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轴电流计算与电容储能反馈的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稳压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郝亮 赵文祥 +2 位作者 吉敬华 许德志 王玉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3-364,共12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DTP-PMSG)具有容错率高、低压大功率等特点,适用于受输出电压、空间体积限制的高端装备领域。常规的母线电压控制方法在负载快速变化时,存在电压恢复时间长、电压波动大的缺点。该文提出基于交轴电流计算与电容储... 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DTP-PMSG)具有容错率高、低压大功率等特点,适用于受输出电压、空间体积限制的高端装备领域。常规的母线电压控制方法在负载快速变化时,存在电压恢复时间长、电压波动大的缺点。该文提出基于交轴电流计算与电容储能反馈相结合的稳压控制策略。建立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能量和功率交换数学模型,推导交轴电流内环给定的计算表达式,设计电压外环并分析物理意义。该方法既能缩短电压恢复时间,又可以降低电压波动幅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轴电流计算 电容储能反馈 电压波动 恢复时间 永磁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直轴电流耦合的单电流调节器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 被引量:60
2
作者 方晓春 胡太元 +1 位作者 林飞 杨中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基于交直轴电流耦合的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是一种新颖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策略,能够解决双电流调节器在电机高速域相互冲突而易于饱和的问题。交轴电压指令如何确定是此方法的研究重点,直接影响电机的电压利用率、效率以及负载能力。该... 基于交直轴电流耦合的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是一种新颖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策略,能够解决双电流调节器在电机高速域相互冲突而易于饱和的问题。交轴电压指令如何确定是此方法的研究重点,直接影响电机的电压利用率、效率以及负载能力。该文基于电机电压方程对电流耦合调节弱磁控制基本原理进行描述,并提出改进的控制方法。利用id-iq坐标平面上的定子电流轨迹,对现有方法的缺点和所提出方法的预期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在小信号范围内,对所提出方法的动态控制过程和可控性进行了阐述。所提出的电流耦合调节变交轴电压弱磁控制策略,交轴电压指令根据电机工况自行调节,无需查表,且不依赖电机参数,易于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电流耦合 电流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中交直轴电流变换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铭兴 王曙鸿 励庆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分析了在气隙合成磁链矢量旋转坐标系上凸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的磁链模型。凸极同步电动机短量控制由于其转子凸极效应而不能完全解耦,提出了交直轴电流变换的概念,得到了完全解耦的磁链矢量数学表达式和矢量控制原理框图。
关键词 凸极同步电动机 矢量控制 电流变换 磁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变器非线性在线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
作者 杨公德 陈宇翔 颜朝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54-3265,共12页
驱动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源型逆变器存在死区时间、导通/关断延迟以及开关管导通压降等非线性因素,导致电机定子电流发生畸变,影响电机运行性能。为此,根据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特点,在电压源型逆变器模型参数未知且无需额外硬件电路的情况下... 驱动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源型逆变器存在死区时间、导通/关断延迟以及开关管导通压降等非线性因素,导致电机定子电流发生畸变,影响电机运行性能。为此,根据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特点,在电压源型逆变器模型参数未知且无需额外硬件电路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逆变器非线性在线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分析逆变器非线性因素与电机相电压之间的关系,构建直、交轴扰动电压补偿模型;其次,采用三相静止坐标系中参考电流准确判别定子电流极性,解决电流过零点附近极性不易判断的问题;然后,基于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引起的平均扰动电压理论,通过交轴电流误差直接提取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引起的扰动电压,并对电压矢量进行在线补偿,以减小逆变器非线性对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根据电流无差拍控制原则,采用三矢量调制策略,降低电流纹波;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负载工况下,所提方法有效抑制了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时相电流中的5次、7次电流谐波,改善了定子电流总谐波畸变率,提高了电流正弦度,且有效避免了谐波平面下的复杂计算过程,具有实现方式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为永磁同步电机牵引驱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非线性 在线补偿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扰动电压 交轴电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电机定子电流新型优化控制方法
5
作者 周雅夫 王翰涛 连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0-233,238,共5页
