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快速层次交替最小二乘非负张量Tucker分解的干涉高光谱图像光谱信息压缩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杜丽敏 李进 +3 位作者 金光 高慧斌 金龙旭 张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55-316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层次交替最小二乘非负张量Tucker分解的高光谱图像光谱信息压缩算法。首先,将干涉高光谱图像光程差方向的三维信息采用三维光程差方向提升小波变换(3DOPT-LDWT)进行分解,将三维小波子带系数看作三阶非负张量,采用快速... 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层次交替最小二乘非负张量Tucker分解的高光谱图像光谱信息压缩算法。首先,将干涉高光谱图像光程差方向的三维信息采用三维光程差方向提升小波变换(3DOPT-LDWT)进行分解,将三维小波子带系数看作三阶非负张量,采用快速层次交替最小二乘非负张量Tucker分解(FHALS-NTD)算法对进行分解,得到核心张量和模式矩阵。对每个模式矩阵进行量化,对核心张量采用比特平面重要系数编码算法进行编码,得出最终的压缩码流。结果表明,此压缩算法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与传统压缩算法比较,平均信噪比提高了1.23dB。有效的提高了干涉高光谱图像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高光谱图像 光差程方向 3维光差程方向提升小波 快速层次交替最小二乘非负张量Tucker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研究伞形花内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根兰 倪永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39-1343,共5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伞形花内酯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采用两种不同的试剂滴加模式对伞形花内酯与BS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对经典的荧光光谱数据矩阵加以扩...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伞形花内酯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采用两种不同的试剂滴加模式对伞形花内酯与BS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对经典的荧光光谱数据矩阵加以扩展,增加了实验数据的信息量;进而应用MCR-ALS对该扩展的荧光光谱矩阵进行迭代计算,较好地分辨出作用过程中浓度变化趋势图,并计算出伞形花内酯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比.通过同步荧光光谱法发现伞形花内酯对BSA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形花内酯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延胡索药材指纹图谱中重叠峰分辨及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贾泽慧 王春涛 李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采用光谱相关色谱法对延胡索药材指纹图谱中的有效组分延胡索乙素峰进行确认;利用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对延胡索乙素重叠峰簇进行解析,得到延胡索乙素的真实色谱峰,其光谱还原率大于0.999,并对其进行准确定量,该方法可... 采用光谱相关色谱法对延胡索药材指纹图谱中的有效组分延胡索乙素峰进行确认;利用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对延胡索乙素重叠峰簇进行解析,得到延胡索乙素的真实色谱峰,其光谱还原率大于0.999,并对其进行准确定量,该方法可作为指纹图谱的辅助方法,为中药的真伪鉴定和质量客观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最后讨论了药材的炮制对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药材 中药指纹图谱 光谱相关色谱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交替最小二乘法推荐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宏烈 刘佳星 +1 位作者 刘艳菊 张惠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57-261,共5页
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在海量数据中更便捷地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但推荐系统存在可信度低、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不足、可扩展性不好、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大,计算时间增长且精度较低、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交替最小二乘法... 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在海量数据中更便捷地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但推荐系统存在可信度低、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不足、可扩展性不好、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大,计算时间增长且精度较低、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交替最小二乘法(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ALS)的推荐系统优化算法,在ALS基础上对两个部分进一步优化:第一部分采用LBFGS (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算法使搜索方向快速计算出来;第二部分采用阻尼牛顿法求解步长因子。在Spark平台上加以验证,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交替最小二乘 L-BFGS 阻尼牛顿法 SP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秋兰 倪永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模拟pH=7.4的人体生理条件,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本实验采用顺序不同的两种滴加方式得到扩展的荧... 模拟pH=7.4的人体生理条件,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本实验采用顺序不同的两种滴加方式得到扩展的荧光光谱数据矩阵;进而采用渐进因子分析法(EFA)得到作用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变化曲线的初值,再应用MCR-ALS对该扩展荧光光谱矩阵进行迭代计算,较好地分辨出动态作用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图,并由此曲线推断出CTAB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卷积信号的交替最小二乘盲分离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华 冯大政 庞继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06-2510,共5页
