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挑战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向鹏成 杨斯迈 袁永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40,共1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为新时期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和根本遵循。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为新时期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和根本遵循。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驱动下,协同发展可以促使区域比较优势、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分工和区域交通联系相互作用,并叠加协同效应推动系统不断动态演化至高级协同。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发展成效显著的同时面临着区域比较优势较弱、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分工效率较低、区域交通联系程度不高三大挑战。研究认为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推进路径主要包括:一是完善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以提升区域比较优势,要完善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提升交通类投融资平台的治理能力;二是深化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体协同以优化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分工,要建立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组织,建立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作制度,建立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体利益共享机制;三是加快西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硬件建设以强化区域交通联系,要加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硬件统筹建设力度,协同打造“通道化、枢纽化、体系化”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持续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欠发达地区的综合交通发展,助推新基建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协同发展机理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经济联系的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晓红 吴杰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5-267,共13页
区域内部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状况与其经济联系的耦合协调度是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引力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个城市数据,在测度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 区域内部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状况与其经济联系的耦合协调度是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引力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个城市数据,在测度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状态、经济联系强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度与经济联系强度大多处于低中等水平;②四川省内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状况和经济联系强度显著优于重庆市;③城市间的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系统和经济联系体系的耦合度大多处于拮抗和磨合期,且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度与经济联系强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不高。可以通过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建设与经济联系的耦合协调度来促进经济圈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经济联系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盟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经贸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崔琦 杨波 魏玮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93,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家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有效降低陆路贸易的时间成本,促进双边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文章运用GTAP模型和最新的V10数据,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经贸影响,并分析不同陆路...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家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有效降低陆路贸易的时间成本,促进双边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文章运用GTAP模型和最新的V10数据,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经贸影响,并分析不同陆路通道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有效削减陆路贸易时间成本,给中国与东盟国家带来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并有助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帕累托改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中国、东盟国家的经贸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在三条陆路通道中,东线通道对中国经济和贸易增长具有最强的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经贸影响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测度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8
4
作者 余俊杰 支宇鹏 陈禹帆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56-59,共4页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是推进互联互通建设的前提。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是推进互联互通建设的前提。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对比不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航空与港口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速度高于整体水平,且航空基础设施较港口基础设施在互联互通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需适应性分析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研究
5
作者 李茜 卢春房 +2 位作者 陆化普 张永波 桂嘉伟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是交通强国建设的硬件基础。本文立足交通强国战略背景,梳理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问题,运用利用率指标,系统量化分析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供...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是交通强国建设的硬件基础。本文立足交通强国战略背景,梳理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问题,运用利用率指标,系统量化分析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供需适应性,提出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方向、建设重点和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已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距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的“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差距;在不同运输方式中,适应性不足的有民航、城际铁路、普通国道。结合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适应性分析,明晰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思路、建设重点,提出了优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需求评估机制、项目立项决策机制、强化一体规划建设统筹机制等对策建议,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 适应性分析 铁路 公路 水运 民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气候下交通基础设施脆弱性研究综述
6
作者 贾宏宇 肖楚照 +2 位作者 康炜 王传琦 郑史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4-502,共19页
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剧烈,极端强降水、高温、低温以及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性能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严重损坏.与此同时,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大量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在恶劣环境中被建设,新建设施的功能性、耐久... 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剧烈,极端强降水、高温、低温以及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性能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严重损坏.与此同时,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大量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在恶劣环境中被建设,新建设施的功能性、耐久性和维护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极端气候荷载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常常伴随多种灾害的耦合效应,使得交通基础设施在其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极为复杂.为确保极端气候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效能,在国内外极端气候及多灾害耦合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极端气候的时空演变、多灾害耦合作用的研究历程以及多重灾害对工程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极端气候影响的特性,并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在设计、施工和维护阶段的防灾减灾设计原则.同时,综合总结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的多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指出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极端气候灾害的快速预测和评估,以及在全寿命周期内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系统性能的变化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为桥梁、道路和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抗灾设计、性能评估和韧性提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 交通基础设施 多灾害 全寿命周期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供应链互联互通的制度需求、规则升级与实施路径
7
作者 张晓君 魏祥东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共12页
