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织多址与迭代多用户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琴 许善玉 《信息技术》 2007年第12期47-49,52,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多址方式IDMA,它采用不同的交织序列作为用户的标识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CDMA,IDMA继承了CDMA的很多优点,而且它以非常低的解码代价支持多用户,具有复杂度低、运算量小的特点。IDMA与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相结合,在计算复... 介绍了一种新的多址方式IDMA,它采用不同的交织序列作为用户的标识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CDMA,IDMA继承了CDMA的很多优点,而且它以非常低的解码代价支持多用户,具有复杂度低、运算量小的特点。IDMA与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相结合,在计算复杂度增加较少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 码分多址 迭代检测 多用户检测 码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信息转移图的光交织多址系统性能分析
2
作者 郑晓伟 周小林 杜建洪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光交织多址(OIDMA)技术是自由空间光(FSO)通信中的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和较低的多用户检测(MUD)复杂度等优点。外信息转移(EXIT)曲线图是分析迭代结构的有效工具。本文利用EXIT曲线图对OIDMA FSO系统在深空和深... 光交织多址(OIDMA)技术是自由空间光(FSO)通信中的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和较低的多用户检测(MUD)复杂度等优点。外信息转移(EXIT)曲线图是分析迭代结构的有效工具。本文利用EXIT曲线图对OIDMA FSO系统在深空和深Gamma-Gamma大气湍流衰弱信道中的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OIDMA FSO系统在不同环境中都具有稳定的快速收敛性和良好的系统性能,且EXIT曲线图能够准确、高效地分析OIDMA FSO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 交织多址 多用户检测 互信息 外信息转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织多址的密集射频识别系统检测方案
3
作者 沈伟杰 周小林 屠艳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3年第5期753-756,774,共5页
为降低密集射频识别技术(RFID)网络在多读卡器、多标签环境中的冲突并提高网络容量,提出一种新的多读卡器联合检测方案。该方案将 RFID读卡器密集排列,并应用交织多址技术,使得处于多个读卡器覆盖范围内的标签之间的干扰能够得到... 为降低密集射频识别技术(RFID)网络在多读卡器、多标签环境中的冲突并提高网络容量,提出一种新的多读卡器联合检测方案。该方案将 RFID读卡器密集排列,并应用交织多址技术,使得处于多个读卡器覆盖范围内的标签之间的干扰能够得到解析。这使得读卡器间的联合检测与分集合并成为可能,从而达到更高的信道复用率和网络容量。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密集 RFID环境中该系统可以在同等或更好误码率条件下实现2-6倍的信道复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 交织多址 针孔信道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织多址技术在BRadio系统上行链路中的应用
4
作者 胡莉丽 薛光达 康登榜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7期36-39,共4页
基于BRadio系统上行采用的时频域联合单载波调制时分多址(TFU-SCM-TDMA)技术,将交织多址接入(IDMA)技术引入其中,同一时隙中可以支持多用户同时通信。该方式用不同的交织器区分不同用户,并在发送端插入训练序列以分别获得用户到基站的... 基于BRadio系统上行采用的时频域联合单载波调制时分多址(TFU-SCM-TDMA)技术,将交织多址接入(IDMA)技术引入其中,同一时隙中可以支持多用户同时通信。该方式用不同的交织器区分不同用户,并在发送端插入训练序列以分别获得用户到基站的信道信息,在接收端采用多用户迭代译码消除其他用户的干扰。在AWGN和瑞利衰落信道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io系统 TFU—SCM—TDMA 交织多址 迭代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新型多址技术探讨
5
作者 严春林 袁弋非 +1 位作者 王森 吕思颍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6G大规模通信场景迫切需要使用新型多址技术解决海量终端随机接入问题,其他多种场景也需要6G新型多址来提高传输速率,降低接入时延,增强传输可靠性。回顾了5G非正交多址的标准化历程,总结了各种非正交多址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标准化过程... 6G大规模通信场景迫切需要使用新型多址技术解决海量终端随机接入问题,其他多种场景也需要6G新型多址来提高传输速率,降低接入时延,增强传输可靠性。回顾了5G非正交多址的标准化历程,总结了各种非正交多址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标准化过程中的经验,研究并评估了稀疏交织多址和基于Reed-Muller码的无源多址两种新型多址性能。本研究可为未来6G新型多址的选型和标准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6G新型多址接入 压缩感知 稀疏交织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MA通信系统中的粒子群交织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岳克强 赵知劲 尚俊娜 《电子设计工程》 2009年第10期5-7,共3页
