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CDMA系统中Turbo码编译码器交织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旭方 覃团发 陈跃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针对 WCDMA系统支持的几种业务速率 ,通过仿真对交织器的交织长度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 WCDMA系统中可以选择 3 840和 1 44
关键词 WCDMA系统 译码器 交织长度 TURBO码 交织 编码器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侧公交专用车道模式下右转交织长度建模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恒 谌垚 +3 位作者 徐扬 白乔文 汪昆维 刘鑫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5-171,共7页
在设置路侧公交专用道的交叉口处,可通过划定交织区的方式允许右转车辆借用一定长度的公交专用道通行.合理规划公交车与右转车的交织区长度有利于提高借道右转的通行效率,减少在交织区前的排队车辆数从而降低道路混乱程度,保障公交车的... 在设置路侧公交专用道的交叉口处,可通过划定交织区的方式允许右转车辆借用一定长度的公交专用道通行.合理规划公交车与右转车的交织区长度有利于提高借道右转的通行效率,减少在交织区前的排队车辆数从而降低道路混乱程度,保障公交车的专用路权.本文分析了公交站点影响下的公交车车头时距分布,建立了右转车穿越交织区长度计算模型,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和模型验证.研究成果可为公交优先条件下的交叉口空间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专用车道 右转机动车 交织长度 公交车车头时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指标的最小交织段长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艳 陈景雅 罗冬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53-58,共6页
高速公路中最小交织段长度的确定会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网的服务水平和行车安全等,因而有必要对其取值进行合理的计算分析.本文选取密度指标评价交织段服务水平,研究了以辅助车道相连的两相邻互通式立交最小交织段长度.通过分析我国《公... 高速公路中最小交织段长度的确定会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网的服务水平和行车安全等,因而有必要对其取值进行合理的计算分析.本文选取密度指标评价交织段服务水平,研究了以辅助车道相连的两相邻互通式立交最小交织段长度.通过分析我国《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中的相关方法,建立了交织段服务水平的计算模型.并根据最不利的交通条件,采用Visual Basic程序计算了A型交织段的车流速度与密度值.对计算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了对应于各级服务水平下交织段长度与交织总流量的临界线图,通过该图可直接得到满足某一服务水平和交织流量下所需的最小交织段长度.最后通过VISSIM仿真平台模拟交织段的运行状况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最小交织长度 服务水平 互通立交 VISSI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可靠性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航 段和柱 储泽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4,共7页
城市快速路中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合理设置将对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服务水平、通行能力、行车安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有必要对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取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基于《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交织区中的相关方法建立交织区... 城市快速路中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合理设置将对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服务水平、通行能力、行车安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有必要对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取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基于《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交织区中的相关方法建立交织区长度的计算模型;以该模型为依托结合可靠度理论,建立最小交织区长度可靠度功能函数,对交织车辆区间平均速度、交织区基本路段的平均自由流车速等随机变量的随机性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利用蒙特卡罗法讨论现行规范中最小交织区长度设计取值的安全可靠性,用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标进行评价。参考《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城市快速路对应安全等级的可靠度要求,计算不同设计速度下的交织区长度,并结合实例验证,其计算结果具有较高安全性。研究表明:以150 m作为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应用于快速路设计,其失效概率较大且安全性较低;通过以满足一级安全等级条件的目标可靠度反算,推荐在100、80、60 km/h共3种设计速度下,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分别取400、370、350 m,可提高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织长度 可靠度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模型的线性分组码及分组交织识别 被引量:3
5
作者 郑鹏鹏 张玉 杨晓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84-86,90,共4页
针对通信系统中错误不可避免的现状,在矩阵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反向纠错思想。利用穷举法,穷举条件规定范围内所有可能的分组码和分组交织模式,在纠错译码后再进行判定,得出正确的交织参数。对该方法在不同的误码率条件下进行仿真,得出... 针对通信系统中错误不可避免的现状,在矩阵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反向纠错思想。利用穷举法,穷举条件规定范围内所有可能的分组码和分组交织模式,在纠错译码后再进行判定,得出正确的交织参数。对该方法在不同的误码率条件下进行仿真,得出能够正确识别的误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线性分组码 分组交织 误码率 交织关系 交织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快速路交织区交通流仿真建模 被引量:9
6
作者 熊胜辉 李星毅 施化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1-554,570,共5页
