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催化制备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 被引量:5
1
作者 阚林 李传峰 +1 位作者 左胜武 梅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采用负载型非茂金属(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制备了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sPE);通过过氧化物交联sPE、挤出成型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sPEXa)管材;考察了氢气分压和共聚单体对SS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试了s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 采用负载型非茂金属(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制备了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sPE);通过过氧化物交联sPE、挤出成型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sPEXa)管材;考察了氢气分压和共聚单体对SS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试了s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MWD)、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及sPEXa管材的交联度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过程平稳、共聚效应显著,SSTS催化剂在乙烯-己烯共聚时的活性比乙烯均聚时的活性提高了43%;sPE中不含粒径小于75μm的细粉,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296 564,MWD=4.05;sPE的流变行为呈明显的"剪切变稀",有利于挤出加工;sPEXa管材在95℃、4.8 MPa静液压力下无泄漏和无破裂的持续时间长于1 875 h,长于行业要求的1 0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 淤浆聚合 交联聚乙烯 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管路设计及局部水力损失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国珍 完颜华 +1 位作者 伏小勇 杨惠军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26-129,共4页
首先通过对交联聚乙烯管水力损失实验数据的分析 ,得出了管配件水力损失的等效长度 ,提出了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其次分析了交联聚乙烯管的设计管路图式 ,归纳出不同建筑物所适用的管路图式 ,确定了局部水力损失占沿程损失的比例 .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管 管路图式 局部水力损失 辐射采暖 设计 建筑物 给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管生产线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金可中 《化学建材》 2000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硅烷交联聚乙烯管 一步法技术 管材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硅烷交联聚乙烯管材设备配置看MONOSIL工艺的进步
4
作者 侯登义 李厚德 《化学建材》 2005年第6期26-27,共2页
介绍了一步法和两步法交联聚乙烯管材生产的主要工艺特点及区别,通过对NEXTROM专用设备和国产生产线的比较,阐述了MONOSIL工艺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管 硅烷 设备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科技高品质的水管道──交联聚乙烯管
5
作者 项阳 《净水技术》 CAS 1999年第1期19-24,共6页
交联聚乙烯管,是在其聚乙烯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交联键,构成立体三维交联网状结构,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材料的特性,使其具有长期耐热、耐压、耐磨、抗蠕变等优良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高科技高品质的水管道。
关键词 水管 交联聚乙烯管 给水管道 建筑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管材存在质量问题探讨
6
作者 穆娅沙尔 《上海建材》 2009年第1期32-33,共2页
交联聚乙烯管材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使用效果好、质量比较容易控制的冷热水和地下采暖用管,特别是用于地板采暖系统。交联聚乙烯的主要品种有:过氧化物交联(PE-Xa)、硅烷交联(PE-Xb)、电子束交联(PE-Xc)及偶氮交联(PE-Xd)等方式。目前... 交联聚乙烯管材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使用效果好、质量比较容易控制的冷热水和地下采暖用管,特别是用于地板采暖系统。交联聚乙烯的主要品种有:过氧化物交联(PE-Xa)、硅烷交联(PE-Xb)、电子束交联(PE-Xc)及偶氮交联(PE-Xd)等方式。目前在国内,偶氮交联方式很少采用。电子束交联质量相对最为稳定,但不能生产大口径管材,由于生产设备投入很大,国内目前较少使用。因此,这里主要讨论过氧化物交联和硅烷交联管材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管 质量问题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堵裂缝用物理-化学交联高强度聚乙烯醇颗粒制备
7
