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山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的林分结构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
1
作者 黄丽琼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8期123-125,共3页
华山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在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强化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深入分析了华山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的林分结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华山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可以有效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经济价值,显... 华山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在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强化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深入分析了华山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的林分结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华山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可以有效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经济价值,显著改善林分结构、光照利用率和用水分利用效率。该文的研究为华山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的可持续经营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阔叶树 造林 林分结构 影响机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杉阔混交对退化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焱 肖以华 +5 位作者 胡冬南 付志高 朱火生 许涵 史欣 贲春丽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73,共11页
[目的]探析不同杉阔混交林土壤团聚体的分布情况及其稳定性特征,为衰退林地土壤稳定性提升和混交阔叶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省乐昌林场营造20年的10个不同阔叶树种与杉木混交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干、湿筛分法,探究杉阔混... [目的]探析不同杉阔混交林土壤团聚体的分布情况及其稳定性特征,为衰退林地土壤稳定性提升和混交阔叶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省乐昌林场营造20年的10个不同阔叶树种与杉木混交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干、湿筛分法,探究杉阔混交对退化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解析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1)所有杉阔混交林地土壤大团聚体(粒径>0.25 mm)均占有较大比重,范围为67%~98%,说明杉阔混交后林下土壤的稳定性较好。(2)总体上看,不同的林分类型间土壤团聚体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中,观光木、乐昌含笑和阴香的大团聚体(粒径>0.25 mm)占比更高,而黄樟和木荷的微团聚体(粒径<0.25 mm)占比相对较高。(3)除阴香外,其余混交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土壤稳定性与TP,pH,WMC,BD显著正相关,而与PAD,Dm,TN,SOC呈显著负相关,其中TP,TN,SOC,pH是影响土壤稳定性的关键因子。[结论]杉阔混交有利于改善杉木纯林土壤的稳定性,尤其是观光木、乐昌含笑和阴香与杉木混交后对林地土壤稳定性的改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杉木人工林 杉阔 土壤团聚体 土壤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48
3
作者 郑丽凤 周新年 +3 位作者 江希钿 官印生 杨荣耀 巫志龙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5-280,共6页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优势树种马尾松多呈单种聚集,其余树种中、强度混交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马尾松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余树种则分化严重,既有...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优势树种马尾松多呈单种聚集,其余树种中、强度混交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马尾松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余树种则分化严重,既有占优势的树种,也有受压的树种;从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上看,该地林分是以团状分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针阔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伐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建 彭鹏 +4 位作者 何怀江 谭凌照 张新娜 吴相菊 刘兆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57,共10页
探讨不同采伐强度下林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指导意义。在吉林省蛟河次生针阔混交林内,设置采伐强度分别为0%(对照,CK)、14.3%(弱度,LT)、29.4%(中度,MT)和50.4%(重度,HT)的4块样地,样地面积各1 hm^2,利用角尺度、大小... 探讨不同采伐强度下林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指导意义。在吉林省蛟河次生针阔混交林内,设置采伐强度分别为0%(对照,CK)、14.3%(弱度,LT)、29.4%(中度,MT)和50.4%(重度,HT)的4块样地,样地面积各1 hm^2,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密集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探讨林分整体以及春榆、红松、色木槭、水曲柳和紫椴5个主要树种的林分空间结构在采伐3年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从采伐干扰对林分整体的影响来看,LT处理后林分的水平分布格局更合理,混交度较高,林分结构相比CK处理更稳定;采伐干扰对林分大小分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林木密集度随采伐强度增加逐渐降低,林内较稀疏的林木比例逐渐增加;从采伐干扰对主要树种的影响来看,不同树种对采伐干扰的响应差异显著,采伐对5种树种的水平分布格局均有显著影响,但对确定采伐强度不具指导意义;从树种的大小分化程度和混交度考虑,LT处理对春榆、水曲柳和紫椴更有利,MT处理对红松和色木槭更有利;除紫椴外其他树种的密集度随采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采伐干扰在短期内对林分整体的空间结构影响较小,对主要树种的空间结构影响较大,采伐强度在15%左右比较合理,也可以结合森林经营需求针对个别树种适当提高采伐强度,建议不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强度 林分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亚热带栎树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洪婧 袁发银 +2 位作者 刘中亮 史珑燕 关庆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6,共6页