该文分析时域卷积接收信号的时延相关矩阵具有的可联合块对角化的三因子乘积结构,通过对其所构成的3维矩阵进行切片分割和重新排列规划,提出基于交替最小二乘的三因子迭代计算方法,实现非正交联合块对角化,直接在时域解决卷积盲分离问... 该文分析时域卷积接收信号的时延相关矩阵具有的可联合块对角化的三因子乘积结构,通过对其所构成的3维矩阵进行切片分割和重新排列规划,提出基于交替最小二乘的三因子迭代计算方法,实现非正交联合块对角化,直接在时域解决卷积盲分离问题。实验仿真表明,与传统的联合块对角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收敛性能更好且更稳定,并且不受限于初始参数的选择;分离信号的相异度指标和巴克谱失真测度分别改善达到4.35dB和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卷积盲分离 交替最小二乘 联合块对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替最小二乘法的Spark个性化影片推荐系统 被引量:6
7
作者 葛苏慧 万泉 白成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3-589,共7页
针对基于k-means的传统推荐系统可信度低、计算时间长、精度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交替最小二乘(ALS)协同过滤优化算法——拟牛顿法。采用Spark统一部署环境,基于ALS法矩阵分解的协同过滤算法,并使用SQL数据库搭建推荐系统后端。后端算法... 针对基于k-means的传统推荐系统可信度低、计算时间长、精度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交替最小二乘(ALS)协同过滤优化算法——拟牛顿法。采用Spark统一部署环境,基于ALS法矩阵分解的协同过滤算法,并使用SQL数据库搭建推荐系统后端。后端算法使用IntelliJ IDEA编译运行Scala语言,并打包程序生成JAR包。前端开发使用Express框架和Jade模版引擎,将系统前端所产生的数据与影片信息数据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并使用Node.js语言搭建动态网页呈现推荐结果。与传统协同过滤算法进行实验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优化算法的推荐系统降低了推荐时间,提高了推荐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最小二乘 影片 推荐系统 协同过滤 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Tucker张量分解与交替最小二乘的ULA盲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丹 郭英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2-67,共6页
为提高均匀线性阵列(ULA)系统盲识别过程的计算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的ULA盲识别算法。建立ULA信号传播模型,针对该传播模型给出广义生成函数的代数结构以及参数估计方式,利用交替最小二乘法对ULA广义生成函数进行求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入Tuc... 为提高均匀线性阵列(ULA)系统盲识别过程的计算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的ULA盲识别算法。建立ULA信号传播模型,针对该传播模型给出广义生成函数的代数结构以及参数估计方式,利用交替最小二乘法对ULA广义生成函数进行求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入Tucker张量分解改进交替最小二乘法,实现广义生成函数的降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DUET算法、欠定混叠盲辨识分解算法等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以及更好的ULA盲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cker张量分解 广义生成函数 交替最小二乘 均匀线性阵列 盲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酯增塑GAP黏合剂与N100固化反应动力学的近红外光谱法研究
9
作者 张玉樊 徐胜良 +1 位作者 黄志萍 聂海英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监测硝酸酯增塑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多异氰酸酯(N100)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过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出了推进剂固化反应监控方法。采用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MCR-ALS)法,从连续采集的固化过程近红外光谱中提取了固化组分浓... 为监测硝酸酯增塑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多异氰酸酯(N100)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过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出了推进剂固化反应监控方法。采用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MCR-ALS)法,从连续采集的固化过程近红外光谱中提取了固化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相似度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并建立了硝酸酯增塑GAP黏合剂与N100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小波变换结合MCR-ALS分析固化过程近红外光谱,方法相似度大于99%,可以提取固化反应过程中的组分浓度曲线和光谱曲线,为GAP固化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无损的在线监测方法;GAP黏合剂/N100体系固化反应在反应前中期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4.46 kJ/mol;反应后期,机理函数变为二维扩散模型,表观活化能为66.0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硝酸酯增塑GAP黏合剂 固化反应动力学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阵列下的二维角度和频率联合估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凌云 张小飞 许宗泽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在均匀面阵列结构基础上提出一种二维角度和频率联合估计新方法.