供应链互联互通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并削减贸易投资等制度性壁垒,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提升供应链的联通性和韧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供应链互联互通仍存在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规则标准不一致和数字化供应链的... 供应链互联互通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并削减贸易投资等制度性壁垒,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提升供应链的联通性和韧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供应链互联互通仍存在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规则标准不一致和数字化供应链的潜力未充分释放等障碍,并面临美国推进“印太经济框架”的冲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拟新增供应链互联互通章节,该章节以自贸协定为载体,涵盖关键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中断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清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供应链互联互通的障碍并应对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冲击,但对各缔约方国内法律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应推动各缔约方实施供应链互联互通规则,深化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强与东盟国家规则标准的对接,完善数字化供应链的法律保障,并制定供应链安全的相关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 供应链互联互通 数字贸易规则 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先行,推进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旗韬 《热带地理》 2015年第5期618-620,共3页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区域交...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互通 东南亚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周边国家 交通运输 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联达GDMP图形引擎的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平台公共能力研发与应用
9
作者 魏璇 钱洪亮 +3 位作者 秦超 罗伟 曹盛和 李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5,共8页
随着国产化工业软件的发展,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平台正朝着一体化、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内针对陆路交通领域需求均在成熟工业软件产品上进行二次开发,关于公共基础平台研发还处于技术空白。在此背景下,设计基于... 随着国产化工业软件的发展,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平台正朝着一体化、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内针对陆路交通领域需求均在成熟工业软件产品上进行二次开发,关于公共基础平台研发还处于技术空白。在此背景下,设计基于广联达GDMP的陆路交通基础设施专业设计平台公共基础能力,解决了陆路交通领域国产化无公共能力的问题。深入研究基础平台框架,采用插件式开发框架研发,以统一界面风格及封装接口方式提供各专业基本二、三维设计及地理地质数据服务加载、数据交换等通用功能,经测试验证满足桥梁、隧道、路基专业个性化设计及数字化交付应用场景需求。针对在GIS环境下各专业模型集成时空间坐标难以统一及渲染流畅性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工程全局直角坐标→GIS球面坐标→局部投影坐标”的动态转换思路,实现GIS场景不同专业BIM模型一键集成展示,并结合模型简化功能实现大场景构筑物模型不同层级的自适应呈现,提高大场景下模型渲染的流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基础设施 勘察设计平台 公共能力 GDMP 插件式开发 模型集成 模型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化建 马成贤 +2 位作者 杨志强 董昊良 易忠来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5,共10页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结构类型,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是保障交通安全、提升运输效能、延长结构服役寿命的重要途径。本文全面调研分析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混凝...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结构类型,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是保障交通安全、提升运输效能、延长结构服役寿命的重要途径。本文全面调研分析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的服役现状,结合国情和实情从设计理论、建造技术、运维制度等角度探讨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梳理了先进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纹、渗透性能、内部损伤与钢筋锈蚀监测技术,概述了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精准维修技术。研究提出了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的对策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科技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全面保障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长寿命安全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健康监测 预防性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单区制及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玉玲 贾锐宁 马原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30,共14页
本文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阐释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1—2021年249个城市数据,结合单区制空间杜宾模型(SDM)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 本文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阐释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1—2021年249个城市数据,结合单区制空间杜宾模型(SDM)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TFP的影响和传导机制,运用两区制SDM探索不同区制内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TFP的异质性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会同时影响本地和邻近地区的服务业TFP,服务业集聚和服务业TFP自身的空间关联效应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城市间距离远、非综合交通枢纽会限制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强度。本研究旨在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交通资源布局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服务业TFP 空间溢出效应 单区制SDM 两区制S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市场一体化:数字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赋能效应
12
作者 宋美喆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6,共8页
数字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对打破要素市场分割,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和“高铁开通”构造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 数字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对打破要素市场分割,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和“高铁开通”构造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对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显著降低了要素市场分割程度。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对要素市场分割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竞争效应”占主导,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在地理距离相近的地区,“示范效应”占主导,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据此,从构建新旧基础设施“多层次协同”发展格局、完善跨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 要素市场一体化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碳锁定系统协调效应与交互响应——基于山东省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邵志国 李可心 李梦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7,共9页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碳锁定系统对中国打破“碳锁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技术、制度、经济和社会行为碳锁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12—2021年山东省16个地市的碳锁定子系统的锁定水平进行测算,并对碳锁定系...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碳锁定系统对中国打破“碳锁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技术、制度、经济和社会行为碳锁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12—2021年山东省16个地市的碳锁定子系统的锁定水平进行测算,并对碳锁定系统耦合协调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响应关系。研究表明:(1)技术碳锁定程度最高,经济碳锁定程度最低,制度碳锁定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社会行为碳锁定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2)碳锁定系统整体耦合协调水平随时间波动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东部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大都高于西部城市。(3)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提升对碳解锁的推动作用最显著,而技术能力对碳解锁的阻碍作用最大。(4)交通基础设施碳锁定子系统间的动态交互响应关系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弱且不具有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锁定 交通基础设施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交互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型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与评估体系探讨
14
作者 从建力 蔡德钩 +2 位作者 杨飞 杨田 钱坤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96,共22页