运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江苏盱眙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林分物种多样性丰富,栓皮栎、檞栎、麻栎在株数和断面积占有明显优势,是乔木层的优势种,... 运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江苏盱眙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林分物种多样性丰富,栓皮栎、檞栎、麻栎在株数和断面积占有明显优势,是乔木层的优势种,树高>18m为主林层,但优势种的生长优势不明显;2)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2,处于强度混交状态;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8,属随机分布;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49,有49%的林木处于优势状态;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451,林木生长空间充足;3)栓皮栎由于生长优势不明显,在演替过程中优势度会有所下降,黄连木、檞栎会成为该地区的优势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树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开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群 张金池 +2 位作者 田月亮 叶立新 刘胜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5-882,共8页
以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该区域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20 m×20 m的4个固定样地,... 以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该区域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20 m×20 m的4个固定样地,采用全面调查法,调查样地内胸径大于起测径阶(5 cm)的林木特征值。结果表明: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优势种群以木荷Schima superba,浆果椴Tilia endochrysea,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和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数目最多的优势种木荷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处于中庸地位,77%的水丝梨Sycopsis sinensis完全处于受压迫的状态,8%处于最优势状态,说明水丝梨分化严重。优势树种木荷的平均混交度为0.48,多呈单种聚集,短柄枹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由于数量很少,平均混交度只有0.17,说明短柄枹呈团状分布。而其他树种平均混交度几乎都在0.50以上。以上数据说明,在该林分中,除木荷、短柄枹外,同树种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很少,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说明研究林分是由不同树种呈现弱中度混交结构状态组成的较复杂群落。从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上看,该天然混交林分为团状或均匀分布,其林木分布格局会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向顶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天然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凤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山杨白桦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梁文俊 丁国栋 +4 位作者 包岩峰 贺宇 安云 臧荫桐 高广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89,95,共6页
为了探究山杨和白桦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直径分布指标,对木兰围场次生山杨、白桦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杨、白桦次生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很丰富,群落中当地树种占绝对... 为了探究山杨和白桦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直径分布指标,对木兰围场次生山杨、白桦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杨、白桦次生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很丰富,群落中当地树种占绝对主导地位;从水平结构来说,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2,群落呈现出随机分布格局;群落的树种隔离度很高,平均混交度为0.618,但其主要树种山杨和白桦的混交度最低为0.26和0.39;群落所有乔木树种以胸径作为大小比数的指标的优势树种排列为:落叶松>黑桦>白桦>蒙古栎>山杨>棘皮桦>花楸>云杉>黄桦>油松>五角枫;林分整体处于结构稳定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杨-白桦 次生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三明拟赤杨混交林的空间结构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娜 郑小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对福建三明拟赤杨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树冠结构,以及主要树种的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等调查分析,研究了拟赤杨混交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拟赤杨为林分优势树种。林分组成树种丰富,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7,处于中度混交... 通过对福建三明拟赤杨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树冠结构,以及主要树种的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等调查分析,研究了拟赤杨混交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拟赤杨为林分优势树种。林分组成树种丰富,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7,处于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之间;平均角尺度为0.57,属于聚集分布;平均大小比数为0.51,接近中庸;开敞度为0.19,生长空间严重不足,表明林分的空间稳定性较低,在空间稳定性上落叶树种优于常绿树种;胸径和树高排序为落叶树种优于常绿树种,次林层的常绿树种生长更具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树冠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开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华山松不同树种组成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蕾 刘浪 +2 位作者 王玮玮 张远荣 许彦红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57-61,共5页
