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首行波曲率半径的交直流互联电网交流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
1
作者 高淑萍 段云青 +2 位作者 宋国兵 郑瀚 李晓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8,共11页
交直流互联电网中逆变侧交流输电线路故障特征与纯交流系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传统交流输电线路的保护方案已经不再适用于逆变侧交流输电线路.首先,基于逆变侧交流输电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拓扑结构的不同,分别推导了两种情况下线模故... 交直流互联电网中逆变侧交流输电线路故障特征与纯交流系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传统交流输电线路的保护方案已经不再适用于逆变侧交流输电线路.首先,基于逆变侧交流输电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拓扑结构的不同,分别推导了两种情况下线模故障分量电流首行波的表达式,理论上明确了交流输电线路在发生区内、外故障时首行波波形特征的差异性.其次,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和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提取首行波曲率半径,构造了利用首行波曲率半径进行故障区域识别的高可靠性单端量保护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交直流互联电网模型,使用MATLAB对保护方案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快速有效,可靠性高,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单端量保护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 首行波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nders分解法的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约束经济调度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斌 夏叶 +2 位作者 夏清 张慧玲 韩红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8-1595,共8页
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是实现交直流互联大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针对交直流互联电网的日内滚动经济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了时空协调、主子迭代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式;通过精细化考虑交流潮流、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以及经济调... 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是实现交直流互联大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针对交直流互联电网的日内滚动经济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了时空协调、主子迭代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式;通过精细化考虑交流潮流、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以及经济调度多时段耦合等约束条件,建立了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为求解此大规模非线性规划模型,文中基于Benders分解法提出了主、子问题迭代的高效求解方法。算例从安全性、经济效益、算法收敛性和计算效率四个方面验证了所提模式、模型、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交直流互联电网 安全约束经济调度 Benders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电机组与交直流互联电网的耦合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汤凡 刘天琪 李兴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3,共6页
建立了考虑尾水管压力动态特性的水轮机模型,以向家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分析了联网和孤岛运行方式下水力系统参数(如水力起动时间)变化、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引起的水电机组与交直流互联电网的耦合作用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水... 建立了考虑尾水管压力动态特性的水轮机模型,以向家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分析了联网和孤岛运行方式下水力系统参数(如水力起动时间)变化、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引起的水电机组与交直流互联电网的耦合作用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水力启动时间对送端系统的频率特性影响较大,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会引起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脉动,严重时可能威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实际系统运行中,可通过减小或消除尾水管涡带和采取直流调制措施来减小尾水管压力脉动对电力系统运行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耦合 水电机组 尾水管压力 直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交直流互联电网多目标无功优化问题的INNC法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清 刘明波 杨柳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50-1158,共9页
以交直流互联系统有功损耗和所有关键节点电压偏差平方和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求其帕累托最优解的改进规格化法平面约束法。该算法针对帕累托前沿上各点的切线与乌托邦线夹角不同,对规格化... 以交直流互联系统有功损耗和所有关键节点电压偏差平方和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求其帕累托最优解的改进规格化法平面约束法。该算法针对帕累托前沿上各点的切线与乌托邦线夹角不同,对规格化法平面约束法进行改进,即将帕累托前沿按照一定规则分割成4段,每段对应1个子乌托邦线,从而将原多目标优化问题分解为4组多目标优化问题。再对每个子乌托邦线进行等距离分割处理,每组多目标优化问题可转化为求解一系列单目标优化问题。对南方电网交直流765节点等值系统的计算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求解实际交直流大电网多目标优化问题,且所求得的最优解集在帕累托前沿上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交直流互联电网 多目标优化 帕累托最优解 规格化法平面约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接入的交直流互联电网动态最优潮流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斌 夏叶 +2 位作者 夏清 张慧玲 韩红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4-41,共8页
针对考虑风、火协调的交直流互联电网日前经济调度问题,提出了时空协调、主子迭代的复杂交直流互联系统建模及求解框架,以降低该高非线性问题的求解复杂度。通过精细化考虑交流潮流、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特性、双馈风电机组及无功补偿... 针对考虑风、火协调的交直流互联电网日前经济调度问题,提出了时空协调、主子迭代的复杂交直流互联系统建模及求解框架,以降低该高非线性问题的求解复杂度。通过精细化考虑交流潮流、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特性、双馈风电机组及无功补偿装置特性等运行约束条件,建立了风、火、直流线路协调优化的日前动态最优潮流主、子问题模型,在确保日前计划潮流、电压不越限的前提下,为有功、无功协调优化奠定了模型基础。为求解该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文中基于Benders分解法提出了主、子问题并行高效迭代的求解算法,在保证求解最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求解效率。算例分析从安全性、经济性、收敛性、高效性等方面验证了文中所述模式、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交直流互联电网 动态最优潮流 Benders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多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二次调频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辉 张卫川 +2 位作者 王理想 丁建顺 吴馨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5-410,共6页
