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交流电热流对导电岛纳米电极介电组装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崔祥干
丁海涛
杜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为了获得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系统中纳米颗粒介电组装成的纳米粒子链的形貌规律,在所制备出的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系统中进行了纳米颗粒介电组装实验。基于纳米颗粒介电操控理论,建立了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组装体系的纳米颗粒介电组装模型...
为了获得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系统中纳米颗粒介电组装成的纳米粒子链的形貌规律,在所制备出的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系统中进行了纳米颗粒介电组装实验。基于纳米颗粒介电操控理论,建立了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组装体系的纳米颗粒介电组装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该介电组装模型中的电场分布和介电组装过程中纳米颗粒所受的介电泳力、交流电热流以及两者合作用的电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交流电热流对导电岛纳米电极介电组装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系统中纳米颗粒的介电泳组装具有两种模式——纳米间隙之间的体组装与电极和导电岛表面上的面组装,并且组装模式的强弱程度受频率的影响,进而造成组装形成的纳米粒子链的分布和形态的不同。仿真结果表明:当频率增大到350 kHz时,纳米缝两侧电热流向发生反向;在频率为150 kHz且缝宽为500 nm时,会在整条纳米缝任意位置(端点处外)出现电热流旋涡,并且电热流旋涡会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加而减弱;随纳米缝宽度减小,电热流对纳米粒子介电组装的影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
交流电热流
介电泳
金纳米粒子链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内粒子的介电行为
2
作者
丁海涛
刘潇锋
+4 位作者
张景然
杨强
司糈昊
马天赐
刘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51,89,共11页
为了探究金属纳米粒子在多导电元件微电路修复上的应用,分析纳米粒子介电串行组装过程中的运动趋势,基于一种多间隙纳米电极系统,研究处于非均匀电场内的纳米粒子的介电串行组装行为。首先,进行了导电岛微电极系统的粒子介电组装实验,...
为了探究金属纳米粒子在多导电元件微电路修复上的应用,分析纳米粒子介电串行组装过程中的运动趋势,基于一种多间隙纳米电极系统,研究处于非均匀电场内的纳米粒子的介电串行组装行为。首先,进行了导电岛微电极系统的粒子介电组装实验,发现组装获得的熔融态纳米粒子线能够增强电路的导电能力。然后,针对双间隙与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进行了介电串行组装对比实验,发现随着系统内导电元件数量的增加,纳米间隙均存在体组装现象,实现了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内的导电元件连接。最后,通过电场分布及介电组装过程中纳米粒子所受介电泳力、交流电热流以及二者合力的仿真分析发现:在频率为150 kHz的条件下,相比纳米间隙外部,间隙内部的介电泳力及交流电热流流速平均值更高;而且,在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任意间隙内均会出现纳米流体泵现象,且不受间隙数量的影响。纳米流体泵现象表明,处于非均匀电场内的金属纳米粒子在介电串行组装过程中具有体组装与面组装的趋势,此类组装趋势能够直接影响纳米粒子线的生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
导电岛
介电行为
交流电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电热流对导电岛纳米电极介电组装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崔祥干
丁海涛
杜山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201808220248)
国家“111计划”资助项目(D17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604122)
文摘
为了获得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系统中纳米颗粒介电组装成的纳米粒子链的形貌规律,在所制备出的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系统中进行了纳米颗粒介电组装实验。基于纳米颗粒介电操控理论,建立了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组装体系的纳米颗粒介电组装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该介电组装模型中的电场分布和介电组装过程中纳米颗粒所受的介电泳力、交流电热流以及两者合作用的电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交流电热流对导电岛纳米电极介电组装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系统中纳米颗粒的介电泳组装具有两种模式——纳米间隙之间的体组装与电极和导电岛表面上的面组装,并且组装模式的强弱程度受频率的影响,进而造成组装形成的纳米粒子链的分布和形态的不同。仿真结果表明:当频率增大到350 kHz时,纳米缝两侧电热流向发生反向;在频率为150 kHz且缝宽为500 nm时,会在整条纳米缝任意位置(端点处外)出现电热流旋涡,并且电热流旋涡会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加而减弱;随纳米缝宽度减小,电热流对纳米粒子介电组装的影响减弱。
关键词
导电岛纳米间隙电极
交流电热流
介电泳
金纳米粒子链
数值仿真
Keywords
conductive-island nanogap electrode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othermal flow
dielectrophoresis
gold nanoparticle chain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N30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内粒子的介电行为
2
作者
丁海涛
刘潇锋
张景然
杨强
司糈昊
马天赐
刘鹏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51,8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5047)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JJKH20200748KJ)。
文摘
为了探究金属纳米粒子在多导电元件微电路修复上的应用,分析纳米粒子介电串行组装过程中的运动趋势,基于一种多间隙纳米电极系统,研究处于非均匀电场内的纳米粒子的介电串行组装行为。首先,进行了导电岛微电极系统的粒子介电组装实验,发现组装获得的熔融态纳米粒子线能够增强电路的导电能力。然后,针对双间隙与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进行了介电串行组装对比实验,发现随着系统内导电元件数量的增加,纳米间隙均存在体组装现象,实现了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内的导电元件连接。最后,通过电场分布及介电组装过程中纳米粒子所受介电泳力、交流电热流以及二者合力的仿真分析发现:在频率为150 kHz的条件下,相比纳米间隙外部,间隙内部的介电泳力及交流电热流流速平均值更高;而且,在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任意间隙内均会出现纳米流体泵现象,且不受间隙数量的影响。纳米流体泵现象表明,处于非均匀电场内的金属纳米粒子在介电串行组装过程中具有体组装与面组装的趋势,此类组装趋势能够直接影响纳米粒子线的生成质量。
关键词
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
导电岛
介电行为
交流电热流
Keywords
multi-gap serial nanoelectrode system
conductive island
dielectric behavior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othermal flow
分类号
TN30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交流电热流对导电岛纳米电极介电组装的影响
崔祥干
丁海涛
杜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内粒子的介电行为
丁海涛
刘潇锋
张景然
杨强
司糈昊
马天赐
刘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