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化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庆梅 张玉军 +2 位作者 刘彩丽 陈杰 刘建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4,共5页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7595 mol/L,硝酸铈铵浓度0.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10,接枝时...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7595 mol/L,硝酸铈铵浓度0.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10,接枝时间2h。接枝淀粉皂化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1mol/L,皂化时间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丙烯腈 效率 工艺条件 共聚物 变性淀粉 制备工艺条件 交联 最佳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硅烷接枝水解交联 被引量:9
2
作者 吕晖辉 刘念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29,共3页
采用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在挤出机中进行硅烷和PP的接枝反应。研究了凝胶率和硅烷单体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种类和用量、苯乙烯用量之间的关系,对反应条件对凝胶率的影响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胶率随单体浓度增加而增加。VMMS比... 采用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在挤出机中进行硅烷和PP的接枝反应。研究了凝胶率和硅烷单体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种类和用量、苯乙烯用量之间的关系,对反应条件对凝胶率的影响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胶率随单体浓度增加而增加。VMMS比VTES和VTMS的接枝效果好;凝胶率还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BPO比用DCP得到的凝胶率高;随苯乙烯用量的增加凝胶率增加,但当St∶VMMS达15∶1时,变化不大;反应温度提高使凝胶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 交联 聚丙烯 共聚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3+)引发制得的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中的交联键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正彪 吴加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通过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SPAN)在二甲亚砜(DMSO)溶剂中溶解度变化情况推断,Mn3+引发下,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生成的SPAN分子中存在有交联键,且这种交联键是由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共聚物自由基偶合反应形成的。
关键词 淀粉 丙烯腈 共聚反应 交联 SPAN 芳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AM/ADH 接枝交联复合改性淀粉木材胶黏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栋栋 程力 +2 位作者 马丕明 洪雁 顾正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61-165,共5页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接枝到玉米淀粉上,通过DAAM的酮羰基(C=O)与己二酸二酰肼(ADH)间的酮肼交联反应,制备了DAAM/ADH接枝交联复合改性淀粉胶黏剂。通过胶黏剂的接枝率、接枝单体分布以及刨花板性能确定了最...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接枝到玉米淀粉上,通过DAAM的酮羰基(C=O)与己二酸二酰肼(ADH)间的酮肼交联反应,制备了DAAM/ADH接枝交联复合改性淀粉胶黏剂。通过胶黏剂的接枝率、接枝单体分布以及刨花板性能确定了最佳DAAM添加量,利用FT-IR、TGA和SEM表征了接枝和交联改性对胶黏剂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AAM添加量为45 g时效果最佳,接枝率为16.75%,DAAM在淀粉上的分布最均匀,制备的刨花板断裂模量为10.56 MPa,弹性模量为1741.33 M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8.5%,接枝和交联反应成功进行,并且提高了胶黏剂的储藏稳定性、抵抗破坏的能力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胶黏剂 双丙酮丙烯酰胺 己二酸二酰肼 共聚 酮肼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接枝淀粉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和平 张垚 +1 位作者 杨永哲 吕虎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以乙二胺为交联剂,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采用玉米淀粉与两种不同单体(丙烯酸甲酯和醋酸乙烯酯)接枝合成了交联型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接枝淀粉。在一定单体用量及单体配比的条件下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淀粉-丙烯... 以乙二胺为交联剂,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采用玉米淀粉与两种不同单体(丙烯酸甲酯和醋酸乙烯酯)接枝合成了交联型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接枝淀粉。在一定单体用量及单体配比的条件下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淀粉-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m(单体)∶m(淀粉)=2:1,m(MA)∶m(VAc)=1∶1,引发剂浓度为5.0×10-3 mol/L,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5h的条件下,得到了接枝效率为47.3%和接枝率为96.4%的淀粉接枝共聚物。采用IR、NMR、XRD和DSC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共聚物 合成 交联 丙烯酸甲酯 醋酸乙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活化-水解-接枝制煤矸石淀粉基絮凝剂 被引量:4