在IDMA系统中,交织序列区分不同用户,其产生是随机且独立的。但一些交织序列互相关系数接近1,这严重影响通信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应用于IDMA通信系统中的粒子群交织算法。该方法以互相关矩阵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寻找最优交织... 在IDMA系统中,交织序列区分不同用户,其产生是随机且独立的。但一些交织序列互相关系数接近1,这严重影响通信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应用于IDMA通信系统中的粒子群交织算法。该方法以互相关矩阵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寻找最优交织序列。仿真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非随机交织、随机交织和基于进化算法的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互相关矩阵 交织多址接入(I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随机序列的IDMA交织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涛 《中国新通信》 2019年第1期51-54,共4页
交织多址(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DMA)系统依靠不同的交织器作为其区分用户的唯一方式,但是传统的交织器不但增加接收机的计算复杂度而且浪费额外的存储资源和带宽资源。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交织器在IDMA系统中的作用以... 交织多址(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DMA)系统依靠不同的交织器作为其区分用户的唯一方式,但是传统的交织器不但增加接收机的计算复杂度而且浪费额外的存储资源和带宽资源。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交织器在IDMA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传统交织器的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用于IDMA系统中基于随机序列替代交织器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但能够达到传统方法的性能,而且能有效地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 随机序列 交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MA中的线性同余交织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雷萌 朱光喜 +1 位作者 林沛 陈永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同余生成器(LCG)来构造IDMA系统中随机交织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LCG的参数使其周期达到最大.为了设计方便,取LCG的模为2的整数幂.利用文中的方法产生母交织器,再对其进行循环移位,即得到每个用户的交织器.其中超出...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同余生成器(LCG)来构造IDMA系统中随机交织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LCG的参数使其周期达到最大.为了设计方便,取LCG的模为2的整数幂.利用文中的方法产生母交织器,再对其进行循环移位,即得到每个用户的交织器.其中超出交织范围的随机数将被丢弃.数学推导证明,在上述条件下LCG的模必须严格大于交织器的深度.利用基向量相关峰值方法和误比特率性能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 线性同余生成器 基向量相关性峰值 循环移位 随机交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DMA的无线多址接入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涛 益晓新 李辉 《无线通信技术》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一种新颖的IDMA技术被提出用以区分多用户。交织多址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CDMA,系统的发送端采用不同交织器来区分用户,接收端则采用低复杂度的码片级迭代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误码性能,另外系统还继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一种新颖的IDMA技术被提出用以区分多用户。交织多址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CDMA,系统的发送端采用不同交织器来区分用户,接收端则采用低复杂度的码片级迭代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误码性能,另外系统还继承了CDMA的许多优点,拥有良好抗干扰性能和高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 交织 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同余的IDMA交织器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智峰 王启新 丘水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9-492,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同余的IDMA交织器设计方案,并且给出了详细的交织器设计算法.它能满足IDMA交织器设计中低存储量、容易产生交织序列、交织器同步数据少、交织器之间相关性小的要求.本文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交织器性能优于...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同余的IDMA交织器设计方案,并且给出了详细的交织器设计算法.它能满足IDMA交织器设计中低存储量、容易产生交织序列、交织器同步数据少、交织器之间相关性小的要求.本文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交织器性能优于伪随机交织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 线性同余 交织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对称IDMA交织器的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智峰 丘水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交织分多址(IDMA)通信系统采用不同的交织器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各用户使用相同的扩频序列进行扩频,所以交织器在IDMA保密通信性能上有关键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关于具保密通信功能的IDMA交织器设计的研究.