及加权振级.在本底振动占优势的低频段,本文提出的方法较现有方法计算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环境振动 本底振动 自互功率谱法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半解析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晓燕 胡云 司丕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8-156,共9页
准确预测列车引起的环境振动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点源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半无限区域大地模型,推导预测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引起大地振动加速度的解析公式。根据该公式,提出基于模型计算列车荷载密度和现场实测大地... 准确预测列车引起的环境振动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点源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半无限区域大地模型,推导预测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引起大地振动加速度的解析公式。根据该公式,提出基于模型计算列车荷载密度和现场实测大地线源振动传递导纳的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半解析预测方法。为验证预测方法的正确性,选择昌九城际铁路某轨道区域实测大地线源振动传递导纳和地面测点振动加速度响应。根据试验区域的轨道结构类型和开行的列车类型,建立列车-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交叉迭代算法求解列车-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和计算列车荷载密度。运用预测公式得到地面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级。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地面各测点加速度幅值及在频域中的分布规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了预测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具有预测精度高,容易实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环境振动 半解析预测方法 列车荷载密度 线源振动传递导纳 列车-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 交叉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对精密仪器影响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刘卫丰 刘维宁 +2 位作者 聂志理 吴宗臻 李克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3,共6页
采用一种动力有限元数值模型,并结合道路交通现场振动测试,对北京地铁8号线列车运行对邻近地铁线路的某科研楼内精密仪器的振动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并比较了普通无砟轨道和浮置板轨道两种工况下楼内外的振动响应。提出了该有限元模型的... 采用一种动力有限元数值模型,并结合道路交通现场振动测试,对北京地铁8号线列车运行对邻近地铁线路的某科研楼内精密仪器的振动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并比较了普通无砟轨道和浮置板轨道两种工况下楼内外的振动响应。提出了该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边界条件、阻尼施加等建模原则,采用实测的钢轨振动加速度计算而来的动态轮轨力作为该模型上的激励力。结果表明:采用该动力有限元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浮置板轨道是一种有效的减振措施,在其工作频段内有显著的减振效果,但对低频振动没有减振效果,而且在其自振频率处还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地铁8号线开通后,地铁列车振动再叠加上道路交通引起的振动会对科研楼内部分精密仪器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仪器基座处可采取相应的隔振措施来减小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交通振动 精密仪器 动力有限元模型 振动测试 浮置板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振动辐射低频噪声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谢旭 张鹤 +1 位作者 山下幹夫 张治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3-59,共7页
为了研究桥梁交通振动辐射低频噪声的机理和建立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用车桥耦合振动和空气波传播原理提出桥梁振动辐射低频噪声的计算方法。以一座简支钢桥为例,用格子梁结构计算模型分析车辆通过时的结构振动和由此引起的声压,通过与... 为了研究桥梁交通振动辐射低频噪声的机理和建立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用车桥耦合振动和空气波传播原理提出桥梁振动辐射低频噪声的计算方法。以一座简支钢桥为例,用格子梁结构计算模型分析车辆通过时的结构振动和由此引起的声压,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理论方法分析桥梁振动辐射低频噪声机理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路面平整性、车辆计算模型等参数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路面以及车辆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整路面可以降低桥梁辐射低频噪声的强度;采用不同的车辆模型对计算得到的声压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精度需要对高频范围内的桥梁振动计算方法、非平稳信号分析以及声波在边界上吸收、反射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振动 空气波传播 低频噪声 交通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所致虎门遗址振动全过程性能化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葛家琪 马伯涛 +3 位作者 庞玉涛 王仕俊 杨维国 张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5-100,131,共7页
以虎门炮台旧址范围内文物影响评估为工程背景,在公路交通规划阶段对古建文物防振安全性进行全过程性能化分析、实测与防护措施研究。通过现场重载车辆行驶场地及古建筑文物振动实测,得有限元分析关键技术参数,对包括"车辆、道路... 以虎门炮台旧址范围内文物影响评估为工程背景,在公路交通规划阶段对古建文物防振安全性进行全过程性能化分析、实测与防护措施研究。通过现场重载车辆行驶场地及古建筑文物振动实测,得有限元分析关键技术参数,对包括"车辆、道路、场地、文物"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校准;采用校准后有限元模型对车辆轴重、行车速度、多车效应、隔振沟尺寸等参数分析研究,得文物的振动响应;用性能化指标评价文物振动安全性,采取合适振动防护措施。实测与分析表明,实测与分析结合全过程性能化分析法能用于交通规划文物保护研究,公路50 m辅以隔振沟可保证古建筑文物的振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交通振动 性能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交通环境激励下西安城墙模态参数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倩 沈淳珂 +3 位作者 李建爽 吴婧姝 毛宁 孙源清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一直是结构健康监测的基础和重点,其能评估结构状态、识别结构损伤,对结构的后续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对古建筑结构亦是如此。