对阵列天线输出的信号进行建模分析,表明阵列接收信号具有平行因子四线性模型特征.利用该模型低秩分解的唯一性条件,从分解得到的矩阵中联合估计出信源的参数.该算法首先... 在均匀面阵列结构基础上提出一种二维角度和频率联合估计新方法.对阵列天线输出的信号进行建模分析,表明阵列接收信号具有平行因子四线性模型特征.利用该模型低秩分解的唯一性条件,从分解得到的矩阵中联合估计出信源的参数.该算法首先利用四线性交替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出方向矩阵和频率矩阵,然后利用频率矩阵的Vandermonde特征和方向矩阵的结构特点及最小二乘法计算频率和二维角度.该方法无需谱峰搜索即可实现参数同时估计与配对,与现有的基于三线性分解的算法和ESPRIT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而且在小样本数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工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线性交替最小二乘 维DOA估计 频率估计 均匀面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成像的故障电极高精度数据补偿方法
11
作者 郭坤 刘凯 +3 位作者 徐园 吴阳 李志伟 姚佳烽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9,共4页
电阻抗成像(EIT)过程中,电极脱落会导致电极接触不良,进而导致成像紊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最小二乘(ALS)法的故障电极高精度数据补偿方法,旨在利用良好的电压数据实现电极接触不良过程中错误数据的修正。通过实验验证,... 电阻抗成像(EIT)过程中,电极脱落会导致电极接触不良,进而导致成像紊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最小二乘(ALS)法的故障电极高精度数据补偿方法,旨在利用良好的电压数据实现电极接触不良过程中错误数据的修正。通过实验验证,分别断开了1个、2个和3个电极,并与传统的均值插补(MI)法和K最近邻(KNN)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ALS法进行电极错误数据修正,图像相关系数(ICC)达到0.998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不超过0.03,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达到0.98以上。这表明在存在多个脱落电极的情况下,采用ALS法恢复的电压数据可以实现稳定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电极脱落 交替最小二乘 数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预测大豆油掺假花生油含量的建模效果研究
12
作者 魏泉增 刘雪影 +1 位作者 王至洁 丁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6-1915,共10页
为实现大豆油掺假花生油含量测定,采集自制不同含量大豆油和花生油伪品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采用三角形内插值法去除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而后对荧光光谱进行卷积平滑(Savitzky-Golar)处理。采用三线性交替分解(ATLD)和平行因子(PARAFAC)... 为实现大豆油掺假花生油含量测定,采集自制不同含量大豆油和花生油伪品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采用三角形内插值法去除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而后对荧光光谱进行卷积平滑(Savitzky-Golar)处理。采用三线性交替分解(ATLD)和平行因子(PARAFAC)算法预测花生油的含量。同时,对不同含量花生油的伪品的三维荧光数据去散射和平滑处理后,对每个激发波长所对应的发射光谱进行小波包分解(WPD),以最低频段的波包系数,作为荧光发射光谱数据表征量。并按照激发波长顺序数将所有发射波长数据重构为一阶荧光光谱数据向量,构建偏最小二乘(PLS)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数据模型预测伪品中花生油含量。结果表明,PARAFAC,ATLD,WPD-PLS和WPD-ANN的回归系数R^(2)分别为0.898,0.941,0.961和0.981。WPD-ANN算法模型的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和全部数据的平均绝对偏差(MAD)、均方误差(MS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较小,WPD-ANN模型对伪品中的花生油含量进行预测,预测偏差在±5%以内的样本百分比为82.5%。对比分析WPD-ANN,WPD-PLS,ATLD和PARAFAC 4种算法模型的花生油含量预测结果。WPD-ANN和WPD-PLS模型偏差的均值和中位数都在0%附近,而ATLD和PARAFAC模型偏差的均值和中位数离0%较远。相较于PARAFAC模型,ATLD模型的收敛速度更快,偏差更小。ATLD和PARAFAC模型可能受到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预测效果不及WPD-ANN及WPD-PLS,而ANN和PLS是基于WPD及数据重构后一阶数据回归建模,同时ANN是非线性模型,WPD-ANN模型对伪花生油中花生油含量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且偏差更小,是预测伪品中花生油含量4种算法中更优的算法。这为定量分析掺假食用油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掺假 小波包分解 人工神经网络 最小二乘 三线性交替分解 平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信号频率及二维到达角联合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军利 杨树元 张军英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8-1013,共6页
提出了一种窄带信源频率、俯仰角及方位角联合估计新方法。该方法选择特定序号阵元输出计算的高阶累积量构造4个矩阵,然后在累积量域构造三面阵,并分析了该三面阵低秩分解的唯一性,接着利用分解得到的4个对角阵联合估计信源参数。该方... 提出了一种窄带信源频率、俯仰角及方位角联合估计新方法。该方法选择特定序号阵元输出计算的高阶累积量构造4个矩阵,然后在累积量域构造三面阵,并分析了该三面阵低秩分解的唯一性,接着利用分解得到的4个对角阵联合估计信源参数。该方法无须参数配对,无须谱峰搜索,适用于任意加性高斯噪声环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维到达角 平行因子分析 交替三线性最小二乘回归 三面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非负约束框架的海洋传感网协同定位
14
作者 程帅 吴华锋 梅骁峻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9-136,共8页