选择滇中地区树种组成不同的华山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华山松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随着优势树种华山松的树种组成系数的下降,林木空间隔离程度由低至高。当华山松的... 选择滇中地区树种组成不同的华山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华山松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随着优势树种华山松的树种组成系数的下降,林木空间隔离程度由低至高。当华山松的组成系数大于6时,调查林分为零度和弱度混交;当华山松的组成系数小于6时,调查林分介于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之间;从组成树种来看,优势树种华山松接近于中度混交,其余组成树种为强度混交。华山松不同类型的混交林分内林木均表现出呈聚集分布;林分平均大小比数在0.47~0.51之间,处于中庸生长状态。综合比较,优势树种组成系数相对较小、各树种之间组成系数分配较均匀的林分其结构相对较稳定,生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空间结构 大小比数 角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内混式空气雾化喷嘴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鹏飞 邬高高 +2 位作者 田畅 刘荣华 高润泽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9-139,共11页
为掌握结构参数对内混式空气雾化喷嘴雾化特性和降尘效率的影响规律,从而获得经济合理的喷嘴结构参数,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喷雾降尘试验平台,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开展了不同结构参数组合下的喷嘴雾化特性及降尘效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 为掌握结构参数对内混式空气雾化喷嘴雾化特性和降尘效率的影响规律,从而获得经济合理的喷嘴结构参数,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喷雾降尘试验平台,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开展了不同结构参数组合下的喷嘴雾化特性及降尘效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液体帽注水孔直径的增大,喷嘴水流量不断增加,而气流量不断减小;喷嘴气流量随液体帽注气孔数量增加而增大,喷嘴水流量受液体帽注气孔数量的影响较小。当逐渐增大注水孔直径时,索太尔平均粒径(Dsm)不断增大;Dsm随着注气孔数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当注气孔数为4时达到最小值,雾化效果最好;空气帽出口直径为2.0 mm和2.5 mm时,喷嘴雾滴粒径较小。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随着液体帽注水孔直径和注气孔数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分别在注水孔直径为1.5 mm和注气孔数量为4时获得最佳的降尘效果;随着空气帽出口直径的增大,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有所提高,但空气帽出口直径大于2.0 mm后,降尘效率增幅较小。综合考虑喷嘴雾化特性参数和降尘效率,对于喷嘴空气帽,其出口直径应选择2.0 mm;对于喷嘴液体帽,注水孔直径为1.5 mm和注气孔数量为4时较为合理,能够获得最高的降尘效率。工业应用现场采用以上结构参数组合的喷嘴较为合理,该种结构参数组合的喷嘴在耗气量和耗水量较低时,能获得较小的雾滴粒径和较高的降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空气雾化喷嘴 结构参数 雾化特性 降尘效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红松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侯红亚 王立海 《森林工程》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3个空间结构参数对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的红松针阔混交林进行分析,用Hegyi竞争指数分析种内种间竞争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森林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总体来看该林分处于强... 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3个空间结构参数对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的红松针阔混交林进行分析,用Hegyi竞争指数分析种内种间竞争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森林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总体来看该林分处于强度混交向极强度混交过渡的状态,单一树种聚集在一起的情况较少,大多与其它不同树种混交;各树种在林木大小分化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针叶树种较占优势,阔叶树种则分化严重,既有占优势树种又有受压树种;林分的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针阔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Hegyi竞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北沟林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建华 张楠 李春辉 《河北林果研究》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了研究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用林分直径分布特征以及空间结构3个参数(角尺度、混交比和大小比数)对河北省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直径分布中,白桦的直径分布均匀,落叶松较差;林分平均角尺度... 为了研究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用林分直径分布特征以及空间结构3个参数(角尺度、混交比和大小比数)对河北省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直径分布中,白桦的直径分布均匀,落叶松较差;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352 6,林分基本处于均匀分布状态;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25,处于中度混交;从大小比数来看,林分中白桦处于优势地位,更新树种五角枫被压严重。以林分空间结构3个参数为依据,提出林分结构调整的几种方法,使林分结构更加接近最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 结构优化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孟滦林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曼 刘相兵 +3 位作者 王丽华 纪晓林 李军 张玉珍 《河北林果研究》 2012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合理的林分空间结构是决定林分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河北省围场县木兰林管局孟滦林场典型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混交度、密度指数和竞争指数、空间分布格局三个定量指标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特... 