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交联聚氨酯脲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再峰 杨光华 +1 位作者 李德和 辛浩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8-321,共4页
采用“原位”变温 FTIR研究了温度对交联聚氨酯脲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氢键化的 NH振动的谱带面积逐渐变小、游离的 NH振动的谱带面积逐渐增加 ;氢键化的 NH基团的振动吸收位置由低波数逐渐移向高波数 ,游离的 NH振... 采用“原位”变温 FTIR研究了温度对交联聚氨酯脲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氢键化的 NH振动的谱带面积逐渐变小、游离的 NH振动的谱带面积逐渐增加 ;氢键化的 NH基团的振动吸收位置由低波数逐渐移向高波数 ,游离的 NH振动的吸收位置保持不变 ;所有羰基的振动吸收位置均向高波数移动 ;酰胺 谱带及萃环中的大 π键的变形振动则移向低波数。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决定于其软段区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氨酯 原位FTIR 结构 力学性能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氧树脂/蓖麻油交联聚氨酯 被引量:2
2
作者 范世霞 郭其鹏 张庆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5-27,共3页
使2.2-(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了带端羟基的酚氧树脂(HBA),将其与蓖麻油共混,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固化剂,制得了一系列交联聚氨酯。DSC和DMA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聚氨酯只有一个T_g。改变NCO/OH摩尔比及HBA... 使2.2-(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了带端羟基的酚氧树脂(HBA),将其与蓖麻油共混,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固化剂,制得了一系列交联聚氨酯。DSC和DMA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聚氨酯只有一个T_g。改变NCO/OH摩尔比及HBA/(HBA+蓖麻油)比可制得具有较好阻尼性能的聚氨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氧树脂 蓖麻油 交联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纤维光交联聚氨酯固定化载体的合成及表征
3
作者 孙群辉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1-55,共5页
对亲水但不溶于水的维尼纶膨体纤维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导的含纤维光交联聚氨酯固定化载体(FPCPU)。用来包埋枯草杆菌活细胞,其产酶活力明显高于游离细胞的酶活力,也比不含纤维的光交联聚氨酯固定化载体PCPUM... 对亲水但不溶于水的维尼纶膨体纤维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导的含纤维光交联聚氨酯固定化载体(FPCPU)。用来包埋枯草杆菌活细胞,其产酶活力明显高于游离细胞的酶活力,也比不含纤维的光交联聚氨酯固定化载体PCPUM要高。本文还探讨了FPCPU的合成工艺、结构表征,以及接枝前后纤维表面的形貌特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氨酯 固定化载体 含纤维聚氨酯 维尼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可降解交联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4
作者 蒋晓菡 冯学鹏 +3 位作者 盛扬 孙一新 姜彦 张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28,共7页
以聚L-丙交酯(PLLA)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硬段,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通过UV辐射得到一种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的交联聚氨酯(cPU)。利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 以聚L-丙交酯(PLLA)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硬段,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通过UV辐射得到一种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的交联聚氨酯(cPU)。利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热失重及差示扫描量热分别表征了PLLA和cPU的组成、结构及热性能,此外,对cPU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和亲水性的表征及体外降解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硬段的含量,所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提高,交联度、拉伸强度和降解速率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细胞实验表明,cPU材料能支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SC)的粘附,说明cPU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交酯 交联聚氨酯 可生物降解 生物相容性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交联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蕴慧 张庆思 +2 位作者 李鹏 贺军 石翠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1-906,共6页
