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英交替传译中汉语“纺锤”句式的笔记设计
1
作者 王婷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7-71,共5页
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对于汉英交替传译构成了一定的困难,汉语中的"纺锤"句式就是困难之一。然而,关于口译的书籍中对这类句式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方法鲜有描述。以吉尔的交替传译脑力分配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汉英交替传译中&q... 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对于汉英交替传译构成了一定的困难,汉语中的"纺锤"句式就是困难之一。然而,关于口译的书籍中对这类句式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方法鲜有描述。以吉尔的交替传译脑力分配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汉英交替传译中"纺锤"句式的笔记版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并最终提出了两种更为合理的笔记设计:"调整版"和"综合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纺锤句式 汉英交替传译 交替传译脑力分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的口译停顿现象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口译受训译员为例 被引量:47
2
作者 徐海铭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71,共8页
口译产出过程中的停顿现象与译员的即时认知加工和策略使用高度关联。那么在实际口译活动中,译员的停顿有何特征?是否的确由上述原因导致停顿?哪些因素更容易导致停顿?本研究力图以实证方法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cooleditpro.(2.0)软... 口译产出过程中的停顿现象与译员的即时认知加工和策略使用高度关联。那么在实际口译活动中,译员的停顿有何特征?是否的确由上述原因导致停顿?哪些因素更容易导致停顿?本研究力图以实证方法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cooleditpro.(2.0)软件,对5名国际会议职业口译受训译员的口译产出样本做停顿分析,然后结合使用"有提示回忆"调查工具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导致受训译员停顿的原因及停顿类型,在此基础之上,统计不同类型的停顿时长和停顿频数。研究结果表明:口译中的停顿较多地是因为译员整理信息内容、修正自己的产出和为了优化产出而使用策略导致的。其中因寻找笔记内容导致的停顿频数最高,因提取表达而导致的停顿时间最长。此外,分析表明,口译停顿的时长大大超出二语口语的停顿时长。本研究对口译教学和训练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传译活动 停顿 停顿类型 停顿时长 停顿原因 有提示回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晓佳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9-54,共6页
汉英交替传译中,对源语信息单位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正确理解、笔记与再现十分重要。以国家级记者招待会上出现的语篇为例,梳理、分析汉英交替传译中常见的逻辑关系及笔记策略,并提出增强口译逻辑意识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 汉英交替传译 逻辑关系 逻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归因研究——以2019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曦 林慧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72-179,共8页
释意理论认为翻译包括源语语言的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三个阶段,其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是捕捉意义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等效翻译的必要过程。口译译员会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通过句法的重组使译语体现"口语化/书... 释意理论认为翻译包括源语语言的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三个阶段,其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是捕捉意义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等效翻译的必要过程。口译译员会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通过句法的重组使译语体现"口语化/书面化"的偏移。本研究通过分析2019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原文和现场口译译文,深入探讨交替传译"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口语性偏移和书面性偏移的具体表现及其深层原因,对交替传译的策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意理论 交替传译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口语化/书面化”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译在交替传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晖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2期59-60,共2页
口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当着桥梁作用,它在翻译语言的同时,承载着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重任。因此,口译员的培养对于我国的商务、旅游、文化乃至外交都至关重要,我们应改进口译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该文将首先阐述... 口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当着桥梁作用,它在翻译语言的同时,承载着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重任。因此,口译员的培养对于我国的商务、旅游、文化乃至外交都至关重要,我们应改进口译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该文将首先阐述视译和交替传译的基本理论和二者之间的联系,辅以实验和问卷,进一步证明视译对交替传译的促进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通过调查结果为交替传译教学提供教学参考和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传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和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泉江 赵艺潮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7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本研究以浙江省某高校102名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讨论工作记忆容量与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容量差异对英汉交替传译质量有影响,其中,工作记忆容量低组与高组、低组与中组之间达到显著差异;... 本研究以浙江省某高校102名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讨论工作记忆容量与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容量差异对英汉交替传译质量有影响,其中,工作记忆容量低组与高组、低组与中组之间达到显著差异;二语水平对英汉交替传译有显著影响,二语水平较高者比二语水平较低者的英汉交替传译质量更高;二语水平与工作记忆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二语水平 英汉交替传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技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静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2X期188-189,196,共3页
