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交联-絮凝沉淀法筛选产转谷氨酰胺酶放线菌株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国燕 胡青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2-634,共3页
为寻找一种廉价、快捷的方法选育转谷氨酰胺酶(MTG)菌株,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土壤放线菌,根据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反应结果的特性,设计了一种蛋白质交联—絮凝沉淀性能测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复筛,用比色法测定MTG酶活,并用插片法进行复筛... 为寻找一种廉价、快捷的方法选育转谷氨酰胺酶(MTG)菌株,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土壤放线菌,根据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反应结果的特性,设计了一种蛋白质交联—絮凝沉淀性能测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复筛,用比色法测定MTG酶活,并用插片法进行复筛菌株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出16株放线菌,经复筛后有6株放线菌产生沉淀,即具有MTG酶活性,且其中LH-011的MTG酶活最大,达0.76u·mL-1。经初步鉴定,6株放线菌均属于放线菌科链霉属。可见,用蛋白交联—絮凝沉淀性能测定的方法可以筛选出产MTG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蛋白质交联-絮凝沉淀法 MTG酶活 筛选 链霉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淀粉的制备与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师伟 王才 +3 位作者 许冬梅 张文英 潘则林 王秀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5-147,151,共4页
通过交联沉淀法制备了淀粉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将苄基取代淀粉葡萄糖单元上的羟基,经FT-IR、1H-NMR、XRD及SEM等对其结构与形态进行表征,得到取代度(DS)约为0.05、且具有一定疏水性的苄基淀粉微细颗粒。纳米淀粉和苄基淀粉微... 通过交联沉淀法制备了淀粉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将苄基取代淀粉葡萄糖单元上的羟基,经FT-IR、1H-NMR、XRD及SEM等对其结构与形态进行表征,得到取代度(DS)约为0.05、且具有一定疏水性的苄基淀粉微细颗粒。纳米淀粉和苄基淀粉微细颗粒的结晶结构不同于原淀粉,结晶度明显降低。它们的形态呈球形,粒径分别为50 nm~100 nm和50 nm~500 nm。所制备的纳米淀粉及苄基淀粉微细颗粒对聚合物基体具有增强、增韧的功能,有望在橡胶等聚合物基体中应用,且苄基淀粉微细颗粒具有双亲性结构,可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纳米粒子 交联沉淀法 苄基淀粉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