为了实现交直轴电流最优匹配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车用电机定子电流优化控制方法。在不对交直轴耦合项电压进行补偿解耦的情况下实现IPMSM交直轴电流的最优匹配控制。实验分析表明基于DDPG的定子电流优化控制方法在... 为了实现交直轴电流最优匹配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车用电机定子电流优化控制方法。在不对交直轴耦合项电压进行补偿解耦的情况下实现IPMSM交直轴电流的最优匹配控制。实验分析表明基于DDPG的定子电流优化控制方法在优化交直轴电流匹配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面优势显著。相比较传统的前馈补偿解耦(FFCDC)方法实现MTPA控制,同等定子电流产生转矩输出平均高出最高14%,实验验证进一步证明了DDPG具有优化交直轴电流最佳匹配和产生最大转矩输出的能力,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最大转矩电流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电流最优匹配 定子电流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绕组结构的漏磁通可控内置式永磁电机磁场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均 朱孝勇 +1 位作者 徐磊 全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0-1301,1420,共13页
研究一种基于开绕组结构的漏磁可控型内置式永磁(leakage flux controllable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LFC-IPM)电机。在开绕组拓扑结构下,基于漏磁控制原理,分析该类电机实现漏磁控制的基本条件,研究LFC-IPM电机的运行原理,构建转子... 研究一种基于开绕组结构的漏磁可控型内置式永磁(leakage flux controllable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LFC-IPM)电机。在开绕组拓扑结构下,基于漏磁控制原理,分析该类电机实现漏磁控制的基本条件,研究LFC-IPM电机的运行原理,构建转子内置永磁电机漏磁可控的磁路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探究LFC-IPM电机的调磁特性和电磁性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漏磁可调的电机数学模型。为提高电机调速范围和动态响应性能,提出一种考虑电机零序电流抑制的PI+RC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电机调磁时的稳定性,抑制了磁场变化引起的零序电流幅值变化。最后,制造样机并搭建实验测试平台,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漏磁可控特性、PI+RC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该电机系统的宽调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可控 开绕组 数学建模 交轴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磁饱和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健 秦丹丹 李云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9-1472,1491,共5页
从磁饱和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交轴电感参数的影响这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考虑磁饱和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电流幅值一定转矩最大的控制策略。磁饱和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参数的影响主要是由磁饱和状态下交轴电流引起... 从磁饱和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交轴电感参数的影响这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考虑磁饱和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电流幅值一定转矩最大的控制策略。磁饱和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参数的影响主要是由磁饱和状态下交轴电流引起交轴电感参数的变化。对交轴电感、交轴电流之间的关系作出假设,通过对考虑与忽略磁饱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数学分析、实验对比证明了此关系式的正确性进而提出了一种有效地精确的控制策略,为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饱和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电流幅值一定最大转矩 电感电流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风机用高速永磁驱动电机的系统性能匹配研究
8
作者 艾萌萌 宋兴宇 +1 位作者 刘文辉 沈涛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25年第8期82-91,共10页
本研究以150 kW、30000 r/min的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HSPMSM)为研究对象,对曝气风机驱动系统中的功率匹配问题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曝气风机的工作点,求解匹配电动机的效率云图。进而得出曝气风机不同工况下与电机达到最优功率匹配时的... 本研究以150 kW、30000 r/min的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HSPMSM)为研究对象,对曝气风机驱动系统中的功率匹配问题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曝气风机的工作点,求解匹配电动机的效率云图。进而得出曝气风机不同工况下与电机达到最优功率匹配时的系统效率云图,并通过电机损耗理论求解,验证匹配系统下的电机效率。然后,通过电动机的交轴和直轴电流云图求出曝气风机不同工况下所匹配的电动机交轴和直轴电流。并通过Park变换将系统匹配后电动机在不同工况点下的交、直轴电流转换成可人为控制的定子绕组三相交流电流,实现最优电流控制。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实测整个系统在匹配后不同运行点下的转矩、电流以及效率情况,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详细对比,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为泵类负载与电动机的匹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 曝气风机 效率云图 功率匹配 、直电流 最优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