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交直流互联电网二次调频控制方法,使得VSC-HVDC主动响应频率变化。文章首先建立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互联电网二次调频控制模型,通过优化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 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交直流互联电网二次调频控制方法,使得VSC-HVDC主动响应频率变化。文章首先建立了含VSC-HVDC的交直流互联电网二次调频控制模型,通过优化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构建了多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的二次调频控制策略,并以4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二次调频控制模型为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VSC-HVDC调频策略,能够保证互联系统频率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其调频效果优于传统的直流调制控制,明显地改善了互联电网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虚拟同步发电机 VSC-HVDC 二次调频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自适应SPMC调频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熙临 陈绪荣 +1 位作者 张乘承 武鹏麒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4-421,共8页
大规模风电接入交直流互联电网,对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控制性能及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风电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率调制控制器(supplementary power modulation controller,SPMC)... 大规模风电接入交直流互联电网,对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控制性能及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风电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率调制控制器(supplementary power modulation controller,SPMC)的区域间功率补偿策略。首先,考虑到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环节过载率变化的弹性特征,提出一种同时考虑功率与频率变化的自适应动态SPMC策略,使其在参与系统调频时,能有效提升HVDC中功率调整的快速性;其次,在HVDC链路主动参与系统调频的基础上,考虑风电的不确定性,利用综合惯性控制改变风电输出功率,以进一步提升系统调频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的动态功率调制特性可以有效提升区域间功率传输的针对性,并提高电网调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功率调制控制器 高压直流输电 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的交直流互联电网AGC两级分层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3
8
作者 廖小兵 刘开培 +5 位作者 汪宁渤 马彦宏 陈钊 丁坤 周强 秦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50,73,共7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交直流互联电网,传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法难以有效地抑制风功率波动带来的频率稳定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两级分层模型预测的AGC策略。该两级分层控制方法在下层对多个区域电网采用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在上层对下...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交直流互联电网,传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法难以有效地抑制风功率波动带来的频率稳定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两级分层模型预测的AGC策略。该两级分层控制方法在下层对多个区域电网采用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在上层对下层分散的控制器采用动态协调控制方式。以含多电源的两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AGC模型为例,仿真结果表明:与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和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比,文中所提控制策略不仅对频率和联络线功率等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还兼具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交直流互联电网 频率稳定 模型预测控制 两级分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解交直流互联电网分布式最优潮流的同步ADMM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梁梓均 林舜江 刘明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8-36,共9页
对于具有多个调度中心的大规模多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对最优潮流计算进行分布式求解更符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需求。通过将联络线复制同时放到相邻分区中和引入边界变量一致性约束的方法建立交直流互联电网分布式最优潮流模型,并提出... 对于具有多个调度中心的大规模多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对最优潮流计算进行分布式求解更符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需求。通过将联络线复制同时放到相邻分区中和引入边界变量一致性约束的方法建立交直流互联电网分布式最优潮流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完全分布式的不需要任何协调中心的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Synchronous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SADMM)求解最优潮流模型。对于交直流系统直流部分的网络分区,提出将换流站保留在各自区域中只将中间直流线路复制的直流联络线处理方法。SADMM通过对高斯赛德尔型ADMM(GS-ADMM)进行改进,将当前迭代得到的相邻区域边界节点电压值的加权平均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固定参考值,实现不同区域间的并行同步计算。并根据优化问题的特点,确定算法中惩罚因子的合理取值,以加快算法的收敛性。以某一实际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电网和两个修改的IEEE交直流系统为例,通过与集中式最优潮流计算比较,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最优潮流 交直流互联电网 同步ADMM 并行优化 直流线路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场的交直流互联电网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栋 宋立国 +1 位作者 彭伟 熊音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5,共7页
针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强波动性对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控制方法,以提高风电经交直流通道外送互联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克服集中式模型控制方法扩展性差的缺点,该控制策略具有... 针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强波动性对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控制方法,以提高风电经交直流通道外送互联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克服集中式模型控制方法扩展性差的缺点,该控制策略具有全局最优解。文章建立了含风电场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控制模型,构建了基于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含风电场交直流互联电网的经济性调频控制策略。以3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调频控制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协作式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风电场输出功率随机波动的频率稳定性,使系统频率及区域间交换功率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和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风电场 频率稳定 经济性调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的交直流互联配电网经济调度
