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的叙述逻辑:一种交流叙述学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委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79,共7页
叙述是人类建构经验的基本方式,因此用叙述的方式书写历史是非常自然之事,自海登·怀特新历史主义开始,叙述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的保存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实物方式,其二是符号方式。对于历史来说,后者是一种常用方... 叙述是人类建构经验的基本方式,因此用叙述的方式书写历史是非常自然之事,自海登·怀特新历史主义开始,叙述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的保存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实物方式,其二是符号方式。对于历史来说,后者是一种常用方式。用符号表意意味着必须遵循符号的选择性,按照一定的逻辑对符号进行选择,并组织成逻辑统一的叙述文本是历史叙述的基本方法,因此任何历史叙述总逃不脱"当代史"命运。历史叙述进入交流链条后,存在两种交流层次:底本1和底本2。普通接受者关心的是底本1,即历史事实(材料),而对于历史学者而言,除了关注底本1,更重要的是关注底本2,即关注基于相同的历史事实下的叙述文本组织方式对于意义生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述 叙述经验 叙述选择 叙述逻辑 交流叙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叙述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委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叙述学关于交流的论述在叙述学诞生之初就有,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查特曼的叙事-交流情景图示则是一个突破,并得到后来很多人演绎。修辞叙述学对叙述的修辞性交流论述较为充分。在叙述转向和广义叙述学(符号叙述学)背景下,叙述的交... 叙述学关于交流的论述在叙述学诞生之初就有,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查特曼的叙事-交流情景图示则是一个突破,并得到后来很多人演绎。修辞叙述学对叙述的修辞性交流论述较为充分。在叙述转向和广义叙述学(符号叙述学)背景下,叙述的交流性越来越成为一种核心特性,因此,建构交流叙述学正逢其时。交流叙述学(Communicative Narratology)以经验视野的"梭式循环"为基础,以文本内、外"双循环交流"为研究内容搭建交流叙述的研究框架,其研究对象即为所有叙述类型中叙述交流的内在交流与运行机制,同时将这种研究置于广阔的文化、历史视野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叙述学 经验视野 梭式循环 双循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叙述学视野下的空间存在形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委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0,共9页
在交流叙述学视野下,空间的存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空间在交流叙述中以各种方式参与意义的建构,并在交流中承担各种功能,如空间性格、空间规范、空间参与及空间性质与延伸等。在交流叙述中,人与空间关系复杂,空间依赖、空... 在交流叙述学视野下,空间的存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空间在交流叙述中以各种方式参与意义的建构,并在交流中承担各种功能,如空间性格、空间规范、空间参与及空间性质与延伸等。在交流叙述中,人与空间关系复杂,空间依赖、空间误用、空间营造、反空间等等显示出这种复杂性的冰山一角。人与空间关系紧密性可以通过多种空间内化现象得到表现,如权力、行为、心理、规训等均是空间内化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叙述学 空间存在类型 功能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叙述学的认知基础
4
作者 王委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2-136,141,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叙述学研究正面临第三次范式变革。发生在多领域的叙述转向对经典与后经典叙述学提出了挑战,赵毅衡"广义叙述学"理论框架的提出无疑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面对叙述向多领域扩展,叙述的交流性得到凸显,事实上,... 进入21世纪以来,叙述学研究正面临第三次范式变革。发生在多领域的叙述转向对经典与后经典叙述学提出了挑战,赵毅衡"广义叙述学"理论框架的提出无疑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面对叙述向多领域扩展,叙述的交流性得到凸显,事实上,叙述的交流性是叙述文本普遍的存在方式。交流叙述学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经验的社会化是人类完成自我与社会建构的基础,与意向、合作、经验共享、叙述自反性共同构成交流叙述学的认知基础,这些基础构筑了包括叙述在内的人类交流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叙述学 认知基础 社会化 意向性 合作 经验共享 叙述自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交流叙述中的价值实现方式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委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3,130,共5页
文学交流叙述的价值实现首先必须建立在交流参与者平等的基础之上,平等的交流框架是意义有效性的前提。叙述合理性来源于符号组合意义的方式,它遵循多元逻辑,每种逻辑均会包含人类社会认可的价值标准。主题剥离与主题附着是根据交流参... 文学交流叙述的价值实现首先必须建立在交流参与者平等的基础之上,平等的交流框架是意义有效性的前提。叙述合理性来源于符号组合意义的方式,它遵循多元逻辑,每种逻辑均会包含人类社会认可的价值标准。主题剥离与主题附着是根据交流参与者所要达到的交流目的而作出的策略性选择,无论采取哪种主题方式,均是为交流价值的正确实现而做出的交流姿态。道德伦理价值和意识形态价值是文学交流叙述中的两种重要价值,其价值实现存在于文本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但叙述话语很多时候占主导,并且两种价值的实现是交流各方共同参与磨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叙述学 叙述 价值 实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交流叙述中的文本存在方式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委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80,共7页
在交流叙述学视野中,叙述文本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存在,有些叙述文本是交流双方的一种共同确认,即是一种普遍双向文本,有些则是接受者的一种"追认",即单向文本。但归根结底是交流双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本,即都是一种普遍双向文... 在交流叙述学视野中,叙述文本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存在,有些叙述文本是交流双方的一种共同确认,即是一种普遍双向文本,有些则是接受者的一种"追认",即单向文本。但归根结底是交流双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本,即都是一种普遍双向文本。任何叙述交流都存在一种二次叙述,其实这种二次叙述是一种"二度文本化"过程,最后会形成"二度文本",这种文本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抽象文本",只有这种"二度文本"被重新符号化,才能具象为真实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叙述学 叙述文本 普遍双向文本 二度文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交流叙述文本的构成
7
作者 王委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在交流叙述学视野中,参与交流的叙述文本是一种复杂存在,除了来自作者创作的主叙述之外,辅叙述、非语言叙述和零叙述同样影响"接受者文本"的建构。也就是说,在交流叙述中,叙述文本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存在,也并非只有作者叙述文... 在交流叙述学视野中,参与交流的叙述文本是一种复杂存在,除了来自作者创作的主叙述之外,辅叙述、非语言叙述和零叙述同样影响"接受者文本"的建构。也就是说,在交流叙述中,叙述文本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存在,也并非只有作者叙述文本,而是除此之外,辅叙述、非语言叙述和零叙述同样影响了接受者的意义建构,形成"接受者叙述文本"的元素也由这些因素共同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叙述学 文本构成 叙述 叙述 非语言叙述 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