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非对称IDMA交... 交织分多址(IDMA)通信系统采用不同的交织器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各用户使用相同的扩频序列进行扩频,所以交织器在IDMA保密通信性能上有关键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关于具保密通信功能的IDMA交织器设计的研究.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非对称IDMA交织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离散Arnold映射,通过类似非对称密钥加密的方法实现保密通信.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交织器不但在通信性能上等同于伪随机交织器,而且能提供保密通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多址 扩频通信 交织器设计 离散Arnold映射 保密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消除接收机低复杂度低时延方案
12
作者 殷作亮 毛兴鹏 +1 位作者 蔡俊 张乃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32-1038,共7页
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技术复杂度和处理时延均较高,难以有效实施于未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端.针对此问题,利用交织区分多址(IDMA)的多址干扰消除原理,提出了一种多址干扰新方案——分组扩频交织分多址(GSID-MA).该方案通过对用户进行... 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技术复杂度和处理时延均较高,难以有效实施于未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端.针对此问题,利用交织区分多址(IDMA)的多址干扰消除原理,提出了一种多址干扰新方案——分组扩频交织分多址(GSID-MA).该方案通过对用户进行合理分组,可有效降低用户接收机的复杂度和处理时延.首先构建出交织扩频多址的系统模型,然后对其系统容量、复杂度、处理时延及误码率性能等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并对其分组方式和交织器复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与仿真表明,在合理的分组方式下GSIDMA的复杂度与处理时延可在IDMA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同时其性能与IDMA接近;该方案的低复杂度、低处理时延特性使其更适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频交织多址 多用户检测 低复杂度 低延时 多址干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MA下行链路的传输及简化接收方法
13
作者 熊兴中 胡剑浩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1-926,共6页
针对IDMA下行链路中用户端接收设备复杂度比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分双工(TDD)模式和时间反转(TR)技术的IDMA下行传输及简化接收方法。该方法通过时分双工获得信道冲激响应,基站发射端利用信道冲激响应的时间反转预处理发射信号... 针对IDMA下行链路中用户端接收设备复杂度比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分双工(TDD)模式和时间反转(TR)技术的IDMA下行传输及简化接收方法。该方法通过时分双工获得信道冲激响应,基站发射端利用信道冲激响应的时间反转预处理发射信号。在时间反转及多输入单输出(MISO)技术作用下,利用不同用户信道冲激响应之间的弱相关性以及时间反转处理的空间和时间压缩特性,削弱多用户干扰、共道干扰和符号间干扰。从而使用户接收端只需一个简单的单径接收机即可完成信号的检测,避免了复杂的码片级迭代多用户检测,同时将信道估计器也从用户端转移到基站端,进而使用户端接收设备复杂度大大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链路 交织多址 多用户检测 时间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载波通信中的干扰特性及抑制技术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高境 熊兴中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电力线除了向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外,也可以作为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可靠、高效地传输信息是任何一种通信网络的基本要求,对电力载波通信信道动态负载效应的阻抗特性、多径效应的衰减特性、脉冲噪声的干扰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 电力线除了向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外,也可以作为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可靠、高效地传输信息是任何一种通信网络的基本要求,对电力载波通信信道动态负载效应的阻抗特性、多径效应的衰减特性、脉冲噪声的干扰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物理层的信号处理以及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角度,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抑制电力载波通信干扰技术的可行性,进而为探寻有效的抑制电力载波通信脉冲干扰的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载波通信 脉冲干扰 正交频分复用 交织多址 分数低阶统计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子计数的协作自由光通信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彦东 周小林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计数的协作自由光通信技术。在自由光通信中,利用网络编码中继协作机制和光子计数技术,在保证系统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抗衰落的能力。