作者 葛际江 陈晋 陈伟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5-273,共9页
塔河油田地层内裂缝、溶洞发育,注水过程中水窜严重,用于流道调整的交联聚丙烯酰胺颗粒因在高温、高盐条件下易脱水而使用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以聚乙烯醇为成胶剂、戊二醛为交联剂、二氯乙酸为催化剂,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耐温、耐... 塔河油田地层内裂缝、溶洞发育,注水过程中水窜严重,用于流道调整的交联聚丙烯酰胺颗粒因在高温、高盐条件下易脱水而使用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以聚乙烯醇为成胶剂、戊二醛为交联剂、二氯乙酸为催化剂,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耐温、耐盐交联聚乙醇烯醇颗粒,考察了反应温度、交联剂和催化剂用量对颗粒储能模量和热稳定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化学交联与循环冷冻-解冻的物理交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可用于温度130℃、盐质量浓度2.2×10^(5) mg/L模拟地层水的高强度交联聚乙醇烯醇颗粒。结果表明:按聚乙烯醇、戊二醛和二氯乙酸质量分数分别为8%、0.1%和1.0%构建成胶液,采用-20℃下冷冻6 h、25℃解冻18 h、循环3次的循环冷冻-解冻法制备交联聚乙醇烯醇颗粒,该颗粒能够在温度130℃地层中顺利完成物理交联至化学交联的转变;所得湿颗粒具有自愈合性,在温度130℃、盐质量浓度2.2×10^(5) mg/L模拟地层水中热处理90 d后脱水率为18.6%,且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油藏 颗粒堵剂 交联聚乙烯 循环冷冻-解冻法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老化与加速水树老化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智勇 罗传仙 +4 位作者 张静 周福升 唐捷 许飞 李建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9,共8页
为了研究电老化(ETA)和加速水树老化(AWTT)对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对ETA和AWTT的实际电缆试样进行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质量分析(TG)测试,分析其理化特性随着老化的变化规律。建立了AWTT的微观模型,... 为了研究电老化(ETA)和加速水树老化(AWTT)对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对ETA和AWTT的实际电缆试样进行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质量分析(TG)测试,分析其理化特性随着老化的变化规律。建立了AWTT的微观模型,从微观形态变化、陷阱的形成角度对老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ETA和AWTT试样绝缘内R1R2CCH2、—OH键均出现上升趋势,AWTT试样羟基增长速率大于ETA试样,而两种老化过程中双键的增加速率相当;ETA试样电缆绝缘结晶度先上升后下降,AWTT试样电缆绝缘结晶度呈下降趋势;ETA与AWTT都使得绝缘热稳定性下降,ETA试样的微分热质量(DTG)曲线未出现分峰现象,AWTT试样DTG曲线在老化后分裂出多个峰,老化时间越长分裂的峰越多。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在老化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可以由微观模型结合陷阱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老化过程中产生的陷阱对绝缘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绝缘 电老化 加速水树老化 微观形态学 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海底电缆绝缘层热老化寿命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航 谭帼馨 +4 位作者 谭英 周蕾 周凡 刘刚 陆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5,共5页
交联聚乙烯(XLPE)海底电缆绝缘层在热老化过程中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其微观理化性质也会产生变化。通过对未运行的海底XLPE电缆绝缘层进行模拟加速热老化试验,测定其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结合Arrhenius公式推导出其老化寿命。并利用傅里叶... 交联聚乙烯(XLPE)海底电缆绝缘层在热老化过程中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其微观理化性质也会产生变化。通过对未运行的海底XLPE电缆绝缘层进行模拟加速热老化试验,测定其断裂伸长率保留率,结合Arrhenius公式推导出其老化寿命。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其羰基指数、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其结晶度,探究其老化的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其热老化寿命能达到80年,并且羰基指数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结晶度随热老化时间延长先增大后急剧减小;随着XLPE结晶度的升高,羰基指数增加,其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交联聚乙烯 老化方程 热老化寿命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中空间电荷分布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吉晓 张冶文 +2 位作者 郑飞虎 吴长顺 夏钟福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用 PWP法与 TSD法对交联聚乙烯中的空间电荷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测量 ,两次 TSD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不同 ,而在 PWP法的测量结果中这种差别却并不明显 ,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能更深入完全地反映空间电荷的实际情况 .