合理的林分空间结构是决定林分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河北省围场县木兰林管局孟滦林场典型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混交度、密度指数和竞争指数、空间分布格局三个定量指标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37,处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之间。(2)林分密度指数为841.2,林分密度较低(一般林分密度指数在1 200~1 600比较合适);竞争指数为2.704,竞争不激烈。(3)当模拟尺度d在0~0.6m时,林分呈现聚集分布;当模拟尺度d在0.6~1.0m和8.5~10.0m时林分呈现随机分布;当模拟尺度d在1.0~8.5m时,林分呈现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竞争指数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自然保护区平缓地带红松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德洲 王立海 +1 位作者 侯红亚 吴蒙蒙 《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30-33,共4页
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平缓地带红松针阔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林分以团状分布为主,主要呈现出强度、极强度混交,单一树种聚集的情况较少,树种间的混交属性差异很大;林木在胸径大小对比上分化... 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平缓地带红松针阔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林分以团状分布为主,主要呈现出强度、极强度混交,单一树种聚集的情况较少,树种间的混交属性差异很大;林木在胸径大小对比上分化程度比较均匀,优势树种株数与劣势树种株数大致相同,针叶树种相对于阔叶树种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针阔 平缓地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勋伯格《往事》中的签名集合与交混结构
15
作者 李洋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5-153,共9页
勋伯格的《五首乐队作品》(op.16)是他自由无调性时期唯一一部大型管弦乐队作品。该文以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往事》为分析对象,探讨了音级集合在作品中的运用情况,阐述了音集运动所具有的结构功能,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论述了核心集合所... 勋伯格的《五首乐队作品》(op.16)是他自由无调性时期唯一一部大型管弦乐队作品。该文以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往事》为分析对象,探讨了音级集合在作品中的运用情况,阐述了音集运动所具有的结构功能,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论述了核心集合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以及作品的整体结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勋伯格 音级集合 结构功能 签名动机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对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结构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奕茹 李际平 +3 位作者 曹小玉 唐涛 颜佳睿 王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59,共5页
为了探讨杉木-闽楠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和不同空间结构指标的关系,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的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将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两两联合,分析杉... 为了探讨杉木-闽楠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和不同空间结构指标的关系,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的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将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两两联合,分析杉木-闽楠混交林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杉木-闽楠混交林9块样地林分的混交度-角尺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的二元分布均以角尺度0.5为分界线,呈显著的正态分布,表明角尺度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增强林分混交度,团状分布制约林木胸径生长;混交度-大小比数的二元分布,随着混交度的增大,大小比数总体上表现出增大趋势;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整体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混交度不高,应补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进行密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闽楠 林分结构 二元分布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空间结构和多样性的改进型混交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结存 徐丽华 +1 位作者 张茂震 汤孟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6-342,共7页
混交度是描述混交林中不同树种之间隔离程度的重要空间结构指数。由于忽略对象木周围邻近木的空间分布,传统混交度、树种多样性混交度和树种分隔程度空间测度指数在计算混交度时,使得一些不同混交程度混交林具有相同混交度;全混交度对... 混交度是描述混交林中不同树种之间隔离程度的重要空间结构指数。由于忽略对象木周围邻近木的空间分布,传统混交度、树种多样性混交度和树种分隔程度空间测度指数在计算混交度时,使得一些不同混交程度混交林具有相同混交度;全混交度对只有几株对象木的结构单元,不能够体现出完全混交的状态。这些给混交林的混交度调查和不同混交林之间的混交度比较带来困难。鉴于此,依据物种空间结构特征和树种多样性,考虑结构单元中树种类型及分布差异,提出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改进型混交度。通过不同的理论典型混交林和天目山不同混交程度的样地数据对不同混交度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得到:①对于混交程度不同的混交林,改进型混交度计算结果不同;②对于混交程度不是很强烈的混交林,改进型混交度描述更加准确。所以,该混交度是一个很好区分混交林的空间结构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树种多样性 物种空间结构 改进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九华山林场不同树种配置杉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语晨 程金花 +1 位作者 李明峰 王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08-1916,共9页