以二乙醇胺和5-氯-2-戊酮为原料,合成了5-[二(β-羟乙基)胺基]-2-戊酮(BHAP);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溶剂、催化剂和缚酸剂种类等因素对BHAP收率的影响;采用FTIR,NMR,MS等方法表征了BHAP的结构并测定了BHA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组成... 以二乙醇胺和5-氯-2-戊酮为原料,合成了5-[二(β-羟乙基)胺基]-2-戊酮(BHAP);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溶剂、催化剂和缚酸剂种类等因素对BHAP收率的影响;采用FTIR,NMR,MS等方法表征了BHAP的结构并测定了BHA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组成;同时将BHAP接枝到水性聚氨酯分子中,测试了交联改性聚氨酯胶膜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HAP的适宜合成条件为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Na2CO3为缚酸剂、NaI为催化剂、反应温度73℃、反应时间30h。在此条件下,BHAP收率达90.74%,产品纯度为89.66%。以BHAP为交联剂改性聚氨酯,当BHAP用量为7%(占改性聚氨酯胶膜的质量分数)时,与未交联的聚氨酯胶膜相比,交联改性聚氨酯胶膜的吸水率下降了64.70%,吸甲苯率下降了15.12%,拉伸强度提高了11.81MPa,凝胶质量分数增加了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二(β-羟乙基)胺基]-2-戊酮 水性聚氨酯交联 二乙醇胺 5-氯-2-戊酮 交联聚氨酯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与交联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党海春 刘占洲 +2 位作者 雷春兴 许召赞 李振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80-3388,共9页
为提高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本文以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为原料,以聚氧化丙烯三醇(PPG-3)或丙三醇为支化单体,并通过调控其添加量(1%、3%和5%,相对于PDGA-2000的摩尔分数),采用本体预聚... 为提高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本文以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为原料,以聚氧化丙烯三醇(PPG-3)或丙三醇为支化单体,并通过调控其添加量(1%、3%和5%,相对于PDGA-2000的摩尔分数),采用本体预聚物法合成支化或交联型聚氨酯弹性体。与线型聚氨酯相比,支化聚氨酯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添加3%PPG-3所制备支化聚氨酯的拉伸强度提高170%(33.9MPa),撕裂强度提高36%(90.7MPa),维卡软化点温度为95.1℃;然而,5%的丙三醇引发交联结构的形成,交联型聚氨酯的拉伸强度提高154%(31.8MPa),撕裂强度提高26%(84.4MPa),维卡软化点温度为150.6℃。此外,PPG-3和丙三醇发挥聚氨酯软段和硬段相容剂的作用,抑制微相分离,使聚氨酯弹性体的橡胶平台增大。动态流变行为测试结果表明,支化和交联型聚氨酯弹性体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复数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氨酯 交联聚氨酯 弹性体 机械性能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els-Alder型自修复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7
7
作者 石碧茹 武浩浩 +4 位作者 谢昊圃 田新欣 孙莹潞 刘向东 杨宇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目前,针对珍贵零件粘接后难以回收重复使用的问题,将可逆共价键引入胶粘体系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向。研究使用糠醇(FA)和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BMI)制备了含有Diels-Alder(DA)键的二元醇(DA diol),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 目前,针对珍贵零件粘接后难以回收重复使用的问题,将可逆共价键引入胶粘体系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向。研究使用糠醇(FA)和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BMI)制备了含有Diels-Alder(DA)键的二元醇(DA diol),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分别与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2000)和DA diol反应封端,最后使用1,1,1-三(羟甲基)丙烷(TMP)与封端产物反应形成交联结构的聚氨酯材料(DPU)。结果表明,DPU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粘接性能。DA键在DPU中具有可逆性且DA逆反应(r-DA)的最佳温度为135℃。DA键含量最多的DPU-Ⅳ的修复效率最高可达到89.0%。DPU-Ⅲ、DPU-Ⅳ粘接性能优异,对不锈钢粘接的剪切强度分别可达到(6.41±0.41)和(2.89±0.34)MPa;DPU-Ⅳ具有重复粘接使用的能力,对不锈钢基材重复粘接的3次的剪切强度分别为(2.89±0.34)、(1.91±0.15)和(1.68±0.20)MPa。粘接性能测试体现出胶膜自身强度与粘接的剪切强度、修复效率与重复粘接能力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交联聚氨酯 自修复胶粘剂 高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醇解制备聚氨酯水分散体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应萍 崔锦峰 +2 位作者 杨保平 张应鹏 张建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7期12-15,共4页