交联聚乙烯中空... 用 PWP法与 TSD法对交联聚乙烯中的空间电荷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测量 ,两次 TSD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不同 ,而在 PWP法的测量结果中这种差别却并不明显 ,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能更深入完全地反映空间电荷的实际情况 .交联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形成包括注入电荷、杂质离子和小分子偶极子的转向 ,其中以小分子偶极子的转向为主 ,陷阱对电子的捕获能大幅度改变 TSD电流信号的幅度 ,这些陷阱与交联聚乙烯中的小分子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空间电荷 陷阱 TSD法 测量 PWP法 高压输电绝缘材料 电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气时间对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聚集态结构与链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志伟 金海云 +4 位作者 张涛 聂诗超 张剑刚 高乃奎 王宜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3,共9页
通过对完整切段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进行实验室脱气处理,在不同脱气处理时间下对其绝缘层材料XLPE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EM)、交联度测量及拉伸测试,研究XLPE中交联副产物含量、聚集态结构与链结... 通过对完整切段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进行实验室脱气处理,在不同脱气处理时间下对其绝缘层材料XLPE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EM)、交联度测量及拉伸测试,研究XLPE中交联副产物含量、聚集态结构与链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XLPE中的交联副产物在脱气处理过程中得到了有效消除,其中苯乙酮含量随脱气处理进行至168h大幅减少,而后趋势变缓至336h后不再显著变化;枯基醇减少速度缓慢,随脱气处理进行至336h后减少趋势才变缓,说明XLPE电缆合理脱气时间应在168~336h内。脱气处理前期,XLPE电缆绝缘材料内部自由基再交联,链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断裂伸长率增大,同时还产生晶核生成和晶粒生长两种聚集态结构变化的现象,新的小晶体出现,进一步促进断裂伸长率增大,且球晶生长完善,结晶度增大。其中链结构变化持续时间较短,聚集态结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随着脱气处理的进行,这些变化在后期均趋于稳定。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XLPE材料内部在脱气处理过程中的聚集态结构和链结构变化模型,对脱气处理过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断裂伸长率变化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副产物含量 链结构 聚集态结构 断裂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铝盐活性填料补强交联聚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明德 俞强 +3 位作者 方正国 杨长来 张亚科 徐惠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7-34,共8页
本工作合成了数种羧酸铝盐类反应性填料,发现内中丙烯酸铝及甲基丙烯酸铝对于交联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补强作用。笔者研究了活性填料的用量及比表面对补强效果的影响。溶胀、萃取、DSC及动态力学性能测定的结果表明:交联聚乙烯与反应性填... 本工作合成了数种羧酸铝盐类反应性填料,发现内中丙烯酸铝及甲基丙烯酸铝对于交联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补强作用。笔者研究了活性填料的用量及比表面对补强效果的影响。溶胀、萃取、DSC及动态力学性能测定的结果表明:交联聚乙烯与反应性填料之间存在交联以及接枝之类的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铝盐 反应性填料 交联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中电树枝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英 曹晓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6,126,共7页
