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潘育 周东华 +2 位作者 曾宪峰 田甜 甄甜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卵巢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镜下均可见增生的子宫内膜样腺体,部分拥挤呈簇状,细...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卵巢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镜下均可见增生的子宫内膜样腺体,部分拥挤呈簇状,细胞具有轻~中度异型,可见鳞状(桑椹样)化生,肿瘤间质富于细胞或呈纤维性;其中2例局灶区域伴重度异型(上皮内癌),1例局部伴微浸润。肿瘤细胞ER约70%阳性,PR约80%阳性,CK、CK7、vimentin、CA125均阳性,p63、CK5/6示化生的鳞状细胞阳性,WT-1阴性。结论卵巢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较为罕见,手术切除病灶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 上皮内癌 微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伴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茂林 邹治铭 +1 位作者 曾平凡 郭华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7-628,共2页
患者女性,67岁,因间断性腹痛20天、全身水肿9天就诊于当地医院。既往无吸烟及肺部肿瘤病史,7年前因胆总管结石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MRI示:右侧附件区有一大小9.5 cm×8.6 cm×7.1 cm囊实性包块,病灶内见分隔;肺部CT示:右肺上叶... 患者女性,67岁,因间断性腹痛20天、全身水肿9天就诊于当地医院。既往无吸烟及肺部肿瘤病史,7年前因胆总管结石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MRI示:右侧附件区有一大小9.5 cm×8.6 cm×7.1 cm囊实性包块,病灶内见分隔;肺部CT示:右肺上叶少许纤维灶;实验室检查:血钙2.07 mmol/L(正常值2.15~2.5 mmol/L),CA125 53.5 U/mL(正常值<35 U/mL),CA19-9、CEA、AFP值均正常;考虑右侧附件区囊腺癌可能,遂转入我院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卵巢增大,直径约10 cm,囊实性,质脆,与右侧盆底部分粘连,肠管及网膜与右侧腹前壁广泛粘连,切除右侧附件送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右侧卵巢恶性肿瘤,倾向于小细胞癌。行双侧附件切除术,固定后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交界性子宫内腺纤维瘤 小细胞癌 原发性 肺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起源分析和性激素受体状态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涌 李圆圆 罗模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症 )与卵巢上皮性癌 (卵巢癌 )的关系 ,以及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在卵巢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对 6 3例卵巢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合并内膜异位症的情况在光镜下进行回顾性...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症 )与卵巢上皮性癌 (卵巢癌 )的关系 ,以及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在卵巢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对 6 3例卵巢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合并内膜异位症的情况在光镜下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 ,并用免疫组化对 6 3例病变组织作ER、PR和pS2标记。结果 :6 3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合并异位症者 8例 ,有 1例可直接观察到良性异位灶由非典型增生逐渐向宫内膜样腺癌过渡的形态。宫内膜腺癌合并有粘液腺癌者 3例 ,浆液腺癌者2例。瘤组织中ER、PR和 pS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8.1% (2 4 / 6 3)、4 6 .2 % (2 6 / 6 3)和 2 5 .4 % (16 / 6 3)。ER和 pS2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卵巢宫内膜样癌主要来自卵巢生发上皮向子宫内膜方向分化 ,少数病例来自于异位症病灶恶变。激素与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肿瘤组织行ER、PR、pS2检测 ,有助于指导对该肿瘤的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宫内 宫内异位症 ER PR PS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4
作者 李蔚范 彭梅 回允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研究卵巢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回顾分析24例卵巢宫内膜样癌资料,复习全部手术病理切片,分析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对预后有明显的影响。单纯型和混合型中的腺棘癌预后较好,混合型... 研究卵巢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回顾分析24例卵巢宫内膜样癌资料,复习全部手术病理切片,分析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对预后有明显的影响。单纯型和混合型中的腺棘癌预后较好,混合型中含透明细胞癌成分者预后不良。含腺鳞癌和浆乳癌成分者预后最差。卵巢宫内模样癌的临床特点与其它卵巢上皮癌相似,肿瘤的病理组织成分不同对预后影响较大,临床上应注意病理组织学分型,确切诊断,以便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宫内 病理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宫腔镜评分系统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小华 牛淑芳 赵婷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探索不孕患者中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临床病理和宫腔镜下高危特征,建立宫腔镜诊断CE的评分系统并评估其价值。方法:对2019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市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镜检查和内膜活检的238例不孕... 目的:探索不孕患者中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临床病理和宫腔镜下高危特征,建立宫腔镜诊断CE的评分系统并评估其价值。方法:对2019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市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镜检查和内膜活检的238例不孕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CD13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为CE组(73例)和非CE组(165例),使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E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宫腔镜评分系统,绘制列线图,分别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对评分系统进行评价,采用Bootstrap法重抽样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充血面积2级及以上、微小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异位妊娠史是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宫腔镜评分系统诊断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42~0.861),敏感度为74.0%,特异度为73.9%,表明该系统预测能力中等;校准曲线显示该评分系统的预测值和实际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内部验证中,C-index指数为0.7811,校准曲线中验证组的预测值和实际值基本一致,表明该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由充血面积、微小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异位妊娠史构成的宫腔镜评分系统能有效、简便、直观地预测不孕患者发生CE,有助于完善宫腔镜CE诊断标准,有效弥补组织学诊断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子宫内 宫腔镜检查 宫内活检 充血面积 微小息肉 宫内息肉增生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前后IL-6和T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华 金松 +1 位作者 卢斋 陈曼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EMs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未用药),每组5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检测正...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EMs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未用药),每组5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检测正常组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2周IL-6及TNF-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不同分期(I~Ⅱ期、Ⅲ~Ⅳ期)EMs患者及米非司酮治疗组、对照组IL-6及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术后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术后3d、12周IL-6、TNF-a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12周IL-6、TNF-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后IL-6与TNF-a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Ms术后应给予药物治疗,IL-6及TNF-a水平可用于监测EMs治疗效果,也可作为判断EMs早期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子宫内异位症 米非司酮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a(TN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有梭形细胞成分内膜样癌伴肝样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祥周 赖仁胜 +4 位作者 张佃乾 王春淑 石凤娟 章瑞萱 王广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5-57,I010,共3页
目的:研究卵巢有梭形细胞成分宫内膜样癌伴肝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肝样癌的组织发生。方法:收集和分析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石蜡切片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①1例62岁老妇,患有原发性高度恶性卵巢癌,并伴有AFP明显升... 目的:研究卵巢有梭形细胞成分宫内膜样癌伴肝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肝样癌的组织发生。方法:收集和分析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石蜡切片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①1例62岁老妇,患有原发性高度恶性卵巢癌,并伴有AFP明显升高。AFP常随病情变化而变化;②病理特征主要为有梭形细胞成分宫内膜样癌和明显肝样癌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样癌及其癌细胞内外玻璃小体AFP阳性;内膜样癌中腺上皮Keratin、EMA、ER阳性;而梭形细胞则Keratin、EMA和Vim阳性。而Desmin、Myoglobin、GAFP、HCG所有瘤细胞均为阴性;③由于AFP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患者预后不良。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有梭形细胞成分卵巢宫内膜样癌伴肝样癌为卵巢一种特殊临床病理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宫内 甲胎蛋白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卷5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8
作者 李勇 吕淑娴 +1 位作者 肖琳 漆洪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腹腔巨大包块 不规则阴道流血 选登 鉴别诊断 增生期宫内 浆液性肿瘤 卵巢交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