6
作者 连明磊 缪应菊 +2 位作者 霍霞 吴红 李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8-923,共6页
以煤矸石与淀粉为原料,以微波为唯一热源,经过活化、水解、接枝,制备了三种新型的煤矸石基PAFC-淀粉复合絮凝剂。自制煤矸石基PAFC-玉米(马铃薯)淀粉絮凝剂对水城河水、洗煤废水的浊度去除率与COD去除率均高于市售PAM,且成本不高于市售... 以煤矸石与淀粉为原料,以微波为唯一热源,经过活化、水解、接枝,制备了三种新型的煤矸石基PAFC-淀粉复合絮凝剂。自制煤矸石基PAFC-玉米(马铃薯)淀粉絮凝剂对水城河水、洗煤废水的浊度去除率与COD去除率均高于市售PAM,且成本不高于市售PAM的1/6。实验结果表明:将70目活性炭与150.0 g 200目煤矸粉以2.0:1的质量配比充分混合后在800 W功率下活化30 min,铝铁相对浸出率可达1.62;活性炭经2次循环后亚甲蓝吸附值比新炭提高40.77 mg·g-1,铝铁相对浸出率也同时达到峰值2.107,表明该过程为协同活化;将浸出液在320 W微波场中水解18min,所制煤矸石基PAFC的盐基度为68.9%,达到GB 15892-2003标准;在1:0.06的最佳质量配比下,固体煤矸石基PAFC与玉米淀粉在400W微波场中接枝16 min时的接枝率为71%,接近极限接枝率74%。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与木薯淀粉在电子万用炉上与煤矸石基PAFC接枝均存在与功率无关的"失效温度点",分别为96.8、98.6、97.8℃,且接枝速度仅为微波接枝速度的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活化 水解 煤矸石 淀粉 无机 有机复合絮凝剂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增稠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雁 沈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8-102,共5页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分别合成了可溶性淀粉、玉米淀粉及氧化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并经碱性水解制备了相应的阴离子型衍生物。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这些接枝共聚物水溶液的剪切稳定性,对盐的敏感性和温度稳定性,并与非接枝聚丙...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分别合成了可溶性淀粉、玉米淀粉及氧化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并经碱性水解制备了相应的阴离子型衍生物。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这些接枝共聚物水溶液的剪切稳定性,对盐的敏感性和温度稳定性,并与非接枝聚丙烯酰胺(PAM)比较。结果表明,同玉米淀粉和氧化淀粉相比,可溶性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接枝PAM链分子量较高;接枝共聚物水解度为50%左右时水溶液的粘反最大;比之非接枝PAM,接枝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此外还对接枝共聚物水溶液的剪切稳定性和耐盐性也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酰胺 共聚 碱性水解 增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于洪海 王黎 +1 位作者 范文玉 曲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8,共6页
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城市污水以及采用絮凝法处理的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淀粉絮凝剂几乎不溶于水,因此提高淀粉絮凝剂的溶解性,对于提高淀粉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α-淀粉酶对玉米淀粉进行水解,接... 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城市污水以及采用絮凝法处理的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淀粉絮凝剂几乎不溶于水,因此提高淀粉絮凝剂的溶解性,对于提高淀粉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α-淀粉酶对玉米淀粉进行水解,接枝共聚合成淀粉絮凝剂,通过改性最终制备得到水解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并通过试验对其合成指标进行了考察以及与普通淀粉絮凝剂的溶解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解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在具备良好的絮凝效果的同时,其溶解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水解 絮凝剂 絮凝效果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催化剂对硅烷接枝LLDPE水解交联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龚跃武 朱家玉 +3 位作者 张尔梅 王孝军 杨其 杨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硅烷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通过考察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辛酸亚锡、有机钛螯合物(ZL-928)三种不同催化剂的用量以及水解交联时间对交联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凝胶率、热延伸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来研究不同催化剂... 