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流认知视角下在线个性化深度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7
1
作者 陆吉健 张思杭 +3 位作者 孙瑞 张晓洁 巩子坤 沈忠华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4,共8页
随着“双减”政策和北京市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等政策的推行,在线个性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交流认知和深度教学相关理论,研究发现,交流认知视角可以更为透彻地剖析在线个性化深度教学的生发逻辑。此外,基于在线个性化深度教学的生... 随着“双减”政策和北京市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等政策的推行,在线个性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交流认知和深度教学相关理论,研究发现,交流认知视角可以更为透彻地剖析在线个性化深度教学的生发逻辑。此外,基于在线个性化深度教学的生发逻辑,可构建出“在线情境导学—在线师生交互—在线学习评价”的在线个性化深度教学模式。通过在线个性化教学的可视化案例,从交流认知水平和情绪分析两方面验证在线个性化深度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线个性化深度教学模式对在线学习成效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认知 教学模式 深度教学 个性化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合作认知理论下数智媒介赋能在线深度教学模式构建
2
作者 程欣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5-62,共8页
在教育数智化转型背景下,依据交流合作认知理论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支持在线深度教学的实践模式,回应数智时代对高质量教学的要求,推动在线教学模式变革。根据在线教学各个环节的认知特征,将数智媒介贯穿于在线教学的课前、课中与课... 在教育数智化转型背景下,依据交流合作认知理论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支持在线深度教学的实践模式,回应数智时代对高质量教学的要求,推动在线教学模式变革。根据在线教学各个环节的认知特征,将数智媒介贯穿于在线教学的课前、课中与课后,精准匹配教学资源,提供多模态教学环境,支持学生个性化自适应合作学习。通过人机多元交流改变师生互动的二元格局,促进个体认知冲突不断向群体共同认知转化,发展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建构灵活、开放的知识体系,从元认知高度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实现在线深度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合作认知 数智媒介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深度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认知——以云南元阳箐口哈尼族村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撒露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36,共6页
对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在民族旅游场域中的中外跨文化交流与认知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表明,在民族旅游的场域中,外国游客与东道主之间存在一定形式的交流互动,但是对双方认知获得和交流影响有所区别。基本来讲,这种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 对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在民族旅游场域中的中外跨文化交流与认知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表明,在民族旅游的场域中,外国游客与东道主之间存在一定形式的交流互动,但是对双方认知获得和交流影响有所区别。基本来讲,这种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的影响要大于对外国游客的影响,但交流对双方的认知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旅游场域 跨文化 交流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取向”的数学教育研究:背景、假设与概念框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兆洋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10,共13页
"交流取向"是数学教育领域日渐兴起的一种研究范式。受数学教育研究"社会转向"的影响,该范式研究的旨趣从个体认知转向课堂互动,进而提出"交流认知"的概念。"交流认知"是关于个体认知和社会互... "交流取向"是数学教育领域日渐兴起的一种研究范式。受数学教育研究"社会转向"的影响,该范式研究的旨趣从个体认知转向课堂互动,进而提出"交流认知"的概念。"交流认知"是关于个体认知和社会互动关系的一种理论假设:认知过程与人际交流基本上是同一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在"交流认知"框架下,话语是思维之镜,话语分析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数学话语、话语学习、话语发展是分析数学教学活动的概念工具。"交流取向"的研究范式试图弥合传统研究个人和社会的二元分离,为研究数学教学中的认知、社会和情感方面提供一个整合的概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取向 交流认知 数学话语 话语学习 话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