11
作者 叶方慧 熊国江 +1 位作者 杨曌昕 徐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5-21,共7页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交直流互联配电网技术成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合理有效的交直流互联配电网调度策略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降低运行成本。文中建立了一种以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储能系统运行成本、交...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交直流互联配电网技术成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合理有效的交直流互联配电网调度策略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降低运行成本。文中建立了一种以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储能系统运行成本、交直流双向换流器损耗成本以及配电网与大电网之间购售电成本最小的交直流互联配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在满足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约束条件下,为了有效求解该模型,设计一种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对限定对数螺旋形状的常数b值进行动态更新,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并加快了其全局收敛。最后进行仿真计算,验证所构建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算法的优势。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全局收敛能力更强,并且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运行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经济调度 鲸鱼优化算法 新能源消纳 储能 电压源型换流器 光伏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源路由器的交直流互联配电网协调动态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仇书山 陈劲帆 +3 位作者 毛承雄 马春艳 刘哲 王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8,共12页
能源路由器(energy router,ER)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设备,可以灵活控制潮流分配,提升电压水平,实现区域互联、能量互济、故障隔离等功能,研究采用ER实现交直流互联配电网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ER和多种有功和无功调节设备的协... 能源路由器(energy router,ER)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设备,可以灵活控制潮流分配,提升电压水平,实现区域互联、能量互济、故障隔离等功能,研究采用ER实现交直流互联配电网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ER和多种有功和无功调节设备的协同运行,提出了一种日前-日内双时间尺度下的有功-无功协调动态调度模型,该模型以系统综合成本和电压偏移度为目标函数,通过日前离散设备调度和日内连续设备调节相互配合,实现协调动态优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以改进的IEEE 33节点交流配网和13节点直流配网系统作为仿真样本,结果表明,ER的接入对降低配电系统损耗、改善电能质量、优化运行策略、促进新能源消纳和降低综合成本有积极影响,并验证了所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路由器 交直流互联电网 高比例新能源 动态优化 改进MO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控制特性的多送出直流电网故障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小立 罗美玲 +2 位作者 麦国浩 刘金平 李海锋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9,共6页
利用直流换流器开关函数模型,结合直流控制系统的故障响应特性,建立了适用于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分析的直流系统简化等值模型;利用该简化模型结合送端电网的网络方程及其不对称故障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含多直流送出的交流电网故障分析计... 利用直流换流器开关函数模型,结合直流控制系统的故障响应特性,建立了适用于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分析的直流系统简化等值模型;利用该简化模型结合送端电网的网络方程及其不对称故障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含多直流送出的交流电网故障分析计算方法。利用PSCAD/EMTDC搭建了基于CIGRE标准测试系统的含三回直流送出的交流电网模型,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计算简单,且有较好的收敛性及较高的计算精度,为含多直流送出交流电网故障分析及其继电保护的整定配合等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送出直流 交直流互联电网 直流系统简化等值模型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附加阻尼控制的柔性直流电网抑制低频振荡 被引量:15
14
作者 倪斌业 向往 +1 位作者 鲁晓军 文劲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0,57,共7页
为了提升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研究了利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阻尼交流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法。分析了柔性直流电网接入后系统的振荡模态,研究了直流电网对交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全维状态空间反馈设计了柔性直流系统的附加... 为了提升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研究了利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阻尼交流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法。分析了柔性直流电网接入后系统的振荡模态,研究了直流电网对交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全维状态空间反馈设计了柔性直流系统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系统振荡时该附加阻尼控制器能够输出附加控制量,调节各换流站的有功功率,从而抑制系统的振荡。以含有四端柔性直流电网的新英格兰10机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引入了该控制器的柔性直流电网能够很好地抑制原系统的低频振荡,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低频振荡 交直流互联电网 小干扰分析 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类型换流设备的受端电网耦合鲁棒阻尼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天一 李保宏 +3 位作者 江琴 张英敏 张敏 王腾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6,共7页
针对混合级联直流馈入与柔性输电设备密集接入的受端电网,为增强其特定振荡模式的阻尼,利用不同换流设备控制回路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的耦合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主模比指标选取振荡抑制效果最佳... 针对混合级联直流馈入与柔性输电设备密集接入的受端电网,为增强其特定振荡模式的阻尼,利用不同换流设备控制回路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的耦合鲁棒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主模比指标选取振荡抑制效果最佳的反馈信号作为控制器输入信号;利用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识别系统的振荡模式并辨识系统降阶模型;采用混合H_(2)/H_(∞)方法设计耦合鲁棒控制阻尼器。控制器采用平衡截断法进行降阶,兼具鲁棒性能与实际工程应用。混合级联直流与受端江苏电网互联系统的时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超前-滞后控制器,耦合鲁棒阻尼控制器在多种扰动和故障下均能有效抑制低频振荡,使系统快速恢复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柔性输电设备 低频振荡 混合H2/H∞方法 耦合鲁棒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馈入下的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一)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模型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李海锋 张璞 +4 位作者 王钢 朱革兰 赵曼勇 周红阳 余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46,共6页
