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道线双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流量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延利 全威 +1 位作者 王华 李浩 《传感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4-2200,共7页
交通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是实现智慧交通(ITS)的重要方向,介绍了一种配备地磁传感器的新型智慧道钉(SRS),具备交通流量检测、车道线增强等功能。针对基于车道线安装的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检测需求,提出基于自适应方差+磁场强度的车辆信号提取... 交通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是实现智慧交通(ITS)的重要方向,介绍了一种配备地磁传感器的新型智慧道钉(SRS),具备交通流量检测、车道线增强等功能。针对基于车道线安装的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检测需求,提出基于自适应方差+磁场强度的车辆信号提取方法,该自适应方差指标能够自适应感知检测数据序列中的背景段与信号段,且在背景段稳定在0到2之间,不受检测地点与设备差异的影响;针对单SRS节点面临的复杂检测场景,如存在双车并行、长车辆等,分析了车辆信号规律,提出了识别单车信号、双车信号与长车辆信号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提出了基于边缘服务器的双SRS校正方法,结果表明,单SRS检测的车道流量误差为4.8%,而双SRS检测的车道流量误差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流量检测 地磁传感器 车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长自组织神经网络群的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吕进 赵祥模 +1 位作者 樊海玮 旺乃姆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9,共7页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流预测神经网络方法的快速动态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种生长自组织神经网络群,将复杂的神经网络个体分解为多个训练简单的神经网络群组,并利用设计的动态生长自组织算法来避免神经网络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对已有知识造成破坏...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流预测神经网络方法的快速动态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种生长自组织神经网络群,将复杂的神经网络个体分解为多个训练简单的神经网络群组,并利用设计的动态生长自组织算法来避免神经网络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对已有知识造成破坏,同时保持整个群工作的高效稳定,规模不过度扩张.该神经网络群尝试解决神经网络的一次性学习问题,具有动态知识增殖学习能力和更强的错误自修复能力及系统适应灵活性.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实现函数逼近和城市交通流自适应动态预测,适用于需要不断快速动态学习的复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流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生长自组织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BO-BP-Adaboost的高铁路基沉降预测
3
作者 贺全鹏 司涌波 李少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92,共11页
针对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带来的高铁路基沉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My 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MIDBO)-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自适应提升算法(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组合预测... 针对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带来的高铁路基沉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My 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MIDBO)-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自适应提升算法(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为解决蜣螂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复杂工程应用效果不佳的缺陷,提出一种复合混沌映射、模拟退火算法、非线性指数动态权重系数多策略融合的MIDBO算法;然后,利用MIDBO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再与Adaboost算法结合,建立了MIDBO-BP-Adaboost模型;最后,将不同模型应用于兰新高速铁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IDBO算法有效优化了BP神经网络,提高了模型精度;Adaboost算法提高了模型的稳健性和泛化能力;与BP预测模型相比,MIDBO-BP-Adaboost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减小63.81%、63.84%、62.26%,拟合系数提高18.82%.研究成果可以为兰新高铁路基沉降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高速铁路 路基沉降 蜣螂优化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自适应提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结构的高速列车对标停车控制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北苑 孙玉龙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5,共8页
高速列车进站停车是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的一个重要功能,该功能需要在保证乘客舒适性的同时实现精确的对标停车.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精确进站停车问题,首先分析了人类高速列车司机在停车过程中的认... 高速列车进站停车是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的一个重要功能,该功能需要在保证乘客舒适性的同时实现精确的对标停车.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精确进站停车问题,首先分析了人类高速列车司机在停车过程中的认知处理过程;结合认知结构理论对这一过程进行建模,构建了高速列车停车对标任务认知结构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结构的对标停车控制算法.最后对设计的算法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人类高速列车司机具有相似的驾驶特征,与PID控制算法相比在调整次数、冲击率等性能指标上更加优异,对不同的初始条件也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列车自动驾驶 停车对标 认知结构 AC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空间下列车区段晚点预测误差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路凯 冯雪松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4-500,508,共8页
考虑区段间信息级联效应,提出一种状态空间下的列车晚点预测误差控制分析架构.应用拟合回归方法处理运行统计数据以确定常微分方程组,根据现代控制理论设计一种减小误差的线性二次调节器,并通过推导论证为所提方法提供合理性支撑.设计... 考虑区段间信息级联效应,提出一种状态空间下的列车晚点预测误差控制分析架构.应用拟合回归方法处理运行统计数据以确定常微分方程组,根据现代控制理论设计一种减小误差的线性二次调节器,并通过推导论证为所提方法提供合理性支撑.设计了双温模拟退火算法以获取调节器的优化参数,并结合SIMULINK环境实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贝叶斯网络预测方法,所提出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对各项误差性能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在平均误差值、数据需求量和运算时间等计算指标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运行区段 晚点预测 误差控制 参数优化 双温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末班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编制与线路接续优化