干性植物油与丙三醇发生醇解反应生成醇解物中间体,此中间体和多功能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复合羟基组分与TDI/HDI二异氰酸酯复合组分通过逐步加成聚合,得到常温交联水性聚氨酯树脂;通过对合成单体和醇解物中间体、水性聚氨酯的红外... 干性植物油与丙三醇发生醇解反应生成醇解物中间体,此中间体和多功能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复合羟基组分与TDI/HDI二异氰酸酯复合组分通过逐步加成聚合,得到常温交联水性聚氨酯树脂;通过对合成单体和醇解物中间体、水性聚氨酯的红外谱图表征,最终表明合成物为目的产物,以此水性树脂液为基料配制涂料,即可得到性能优异的常温交联水性聚氨酯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植物油 丙三醇 醇解反应 交联水性聚氨酯涂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聚氨酯防滑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9
作者 钱艳峰 赖声发 +3 位作者 胡凯强 乔佳乐 张甜甜 万祥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1-234,239,共5页
分别对两种固废粉煤灰(FA)和交联聚氨酯(CPU)进行表面改性后再与聚氨酯(PU)乳胶复配的方法制得防滑涂层,该方法充分发挥了复合防滑骨料中FA的刚性和CPU的韧性的协同作用,有望改善防滑涂层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对CPU和FA的分别改性... 分别对两种固废粉煤灰(FA)和交联聚氨酯(CPU)进行表面改性后再与聚氨酯(PU)乳胶复配的方法制得防滑涂层,该方法充分发挥了复合防滑骨料中FA的刚性和CPU的韧性的协同作用,有望改善防滑涂层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对CPU和FA的分别改性再复配的方法,当颜基比为1.25,CPU与FA的比例为4∶1时,颜料体积浓度(PVC)接近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此时涂层的摩擦系数达到了0.70,邵氏硬度为60HA,用砂纸摩擦100次后,摩擦系数仍保持在0.69左右。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防滑性和耐热稳定性,在室温下通过了72h耐水性测试,接触角保持在76.3°。该方法为固体废弃物CPU和FA在防滑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交联聚氨酯 颜料体积浓度 摩擦系数 防滑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FSiPUA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新颜 蔡锡松 万彩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9,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子乳液,加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FSiPUA)复合乳液.考察了HPMA、PDMS和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接触角仪、FT-IR、TG-DSC、XPS和AFM等表征了PUA、SiPUA、FSiPUA的乳液特性及涂膜性能.结果表明:当HPMA、PDMS和DFMA用量分别为5.2%、7.0%和20.0%时,可得到耐水性和疏水性良好的交联型FSiPUA复合乳液;HPMA、PDMS和DFMA的引入使涂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吸水率减小,水接触角增大,疏水性增强,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 含氟丙烯酸酯 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涂膜 疏水性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对光固化导电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简鹏 伍函 +3 位作者 盛扬 孙一新 李坚 张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导电压敏胶是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二醇(PEA2000、PBA2000、PHA2000)为单体,通过调节异氰酸根与羟基的摩尔比(n(-NCO)∶n(-OH))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交联剂。将其与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 导电压敏胶是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二醇(PEA2000、PBA2000、PHA2000)为单体,通过调节异氰酸根与羟基的摩尔比(n(-NCO)∶n(-OH))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交联剂。将其与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小分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以及KCl在甘油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通过紫外光固化得到导电压敏胶。表征了大分子交联剂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异氰酸根与羟基的摩尔比,成功地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氨酯大分子交联剂;然后对压敏胶进行相关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以PUA-PBA2000(-NCO∶-OH摩尔比为1.4)为大分子交联剂制备的压敏胶力学性能最好,并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亲水性;因此,在医用电极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二醇 聚氨酯丙烯酸酯 导电压敏胶 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