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可靠性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航 段和柱 储泽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4,共7页
城市快速路中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合理设置将对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服务水平、通行能力、行车安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有必要对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取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基于《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交织区中的相关方法建立交织区... 城市快速路中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合理设置将对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服务水平、通行能力、行车安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有必要对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取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基于《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交织区中的相关方法建立交织区长度的计算模型;以该模型为依托结合可靠度理论,建立最小交织区长度可靠度功能函数,对交织车辆区间平均速度、交织区基本路段的平均自由流车速等随机变量的随机性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利用蒙特卡罗法讨论现行规范中最小交织区长度设计取值的安全可靠性,用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标进行评价。参考《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城市快速路对应安全等级的可靠度要求,计算不同设计速度下的交织区长度,并结合实例验证,其计算结果具有较高安全性。研究表明:以150 m作为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应用于快速路设计,其失效概率较大且安全性较低;通过以满足一级安全等级条件的目标可靠度反算,推荐在100、80、60 km/h共3种设计速度下,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分别取400、370、350 m,可提高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织区长度 可靠度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侧公交专用车道模式下右转交织长度建模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恒 谌垚 +3 位作者 徐扬 白乔文 汪昆维 刘鑫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5-171,共7页
在设置路侧公交专用道的交叉口处,可通过划定交织区的方式允许右转车辆借用一定长度的公交专用道通行.合理规划公交车与右转车的交织区长度有利于提高借道右转的通行效率,减少在交织区前的排队车辆数从而降低道路混乱程度,保障公交车的... 在设置路侧公交专用道的交叉口处,可通过划定交织区的方式允许右转车辆借用一定长度的公交专用道通行.合理规划公交车与右转车的交织区长度有利于提高借道右转的通行效率,减少在交织区前的排队车辆数从而降低道路混乱程度,保障公交车的专用路权.本文分析了公交站点影响下的公交车车头时距分布,建立了右转车穿越交织区长度计算模型,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和模型验证.研究成果可为公交优先条件下的交叉口空间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专用车道 右转机动车 交织区长度 公交车车头时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快速路交织区交通流仿真建模 被引量:9
3
作者 熊胜辉 李星毅 施化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1-554,570,共5页
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由于复杂的交通流容易造成拥塞,成为快速路交通的瓶颈。充分考虑到辅道交通流对交织区的影响,以元胞自动机NS模型为基础,通过设定跟车规则、换道规则,对一个包含入口匝道、出口匝道、主线车道和辅道的快速路交织区路网... 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由于复杂的交通流容易造成拥塞,成为快速路交通的瓶颈。充分考虑到辅道交通流对交织区的影响,以元胞自动机NS模型为基础,通过设定跟车规则、换道规则,对一个包含入口匝道、出口匝道、主线车道和辅道的快速路交织区路网建立模型进行微观仿真。仿真得出交织区长度对流量、密度、速度等交通流参数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优交织区长度参考值,最后用HCM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跟车规则 换道规则 仿真模型 交织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右转出口上游公交车头时距分布特征
4
作者 姚红云 梁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64-368,共5页
为了描述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右转出口上游公交车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考虑公交停靠站对公交车头时距分布的影响,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类。基于实测数据,对公交车头时距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并通过卡方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从定性... 为了描述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右转出口上游公交车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考虑公交停靠站对公交车头时距分布的影响,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类。基于实测数据,对公交车头时距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并通过卡方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公交车头时距分布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可插间隙理论,建立了右转车辆在交织区延长后的通行能力模型;结合两种类型下的公交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分别建立了交织区长度与公交车流量和右转车流量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Ⅰ类公交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第Ⅱ类公交车头时距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交车头时距 卡方检验 间隙理论 交织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