交传笔记是口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也是口译训练中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大多数的交传译员在记笔记时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困难。要想提高口译笔记的质量就要了解口译笔记的性质、特点,同时在记笔记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掌握一定的技巧,... 交传笔记是口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也是口译训练中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大多数的交传译员在记笔记时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困难。要想提高口译笔记的质量就要了解口译笔记的性质、特点,同时在记笔记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掌握一定的技巧,特别是符号和缩略词的恰当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口译笔记的效率;另外加强训练以及增加长时记忆中相关信息的储存量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传译 笔记 符号 缩略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传译教学中短时记忆的培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倩 《教师》 2011年第11期65-65,共1页
短时记忆作为口译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在口译记忆中起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口译三种记忆机制的探讨,分析了影响口译短时记忆的因素,提出了培养短时记忆能力的方法,以对交替传译教学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参考。
关键词 交替传译 教学 短时记忆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笔记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红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4期155-156,共2页
近些年来,人们对汉英交替传译研究这一课题越来越关注,笔记策略也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有关汉英交传笔记方法的研究,总结和梳理出一套可行的汉英交传笔记策略。从而提出:要在熟练所有笔记方法的基础上,反复地练... 近些年来,人们对汉英交替传译研究这一课题越来越关注,笔记策略也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有关汉英交传笔记方法的研究,总结和梳理出一套可行的汉英交传笔记策略。从而提出:要在熟练所有笔记方法的基础上,反复地练习,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交替传译 笔记 笔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中语法隐喻的一致与背离
10
作者 何伟 肖欢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34-38,共5页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角度出发,研究汉英交替传译中源语及译语在语法隐喻方面的一致及背离,旨在找出其中原因,为日后口译研究提供借鉴。汉英交替传译中语法隐喻的翻译存在一致和背离的原因有三:一是受交传时间限制,译员尽量选择直...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角度出发,研究汉英交替传译中源语及译语在语法隐喻方面的一致及背离,旨在找出其中原因,为日后口译研究提供借鉴。汉英交替传译中语法隐喻的翻译存在一致和背离的原因有三:一是受交传时间限制,译员尽量选择直译方式;二是两种语言特点不同导致相应的背离,三是译员失误导致相应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传译 语法隐喻 一致 背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笔记交替传译中信息模式分析
11
作者 刘雅斓 张晨曦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无笔记交替传译(主旨口译)是专业口译培训(交传/同传)的准备阶段,要求口译学习者在不记笔记的情况下,复述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无笔记交传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清关键信息、相关信息及无关信息,进而组织语言进行主旨口译... 无笔记交替传译(主旨口译)是专业口译培训(交传/同传)的准备阶段,要求口译学习者在不记笔记的情况下,复述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无笔记交传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清关键信息、相关信息及无关信息,进而组织语言进行主旨口译。通过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自发并且快速的分析处理信息。无笔记交传选用的材料大多长度为1-2分钟的新闻小段。本文对大连大学2014口译大赛主旨口译环节中英文10段材料通过主位推进、信息结构、实词/关键词衔接三种方法进行文本分析,旨在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建立无笔记交传信息分析模式,找到一种便于指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组织信息的模式,为口译培训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材料处理方法用以进行口译训练的语言强化,更好的指导口译入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笔记交替传译 信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演讲在交替传译培训中的作用
12
作者 杨蓓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公共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性活动,作为以言语表达为主的艺术性活动,它能激发听众思想、唤起听众热情、促使听众积极行动。它的出现和在口译培训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口译效果,还在传统的以训练翻译技能为主的口译培训基础上增添... 公共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性活动,作为以言语表达为主的艺术性活动,它能激发听众思想、唤起听众热情、促使听众积极行动。它的出现和在口译培训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口译效果,还在传统的以训练翻译技能为主的口译培训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思路和培训途径。因此笔者认为讨论公共演讲在交替传译培训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交替传译 公共演讲 双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的语义转换研究——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口译为例
13
作者 高湛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X期75-76,共2页