以硅烷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通过考察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辛酸亚锡、有机钛螯合物(ZL-928)三种不同催化剂的用量以及水解交联时间对交联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凝胶率、热延伸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来研究不同催化剂对体系水解交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长而增加,当其用量增加到1.6 g后,凝胶率不再有明显变化。交联后基体的凝胶率、热延伸和力学性能随水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一定时间之后增加趋势变缓。同时综合比较不同催化剂体系的的凝胶率、热延伸和力学性能发现,三种催化剂催化效率:辛酸亚锡>DBTDL>ZL-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硅烷 催化剂 水解交联反应 凝胶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PS-NaHSO_3引发MMA与交联淀粉接枝共聚及其产物对电镀废水中Ag^+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巫拱生 孙书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2-248,共7页
以KPS-NaHSO_3为引发体系,合成了MMA与交联淀粉的接枝共聚物。当[KPS]为8×10^(-3)mol·l^(-1)、[NaHSO_3]为1.2×10^(-2)mol·l^(-1)、[MMA]为6×10^(-1)mol·l^(-1)、固液比为2:100、40℃反应4小时,所得接枝... 以KPS-NaHSO_3为引发体系,合成了MMA与交联淀粉的接枝共聚物。当[KPS]为8×10^(-3)mol·l^(-1)、[NaHSO_3]为1.2×10^(-2)mol·l^(-1)、[MMA]为6×10^(-1)mol·l^(-1)、固液比为2:100、40℃反应4小时,所得接枝共聚物的G、E及PMMA支链的(?)_η均较高。将接枝共聚物用NH_2NH_2改性,制得含—COONHNH_2功能基的改性接枝共聚淀粉。此产物对Ag^+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0.6mg/g,对电镀废水中所含Ag^+离子的回收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A 交联淀粉 共聚 吸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接枝交联双重改性淀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园园 徐志前 +3 位作者 储小红 华林林 潘智杰 吕建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9-33,共5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与亚硫酸氢钠(NaHSO3)为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丁酯(BA)为接枝单体,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制得了接枝交联双重改性淀粉基木材胶黏剂。采用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AM与BA质量比、APS...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与亚硫酸氢钠(NaHSO3)为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丁酯(BA)为接枝单体,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制得了接枝交联双重改性淀粉基木材胶黏剂。采用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AM与BA质量比、APS与NaHSO3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淀粉基木材胶黏剂胶合强度及耐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与BA的接枝改性可以提高淀粉基木材胶黏剂胶合强度及耐水性,红外光谱证实AM和BA与淀粉发生了接枝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交联 木材胶黏剂 胶合强度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接枝ABS树脂及其水解交联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永华 黄华 刘念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共3页
在Haake密炼机中进行硅烷和ABS树脂的接枝反应 ,接枝产物在沸水中进行水解交联。研究了硅烷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凝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本研究范围内 ,对于ABS树脂 ,只有使用... 在Haake密炼机中进行硅烷和ABS树脂的接枝反应 ,接枝产物在沸水中进行水解交联。研究了硅烷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凝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本研究范围内 ,对于ABS树脂 ,只有使用 3 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 (VMMS)作为接枝单体和丙烯酰胺作为引发剂才能得到一定的凝胶率。接枝率随单体用量增加而增加 ,凝胶率则先升高后趋于一定值。接枝率和疑胶率还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先迅速增加后趋于一定值。温度和转速较低时 ,对凝胶率没有明显影响 ,但温度和转速很高时 ,凝胶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 ABS树脂 水解交联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成胶的淀粉-聚丙烯酰胺水基凝胶调堵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宏岭 侯吉瑞 +2 位作者 岳湘安 杨升峰 曹建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8-361,343,共5页