为了研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中直流电树枝的生长速率、形态特征及通道特性,利用树枝化试验及显微观察系统,在针尖半径为5μm、针-板电极间距为2mm、周期性施加的间断直流电压下,对试样进行了分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电树枝由细单枝... 为了研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中直流电树枝的生长速率、形态特征及通道特性,利用树枝化试验及显微观察系统,在针尖半径为5μm、针-板电极间距为2mm、周期性施加的间断直流电压下,对试样进行了分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电树枝由细单枝逐渐发展为稀疏丛状结构,树枝通道为非导电型;电树枝生长缓慢,生长速率不超过1.0μm/min;树枝长度主要取决于加压周期数及直流电压幅值,电压持续时间在高压下影响增大;针极意外接地情况下,电树枝将瞬间引发或快速生长。理论分析表明,电树枝生长规律可以由文中所建立的非导电树枝模型及等效电路进行合理解释,而空间电荷效应是产生直流接地树现象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 直流电树枝 生长速率 形态特征 通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下交联聚乙烯电介质材料分子结构变化及其电老化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亚莎 花旭 +2 位作者 代亚平 刘志鹏 王成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3-420,共8页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交联聚乙烯(XLPE)材料的电树枝老化,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并优化得到了XLPE分子结构.沿着聚乙烯链施加不同大小电场强度,分析交联聚乙烯分子的几何结构、偶极矩、极化率、电荷分布、前线轨道能量和红外光谱变化规...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交联聚乙烯(XLPE)材料的电树枝老化,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并优化得到了XLPE分子结构.沿着聚乙烯链施加不同大小电场强度,分析交联聚乙烯分子的几何结构、偶极矩、极化率、电荷分布、前线轨道能量和红外光谱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外电场的增大,交联聚乙烯分子红外光谱发生较大变化;当外施电场达到0.026a.u.后,红外光谱图中出现虚频,表明分子空间结构不再稳定,易发生断键;另外从前线轨道图的变化可以看出断键现象最先发生在交联聚乙烯链端部;沿着电场方向,原子所带电荷量由交联处向端部转移,当外施电场达到0.029a.u.后,链端部的C-H和C-C键断裂产生H·和CH3·自由基.游离的自由基会形成空间电荷并发生积聚,产生局部较大场强,从而进一步影响交联聚乙烯链的空间结构.而电介质内部微观特性的变化必定会导致交联聚乙烯材料绝缘性能的下降,这些变化对揭示交联聚乙烯电缆电树枝形成的微观规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材料 外电场 空间电荷 自由基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交联聚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广成 何庆龙 +1 位作者 刘铁民 项士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6,共4页
以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为载体树脂制备纳米蒙脱土母料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乙烯 /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 ,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含量对硅烷交联聚乙烯接枝料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交联料交联度的影响 ,并使用 X射线衍射 (XRD)、透... 以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为载体树脂制备纳米蒙脱土母料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乙烯 /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 ,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含量对硅烷交联聚乙烯接枝料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交联料交联度的影响 ,并使用 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硅烷交联聚乙烯接枝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拉伸强度最大提高了近 30 % ,断裂延伸率基本不变 ;维卡软化温度及热稳定性有一定提高 ;交联料的交联度有所下降 ,但可以通过延长交联时间弥补。 XRD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交联聚乙烯 蒙脱土 复合材料 熔融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交联聚乙烯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龙祥 严满清 +1 位作者 刘春华 王平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光引发剂(BDK)/交联剂(TAIC)共混物,在高压汞灯辐照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样品。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XRD)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紫外光交联对HDPE的晶体结构及非等温结...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光引发剂(BDK)/交联剂(TAIC)共混物,在高压汞灯辐照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样品。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XRD)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紫外光交联对HDPE的晶体结构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交联不改变HDPE晶型。随着光交联时间的增加,结晶峰的强度下降,晶粒尺寸变小。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HDPE与交联HDPE(XLPE)的结晶峰变宽,结晶温度(Tp)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速率变快,结晶度(Xc)下降。相比较而言,XLPE的Tp较低,F(T)较大,Xc较小,结晶活化能(ΔE)较高,表明紫外光交联抑制了HDPE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紫外光交联 晶体结构 差示扫描量热法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光引发交联过程中的表面光氧化和光稳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强 瞿保钧 吴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10-1613,共4页