本文对新闻发布会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语义转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译文里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的语块所占比例分别为96%和4%,表明译文信息完整度较高;个别直接转换没有充分考虑目标文化因素,导致译文生硬,表达含糊;相反,个别间接转换比源... 本文对新闻发布会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语义转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译文里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的语块所占比例分别为96%和4%,表明译文信息完整度较高;个别直接转换没有充分考虑目标文化因素,导致译文生硬,表达含糊;相反,个别间接转换比源文更简洁,逻辑更清楚;可接受转换和不可接受转换的语块所占比例分别为97.8%和2.2%,表明译员的语义转换策略运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传译 语义转换 可接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与交替传译关系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魏俊彦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了探讨注意力与交替传译的关系,文章以南京某师范类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三年级的43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意力集中能力与交替传译能力的相关性最高;在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翻译方向的交替传译中,流... 为了探讨注意力与交替传译的关系,文章以南京某师范类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三年级的43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意力集中能力与交替传译能力的相关性最高;在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翻译方向的交替传译中,流利度都受到了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显著影响;交替传译中存在左耳优势效应,左耳是听取源语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 交替传译 流利度 左耳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性学习对学生译员交替传译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翟佳羽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反思性学习对口译学习有积极作用,但鲜有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反思性学习对学生译者交替传译能力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交替传译课程的"反思性学习"教学项目,并在大三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教学,其后通过S... 反思性学习对口译学习有积极作用,但鲜有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反思性学习对学生译者交替传译能力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交替传译课程的"反思性学习"教学项目,并在大三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教学,其后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反思性学习"教学实验项目能够提高学生译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元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整体交传口译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学习 学生 交替传译能力 学习自主性 元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质量提高策略
16
作者 郝琨 崔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247-247,共1页
衡量口译质量的标准包括大意回复(clause recall)、关键词翻译(key word retrieval)、流利性标识(dysfluency markers)及语速(speed rate)。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分听辨、笔记、表达诸方面相关因素与口译效率的关系,试图探讨汉英交替传译提... 衡量口译质量的标准包括大意回复(clause recall)、关键词翻译(key word retrieval)、流利性标识(dysfluency markers)及语速(speed rate)。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分听辨、笔记、表达诸方面相关因素与口译效率的关系,试图探讨汉英交替传译提高交传质量的策略。实践研究结果显示,交传质量受到听辨能力、记笔记能力和中英双语转换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交替传译 策略 认知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交替传译的教学
17
作者 吴远宁 《外语与翻译》 2003年第3期61-64,共4页
交替传译要求译员具有很高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本文从语用和认知两个角度探讨了交替传译教学。阐述了对交替传译训练和教学的基本看法。
关键词 交替传译教学 基础知识 笔录 语用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的逻辑关系
18
作者 黄晓佳 《外语与翻译》 2010年第1期22-27,共6页
汉英交替传译中,对原语信息单位之问的逻辑关系进行正确理解、笔记与翻译十分重要。本文以国家级记者招待会上出现的语篇为例,梳理、分析汉英交替传译中常见的逻辑关系及笔记策略,并提出增强口译逻辑意识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 汉英交替传译 逻辑关系 逻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译员英汉交替传译中的自我修正现象——基于“全国口译大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微微 罗卫华 洪艺琳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19-127,共9页
本文在L1、L2语言产出中的自我修正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基于Levelt的分类模型,以"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东北大区赛数据为研究语料,重新建立了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自我修正分类模型,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了描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在L1、L2语言产出中的自我修正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基于Levelt的分类模型,以"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东北大区赛数据为研究语料,重新建立了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自我修正分类模型,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了描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建立更符合英汉口译特点的分类模型,才能将自我修正更好地应用于口译过程中的监控机制、认知负载等研究;学生译员A语译语产出中的"监控倾向"比L1语言产出向输出源发生明显偏移,而主要由输入源诱因导致的隐性修正并未对口译质量评价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认知负载增加时,在注意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生译员会优先监控输入源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修正 英汉交替传译 实证研究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来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技巧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乔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年第Z5期60-61,共2页
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语类期刊杂志及论文的口译技巧研究文章的分类和分析,发现我国的口译技巧研究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同传方面,口译技巧的研究还很缺乏;而在交传方面除了对笔记技巧的研究较多外,对其他技巧的研... 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语类期刊杂志及论文的口译技巧研究文章的分类和分析,发现我国的口译技巧研究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同传方面,口译技巧的研究还很缺乏;而在交传方面除了对笔记技巧的研究较多外,对其他技巧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传译 同声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