以三种(杉木+少量栎类、杉木+栎类+光皮桦、杉木+栎类+光皮桦+马尾松)不同树种配置的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计算了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三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全面分析了湖北省九华山林场不同树种配置杉阔混交防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 以三种(杉木+少量栎类、杉木+栎类+光皮桦、杉木+栎类+光皮桦+马尾松)不同树种配置的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计算了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三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全面分析了湖北省九华山林场不同树种配置杉阔混交防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优势树种主要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栎类(Quercus L.)及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三种,并有少量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散生于林内,生长优势也较弱。不同树种配置所呈现的林分空间结构也不相同。树种配置Ⅰ(杉木+少量栎类)的角尺度平均值为0.42,大小比数平均值为0.31,混交度平均值为0.18,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和生长优势度均较好,但混交程度较弱,近乎杉木纯林,对应的生物多样性也会较小。树种配置Ⅱ(杉木+栎类+光皮桦)的角尺度平均值为0.5,大小比数平均值0.32,混交度平均数0.48,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现随机分布;林木主要处于亚优势生长状态,混交度以中度-强度混交为主;而树种配置Ⅲ(杉木+栎类+光皮桦+马尾松)的角尺度平均值为0.58,大小比数平均值0.51,混交度平均数0.54,林木空间格局呈现聚集分布,生长优势水平中庸,为中度混交。全面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可以明确林分空间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为合理择伐以及近自然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使该地区的杉阔混交林的多种功能得到可持续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配置 杉阔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择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许文秀 吴金卓 +1 位作者 林文树 刘艳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明确各林分结构与功能、合理保护和经营红松阔叶混交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TOPCON全站仪在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内分别设置4块100 m×...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明确各林分结构与功能、合理保护和经营红松阔叶混交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TOPCON全站仪在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内分别设置4块100 m×100 m监测样地,并进行群落调查,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编写应用程序对不同林分的混交度和大小比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的平均混交度在0.66和0.78之间,树种之间隔离程度较大;4种林分中树种数量最多的前5个树种平均混交度取值范围为0.69~0.82,其中过熟林最大,近熟林最小,按平均混交度数值大小排序为过熟林>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林分平均胸径大小比数分别为0.48、0.53、0.49、0.49,平均树高大小比数分别为0.48、0.50、0.49、0.49,平均冠幅大小比数分别为0.34、0.42、0.38、0.41。可以看出,胸径和树高平均大小比数取值范围相近,反映林木大小分化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而与平均冠幅大小比数取值范围具有一定的差异,说明用树高及胸径计算大小比数得出的结果较冠幅更为可靠。不同演替阶段红松阔叶混交林整体上呈现出一个由不同树种组成、处于强度混交向极强度混交过渡的复杂森林群落,且树种之间大小分化程度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 大小比数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交比例对杉木红锥混交林光环境与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健 郭晓斌 +3 位作者 杨贵云 严松文 马祥庆 吴鹏飞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4期234-241,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木与红锥混交林林内光环境以及相邻林木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为杉阔混交林高效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年生杉木与红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杉木与红锥的混交比例分别设为1∶1、2∶1和3∶1,以相同林龄的杉木... [目的]探究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木与红锥混交林林内光环境以及相邻林木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为杉阔混交林高效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年生杉木与红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杉木与红锥的混交比例分别设为1∶1、2∶1和3∶1,以相同林龄的杉木纯林为对照。测定不同林分林内光环境指标及相邻林木叶片叶绿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并分析光环境指标与林分冠层特征指标及林木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杉木与红锥混交林冠层开度和平均叶倾角均随着混交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混交比例林分间光环境指标差异显著,且与冠层开度及平均叶倾角呈正相关。红锥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照度及PPFD呈负相关,杉木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照度及PPFD呈正相关。红锥叶片淀粉含量随着混交比例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SC含量则逐渐减小;杉木叶片淀粉含量随着混交比例增大而逐渐增大,而可溶性糖、NSC含量则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结论]对于中龄发育阶段的杉木与红锥混交林,当杉木比例较大时,林分的冠层开度较大,林内光照强度较好。随着杉木所占比例的减小,林内光照强度减弱,红锥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光资源的捕获能力;而杉木则通过降低叶绿素含量并提高NSC含量以适应弱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 冠层特征 光环境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红锥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