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直流混合有源配电系统保护方案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丽安 赵航 +1 位作者 肖业湘 李正天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9,共9页
交直流混合有源配电系统的直流侧故障保护困难,现有的直流系统保护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交直流混合有源配电系统。分析交直流混合系统中配电网故障类型和各类故障的特点,针对混合配电网直流侧的故障特点,提出基于非单元保护的保护方案,并... 交直流混合有源配电系统的直流侧故障保护困难,现有的直流系统保护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交直流混合有源配电系统。分析交直流混合系统中配电网故障类型和各类故障的特点,针对混合配电网直流侧的故障特点,提出基于非单元保护的保护方案,并给出相应的保护判据与整定原则,该保护方案能在系统发生单极短路故障时,切除故障极,保证非故障极仍能单极运行;且能区分母线故障与馈线故障,有选择性地迅速检测和隔离故障,防止故障进一步延伸。PSCAD/EMTDC仿真分析表明:该保护方案能够快速地切除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有源配电系统 配电直流 故障分析 非单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挂储能控制的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小军 于铄航 +1 位作者 王伟 公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4,共8页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经分析确定直挂储能装置工作于定功率模式,通过加入母线电压反馈进而调整储能装置出力的方式改进传统定功率控制策略,从而减小系统的不平衡功率;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以降低电流纹波;以荷电状态为对象进行排序均压,保证各储能子模块均匀充放电。在PSCAD/EMTDC中搭建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切除电动机或纯阻性负载突变情况下,母线电压波动率分别减小约70%和90%,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母线电压波动,且蓄电池充放电速率为0.628C,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在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中进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 直挂储能 电压波动抑制 定功率控制 载波移相调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方法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网架规划 被引量:7
3
作者 江岳文 罗泽宇 程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4-1418,共15页
随着配电系统中直流设备的大量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适应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不同交直流(AC/DC)类型的负荷或电源的接入,提出一种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网架结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网架交直流配置的所... 随着配电系统中直流设备的大量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适应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不同交直流(AC/DC)类型的负荷或电源的接入,提出一种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网架结构规划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网架交直流配置的所有可能性。首先以二进制网络矩阵描述配电系统的网架结构;其次建立网架单层规划模型,将规划变量和运行变量同时进行优化以提升全局寻优能力;最后将单层规划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以提升求解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为配电系统中不同交直流类型的负荷和电源的接入提供最佳的网架配置方案,相比于传统的纯交流规划方案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供电能力,在算法上与经典遗传算法求解的双层规划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网架规划 单层规划 线性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
4
作者 张儒峰 宋宜庭 宁若汐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5,共12页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加剧了配电网电压波动,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光伏逆变器、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等装置可以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进而缓解电压...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加剧了配电网电压波动,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光伏逆变器、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等装置可以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进而缓解电压波动和越限风险。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方法。首先,分析光伏逆变器、VSC的无功电压特性以及ESS的充放电特性;其次,构建以节点电压偏差和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调控模型,并采用二阶锥松弛等技术将其转化为凸优化模型;然后,考虑集中式优化方法信息私密性差等问题,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构建无功电压分布式控制框架,基于自适应惩罚参数方法,进一步提出一种加速ADMM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修改的IEEE 33节点算例系统和IEEE 85节点算例系统中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 分布式光伏 储能系统 电压优化 分布式优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82
5
作者 李凯 赵争鸣 +3 位作者 袁立强 高畅毓 文武松 游小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3-1250,共18页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作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一种关键枢纽设备,具备能量流动双向、潮流灵活调节、谐波无功可控和端口故障隔离等功能,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面向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层层深入推演了...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作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一种关键枢纽设备,具备能量流动双向、潮流灵活调节、谐波无功可控和端口故障隔离等功能,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面向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层层深入推演了其拓扑结构的发展历程,从图论的角度归纳出星型和串型结构,从公共能量汇集环节形式的角度归纳出共直流母线结构和高频耦合的结构。然后,对比分析了不同拓扑结构的优劣势,并给出实际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不同需求下的拓扑结构选取原则。进一步地,总结了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在仿真、设计、控制与保护方面的应用挑战,进而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多端口 直流母线 高频链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进程下的交直流无缝混合灵活配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盛万兴 段青 +2 位作者 孟晓丽 刘海涛 史常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77-1888,共12页