题示调堵剂由4.1%淀粉、4.1%AM、0.16%引发剂、0.04%交联剂组成,用吉林油田采出水(矿化度5.15 g/L)配制,30℃成胶时间17小时,成胶强度(通过面积28.3 cm2的两层20目筛网所需驱动压力)为0.85~0.95 MPa,加入0.02%~0.20%缓聚剂可使成胶时... 题示调堵剂由4.1%淀粉、4.1%AM、0.16%引发剂、0.04%交联剂组成,用吉林油田采出水(矿化度5.15 g/L)配制,30℃成胶时间17小时,成胶强度(通过面积28.3 cm2的两层20目筛网所需驱动压力)为0.85~0.95 MPa,加入0.02%~0.20%缓聚剂可使成胶时间延至25~90小时.可用不同油藏采出水(矿化度4.47~263 g/L)配制,在各该油藏温度下(40~120℃)成胶.在30 m长40~60目含粘土约30%的露头砂填充管中注入9.5 m长调堵剂,沿程压力表明该调堵剂运移性能良好;入口处表观粘度计算值为0.05 Pa·s,8.16 m处下降至0.04 Pa·s;成胶后入口注水压力达60 MPa时,5.50 m及以下压力降至零.在2 m长、K=9.78 μm2填砂管中以不同流量注入调堵剂,流出后的成胶率≥90%.在渗透率0.199~23.7μm2的4支1 m长填砂管注入0.3 PV调堵剂,成胶后注水突破压力梯度(7.8~8.4 MPa/m)、水驱至9 PV时的残余阻力系数(30~2850)及封堵率(96.7%~99.7%)均随原始渗透率增大而增大.0.3 m长2组高低渗填砂管并联,注入0.35 PV调堵剂时的分流率比与渗透率级差成正比,成胶后注水分流率发生反转.图3表5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堵水剂 淀粉聚丙烯酰胺交联凝胶 地下成胶 封堵特性 运移性能 高渗透层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淀粉对剪切增稠胶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家星 徐进 +3 位作者 杨孟楠 袁久刚 范雪荣 高卫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5-190,共6页
为提高剪切增稠胶(STG)的抗冲击与阻尼性能,以交联淀粉(CS)、STG为主要原料制备CS-STG。采用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偏光显微镜(P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旋转流变仪分析考量了CS-STG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流变... 为提高剪切增稠胶(STG)的抗冲击与阻尼性能,以交联淀粉(CS)、STG为主要原料制备CS-STG。采用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偏光显微镜(P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旋转流变仪分析考量了CS-STG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流变性能,探究了CS对STG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STG样品表面C、O、Si元素均匀分布,含量与STG相近;加热过程中CS与STG反应生成Si—O—C键,极大地增强受力时应力传播的范围;交联反应能保护淀粉在制备CS-STG时不被高温破坏;CS与STG两相相容性较好,未发生微观相分离;CS-STG的剪切增稠效果及耗能能力均强于目前常用的CaCO_(3)和SiO_(2)无机颗粒,其中在STG中添加CS(质量分数为50%)的样品在大振荡模式下能量耗散为STG的1549%,剪切模量达到STG的2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剪切增稠胶 旋转流变仪 共价键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交联体膨聚合物性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卢祥国 王伟 +1 位作者 苏延昌 彭占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4-327,共4页
颗粒状预交联体膨聚合物由淀粉接枝聚丙烯腈的碱性水解产物交联而成,已用于大庆长垣北部地区高含水(93.1%)油藏注水井深部调剖.对该聚合物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该体膨聚合物的吸水倍率(m/m)和溶胀倍率(v/v)受粒径影响小而受介质影... 颗粒状预交联体膨聚合物由淀粉接枝聚丙烯腈的碱性水解产物交联而成,已用于大庆长垣北部地区高含水(93.1%)油藏注水井深部调剖.对该聚合物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该体膨聚合物的吸水倍率(m/m)和溶胀倍率(v/v)受粒径影响小而受介质影响大,在清水中最大,在500和1000 mg/L HPAM溶液中次之,在污水中最小,2 h和48 h值相差不很大,48 h值已接近平衡值,分别在10.55~7.21和16.74~12.64范围.将不同粒度体膨聚合物的0.3%清水悬浮液注入渗透率5.2 μm2的人造岩心,阻力系数Fr和残余阻力系数Frr均不大;在0.44~10.6 μm2的人造岩心中注入粒度>200目体膨聚合物在粘度24.8 mPa·s HPAM溶液中的0.3%悬浮液,测得Fr值为13.10~6.13,Frr值为6.95~4.87,均大大升高,其注入曲线复杂化,表明岩心中发生了颗粒运移、捕集、再运移、再捕集过程,岩心中间点和入口压力同步升高,显示悬浮液具有良好传输能力.溶胀2 h、剪切、测定粒度分布的结果表明,污水中溶胀的聚合物比清水中溶胀的聚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剪切破碎能力.图3表3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膨胀聚合物 颗粒调堵剂 交联淀粉接枝水解聚丙烯腈 应用性能 携带液 深部词剖 高含水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淀粉絮凝剂合成工艺 被引量:11
16
作者 相波 李义久 倪亚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0-303,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 ,以环氧氯丙烷 (ECH)作交联剂 ,合成高交联淀粉 (CS) ;以HClO4作引发剂 ,以ECH作醚化剂 ,合成中间产物 3 氯 2 羟基丙烯基交联淀粉 (CHCS) ,在碱性条件下再与乙二胺反应 ,得到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螯合能力的氨基淀粉 (C...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 ,以环氧氯丙烷 (ECH)作交联剂 ,合成高交联淀粉 (CS) ;以HClO4作引发剂 ,以ECH作醚化剂 ,合成中间产物 3 氯 2 羟基丙烯基交联淀粉 (CHCS) ,在碱性条件下再与乙二胺反应 ,得到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螯合能力的氨基淀粉 (CAS)。最佳醚化条件 :CS含水质量分数为 7.0 % ,ECH与CS的摩尔比为 2 .5∶1,HClO4与CS的摩尔比为 0 .0 3∶1,反应时间为 8h ,反应温度为 95℃。以该法制得的CAS对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能力为 78.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交联 醚化 氨基淀粉 高分子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吸附剂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俊丽 扶雄 +2 位作者 杨连生 罗志刚 黄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03-107,共5页
