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盐酸阿霉素交联透明质酸的缓释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小强 刘扬 +2 位作者 陈亮 何浩明 李正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54-4058,共5页
以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为模型,交联透明质酸为载体,通过溶胀作用吸附药物分子,再冷冻干燥、碾压成形,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载药量和一定缓释效果的载药交联透明质酸膜。通过SEM观测其微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药物体外释放行为,... 以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为模型,交联透明质酸为载体,通过溶胀作用吸附药物分子,再冷冻干燥、碾压成形,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载药量和一定缓释效果的载药交联透明质酸膜。通过SEM观测其微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药物体外释放行为,并研究不同释放时间、载药量和透明质酸酶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2h内药物释放较快,随后释放平缓,药物累积释放速度与载药量呈反比;加入透明质酸酶后,由于交联透明质酸的不断降解,药物累积释放速度比无透明质酸酶时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透明质酸 阿霉素 药物缓释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联透明质酸的微针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庄俭 杜唯佳 +4 位作者 方以勒 许红 黄尧 康婷婷 林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158,共6页
新型水凝胶微针具有安全包裹多相药物、药物持续、可控释放等优点,在微针透皮给药领域极具应用潜力。文中重点研究了交联透明质酸微针贴片的优化工艺,并对微针贴片进行了性能评价。在碱性条件下使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E)为交联... 新型水凝胶微针具有安全包裹多相药物、药物持续、可控释放等优点,在微针透皮给药领域极具应用潜力。文中重点研究了交联透明质酸微针贴片的优化工艺,并对微针贴片进行了性能评价。在碱性条件下使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E)为交联剂对透明质酸进行交联,利用微浇注法制备交联透明质酸微针(cHA-MN),并优化其工艺。对所制备的微针贴片进行了外观形貌、力学性能、体外刺入性能及溶胀性能表征,验证其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最优工艺制备的交联透明质酸微针贴片力学性能优良,可以顺利刺破皮肤,并实现溶胀功能。使用制备的微针搭载2.5%的右旋布洛芬药物,体外透皮扩散结果表明,微针在0~6 h释放出约38%药物,随后以一定速度缓慢释放至42 h,累计释放率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透明质酸 水凝胶微针 刺入性能 溶胀性能 释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透明质酸凝胶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文强 黄岳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3,99,共4页
用三偏磷酸钠(STMP)对透明质酸(HA)进行交联,制备出HA-STMP凝胶薄膜,研究了不同交联程度HA-STMP薄膜的吸水保水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控制STMP与HA的结构单元比在1/5以上都可以得到成膜性能良好的交联薄膜;HA-STMP交... 用三偏磷酸钠(STMP)对透明质酸(HA)进行交联,制备出HA-STMP凝胶薄膜,研究了不同交联程度HA-STMP薄膜的吸水保水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控制STMP与HA的结构单元比在1/5以上都可以得到成膜性能良好的交联薄膜;HA-STMP交联薄膜可以吸附自身质量7~10倍的水分,且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薄膜的吸水能力下降,保水性能提高;交联改性能改善HA的耐降解性能,使高聚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且耐降解性能随交联程度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透明质酸 薄膜 吸水保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透明质酸体外降解和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冯海 黄鑫 +2 位作者 苏李 张惠成 胡勇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0-634,共5页
研究交联透明质酸体外降解特性和细胞毒性,为评价其作为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性提供依据.通过化学交联法制备交联HA,采用MTT法测定材料的细胞毒性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测得交联HA的溶胀度为60.67±0.12;在pH=7.0的生理盐水中,该材料在37... 研究交联透明质酸体外降解特性和细胞毒性,为评价其作为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性提供依据.通过化学交联法制备交联HA,采用MTT法测定材料的细胞毒性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测得交联HA的溶胀度为60.67±0.12;在pH=7.0的生理盐水中,该材料在37℃,60d内凝胶失重率为13.8%,干物质质量保持率为50.1%;其体外细胞毒性与阴性对照物(HDPE)接近.结果显示交联HA的生物安全性较好,在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植入性生物医学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透明质酸 体外降解 细胞毒性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皮注射交联透明质酸的抗衰老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毕雪婵 吴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98-500,共3页
真皮注射交联透明质酸是最受欢迎的美容方法之一,透明质酸在改善皮肤外观和抗衰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真皮注射透明质酸主要通过增强真皮结构支持,恢复成纤维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刺激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真皮注射交联透明质酸是最受欢迎的美容方法之一,透明质酸在改善皮肤外观和抗衰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真皮注射透明质酸主要通过增强真皮结构支持,恢复成纤维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刺激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等细胞因子的产生,促进胶原等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并抑制其分解,从而使皮肤外观年轻化。该文对真皮注射交联透明质酸抗衰老方面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 交联 真皮注射 成纤维细胞 皮肤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载右旋布洛芬缓释型微针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6
作者 朱龙 陈子润 +5 位作者 赵泽伟 吴大鸣 孙靖尧 刘俸溢 薛庆隆 庄俭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2,共5页
载药缓释型微针可以无痛、有效地释放疫苗激素类药物。以交联透明质酸为基材,分别使用预载药和后载药的方法制备右旋布洛芬缓释型微针,研究载药缓释型微针的最佳制备工艺。对这2种载药方法制备的微针阵列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同时通过体... 载药缓释型微针可以无痛、有效地释放疫苗激素类药物。以交联透明质酸为基材,分别使用预载药和后载药的方法制备右旋布洛芬缓释型微针,研究载药缓释型微针的最佳制备工艺。对这2种载药方法制备的微针阵列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同时通过体外透皮扩散实验评价了微针的释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预载药法更适合制备载药缓释型微针,微针阵列的成型较好,并且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刺破皮肤。体外透皮扩散实验显示,预载药法制备的右旋布洛芬缓释型微针的释药性能更加优异。微针在6 h时释放了约42%的药物,最终,累计释放了约95%的药物。实验结果证明了载药缓释型微针的有效性,为疫苗、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透明质酸 缓释型微针 可溶性微针 穿刺效果 释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