该文从当前配电网所面临的众多挑战出发,结合当前与未来配电系统中电力电子化进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以新型全可控柔性化配电装备为核心的网格状层次化架构的交直流无缝混合灵活配电系统及其组网模型,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详细设计... 该文从当前配电网所面临的众多挑战出发,结合当前与未来配电系统中电力电子化进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以新型全可控柔性化配电装备为核心的网格状层次化架构的交直流无缝混合灵活配电系统及其组网模型,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详细设计了新型配电装备的系统结构,并对其核心模块多种主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最后搭建了多机级联运行的交直流无缝混合灵活配电系统计算机仿真模型,经对各种暂、稳状态的仿真分析,论证其可行性、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交直流无缝混合 灵活配电系统 电能交换器 电力集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抑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功率波动的协调运行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梦婷 王维庆 +1 位作者 李永东 李贵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4-672,共9页
为了平抑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电网有功功率波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首先对比分析了3种适用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拓扑结构,选择了可控性能较好的两端型拓扑结构,根据负荷需求确定了合适的电压等级;其次阐述了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平... 为了平抑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电网有功功率波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首先对比分析了3种适用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拓扑结构,选择了可控性能较好的两端型拓扑结构,根据负荷需求确定了合适的电压等级;其次阐述了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平抑方法,分析研究了配电系统有功功率波动协调运行控制策略,提出了1种储能系统配合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换流站协调运行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相关指标定义及理论分析;最后在PSCAD/EMTDC软件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对包含储能系统协调控制的稳态模型进行了仿真;依据提出的储能系统与换流站协调运行控制策略,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短路故障进行了对比仿真及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包含大量分布式电源及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采用储能系统与换流站协调运行控制策略,能较好地平抑系统故障状态下产生的有功功率波动;在直流母线有功功率切换频繁时,控制策略能快速响应,降低对保护设备的要求,保障系统稳定运行。该换流站储能协调运行控制策略可作为平抑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电网功率波动的工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拓扑结构 电压等级 功率波动 电压控制 储能系统 协调运行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故障时交流系统贡献短路电流的机理和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祁晓敏 孔力 +1 位作者 裴玮 李鲁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969-3976,共8页
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交流系统对直流故障特性的影响机理是影响系统保护设计的重要因素。针对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发生故障后,交流系统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和贡献开展全面研究。首先,详细分析了直流线路发生极间短路故障后的... 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交流系统对直流故障特性的影响机理是影响系统保护设计的重要因素。针对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发生故障后,交流系统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和贡献开展全面研究。首先,详细分析了直流线路发生极间短路故障后的故障电流特性及交流系统对故障电流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交流系统贡献电流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了交流系统贡献电流的稳态平均值、暂态峰值以及峰值时间的实用计算方法,所提方法显著简化了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故障发生时刻对交流系统贡献短路电流特性的影响很小,所提方法在不同过渡电阻和故障距离时都能保证较高精度,证明了所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 直流故障 交流系统 短路电流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微电网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灵活功率控制与电压抑制策略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松 李建伟 +3 位作者 董云飞 石磊 张虎 李永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6,共8页
为了解决多子微电网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功率分配以及交流子微电网母线电压偏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灵活功率控制与电压抑制策略。首先分别推导了单个交流子微电网频率、直流子微电网电压与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的关系,然后分析多个交直流子... 为了解决多子微电网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功率分配以及交流子微电网母线电压偏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灵活功率控制与电压抑制策略。首先分别推导了单个交流子微电网频率、直流子微电网电压与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的关系,然后分析多个交直流子微电网之间的频率与电压关系,并利用此关系对交直流子微电网中储能单元的下垂控制进行改进,实现整个系统的功率互助及分配。另外,对双向AC/DC变换器电流内环控制进行改进,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扰动电流进行跟踪,并将跟踪得到的扰动电流引入双向AC/DC变换器电流内环中进行补偿消除,以抑制交流子微电网的电压波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建立多子微电网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子微电网间的功率互助,较好地维持交流子微电网母线电压和频率、直流子微电网电压与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微电网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功率互助 扩张状态观测器 电压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线性化建模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成龙 訾士才 +2 位作者 唐凯 王振浩 李国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6-24,共9页