通过测定凝胶含量并利用红外 -光声光谱和光电子能谱对光交联聚乙烯表面氧化程度和氧化产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聚乙烯光交联过程中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 ,表面光氧化加剧 ,氧化产物主要是氢过氧化物和含羰基的化合物 .考察了预辐照和... 通过测定凝胶含量并利用红外 -光声光谱和光电子能谱对光交联聚乙烯表面氧化程度和氧化产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聚乙烯光交联过程中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 ,表面光氧化加剧 ,氧化产物主要是氢过氧化物和含羰基的化合物 .考察了预辐照和添加受阻胺型光稳定剂对聚乙烯光交联过程的影响 ,发现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降低光交联聚乙烯 ( XLPE)的表面氧化 ,但有些光稳定剂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表面光氧化 光稳定 预辐照 受阻胺 光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胍基交联聚乙烯醇的合成及其对胆红素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克胜 孙君坦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65-968,共4页
通过将胍基固载到交联聚乙烯醇水凝胶上制备了新型亲水性胆红素吸附剂,该类吸附剂对胆红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较高的吸附效率.交联聚乙烯醇对胆红素的吸附率随着载体的交联度、离子浓度以及白蛋白与胆红素质量比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血液灌流 胆红素 吸附剂 吸附性能 高胆红素血 血液净化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结构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欣 刘英 +1 位作者 曹晓珑 甄武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93-797,共5页
采用可靠性理论中的应力 -强度干涉模型来设计交联聚乙烯 (XLPE)电缆绝缘厚度 ,通过考虑绝缘强度的概率分布与所承受电压分布之间的相互干涉来计算绝缘可靠度 .采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可以使所设计的国产 2 2 0kVXLPE电缆绝缘厚度从 2 7m... 采用可靠性理论中的应力 -强度干涉模型来设计交联聚乙烯 (XLPE)电缆绝缘厚度 ,通过考虑绝缘强度的概率分布与所承受电压分布之间的相互干涉来计算绝缘可靠度 .采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可以使所设计的国产 2 2 0kVXLPE电缆绝缘厚度从 2 7mm减薄到 2 3mm .计算结果表明 ,在制造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结构 设计方法 交联聚乙烯 电力电缆 可靠性设计 绝缘强度 绝缘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交联聚乙烯醇的降滤失机理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涓 彭朴 汪燮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4,117,共5页
所研究的化学交联聚乙烯醇 (PVA) ,为PVA与形成共价键的交联剂在 5 0℃、后期 pH值 <5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的 ,相对分子质量 3.5× 10 5~ 6 .5× 10 5,含有少量杀菌剂和稳定剂。对照化学剂为一种络合交联的PVC ,或... 所研究的化学交联聚乙烯醇 (PVA) ,为PVA与形成共价键的交联剂在 5 0℃、后期 pH值 <5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的 ,相对分子质量 3.5× 10 5~ 6 .5× 10 5,含有少量杀菌剂和稳定剂。对照化学剂为一种络合交联的PVC ,或称混合交联PVA ,即与水泥干混的PVC加硼酸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 0 .4% (BWOC)化学交联PVA可使G级油井水泥浆 10~ 10 0℃的API滤失量降至 5 0mL以下 ,加量增至 0 .6 %时 12 0℃滤失量为 5 4mL ,抗盐 (NaCl)能力可达 80 g/L(75℃数据 ) ,均远优于混合交联PVA ;加入化学交联PVA的水泥浆 ,1分钟滤失量占 30分钟滤失量的 6 0 %以上 ;加量 0 .1%~ 0 .15 %区间滤失量急速下降 ,加量继续增加时滤失量不再明显下降 ;化学交联PVC在水泥颗粒表面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基于达西定律考察滤失量与滤液粘度之间的关系 ,发现化学交联PVA降低滤失量的主要因素不是增粘作用 ,而是滤饼渗透率降低 ,在滤饼下面、过滤介质表面形成一层有一定韧性的完整致密聚合物膜 ,此膜在升温至 12 0℃时仍稳定不变 ,滤失量不显著增大 ,而混合交联PVA形成的膜 ,接近 10 0℃时开始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降滤失剂 油井水泥浆 水泥外加剂 作用机理 成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