6
作者 张路凯 王英平 杨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8-234,共7页
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末班列车的列车运行时刻表编制与线路接续优化,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线网的空间复杂性和列车衔接的序列性,增加结构化的换乘时间和运营时段等实际场景条件,以各条线路末班列车... 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末班列车的列车运行时刻表编制与线路接续优化,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线网的空间复杂性和列车衔接的序列性,增加结构化的换乘时间和运营时段等实际场景条件,以各条线路末班列车时刻的组合优化为决策切入点,分析换乘线路接续成功的场景数量;基于列车运行时刻表编制要素构建集成的优化模型,应用人工鱼群算法进行启发式求解,并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局部干线区域为对象进行算例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优化方法相比,所提出的优化模型与计算流程在线路接续成功方向数量、线路接续成功率、平均富余时差、运算执行时间和初次迭代中央处理器使用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列车运行时刻表 线路接续 城市轨道交通 人工鱼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的轨道电路故障诊断的混合算法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世武 魏学业 +1 位作者 范博 蒋大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46,61,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的神经网络混合算法故障诊断网络,用于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考虑铁路信号需求,设计出符合神经网络训练快速性和有效性要求的BP-LM-PSO-GA混合算法,就是将轨道电路复杂网络分解设计为许多小的神经网络组态,通过综合这些...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的神经网络混合算法故障诊断网络,用于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考虑铁路信号需求,设计出符合神经网络训练快速性和有效性要求的BP-LM-PSO-GA混合算法,就是将轨道电路复杂网络分解设计为许多小的神经网络组态,通过综合这些小的神经网络诊断结论,得出最终结果,以解决单独设计神经网络带来的运算量问题;然后以广泛使用的ZPW-2000A型轨道电路为例,验证了该算法网络训练的快速性及故障诊断的有效性.最后给出了该诊断网络对轨道电路的诊断步骤.仿真结果表明该诊断网络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轨道电路故障诊断的应用提出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轨道电路 故障诊断 神经网络 数据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BP级联网络的列控车载设备故障诊断 被引量:23
8
作者 上官伟 孟月月 +1 位作者 杨嘉明 蔡伯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2,共9页
列控车载设备是保障高速列车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组成部分,快速有效地诊断其故障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300T型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文本数据的错综性和时序性,提出一种基于LSTM-BP级联网络模型的车载设备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 列控车载设备是保障高速列车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组成部分,快速有效地诊断其故障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300T型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文本数据的错综性和时序性,提出一种基于LSTM-BP级联网络模型的车载设备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贝叶斯正则化(Bayesian Regularization,BR)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记忆特性,充分学习具有时序性的故障特征信息,解决BP神经网络模型难以准确诊断关机误报和引发故障等问题;最后,利用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多次试验分析,BR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分类准确率为85.06%;而LSTM-BP级联网络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95.10%,能够很好地解决对关机误报和引发故障诊断不准确的问题,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故障诊断 BP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列控车载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机动车排放因子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姚荣涵 龙梦 +1 位作者 张文松 孙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为探讨机动车类型、污染物种类、采样分辨率、道路坡度等9个因素对机动车排放因子的影响,基于机动车比功率,提出红绿灯期间和信号周期内排放因子影响因素分析的建模思路.假定道路坡度为0,对交通需求、信号配时方法、采样分辨率3个影响... 为探讨机动车类型、污染物种类、采样分辨率、道路坡度等9个因素对机动车排放因子的影响,基于机动车比功率,提出红绿灯期间和信号周期内排放因子影响因素分析的建模思路.假定道路坡度为0,对交通需求、信号配时方法、采样分辨率3个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实验.采用最佳采样分辨率,考虑信号配时方法、东西向坡度、南北向坡度进行正交实验.利用VISSIM软件,获得交通流数据,使用本文方法和MOVES软件,分别计算小汽车、中型车、公交车的CO、HC、NO_x的各类排放因子.结果显示,10 s的采样分辨率能保证计算精度,且减少计算量;上坡使进口道绿灯期间和信号周期内排放因子增加,而下坡使其减少;每类排放因子可表达为道路坡度的三次多项式.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因子对交通需求水平、信号控制方案、采样分辨率、交通流随机性不敏感,但对机动车类型、燃油类型、污染物种类、信号灯色、道路坡度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机动车排放 排放因子 信号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距离网络的列车运行曲线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义惠 朱松巍 +2 位作者 刘硕 于柯 宿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3,共8页