线性化模型是直流系统稳定性分析、接口耦合机理研究及控制器设计的基础。将含多直流微网的辐射状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分为整流接口及所连交流主网、逆变接口及所连无源交流系统、并网接口及所连直流微网以及直流网络4个部分,建立灵活的... 线性化模型是直流系统稳定性分析、接口耦合机理研究及控制器设计的基础。将含多直流微网的辐射状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分为整流接口及所连交流主网、逆变接口及所连无源交流系统、并网接口及所连直流微网以及直流网络4个部分,建立灵活的同步旋转坐标系。分别推导系统各部分在发生小扰动下的暂态数学模型。采用一种含控制标识位的接口控制器线性化建模方法,并引入锁相环控制,建立系统的全局线性化模型,提高了模型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普适性。通过与电磁暂态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全局线性化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 配电系统 接口控制 线性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扰动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卫 丁立 +1 位作者 庄莹 裴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2-63,共12页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引入了强不确定性,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文中提出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可达性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刻画不确定性下的系统动态特性。首先,说明了可达性分析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适...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引入了强不确定性,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文中提出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可达性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刻画不确定性下的系统动态特性。首先,说明了可达性分析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适用性。接着,阐述了可达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利用齐诺多面体表征系统中不确定扰动。然后,从主站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出发,到直流网络,再到从站VSC,进一步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及其线性化处理后的系统微分包含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直流负荷叠加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扰动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可达性分析方法。最后,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刻画不确定性扰动下直流电压等关键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所有运行轨迹及其边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多端直流 不确定性 动态特性 可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配电系统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鸿雁 付涵 +3 位作者 许长清 罗潘 皇甫霄文 孙建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8,96,共11页
为提高配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并减轻可再生能源并网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压源型换流器和储能系统协调运行的储能容量双层优化模型,结合遗传算法与二阶锥规划方法对大规模非线性规划问题... 为提高配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并减轻可再生能源并网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压源型换流器和储能系统协调运行的储能容量双层优化模型,结合遗传算法与二阶锥规划方法对大规模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设置3种不同场景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储能系统和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协调运行能够有效抑制电压波动,提高储能系统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储能系统 套利收益 全寿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分布式源荷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与稳定控制技术”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宏杰 唐巍 +1 位作者 肖迁 冀浩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91-2592,共2页
在“双碳”目标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双重驱动下,配电网“高比例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的双高特性逐步凸显,新能源发电的强不确定性与电力电子装备的低惯性给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运行控制与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 电力电子装备 新能源发电 高比例新能源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技术 不确定性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策略 被引量:12
14
作者 尹航 刘友波 +3 位作者 高红均 袁晓冬 陈亮 刘俊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32,共8页
当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合理调用故障区域内的分布式储能系统,配合制定合理的电压源型换流器控制策略,确保重要负荷持续稳定供电。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特殊的网架结构和电气特性,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模型,所... 当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合理调用故障区域内的分布式储能系统,配合制定合理的电压源型换流器控制策略,确保重要负荷持续稳定供电。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特殊的网架结构和电气特性,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恢复模型,所提出的负荷恢复模型以负荷中断时长和电量缺额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嵌入贪婪搜索机制的快速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得到故障状态下分布式储能及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最优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配电网发生故障后能够快速形成负荷恢复方案,且系统在故障状态下的充裕度随着储能容量的提升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 分布式储能系统 电压源型换流器 负荷恢复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的工业园区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日前经济调度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金声 薛峰 程小华 《广东电力》 2021年第8期61-69,共9页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与结构日益复杂,随着分布式电源与工业负荷的广泛接入,如何有效处理该系统的源荷不确定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以国内首个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集群的工业园区配用电双级交直流混联系统为研究对象,...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与结构日益复杂,随着分布式电源与工业负荷的广泛接入,如何有效处理该系统的源荷不确定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以国内首个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集群的工业园区配用电双级交直流混联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微电网监控系统记录的光伏与负荷历史数据,建立随机变量的矩不确定集合,采用基于矩不确定性的分布鲁棒优化来解决工业园区日前经济调度问题。典型场景和检修工况下的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矩不确定性的分布鲁棒优化可以提高工业园区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经济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鲁棒优化 工业园区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电力电子变压器 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供需双侧互动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永昌 李凤婷 +1 位作者 赵星 李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3,共9页