采用了交织多址接入方案,降低了多用户检测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计数的协作自由光通信技术。在自由光通信中,利用网络编码中继协作机制和光子计数技术,在保证系统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抗衰落的能力。采用了交织多址接入方案,降低了多用户检测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供良好的传输性能,并且在衰落信道中,中继协作机制能够带来明显的空间分集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计数 网络编码 交织多址 自由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径下Turbo码IDMA网络编码中继合作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彦东 周小林 胡蝶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1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基于交织多址网络编码中继合作系统,分析了其采用Turbo编码后在多径信道环境下的系统性能。研究了该系统中利用不同交织器来实现多用户的多址接入方式以及网络编码的中继合作机制。将多径信道以及Turbo编码融入该系统中,搭建计算机仿真... 基于交织多址网络编码中继合作系统,分析了其采用Turbo编码后在多径信道环境下的系统性能。研究了该系统中利用不同交织器来实现多用户的多址接入方式以及网络编码的中继合作机制。将多径信道以及Turbo编码融入该系统中,搭建计算机仿真环境,通过仿真数据分析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信道环境下,采用Turbo编码的交织多址网络编码中继合作系统的系统误码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径信道 网络编码 交织多址 TURBO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IDMA系统的迭代频偏估计及补偿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兴中 骆忠强 郝黎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02-1607,共6页
针对OFDM-IDMA系统中载波频偏(CFO)带来的子载波之间的干扰问题,提出了在各用户具有相同频偏下的联合逐码片(CBC)迭代检测的载波同步方法。该方法利用迭代检测中的外信息重构的信号作为虚拟的训练序列进行频域频偏估计,同时进行相应的... 针对OFDM-IDMA系统中载波频偏(CFO)带来的子载波之间的干扰问题,提出了在各用户具有相同频偏下的联合逐码片(CBC)迭代检测的载波同步方法。该方法利用迭代检测中的外信息重构的信号作为虚拟的训练序列进行频域频偏估计,同时进行相应的时域频偏补偿。理论分析及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逐码片迭代检测的OFDM-IDMA系统的频偏估计和补偿方法能够使系统性能接近无频偏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交织多址 载波频偏 逐码片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湍流中基于光子计数的多入单出迭代检测
18
作者 张鼎臣 周小林 杜建洪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3年第1期85-90,共6页
大气湍流导致的光强闪烁,会造成自由空间光通信的信道衰落和传输突发错误。为了克服该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光子计数的多层交织多入单出(MISO)迭代检测方案。在受限散粒噪声Poisson信道模型下,推导了迭代检测算法。针对重复码和级联卷积码... 大气湍流导致的光强闪烁,会造成自由空间光通信的信道衰落和传输突发错误。为了克服该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光子计数的多层交织多入单出(MISO)迭代检测方案。在受限散粒噪声Poisson信道模型下,推导了迭代检测算法。针对重复码和级联卷积码,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分析了系统性能。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获得理想的误码率(BER),并易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单出 迭代检测 收敛性 光子计数 交织多址 后验概率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抽头长度的水声通信多用户检测器
19
作者 刘志勇 王樱华 汪引引 《信息技术》 2018年第1期49-52,59,共5页
针对水声信道环境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变抽头长度的水声通信多用户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交织多址技术,用不同的交织器区分用户,并通过长度更新算法调整抽头长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变抽头长度的多用户检测器能够自适应地收敛到最优抽头长度... 针对水声信道环境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变抽头长度的水声通信多用户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交织多址技术,用不同的交织器区分用户,并通过长度更新算法调整抽头长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变抽头长度的多用户检测器能够自适应地收敛到最优抽头长度,从而获得系统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交织多址 多用户检测 变抽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4G的新型无线接入技术
20
作者 夏楠 彭涛 《无线通信技术》 2011年第4期24-27,共4页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线接入系统方式IDMA。作为一种特殊的CDMA,它采用不同的交织序列来区分用户。它继承了CDMA的很多优点,能支持多用户,具有复杂度低,运算量小的特点。IDMA采用迭代检测技术后,在...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线接入系统方式IDMA。作为一种特殊的CDMA,它采用不同的交织序列来区分用户。它继承了CDMA的很多优点,能支持多用户,具有复杂度低,运算量小的特点。IDMA采用迭代检测技术后,在计算复杂度增加较少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交织多址 码片 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