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名氏”受害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家先 何成兵 《法治研究》 2009年第5期97-101,共5页
近年来,"无名氏"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案件时有发生,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的缺失和空白,导致"无名氏"受害人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确定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分歧和争议。本文拟对"无名氏"受害人道路交... 近年来,"无名氏"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案件时有发生,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的缺失和空白,导致"无名氏"受害人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确定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分歧和争议。本文拟对"无名氏"受害人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原告适格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氏”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 原告主体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行为归责原则变迁的考察——以吴军发等诉刘寰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为背景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成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5-82,共8页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行为应当采二元归责原则。一方面,应当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原则,即在当事人双方有过错的情况下,采过错责任原则归责;另一方面作为补充,在事故的确是由机动车本身的高度危险造成时,采机动车一方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让机...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行为应当采二元归责原则。一方面,应当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原则,即在当事人双方有过错的情况下,采过错责任原则归责;另一方面作为补充,在事故的确是由机动车本身的高度危险造成时,采机动车一方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让机动车一方承担一定限额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归责原则 变迁 侵权行为 人身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3
作者 睢素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79-182,共4页
本文对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了问题与情况,在此基础上区分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和火车与火车或其他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两类情况。通过立法例的佐证、法理上的分析、类比分析、... 本文对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了问题与情况,在此基础上区分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和火车与火车或其他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两类情况。通过立法例的佐证、法理上的分析、类比分析、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的关系,分析得出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原则的结论。进而,还分析了受害人自身原因和不可抗力能否成为铁路交通事故中铁路方免责事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事故 人身损害赔偿 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探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陶盈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6-141,共6页
科技创新的未知性、责任主体的多元化、因果关系的复杂化导致自动驾驶车辆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类型多样化,也暴露出立法的滞后性。为实现鼓励创新和救济损害的法律价值衡平,应当明确不同责任主体的差别化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探明复数侵权... 科技创新的未知性、责任主体的多元化、因果关系的复杂化导致自动驾驶车辆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类型多样化,也暴露出立法的滞后性。为实现鼓励创新和救济损害的法律价值衡平,应当明确不同责任主体的差别化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探明复数侵权行为人的责任分担规则,提高法律的张力和监管程序的灵活性,完善行业标准,建立行业补偿制度和强制保险制度,确保数据信息和消费者隐私的安全,以积极的法律革新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 产品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齐喜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7-160,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有关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内容比较抽象、笼统,司法实践时难以把握。通常将未运行停车损害排除损害赔偿之外,同时把特殊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事故赔偿作为特例加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有关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内容比较抽象、笼统,司法实践时难以把握。通常将未运行停车损害排除损害赔偿之外,同时把特殊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事故赔偿作为特例加以研究,补充了特殊主体、好意同乘、机动车保有人与实际使用人相分离的情形,反思了挂靠和承包车辆担责问题,通过比较的方式明确了应当增加的赔偿范围和切实可行的责任比例以及支付精神抚慰金的裁量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损害赔偿 赔偿特殊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安全注意义务研究——基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法理形成与展开 被引量:2
6
作者 熊进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2,共4页
道路交通安全注意义务是侵权法上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在道路交通领域的特殊表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驾驶者、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注意义务作了规定。在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中,应根据交通参与者安全注意义务之违反确定其过... 道路交通安全注意义务是侵权法上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在道路交通领域的特殊表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驾驶者、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注意义务作了规定。在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中,应根据交通参与者安全注意义务之违反确定其过失程度,并运用过失相抵规则合理分配受害人的损害,以体现法律的公平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 安全注意义务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过失相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唐仪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3,共8页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主要存在法律规定不完善、理论研究有误区、司法实践有困难等问题。结合比较法上的优秀立法例,符合我国实际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方案应包括道路交通事故数人侵权、受害人过错...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主要存在法律规定不完善、理论研究有误区、司法实践有困难等问题。结合比较法上的优秀立法例,符合我国实际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方案应包括道路交通事故数人侵权、受害人过错和受害人过错参与数人侵权责任分担三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损害赔偿责任 责任分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 被引量:4
8
作者 于恩忠 《政法论丛》 2004年第2期51-53,共3页
随着汽车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使用 ,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原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滞后 ,不同效力层次的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时值我国新《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和实施细则及有关司法解释即将出台之际 ... 随着汽车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使用 ,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原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滞后 ,不同效力层次的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时值我国新《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和实施细则及有关司法解释即将出台之际 ,本文针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作一些探讨 ,以供司法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损害赔偿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地方性规范实证考察
9
作者 齐喜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在最高法院未颁布系统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前,各地法院分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针对地方性的指导意见,总结其收获和不足,在立法价值提升和深化、功能审视与定位、赔偿数额确定化和认定标准的人性化方面... 在最高法院未颁布系统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前,各地法院分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针对地方性的指导意见,总结其收获和不足,在立法价值提升和深化、功能审视与定位、赔偿数额确定化和认定标准的人性化方面进行深刻反思。未来立法中除了在《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框架内加以细化和补充外,还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在责任分担方面反思支配论和利益受益论,在排列体系上更加规范,在处理机制上更加灵活,同时要修订一系列配套的司法解释,并建立配套的工作体制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赔偿特殊主体 责任比例 精神抚慰金 地方性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探讨——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8-103,共6页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不完全适应机动车侵权责任;严格责任原则也并非是合理选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当是过错推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某些规定究竟确立何归...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不完全适应机动车侵权责任;严格责任原则也并非是合理选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当是过错推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某些规定究竟确立何归责原则并作出相应规定,仍有探讨和修改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损害赔偿 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 过错推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事故人身伤害赔偿规定