直流馈入将造成交流电网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发生变化。结合交直流互联电网相互作用机理,针对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原理的分析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分析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模型,并在不同短路容... 直流馈入将造成交流电网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发生变化。结合交直流互联电网相互作用机理,针对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原理的分析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分析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模型,并在不同短路容量及故障条件下,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PSCAD/EMTDC对各种直流换相失败进行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模型为进一步分析直流馈入下的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工频变化量 方向保护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馈入下的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动作特性分析(二)故障线路的方向保护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海锋 张璞 +4 位作者 王钢 朱革兰 赵曼勇 周红阳 赵有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53,共7页
基于不同换相失败情况下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特性,结合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原理,分析了不同输电线路故障时,直流换相失败对故障线路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产生影响的机理,并对各种情况下导致故障线路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拒动的... 基于不同换相失败情况下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特性,结合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原理,分析了不同输电线路故障时,直流换相失败对故障线路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产生影响的机理,并对各种情况下导致故障线路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拒动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工频变化量 方向元件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馈入下的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动作特性分析(三)非故障线路的方向保护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海锋 张璞 +3 位作者 王钢 朱革兰 赵曼勇 丁晓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3-48,共6页
基于各种换相失败情况下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特性,对非故障线路的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动作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直流换相失败暂态过程造成非故障线路方向元件所感受到的暂态功率方向突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方向纵联保... 基于各种换相失败情况下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特性,对非故障线路的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动作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直流换相失败暂态过程造成非故障线路方向元件所感受到的暂态功率方向突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方向纵联保护不同的动作逻辑,对直流换相失败暂态过程引起非故障线路方向纵联保护误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工频变化量 方向元件 换相失败 暂态功率方向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馈入下的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璞 王钢 +1 位作者 李海锋 朱革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共5页
基于不同交流系统故障下的直流系统等值故障分量电流暂态特性,分别对直流馈入环境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故障分量判据和稳态量判据的动作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直流系统将降低电流差动保护动作的灵敏性,且故障分量判据... 基于不同交流系统故障下的直流系统等值故障分量电流暂态特性,分别对直流馈入环境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故障分量判据和稳态量判据的动作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直流系统将降低电流差动保护动作的灵敏性,且故障分量判据受影响的程度更为严重;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电流差动保护 换相失败 灵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新型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的柔性直流输电附加阻尼控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沈郁 陈伟彪 +3 位作者 姚伟 廖诗武 文劲宇 何海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68-3774,共7页
区间振荡是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将一种新型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Gr HDP(goal representation 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算法应用于设计柔性直流输电的附加阻尼控制器(supplementary dampi... 区间振荡是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将一种新型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Gr HDP(goal representation 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算法应用于设计柔性直流输电的附加阻尼控制器(supplementary damping controller,SDC)以阻尼区域间功率振荡、提高交直流互联系统的整体动态稳定性。Gr HDP是在HDP(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2层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增加了一个目标网络,能形成自适应的内部强化信号,来调节输入信号与输出控制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大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Gr HDP-SDC相对于常规超前滞后SDC的优点是,前者的设计无需精确的被控对象模型,且对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以含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的四机两区域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Gr HDP-SDC与常规超前滞后SDC、HDP-SDC相比,能更好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且能更好地适应运行点的变化和不同的扰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振荡 交直流互联电网 附加阻尼控制 启发式动态规划 柔性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