针对海洋传感网(Ocean Sensor Networks,OSNs)中采用非协同算法单一循环地对多个水面目标节点依次定位导致的定位效率低、定位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效集的再优化协同定位(Active Set Method based Re-Estimation Cooperative Loc... 针对海洋传感网(Ocean Sensor Networks,OSNs)中采用非协同算法单一循环地对多个水面目标节点依次定位导致的定位效率低、定位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效集的再优化协同定位(Active Set Method based Re-Estimation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ASM-RECL)算法。研究将原定位的非凸非线性问题转化为基于交替非负约束最小二乘(Alternative Nonnegative 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ANCLS)的优化问题,利用有效集法(Active Set Method,ASM)通过内外循环寻求优化问题的可行解。但ASM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为进一步提升解的质量,改进定位精度,基于ASM得出的可行解,应用一阶泰勒级数线性展开再次构造优化方程,最小化定位误差。此外,研究还推导得到基于协同定位的克劳美罗下界(Cooperative Localization-based Cramer-Rao Low Bound,CRLB-CL),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评估提出的定位算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的条件下,ASM-RECL的定位精度较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传感网(OSNs) 协同定位 交替非负约束最小二乘框架 最小二乘 克拉美罗下界(CRL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源油定量判析方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陶国亮 秦建中 +3 位作者 腾格尔 张美珍 付小东 楼章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81,386,共6页
混源油人工配比模拟实验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定量判识混源油气烃源组成比例的方法。首先总结其一般步骤,提出了该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4个问题:端元油成熟度差异导致生物标志物参数非线性变化、高演化或强降解条件下混源油常规生物标志物... 混源油人工配比模拟实验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定量判识混源油气烃源组成比例的方法。首先总结其一般步骤,提出了该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4个问题:端元油成熟度差异导致生物标志物参数非线性变化、高演化或强降解条件下混源油常规生物标志物参数失效、复杂地质条件下端元样品难以获得、多元混源条件下实验流程及地球化学指标变化规律复杂。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针对这4个问题的研究对策:生物标志物定量法、筛选特殊生物标志物、多元数理统计学方法、采用计算机软件协助处理数据法。最后,重点介绍了使用多元数理统计学方法定量判析混源比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指出应用该方法,可以在不知道端元样品、不进行混源实验的情况下,直接计算混源油气中端元的数量、组成和贡献比例,该方法在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混源油气比例时具有特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源油 混源实验 混源比例 多元数理统计学分析 交替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混源油地球化学及多元数理统计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陶国亮 秦建中 +3 位作者 腾格尔 张美珍 付小东 楼章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7-538,共12页
混源油的定量判识是当前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中聚集的混源油为典型研究实例,通过地质地球化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定量研究混源油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原油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混源油的定量判识是当前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中聚集的混源油为典型研究实例,通过地质地球化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定量研究混源油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原油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原油普遍混源,并表现出多期充注特征,早期充注原油遭受了生物降解,因此目前原油中的轻烃、链状烃、规则甾烷等生物标志物主要反映的是后期充注原油的特征,不能很好地指示早期充注原油。据此,选择受生物降解影响相对较小的三环萜烷和藿烷定量数据,采用多元数理统计学交替最小二乘算法进行了原油成因研究,综合分析后认为现今混源油中可划分出4个端元,其中端元1和2可能主要代表了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贡献,而端元3和4则可能主要代表了寒武系烃源岩的贡献。塔河主体区以寒武系原油聚集为主,而外围地区则以中上奥陶统原油聚集为主,并且在整个塔河油田,总体上以寒武系原油的贡献比例相对最高。这一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多元数理统计学方法在混源油的比例计算、端元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对传统地球地球化方法研究的有效补充,值得推广应用,此外,研究认识还为区域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源油 多元数理统计学 交替最小二乘算法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结构特点实现复数域联合对角化解盲源分离新算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先峰 段晨东 +1 位作者 刘来君 杨小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6,共8页