面向600 km/h速度级EMS型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安全长效服役急需的关键检测与评估技术,调研磁悬浮交通系统动力响应、磁轨关系与轨道不平顺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估方法,借鉴高速铁路技术经验,初步探索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检... 面向600 km/h速度级EMS型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安全长效服役急需的关键检测与评估技术,调研磁悬浮交通系统动力响应、磁轨关系与轨道不平顺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估方法,借鉴高速铁路技术经验,初步探索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检测及评估体系。首先,结合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和试验测试,提出车体-悬浮架-电磁铁振动噪声响应的检测方法,采用车辆运行平稳性及乘坐舒适性指标评估磁悬浮车辆振动噪声响应,分析控制器状态量对磁悬浮车辆振动噪声的影响规律,研究高速磁悬浮车辆振动噪声响应的管理限值。其次,提出电磁铁温度、位姿及空间走行轨迹检测方法,建立磁悬浮横向接触风险系数、垂向减载率的快速评估及精细化评估方法,通过安全系数确定电磁铁温升和位姿管理限值。然后,提出测量稳定性好、环境适应性强的弦测方法,跟踪测量轨道梁、高速磁悬浮道岔的振动和动静态变形,探讨高速磁悬浮轨道梁、道岔和基础沉降检测与评估方法。最后,基于高速磁悬浮车辆-控制器-磁轨关系-轨道梁耦合模型,提出可补偿轨道不平顺、电磁铁温度及位姿等干扰因素的控制方法,结合试验测试研究轨道不平顺对行车品质各指标的影响规律,制定轨道不平顺管理标准,其成果对保障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行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 基础设施状态检测 轨道不平顺 磁轨关系 磁悬浮列车行车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贸易成本——以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倩 李冬冬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7-150,共4页
贸易成本的降低是生产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基础,能够为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助力。本文以东盟十国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够... 贸易成本的降低是生产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基础,能够为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助力。本文以东盟十国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够显著降低贸易成本,且两者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跨境电商能够降低跨境贸易的隐形成本,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跨境贸易显性成本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需要加快我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步伐,加强各国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沟通与合作,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双边贸易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贸易成本 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新通道”建设下东盟国家制度环境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基于超效率窗口DEA和空间面板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呙小明 黄森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5,共12页
“陆海新通道”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大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而东盟各国现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效率将直接影响中国未来能与之联通的绩效。基于东盟各国2008—2017年面板数据,运用SE-Window-DEA模型定... “陆海新通道”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大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而东盟各国现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效率将直接影响中国未来能与之联通的绩效。基于东盟各国2008—2017年面板数据,运用SE-Window-DEA模型定量测度东盟各国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的高低并进行区域、国别比较,进而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各国多维度制度环境(包括政治稳定度、经济自由度、政府清廉度和法治公平度四个维度)差异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盟十国整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达到有效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老挝、文莱、柬埔寨、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整体而言,5个陆地国家的平均水平略优于5个海洋国家。各国制度环境会显著影响东盟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但影响的方向和力度不一,政治稳定和经济自由对东盟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有积极影响,而政府清廉和法治公平却没能发挥出同样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新通道 东盟 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效率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来自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军 鄢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1,共9页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也迎合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以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优先领域和重要着力点的系统部署。文章以我国11个沿海省市2003~20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也迎合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以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优先领域和重要着力点的系统部署。文章以我国11个沿海省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明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规模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的最优方向,应是沿海省市乃至我国其他省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今后一个时期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互联互通 经济增长 倒“U”型关系 最优投资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加快人民币“走出去”战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琳 张之梅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4年第12期88-90,共3页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有关融资安排将为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输出提供良机,同时互联互通将使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更为紧密,进而扩大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使用。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民币在援外优惠贷款等...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有关融资安排将为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输出提供良机,同时互联互通将使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更为紧密,进而扩大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使用。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民币在援外优惠贷款等官方项目的使用,在第三方开发机构设立专项"中国基金",考虑设立"周边合作人民币基金",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人民币 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出口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中元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7-70,共14页
本文利用亚洲开发银行(ADB)提供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数据构建出口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模型,实证检验各经济体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对各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了出口经济体在全球价... 本文利用亚洲开发银行(ADB)提供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数据构建出口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模型,实证检验各经济体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对各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了出口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前向垂直专业化参与率以及垂直专业化深度。贸易双方之间的技术差距、制度质量差距等因素会影响物流质量、双边联通变量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边际影响。技术差距、制度质量差距的增加会降低物流质量对出口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前向垂直专业化参与率的促进作用,但会提高双边联通对出口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前向垂直专业化参与率的促进作用。而技术差距、制度质量差距的变化对物流质量、双边联通对出口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垂直专业化深度的促进作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质量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实现减贫目标吗?——来自亚投行成员国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峰 林淑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4-118,共15页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全球减贫与发展,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互利共赢融资平台的战略要义,但目前却鲜有研究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减贫效应进行系统识别。本文采用亚投行71个成员国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基础设...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全球减贫与发展,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互利共赢融资平台的战略要义,但目前却鲜有研究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减贫效应进行系统识别。本文采用亚投行71个成员国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减贫效应,并考察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成员国产生减贫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有助于成员国实现减贫目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指数每提高一个标准差,成员国的贫困人口比例将会降低1.992个百分点,贫困差距将会缩小0.563个百分点。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减贫结论依然成立;相较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的减贫红利;在影响机制方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全球化效应对成员国产生减贫作用。本文研究丰富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研究视角,提供了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减贫 亚投行 技术创新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