11
作者 李配银 《农家科技》 2004年第9期1-1,4,共2页
发生有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后,经由交警部门进行现场勘查,认定事故责任,然后根据伤亡的情况判断事故类别、等级,随后便是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赔偿。一、赔偿的依据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 过错赔偿 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现场勘查 人身伤害赔偿 交警部门 事故类别 损害赔偿责任 情况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农机事故人身损害的赔偿
12
作者 马俊生 刘德欣 《河北农机》 2000年第4期2-2,共1页
关键词 农机事故 人身损害赔偿 赔偿范围 赔偿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损害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宇 邓利强 +2 位作者 郑雪倩 王吉善 王霞 《中国医院》 2007年第7期16-17,共2页
1 医疗损害赔偿司法实践的现状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49条、第50条、51条、第52条对医疗损害赔偿作了特殊规定,体现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其中,规定了医疗事故赔偿的考虑因素、赔偿项目及其标准、亲属的损失赔... 1 医疗损害赔偿司法实践的现状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49条、第50条、51条、第52条对医疗损害赔偿作了特殊规定,体现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其中,规定了医疗事故赔偿的考虑因素、赔偿项目及其标准、亲属的损失赔偿及计算、一次性结算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赔偿 司法实践 《条例》 医疗行业 赔偿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交通事故中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
14
作者 周春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12期37-37,共1页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施行对妥善处理交通事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有些配套的法规、司法解释尚未出台,因而该法施行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对一些具体问题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施行对妥善处理交通事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有些配套的法规、司法解释尚未出台,因而该法施行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对一些具体问题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对于无偿出借车辆情形下,车辆出借人在车辆发生事故时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及具体的承担责任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具体有连带责任、补充责任、按份责任、无责任四种,由此造成了各地法院判决的不同,因此有进一步探讨和明确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赔偿责任主体 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法》 损害 司法实践 合法利益 社会稳定 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判实务难点解析
15
作者 翁连新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10期66-67,共2页
一,赔偿义务人问题首先,要解决保险公司的被告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出台前,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道交法》出台后,大量原告已根据该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 一,赔偿义务人问题首先,要解决保险公司的被告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出台前,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道交法》出台后,大量原告已根据该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规定,直接将保险公司作为被告。现行三者险应属于商业险。商业性的责任保险,保险人是否可以直接成为被告,法律并没有规定。笔者认为,在商业性责任保险中,应该赋予被害人(赔偿权利人)可以直接起诉保险人的权利。理由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案件 道路交通事故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难点解析 审判实务 《道路交通安全法》 保险公司 被告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制度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慧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40-46,共7页
关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制度梁慧星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原则,损害赔偿范围,损害赔偿调解,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一、引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制造业和公路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应,道路交通事故... 关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制度梁慧星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原则,损害赔偿范围,损害赔偿调解,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一、引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制造业和公路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应,道路交通事故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80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损害赔偿原则 损害赔偿范围 损害赔偿调解 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勤事故损害赔偿解释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海明 郑尚元 《法治研究》 2010年第5期59-65,共7页
根据现行法律,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并可向第三人请求民事赔偿,技术上受害人可以兼得工伤保险补偿、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保险赔偿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是为通勤事故损害赔偿之要害。理论上,工伤保险补偿和道路交通... 根据现行法律,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并可向第三人请求民事赔偿,技术上受害人可以兼得工伤保险补偿、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保险赔偿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是为通勤事故损害赔偿之要害。理论上,工伤保险补偿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保险赔偿均属社会化补偿,不应存在竞合问题,社会化补偿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存在学理粘连与制度剥离之逻辑亦不宜在竞合的框架下安排受害人的权益。《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之情形自当随着通勤事故向交通事故的重新定性而实现其社会化补偿的自洽,同时受害人的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权将随着过错责任原则的回归而得到重新界定与认可。另外,我们应当对制度跌宕过程中受害人权益叠加现象保持宽容与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事故 工伤保险 交通事故责任保险 侵权行为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让与性——现行司法实践之反思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静 《法治研究》 2018年第2期39-50,共12页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司法裁判对于人身损害赔偿债权是否可以让与存在不同意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法欠缺债权让与性的一般规定,法院在解释和类推适用相关条文时存在不确定性。人身损害赔偿债权在发生和内容两个层面上具有财产性,未...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司法裁判对于人身损害赔偿债权是否可以让与存在不同意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法欠缺债权让与性的一般规定,法院在解释和类推适用相关条文时存在不确定性。人身损害赔偿债权在发生和内容两个层面上具有财产性,未来民法典应当一般性地明确此类债权可以让与,并进一步废除《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8条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禁止让与的规定。承认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让与性可以更加全面地保护受害人,并实现此类财产权的效用最大化。通过构建债权让与市场和完善事后司法救济机制,人身损害赔偿权的让与并不会引起诉讼泛滥的问题,受让人也无法利用受害人的弱势地位,损害后者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 可让与性 精神损害抚慰金 刺激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身损害赔偿金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正文 《湖南农业》 2005年第7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 夫妻 2005年 2004年 交通事故 肇事司机 补助费 残疾人 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
20
作者 沈晖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3,共4页
从一起交通事故实例出发 ,比较分析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特征、立法模式、两者的区别及其竞合之选择等 ,指出我国立法在这两种民事责任竞合问题上的基本对策应是承认有限制的责任竞合 ,并就与此相应的司法实践作了探讨。
关键词 交通事故赔偿 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竞合 比较分析 损害赔偿 交通事故 民法 道路交通 事故处理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