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约束下的道路交通事故与违法行为关联规则研究
1
作者 方腾源 徐峰祥 +1 位作者 朱其茂 邹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6-254,287,共10页
为研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构建时空双维度约束方法,分析不同违法行为对交通事故的诱发特性。以2023—2024年北京市城区的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结合电子执法系统违法数据,关联出2338条与交通事故相关的违法行为... 为研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构建时空双维度约束方法,分析不同违法行为对交通事故的诱发特性。以2023—2024年北京市城区的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结合电子执法系统违法数据,关联出2338条与交通事故相关的违法行为数据,避免了传统报告中对违法行为的主观判断带来的偏差,并通过FP-growth(Frequent Pattern growth)算法挖掘出涉及5类交通事故和4类交通违法行为的18条强关联规则。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事故和违法行为的关联数据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时间上主要集中在7:30-22:30,并在早晚高峰期间达到峰值;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多由在雨天、拥堵环境和高峰时段的闯红灯行为引起,其置信度高达1.000,提升度为1.689;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多发生于教育区和居民区,受违停行为影响显著,置信度为0.495,提升度达2.578;机动车单方事故同样主要与违停行为相关,其提升度高达8.696。关联规则可为优化执法措施、智能信号控制、道路规划优化等提供决策支持,并为其他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参考,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关联规则 FP-GROWTH算法 交通事故数据 交通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rowth的老年行人交通事故损伤致因研究
2
作者 刘永涛 张慧臣 +3 位作者 袁诗泉 高隆鑫 王鹏 赵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182,共7页
为研究老年行人交通事故相关因素及其对损伤程度的影响,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库中2013—2023年710起机动车-老年行人事故为分析对象,利用FP-growth算法挖掘出4类影响因素28个类型变量共5594项关联规则。研究结果表明:行人年龄、... 为研究老年行人交通事故相关因素及其对损伤程度的影响,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库中2013—2023年710起机动车-老年行人事故为分析对象,利用FP-growth算法挖掘出4类影响因素28个类型变量共5594项关联规则。研究结果表明:行人年龄、碰撞速度、事故时间段及事故地点是影响老年行人事故死亡率的显著因素。特别是,行人年龄和碰撞速度对死亡率有显著影响,随着碰撞速度的增加,死亡率显著上升;60岁及以上老年行人年龄每增加1岁,其死亡率提升0.037倍。此外,事故发生在夜间、郊区或村庄的死亡率更高。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老年行人交通安全,制定相关安全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ROWTH算法 逻辑回归模型 老年行人安全 交通事故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异构交通态势的事故预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博 段宗涛 +2 位作者 左鹏飞 肖媛媛 王艺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25-3631,共7页
针对事故数据信息表达有限、数据不平衡以及数据中存在动态时空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异构交通态势的事故预测模型。其中:时空状态聚合模块通过代表动态交通态势的交通事件和天气特征完成语义增强,并聚合四种区域(单一区域、邻近区域... 针对事故数据信息表达有限、数据不平衡以及数据中存在动态时空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异构交通态势的事故预测模型。其中:时空状态聚合模块通过代表动态交通态势的交通事件和天气特征完成语义增强,并聚合四种区域(单一区域、邻近区域、相似区域和全局区域)的历史多时段时空状态;时空关系捕获模块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捕获事故数据局部与全局的动态时空特性;时空数据融合模块进一步融合多区域、多角度的时空状态,并完成下一时段的事故状况预测任务。在US-Accident的5个城市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正样本、负样本、加权正负样本的平均F1分数分别为85.6%、86.4%和86.6%,与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FNN)模型相比,在三个指标上分别提升了14.4%、5.6%和9.3%,能有效抑制事故数据不平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构建高效的事故预测模型有助于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预测模型 交通事故数据 时空特性 深度学习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IS事故数据聚类的丁字路口危险场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廖静倩 张道文 +1 位作者 高立 廖文俊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6-345,共10页
为研究交通环境下的丁字路口危险场景,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数据库,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层次聚类法得到4类丁字路口危险事故场景。通过对其中3类转弯时的危险场景进行运动学分析建模,构建速度-距离危险模型,... 为研究交通环境下的丁字路口危险场景,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数据库,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层次聚类法得到4类丁字路口危险事故场景。通过对其中3类转弯时的危险场景进行运动学分析建模,构建速度-距离危险模型,结合运动学参数,得到3类丁字路口转弯危险场景下的危险碰撞域。结果表明:乘用车直行和乘用车左转冲突时,当乘用车在进口1左转,危险碰撞范围为1.67~68.45 m;当乘用车在进口3左转,危险碰撞范围为-1.20~136.00 m。商用车右转与两轮车直行冲突时的危险碰撞范围为0.78~121.30 m;商用车右转与商用车直行冲突时的危险碰撞范围为-15.75~283.30 m。该研究结果可为辅助驾驶安全系统研发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安全 交通事故数据 危险场景 聚类分析 运动学分析 丁字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标准改进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岩 曹长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降低小客车追尾"钻撞"载货汽车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需要改进我国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标准。基于我国小客车追尾载货汽车的事故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对中美2国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我... 为降低小客车追尾"钻撞"载货汽车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需要改进我国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标准。基于我国小客车追尾载货汽车的事故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对中美2国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标准在尺寸参数、统一认证和移动壁障碰撞试验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增加有关车辆出厂安装和车辆改装、维护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规定,改进安装空间位置,改进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 交通事故数据 标准对比 实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