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说书场交流语境”与宋元话本的文本形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建森
陈颖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本文将宋元话本“还原”于说书场交流语境进行语义和功能的研析,发现宋元说书人可以根据说书场主体交流互动的需要,巧妙地化身为主持人、故事讲述者、故事中人物、评论者、听众代言人等五重主要演述身份,执行调控说书进程、述故事、演...
本文将宋元话本“还原”于说书场交流语境进行语义和功能的研析,发现宋元说书人可以根据说书场主体交流互动的需要,巧妙地化身为主持人、故事讲述者、故事中人物、评论者、听众代言人等五重主要演述身份,执行调控说书进程、述故事、演人物、引导听众的价值取向、审美反馈等职能。说书人转换不同的演述身份,“出入故事内外”与场上主体进行审美交流互动,形成了主持人与听众、故事讲述者与听众、故事中人物与人物、故事中人物与听众、讲述者与故事中人物、评论者与听众、听众代言人与讲述者等七种主要的“说书场交流语境”及其文本。说书人演述身份的转换既指书场交流语境的转换,亦指说书场演述时空的转换,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宋元话本演述形态。宋元话本独特的演述形态又促使说书人巧妙地融通前代各种文体形式演述故事,从而构成由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等组成的宋元话本文体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书场
交流语境
说书人
演述形态
文本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交流语境的写作教学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胡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23,共3页
我国的写作教学向来存在两难困境: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写,不会写;另一方面教师不愿意教,应付地教.针对写作教学的这种两难问题,教师多从教法上反思,于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写作教学方法,可最终问题依旧.张志公先生在谈到写作教学为什么这么...
我国的写作教学向来存在两难困境: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写,不会写;另一方面教师不愿意教,应付地教.针对写作教学的这种两难问题,教师多从教法上反思,于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写作教学方法,可最终问题依旧.张志公先生在谈到写作教学为什么这么难时曾说:“我想,这也许跟对待作文这件事有些不大对头的看法有关系.不大对头的看法必然会导致教学中不合适的做法.”我国写作教学的两难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写作观念错误、理论僵化、知识陈旧所致,也就是张志公先生所说的“不对头”,如果单纯从教法上反思,只能是缘木求鱼,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方法
教学研究
交流语境
两难问题
写作观念
张志公
教师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境交流导向与建议方式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3
作者
段锦云
徐悦
+1 位作者
任小云
吴俏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研究以JAS(决策者–建议者系统)为范式,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语境交流导向(高/低)与建议方式(直白/隐晦)对个体建议采纳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实验1通过问卷测量个体的特质性语境交流导向;实验2则通过操纵材料启动个体的状态性语境交...
研究以JAS(决策者–建议者系统)为范式,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语境交流导向(高/低)与建议方式(直白/隐晦)对个体建议采纳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实验1通过问卷测量个体的特质性语境交流导向;实验2则通过操纵材料启动个体的状态性语境交流导向。结果发现,高特质或状态语境交流导向的个体倾向于采纳隐晦型建议,而低特质或状态语境交流导向的个体则倾向于采纳直白型建议,并且个体对建议内容的加工流畅性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采纳
语境
交流
导向
建议方式
加工流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对语篇连贯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丽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6-48,共3页
连贯是语篇表达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语篇连贯表达的因素很多,语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语境因素主要包括认知语境、语言语境和交流语境。只有充分考虑到语境因素对语篇连贯表达的影响,才能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关键词
认知
语境
语言
语境
交流语境
语篇连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百年来宋元戏曲本体与生成的反思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建森
莫嘉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65,共10页
本文对学界近百年来关于宋元戏曲本体与生成的研究成果进行反思,指出宋元戏曲"是什么"?"如何演"?"何以如此演"?这既是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留下的"戏曲史难题",亦是戏曲学界一直追问然至今在...