为控制分布式资源,提出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hybrid AC/DC distribution systems,简称HAC/DCDS)供需双侧互动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及多层调度模式,考虑HAC/DCDS的供需双侧互动,将上级电网、HAC/DCDS、用户看成不... 为控制分布式资源,提出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hybrid AC/DC distribution systems,简称HAC/DCDS)供需双侧互动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及多层调度模式,考虑HAC/DCDS的供需双侧互动,将上级电网、HAC/DCDS、用户看成不同市场主体,实现层间信息传递.针对模型特点提出一种改进鲸鱼算法(improvement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简称IWOA)对模型求解.选取修改的IEEE-33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作为算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均衡各市场主体的利益,解决源荷预测性差、可调度资源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需求响应 可再生能源 供需互动 多目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段鲁棒博弈模型的微电网群及混合交直流配电系统协调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40
17
作者 符杨 张智泉 +1 位作者 李振坤 米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6-1240,1413,共16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电网及其群落出现在配电网中。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给配电系统带来较高的不确定性,此外,多市场主体下的复杂博弈关系,在系统层面进一步加深不确定性的影响。然而,具有高灵活性和可控性的混合交直流配...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电网及其群落出现在配电网中。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给配电系统带来较高的不确定性,此外,多市场主体下的复杂博弈关系,在系统层面进一步加深不确定性的影响。然而,具有高灵活性和可控性的混合交直流配电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段鲁棒博弈模型的混合交直流配电系统协调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旨在协调混合交直流配电网与微电网群间的功率交互,通过寻找模型的均衡点,可为每个市场主体提供最佳的能量管理决策,实现各方收益的均衡化,促进电力市场开放和发展。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外,为了抑制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电力市场主体间功率交互的影响,在模型中还增加了鲁棒优化,通过对交直流变流站的优化控制与实时管理,抑制不确定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实现配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最后,通过对改进的IEEE-33节点混合交直流配电系统算例进行分析可知,所提方法实现了各方主体收益的均衡化,并能维持系统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有效实现了配电网与微电网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 微电网群 混合交直流配电系统 博弈论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互联中直流系统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艳 翁秉宇 叶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9-144,共6页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直流配电方式越来越被业界所瞩目。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的供电经济性问题,设计了采用交直流混合供电的典型配电网结构,建立了直流变换器与相关馈出线容量的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模型,分析了不同负荷构成条件...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直流配电方式越来越被业界所瞩目。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的供电经济性问题,设计了采用交直流混合供电的典型配电网结构,建立了直流变换器与相关馈出线容量的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模型,分析了不同负荷构成条件下的交直流混合配电与交流配电模式的经济性,可以对未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变换器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鹏 李山 +3 位作者 孙峰 韩月 张涛 李家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89-2699,共11页
随着直流负荷和电源在电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是未来低压电网的发展趋势。在综合考虑了功率控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直流电源及负荷接入的情况下,提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电压源换流器的分层控制模式和各层的控制策... 随着直流负荷和电源在电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是未来低压电网的发展趋势。在综合考虑了功率控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直流电源及负荷接入的情况下,提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电压源换流器的分层控制模式和各层的控制策略,建立了各模块的数学模型。基于PSCAD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建立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各种运行模式和扰动下的仿真研究验证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控制策略 电压源换流器 功率控制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多层级交直流互联理念、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75
20
作者 唐巍 张起铭 +2 位作者 张璐 张博 张宇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7,共16页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化,以分布式光伏与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型源荷发展迅速,占比达到新高度。新型源荷功率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柔性配电网建设的多样性、差...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化,以分布式光伏与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型源荷发展迅速,占比达到新高度。新型源荷功率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柔性配电网建设的多样性、差异化特点,剖析了配电网各层级对交直流互联的需求,介绍了其在低压台区内实现源荷高效接入、低压台区间互联实现功率转移与故障支援、中压馈线实现供电能力与灵活性提升、区域层面实现新型源荷“大时空”匹配与区域间的互联互济4个层次的核心作用和研究进展。围绕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结构、优化规划、运行控制和故障恢复,对未来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 功率支援 灵活性 时空匹配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