西安城墙属于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模态参数识别更是需要重视。在西安城墙瓮城处城... 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一直是结构健康监测的基础和重点,其能评估结构状态、识别结构损伤,对结构的后续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对古建筑结构亦是如此。西安城墙属于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模态参数识别更是需要重视。在西安城墙瓮城处城墙布设速度与加速度动力特性监测系统,通过现场动力测试试验,获取复杂交通环境激励下城墙振动响应数据;通过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随机子空间法(SSI)和峰值法(PP)3种模态识别方法相结合,对响应数据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获取该区域城墙模态参数;结合城墙数值有限元模型,对比3种方法所得的模态参数,建立有效的结构动力模型。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以在环境激励下有效识别结构的模态频率并最终得出振型,验证了该3种模态识别方法对古城墙模态参数识别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墙 交通振动 模态识别方法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致虎门遗址振动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鹏 李强军 +3 位作者 马伯涛 付仰强 杨维国 葛家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8-53,共6页
以东莞虎门镇威远岛环岛路炮台及兵营遗址为研究对象,建立工程公路-山体-兵营整体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计算炮台、兵营在不同车辆轴重、行驶速度的振动响应,获得加速度、速度沿距离分布规律,分析各因... 以东莞虎门镇威远岛环岛路炮台及兵营遗址为研究对象,建立工程公路-山体-兵营整体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计算炮台、兵营在不同车辆轴重、行驶速度的振动响应,获得加速度、速度沿距离分布规律,分析各因素对遗址振动影响。结果表明,车速由40 km/h 增加到80 km/h 时炮台底座速度响应增加4%~13%,而兵营地基速度响应增加6%~30%;轴重由15 t增加到55 t时炮台底座、兵营地基响应与轴重成正相关增大。通过在震源处施加竖向变频率简谐作用力进行谐响应分析知模型卓越频率分别在10 Hz及40 Hz附近;外部交通振动荷载频率近10 Hz时,炮台底座、兵营地基振动响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环境振动 遗址保护 车速 轴重 荷载频率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耦合振动2019年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小珍 辛莉峰 +4 位作者 王铭 傅沛瑶 王党雄 晋智斌 朱艳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38,共13页
车辆运行于桥梁上,车辆与桥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称为车-桥耦合振动。车-桥耦合振动理论为桥梁设计、线路运营、维护及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评估手段,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自20世纪起,众多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 车辆运行于桥梁上,车辆与桥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称为车-桥耦合振动。车-桥耦合振动理论为桥梁设计、线路运营、维护及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评估手段,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自20世纪起,众多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行业飞速发展,稠密的交通网、紧张的运能、复杂的线路条件等因素对传统的车-桥耦合振动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催生了相关先进理论技术的发展。为了促进该领域后续更加全面深入的基础研究,对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车-桥耦合随机振动、风车-桥耦合振动、地震车-桥耦合振动、磁浮交通车辆轨道梁耦合振动等5个方面在2019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热点和展望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 车-桥耦合随机振动 风-车-桥耦合振动 地震-车-桥-耦合振动 磁浮交通车辆轨道梁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旭 李季隆 +2 位作者 赵俊亮 张鹤 山下幹夫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18-1824,共7页
为了识别桥梁交通振动试验中行走车辆的参数,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识别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方法由车辆自由衰减振动响应获得车辆的模态参数,进一步联合应用遗传算法及复数特征值计算方法,由模态参数反算车辆的转动惯量性质、刚度以及阻... 为了识别桥梁交通振动试验中行走车辆的参数,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识别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方法由车辆自由衰减振动响应获得车辆的模态参数,进一步联合应用遗传算法及复数特征值计算方法,由模态参数反算车辆的转动惯量性质、刚度以及阻尼系数等物理参数.通过3组模拟数据的计算分析,验证了遗传算法用于车辆参数识别的有效性.以实际车辆的振动试验实测结果为例,检验了遗传算法在车辆参数识别中的适用性.算例以及应用实例表明:应用遗传算法能精确识别出车辆的物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参数识别 车辆参数 交通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文物微振疲劳试验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伯涛 王毅 +3 位作者 杨维国 葛家琪 王亚 王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2-67,共6页
地铁诱发振动对博物馆文物的影响属微振动疲劳损伤,为保证文物安全,开展地铁振动对馆藏文物影响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进行文物材料静力试验、疲劳试验和相应有限元计算分析,深入分析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静力及动力效应。研... 地铁诱发振动对博物馆文物的影响属微振动疲劳损伤,为保证文物安全,开展地铁振动对馆藏文物影响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进行文物材料静力试验、疲劳试验和相应有限元计算分析,深入分析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静力及动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文物材料静力强度介于5~28 MPa;疲劳试验频率设定于10~20 Hz,在交变荷载峰值为自身静力强度30%的换算荷载作用下,文物材料能够经受100万次疲劳振动不发生破坏;环境振动速度幅值为1 mm/s时,在1~80 Hz频率范围内,文物模型最大动应力值远小于其疲劳强度,不会发生微振动损伤;频率一定时,速度幅值与文物模型最大动应力值呈线性增加关系,故可以通过限制振动速度幅值来控制文物动应力值,保证博物馆文物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文物 交通振动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