淀粉及其衍生物因具有卓越的吸附能力、可再生和生物降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影响淀粉基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吸附能力等因素进行了介绍,找出其最佳吸附条件、吸附等温线和最大吸附容量。并对淀粉基吸附剂与其他低成本吸... 淀粉及其衍生物因具有卓越的吸附能力、可再生和生物降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影响淀粉基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吸附能力等因素进行了介绍,找出其最佳吸附条件、吸附等温线和最大吸附容量。并对淀粉基吸附剂与其他低成本吸附剂做了比较,指出淀粉吸附剂具有许多商业化优势,必将成为重金属污水处理的主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金属离子 不溶性淀粉共聚物 交联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野豌豆淀粉基高吸水树脂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廷国 钱立武 +3 位作者 黄志良 吴小说 郭军 刘天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122,共8页
为有效利用野生淀粉资源,利用过硫酸铵(APS)引发丙烯酸(AA)和野豌豆淀粉的接枝聚合反应,采用静态一锅法制备了凝胶型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VS-SAP)。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起泡剂用量和加入时间对产物平衡和实... 为有效利用野生淀粉资源,利用过硫酸铵(APS)引发丙烯酸(AA)和野豌豆淀粉的接枝聚合反应,采用静态一锅法制备了凝胶型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VS-SAP)。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起泡剂用量和加入时间对产物平衡和实时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制备条件为淀粉0.3 g,纯水24 mL,NaOH 0.80 g,APS 30 m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6 mg,AA 3.6 mL,在65℃反应30 min后添加NaHCO_3 0.5 g/g(以淀粉质量计),继续反应4.5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VS-SAP得率为95.7%,其对纯水、自来水、生理盐水和人工尿液的吸液率分别为2 589、604、101和104 g/g,浸泡1 h吸自来水可达257 g/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丙烯酸成功地接枝到淀粉分子链上;碘显色试验结果显示产物仍然保留了淀粉的部分分子链结构;热重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起泡剂NaHCO_3的加入使产物热稳定性提高,形貌更加疏松、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水凝胶 交联 野豌豆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法合成玉米淀粉基高吸水树脂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廷国 吴小说 +3 位作者 伍光辉 刘天宝 汪新 郭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5-257,共3页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丙烯酸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静态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凝胶型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纯水、自来水、...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丙烯酸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静态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凝胶型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纯水、自来水、生理盐水和人工尿液的倍率分别为1840、740、101和108g/g。FT-IR结果显示丙烯酸成功的接枝到淀粉分子链上。碘显色实验结果显示产物仍然保留了淀粉的分子链结构,具有潜在的良好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共聚 三维网络结构 适度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和毛油用改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毅 高园园 +1 位作者 张昊 刘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44-12147,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两种改性淀粉用于和毛油的添加剂。通过接枝丙烯酰胺和羧甲基化两步反应,制备出粉接枝丙烯酰胺羧甲基化复合改性淀粉,使该改性淀粉同时具有丙烯酰胺接枝淀粉和羧甲基淀粉的性质;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的交联淀...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两种改性淀粉用于和毛油的添加剂。通过接枝丙烯酰胺和羧甲基化两步反应,制备出粉接枝丙烯酰胺羧甲基化复合改性淀粉,使该改性淀粉同时具有丙烯酰胺接枝淀粉和羧甲基淀粉的性质;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的交联淀粉,能够增加淀粉的粘度稳定性和附着力。对制备的改性淀粉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以及溶解性和其它理化性能的测定,为淀粉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毛纺加工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淀粉 交联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