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由于复杂的交通流容易造成拥塞,成为快速路交通的瓶颈。充分考虑到辅道交通流对交织区的影响,以元胞自动机NS模型为基础,通过设定跟车规则、换道规则,对一个包含入口匝道、出口匝道、主线车道和辅道的快速路交织区路网... 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由于复杂的交通流容易造成拥塞,成为快速路交通的瓶颈。充分考虑到辅道交通流对交织区的影响,以元胞自动机NS模型为基础,通过设定跟车规则、换道规则,对一个包含入口匝道、出口匝道、主线车道和辅道的快速路交织区路网建立模型进行微观仿真。仿真得出交织区长度对流量、密度、速度等交通流参数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优交织区长度参考值,最后用HCM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跟车规则 换道规则 仿真模型 交织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Turbo码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邢莉 王忠 +1 位作者 李兴国 任昊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
为了使Turbo码仿真更容易,研究并建立了基于Matlab中Simulink通信模块的Turbo码仿真模型。Turbo码编码器采用两个相同的分量编码器通过交织器并行级联而成。Turbo码译码器采用不同的译码算法,这些算法由S函数调用m文件实现。使用所建立... 为了使Turbo码仿真更容易,研究并建立了基于Matlab中Simulink通信模块的Turbo码仿真模型。Turbo码编码器采用两个相同的分量编码器通过交织器并行级联而成。Turbo码译码器采用不同的译码算法,这些算法由S函数调用m文件实现。使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交织长度越大、迭代次数越多、译码算法越优,Turbo码性能越好。设计实际系统时,应综合考虑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SIMULINK仿真 交织长度 迭代次数 译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Turbo码译码性能仿真 被引量:2
8
作者 强世锦 荣健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7-59,共3页
由于大气激光通信信道对光信号的衰减极大,实际通信系统的编码应具有极强纠随机差错和纠突发差错的能力。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信道的特殊性,结合当前优异的编码技术Turbo码对信道进行编码,通过对大气激光通信信道的分析对Turbo码编译码系... 由于大气激光通信信道对光信号的衰减极大,实际通信系统的编码应具有极强纠随机差错和纠突发差错的能力。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信道的特殊性,结合当前优异的编码技术Turbo码对信道进行编码,通过对大气激光通信信道的分析对Turbo码编译码系统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大气激光通信信道的系统模型,仿真分析了Turbo码实现低误码率的大气激光信息传输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采用不同算法和不同交织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Turbo码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激光通信 TURBO码 OOK Matlab仿真 译码算法 交织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零Turbo码参数的盲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昭军 张立民 钟兆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1-567,共7页
针对归零Turbo码码率、码组起点、交织起点、交织长度参数识别问题,首先引入矩阵秩量比的概念,推导出适用于归零Turbo码矩阵秩量比下限,提出了基于秩量比判决门限的码长识别算法;其次,遍历一交织帧输出码元,找出最小秩量比对应的位置,... 针对归零Turbo码码率、码组起点、交织起点、交织长度参数识别问题,首先引入矩阵秩量比的概念,推导出适用于归零Turbo码矩阵秩量比下限,提出了基于秩量比判决门限的码长识别算法;其次,遍历一交织帧输出码元,找出最小秩量比对应的位置,实现交织起点和码组起点的识别;然后,依靠完整的交织帧输出数据,利用分析矩阵实现码率与分量编码器中寄存器个数识别;最后,由以上识别的参数计算出交织长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5 dB时,单靠信息序列,各部分的识别概率能达到80%以上;在交织长度为100时,提出的识别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性能相近,识别时间大约缩短为原来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零Turbo码 盲识别 码率 码组起点 交织起点 交织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右转出口上游公交车头时距分布特征
10
作者 姚红云 梁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64-368,共5页
为了描述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右转出口上游公交车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考虑公交停靠站对公交车头时距分布的影响,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类。基于实测数据,对公交车头时距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并通过卡方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从定性... 为了描述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右转出口上游公交车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考虑公交停靠站对公交车头时距分布的影响,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类。基于实测数据,对公交车头时距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并通过卡方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公交车头时距分布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可插间隙理论,建立了右转车辆在交织区延长后的通行能力模型;结合两种类型下的公交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分别建立了交织区长度与公交车流量和右转车流量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Ⅰ类公交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第Ⅱ类公交车头时距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交车头时距 卡方检验 间隙理论 交织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交通广场设计的研究和分析
11
作者 陈兆镛 《城市规划》 1980年第1期30-41,共12页
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技术的统一观点出发,来探讨环交广场设计和分析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设计工作效率,提出一种环交广场专用的设计分析图表作为工具来达到上述的目的。但限于水平低。
关键词 环道 中心岛 设计车速 交织 广场设计 环形交通 交织长度 车道 右转弯 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