本文对学界近百年来关于宋元戏曲本体与生成的研究成果进行反思,指出宋元戏曲"是什么"?"如何演"?"何以如此演"?这既是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留下的"戏曲史难题",亦是戏曲学界一直追问然至今在研究的逻辑起点上就陷入概念的模糊不清乃至误解的学术问题。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认为王国维的"戏曲"是指"剧本"、"曲本"、"文章";二是套用西方戏剧理念统括中国的戏剧和戏曲,导致中国戏曲史研究中"戏剧"和"戏曲"不分,进而将"我国戏剧"的"形成"视为"我国戏曲"的"形成",乃至演生出尴尬的"戏剧戏曲学";三是前修时贤大体上沿着王国维"代言体""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致思去探讨宋元南戏北剧的形成,然诸贤均将戏曲视为由多种元素构成的综合性艺术成品,集中于戏曲诸种元素如何"合"的剖析,而不是将戏曲视为"活"在剧场的无"墙"之戏来探究。学界以往恰恰是运用文献考据的、静态的、适合平面研究的方法去研究鲜活的、动态的、立体的、"存在"于剧场的戏曲。这正是近百年来戏曲研究所面临的学术困境。本文认为,应将宋元戏曲"还原"于剧场展开"存在"之思:紧紧围绕戏曲演述者"如何演"这一核心,探究剧作家、演员、行当、剧中人、观众之间"视界"交融与"文本"会通以及共生的关系,解读各种"文本"的语义、功能及其言说方式,在"剧场交流语境"中领悟和揭示"谁正在演"、"戏曲如何演"、"戏曲何以如此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史难题”
本体与生成
反思
剧场
交流语境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语文化知识学习与表达——评《英语实用文化知识宝典》
6
作者
董明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J0003-J0003,共1页
在当前的大众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重英语语法的教学而不能系统地将英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许多学生是书面英语学习的佼佼者,然而由于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不足,往往习惯用中式思维来理解西方文化和语言知识,不能...
在当前的大众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重英语语法的教学而不能系统地将英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许多学生是书面英语学习的佼佼者,然而由于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不足,往往习惯用中式思维来理解西方文化和语言知识,不能真正理解英语交流语境,不能顺利地与英美国家的人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文化
文化知识
知识学习
英语教学
西方文化
交流语境
知识传授
英语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书场交流语境”与宋元话本的文本形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建森
陈颖姮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州南方学院达人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文摘
本文将宋元话本“还原”于说书场交流语境进行语义和功能的研析,发现宋元说书人可以根据说书场主体交流互动的需要,巧妙地化身为主持人、故事讲述者、故事中人物、评论者、听众代言人等五重主要演述身份,执行调控说书进程、述故事、演人物、引导听众的价值取向、审美反馈等职能。说书人转换不同的演述身份,“出入故事内外”与场上主体进行审美交流互动,形成了主持人与听众、故事讲述者与听众、故事中人物与人物、故事中人物与听众、讲述者与故事中人物、评论者与听众、听众代言人与讲述者等七种主要的“说书场交流语境”及其文本。说书人演述身份的转换既指书场交流语境的转换,亦指说书场演述时空的转换,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宋元话本演述形态。宋元话本独特的演述形态又促使说书人巧妙地融通前代各种文体形式演述故事,从而构成由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等组成的宋元话本文体形态。
关键词
说书场
交流语境
说书人
演述形态
文本形式
Keywords
context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storytelling field
the storyteller
performative and narrative form
textual form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交流语境的写作教学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胡敏
机构
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23,共3页
文摘
我国的写作教学向来存在两难困境: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写,不会写;另一方面教师不愿意教,应付地教.针对写作教学的这种两难问题,教师多从教法上反思,于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写作教学方法,可最终问题依旧.张志公先生在谈到写作教学为什么这么难时曾说:“我想,这也许跟对待作文这件事有些不大对头的看法有关系.不大对头的看法必然会导致教学中不合适的做法.”我国写作教学的两难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写作观念错误、理论僵化、知识陈旧所致,也就是张志公先生所说的“不对头”,如果单纯从教法上反思,只能是缘木求鱼,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关键词
写作教学方法
教学研究
交流语境
两难问题
写作观念
张志公
教师
反思
分类号
H193.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境交流导向与建议方式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3
作者