联合对角化方法是求解盲源分离问题的有力工具.但是现存的联合对角化算法大都只能求解实数域盲源分离问题,且对目标矩阵有诸多限制.为了求解更具一般性的复数域盲源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点的联合对角化(Structural Traits Base... 联合对角化方法是求解盲源分离问题的有力工具.但是现存的联合对角化算法大都只能求解实数域盲源分离问题,且对目标矩阵有诸多限制.为了求解更具一般性的复数域盲源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点的联合对角化(Structural Traits Based Joint Diagonalization,STBJD)算法,既取消了预白化操作解除了对目标矩阵的正定性限制,又允许目标矩阵组为复值,具有极广的适用性.首先,引入矩阵变换,将待联合对角化的复数域目标矩阵组转化为新的具有鲜明结构特点的实对称目标矩阵组.随后,构建联合对角化最小二乘代价函数,引入交替最小二乘迭代算法求解代价函数,并在优化过程中充分挖掘所涉参量的结构特点加以利用.最终,求得混迭矩阵的估计并据此恢复源信号.仿真实验证明与现存的有代表性的对目标矩阵无特殊限制的复数域联合对角化算法FAJD算法及CVFFDIAG算法相比,STBJD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精度,能有效地解决盲源分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联合对角化 STBJD算法 交替最小二乘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奥克托今的合成机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淑利 熊贤锋 +5 位作者 尉涛 王友兵 王伯周 葛忠学 翟高红 李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44-1449,共6页
通过红外(IR)光谱在线监测醋酐法合成奥克托今(HMX)的反应过程,采用渐进因子分析(EFA)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以及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反应过程的光谱数据矩阵进行解析,获得了各组分浓... 通过红外(IR)光谱在线监测醋酐法合成奥克托今(HMX)的反应过程,采用渐进因子分析(EFA)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以及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反应过程的光谱数据矩阵进行解析,获得了各组分浓度变化曲线和对应的IR光谱;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得到该化合物的全优化结构,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振动频率和IR光谱.通过对比发现,MCR-ALS和HELP法可得出相互验证的一致结论;将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的中间体的IR光谱特征吸收峰与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吻合,从而推导出合理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在线红外光谱是研究反应机理的有效手段,对反应路线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量子化学 反应机理 奥克托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混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定量判识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文龙 阿布力米提·依明 +2 位作者 李卉 陈静 李宗浩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混源油的定量判识是当前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次研究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的混源油为典型研究实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混源油进行了定量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原... 混源油的定量判识是当前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次研究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的混源油为典型研究实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混源油进行了定量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原油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混源现象普遍存在。综合分析后认为,现今混源油中可划分出3个端元,其中端元A和B可能主要代表了二叠系风城组早期和晚期烃源岩的贡献,并以晚期充注原油为主,而端元C差异较大,可能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或风城组不同岩相、不同沉积环境的烃源岩生烃。研究区以风城组生烃聚集为主,虽然晚期生烃占比不高,但对油气运聚成藏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一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混源油的比例计算、端元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对传统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的有效补充,值得推广应用。此外,研究认识还为区域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源油 化学计量学 交替最小二乘 玛东斜坡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梯度的非负矩阵分解盲信号分离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煜 何世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07,112,共5页
在盲信号分离过程中,基于乘性迭代的非负矩阵分解(NMF)存在运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为此,在投影梯度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NMF盲信号分离算法。通过增加行列式约束、稀疏度约束和相关性约束条件,将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交替的最小二... 在盲信号分离过程中,基于乘性迭代的非负矩阵分解(NMF)存在运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为此,在投影梯度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NMF盲信号分离算法。通过增加行列式约束、稀疏度约束和相关性约束条件,将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交替的最小二乘问题,将投影梯度法应用于基于约束的NMF盲信号分离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减小重构误差,在维持源分离信号稀疏性的基础上实现混合信号的唯一分解。与经典NMF算法和NMFDSC算法相比,其收敛和分解速度更快,重构信号的信噪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号分离 非负矩阵分解 乘性迭代 交替最小二乘 投影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