轨道交通的节能研究在环保与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最小化单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为目标,基于列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构建离散的速度距离网络,将列车运行曲线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整数规划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松弛和最短路径算法优... 轨道交通的节能研究在环保与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最小化单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为目标,基于列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构建离散的速度距离网络,将列车运行曲线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整数规划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松弛和最短路径算法优化列车运行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粗粒度网络最优解的小邻域内重构细粒度的速度距离网络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运算速度.基于北京地铁亦庄线的线路和车辆数据,设计仿真案例对上述算法进行评估,并与遗传算法、基于CPLEX的整数规划算法和混合整数规划算法的求解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速度距离网络的求解算法可生成能耗更优且误差较小的列车速度曲线,并精准满足运行时间与终点速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曲线 速度距离网络 拉格朗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磁悬浮列车闭塞分区设计与优化模型
11
作者 马琳 郑勇 金成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超高速磁悬浮列车闭塞分区的划分不仅是设计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与牵引供电设备成本密切相关,对指导超高速磁浮列车经济、合理、科学的系统设计及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平均发车间隔和分区工程造价为目标,通过构建超高速磁悬浮... 超高速磁悬浮列车闭塞分区的划分不仅是设计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与牵引供电设备成本密切相关,对指导超高速磁浮列车经济、合理、科学的系统设计及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平均发车间隔和分区工程造价为目标,通过构建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能力计算模型,将闭塞分区划分问题转化为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优化闭塞分区设计.基于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线路、列车以及信号系统相关数据,设计仿真案例对上述算法进行评估,并与基于线性加权方法的多目标遗传算法(Vector-Evaluated Genetic Algorithm,VEGA)的求解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SGA-Ⅱ生成的Pareto最优解质量和求解速度均优于VEGA,仿真结果精确满足各项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超高速磁悬浮列车 设计能力计算 闭塞分区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导航精密单点定位方法改进及性能验证 被引量:5
12
作者 靳成铭 蔡伯根 +2 位作者 王剑 上官伟 Allison Kealy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2-89,共8页
在铁路导航应用中,通常采用差分GNSS定位的方式,需要在铁路沿线设置差分参考站,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建设以及后续的运营维护成本较高。精密单点定位PPP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技术,PPP使用非差码和载波相位观测量,可通过在全球广泛... 在铁路导航应用中,通常采用差分GNSS定位的方式,需要在铁路沿线设置差分参考站,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建设以及后续的运营维护成本较高。精密单点定位PPP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技术,PPP使用非差码和载波相位观测量,可通过在全球广泛分布的参考站提供纠正参数,进而完成高精度的位置解算。PPP可实现动态分米级、静态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而且精度不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出现明显降级,不需要自建参考站。基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CSRS-PPP软件,介绍了传统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解算原理。通过典型场景分析PPP在铁路导航应用中存在的实时性、可用性和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PPP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组合定位方案,试验结果表明,PPP/INS组合定位方法能够在不降级定位精度的前提下解决因观测量短暂不足导致的可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铁路导航 精密单点定位 性能分析 应用架构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生理信号的驾驶人脑力负荷评估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奇良 杨坤华 +1 位作者 曲行达 陶达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8-286,共9页
准确评估驾驶人脑力负荷状态对降低因驾驶人脑力负荷过载导致的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典型驾驶场景,结合N-back认知负荷次任务,设计不同难度的驾驶任务实验,研究驾驶人脑力负荷.实验收集驾驶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多种模态生理信号(... 准确评估驾驶人脑力负荷状态对降低因驾驶人脑力负荷过载导致的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典型驾驶场景,结合N-back认知负荷次任务,设计不同难度的驾驶任务实验,研究驾驶人脑力负荷.实验收集驾驶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多种模态生理信号(脑电、心电和皮电信号)及美国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量表主观脑力负荷数据,提出基于多模态生理信号特征分析和模式识别的驾驶人脑力负荷分类模型,并比较不同模态生理信号及其组合在3种典型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决策树和k最近邻模型)中的脑力负荷分类识别效果.研究表明,基于不同模态生理信号组合的脑力负荷分类模型具有不同的分类准确率.单一模态生理信号的分类模型中,基于皮电、心电和脑电信号的分类模型准确率依次增加;基于多模态生理信号的分类模型准确率普遍优于单一模态分类模型;基于脑电、心电及皮电3模态生理信号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具有最高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脑力负荷 机器学习 多模态 脑电信号 心电信号 皮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度方向角的离线城市红绿灯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永超 巨永锋 +1 位作者 杜凯 韩宜轩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79,共8页
车辆自动驾驶已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红绿灯识别研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针对大多数红绿灯识别算法中没有充分考虑同种颜色不同位置红绿灯存在的颜色差异问题,提出了基于色度方向角的离线红绿灯识别算法.首先手工标定不同... 车辆自动驾驶已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红绿灯识别研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针对大多数红绿灯识别算法中没有充分考虑同种颜色不同位置红绿灯存在的颜色差异问题,提出了基于色度方向角的离线红绿灯识别算法.首先手工标定不同场景下的红灯、绿灯色块组成红灯、绿灯集合图,将集合图RGB空间转换为几何均值对数色度空间;然后根据香农熵确定红灯、绿灯各自的色度方向角,得到各自的色度方向图;其次根据红灯、绿灯色度方向图确定出红灯、绿灯分割阈值,建立红绿灯识别分类器;最后根据识别分类器将不同图像序列中的红绿灯识别出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LARA、LISA标准集上均获得很好的识别结果,识别精度高,能满足实际红绿灯识别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智能交通 红绿灯识别 色度方向角 识别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