段锦云
徐悦
任小云
吴俏敏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1-2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4140)。
文摘
研究以JAS(决策者–建议者系统)为范式,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语境交流导向(高/低)与建议方式(直白/隐晦)对个体建议采纳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实验1通过问卷测量个体的特质性语境交流导向;实验2则通过操纵材料启动个体的状态性语境交流导向。结果发现,高特质或状态语境交流导向的个体倾向于采纳隐晦型建议,而低特质或状态语境交流导向的个体则倾向于采纳直白型建议,并且个体对建议内容的加工流畅性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建议采纳
语境
交流
导向
建议方式
加工流畅性
Keywords
advice taking
contextual communication orientation
advice type
processing fluency.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对语篇连贯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丽军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6-48,共3页
文摘
连贯是语篇表达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语篇连贯表达的因素很多,语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语境因素主要包括认知语境、语言语境和交流语境。只有充分考虑到语境因素对语篇连贯表达的影响,才能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关键词
认知
语境
语言
语境
交流语境
语篇连贯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百年来宋元戏曲本体与生成的反思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建森
莫嘉丽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65,共10页
文摘
本文对学界近百年来关于宋元戏曲本体与生成的研究成果进行反思,指出宋元戏曲"是什么"?"如何演"?"何以如此演"?这既是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留下的"戏曲史难题",亦是戏曲学界一直追问然至今在研究的逻辑起点上就陷入概念的模糊不清乃至误解的学术问题。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认为王国维的"戏曲"是指"剧本"、"曲本"、"文章";二是套用西方戏剧理念统括中国的戏剧和戏曲,导致中国戏曲史研究中"戏剧"和"戏曲"不分,进而将"我国戏剧"的"形成"视为"我国戏曲"的"形成",乃至演生出尴尬的"戏剧戏曲学";三是前修时贤大体上沿着王国维"代言体""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致思去探讨宋元南戏北剧的形成,然诸贤均将戏曲视为由多种元素构成的综合性艺术成品,集中于戏曲诸种元素如何"合"的剖析,而不是将戏曲视为"活"在剧场的无"墙"之戏来探究。学界以往恰恰是运用文献考据的、静态的、适合平面研究的方法去研究鲜活的、动态的、立体的、"存在"于剧场的戏曲。这正是近百年来戏曲研究所面临的学术困境。本文认为,应将宋元戏曲"还原"于剧场展开"存在"之思:紧紧围绕戏曲演述者"如何演"这一核心,探究剧作家、演员、行当、剧中人、观众之间"视界"交融与"文本"会通以及共生的关系,解读各种"文本"的语义、功能及其言说方式,在"剧场交流语境"中领悟和揭示"谁正在演"、"戏曲如何演"、"戏曲何以如此演"。
关键词
“戏曲史难题”
本体与生成
反思
剧场
交流语境
理论
Keywords
conundrum of Chinese opera history essence and existence reflective study context of theatric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文化知识学习与表达——评《英语实用文化知识宝典》
6
作者
董明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
出处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J0003-J0003,共1页
文摘
在当前的大众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重英语语法的教学而不能系统地将英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许多学生是书面英语学习的佼佼者,然而由于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不足,往往习惯用中式思维来理解西方文化和语言知识,不能真正理解英语交流语境,不能顺利地与英美国家的人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文化
文化知识
知识学习
英语教学
西方文化
交流语境
知识传授
英语语法
分类号
H319-5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说书场交流语境”与宋元话本的文本形式
陈建森
陈颖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交流语境的写作教学研究
胡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语境交流导向与建议方式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段锦云
徐悦
任小云
吴俏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对语篇连贯的影响
刘丽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近百年来宋元戏曲本体与生成的反思
陈建森
莫嘉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英语文化知识学习与表达——评《英语实用文化知识宝典》
董明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