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0优化的网格曲面特征线提取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贤康 潘茂东 童伟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1-257,263,共8页
基于网格曲面特征线的稀疏分布,提出一种优化的特征线提取算法。对于给定的网格,在每个面上计算一个值或向量作为输入。对输入的度量建立 L 0 优化模型,使其在网格边上的跃变尽可能少且优化前后的变化较小。给出基于变量分裂技术与罚函... 基于网格曲面特征线的稀疏分布,提出一种优化的特征线提取算法。对于给定的网格,在每个面上计算一个值或向量作为输入。对输入的度量建立 L 0 优化模型,使其在网格边上的跃变尽可能少且优化前后的变化较小。给出基于变量分裂技术与罚函数方法的交替方向优化算法,并引入一种迭代的策略提升解的稀疏性,以取得更高质量的特征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取网格曲面的特征线,与Crest lines算法、变分算法等相比,提高了特征线提取的质量和带噪数据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曲面 特征线提取 L0优化 变量分裂 交替方向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RIS辅助的MISO系统吞吐量最大化研究
2
作者 谢文武 张沁可 +3 位作者 梁锡涛 刘晨宇 余超 王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2,共10页
近年来,有源可重构智能表面(ARIS)技术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ARIS在多RIS辅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还缺乏相关研究。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双RIS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模型。模型假设基站(BS)和用户之间的直连链路受阻,仅通过RI... 近年来,有源可重构智能表面(ARIS)技术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ARIS在多RIS辅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还缺乏相关研究。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双RIS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模型。模型假设基站(BS)和用户之间的直连链路受阻,仅通过RIS形成的反射链路进行通信。在此基础上,根据ARIS与被动RIS(PRIS)的不同组合情况,提出4种RIS组合模型。模型的目标是优化基站波束赋形、RIS的相移矩阵和功率分配因子,以最大化系统通信容量。由于该优化问题为非凸问题,该文采用了交替优化算法(AO)与连续凸逼近(SCA)对问题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基站发射功率高或低,TAAR组合模型的性能均显著优于传统单ARIS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RIS MISO 交替优化算法 凸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多目标定位的MIMO雷达快速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涵哲 严俊坤 刘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19-3223,共5页
为了满足实际需求,该文提出一种用于多目标定位的功率分配算法,实现MIMO雷达有限功率的快速优化分配。该文首先给出了多目标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并将其作为代价函数进行功率分配。而后,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多目标定位功率分配的交替... 为了满足实际需求,该文提出一种用于多目标定位的功率分配算法,实现MIMO雷达有限功率的快速优化分配。该文首先给出了多目标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并将其作为代价函数进行功率分配。而后,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多目标定位功率分配的交替全局优化算法,通过搜索Pareto解集来实现功率的快速分配。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算法能快速实现MIMO雷达有限功率的优化分配,明显提升多目标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系统 克拉美罗下界 PARETO解集 交替全局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MU-MISO车联网毫米波通信联合波束赋形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艺 仲伟志 +2 位作者 万诗晴 朱秋明 林志鹏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4,共9页
近年来,车联网通信系统提出了大规模数据传输,通信连接稳定等需求。高频段通信凭借超高传输速率,低时延的特点被引入了该系统,但是,高频段通信仍面临着阻塞问题的挑战。因此,智能反射面作为一种可解决高频段通信阻塞问题的技术,成为车... 近年来,车联网通信系统提出了大规模数据传输,通信连接稳定等需求。高频段通信凭借超高传输速率,低时延的特点被引入了该系统,但是,高频段通信仍面临着阻塞问题的挑战。因此,智能反射面作为一种可解决高频段通信阻塞问题的技术,成为车联网高频通信的热点议题。智能反射面由超材料构成,其表面的多个无源反射单元均匀排布形成阵列,所有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均可通过智能控制器实时调节,控制反射波束的方向和形状,来实现对无线传输环境的智能调控,提供增强视距通信、扩展通信覆盖范围等服务。针对MU-MISO车联网毫米波通信场景下,基站与车辆用户视线通信链路因遮蔽,车辆高速移动等因素,面临随机中断的问题,将智能反射面引入该系统,并结合该系统提出了基于半定松弛问题的交替迭代优化算法,以提高通信稳定性。该方法将系统中基站波束赋形矩阵优化和智能反射面相移矩阵优化分解为两个子问题,通过定义半定矩阵变量并适当放松特定的约束条件将两个子问题近似成为半定松弛问题,随后,使用交替优化技术对其进行迭代求解以实现联合优化,通过最大化同时刻通信车辆中的最小信干噪比来确保通信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车辆用户的信干噪比和基站的总频带利用率,确保了动态场景中车辆与基站的通信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智能反射面 联合波束赋形 半定松弛问题 交替迭代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O⁃CCP的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鲁棒性波束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龙文尧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2期276-283,共8页
5G在带来更多通信场景的同时,使得硬件布置成本和功耗急剧上升。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因其在重塑无线通信环境、降低系统功耗及设备开销等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为提高网络的鲁棒性和能效... 5G在带来更多通信场景的同时,使得硬件布置成本和功耗急剧上升。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因其在重塑无线通信环境、降低系统功耗及设备开销等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为提高网络的鲁棒性和能效,在非完美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前提下提出了双IRS辅助的点对点毫米波(mmWave)无线通信算法。建立了一个在用户服务质量(QoS)、IRS相移约束下的功耗最小化优化模型。采用交替优化(AO)方法对发射波束赋形矢量(TBFV)和反射波束赋形矢量(RBFV)解耦,引入松弛变量和凸凹过程(CCP)方法对非凸问题进行转换分解,最后使用CVX工具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大比传输(MRT)点对点通信的方案相比,所提优化模型使AP的功耗降低25%,同时降低了10%的中断概率,验证了在能量利用率、鲁棒性、覆盖范围等方面的实际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交替优化算法 凸凹过程方法 鲁棒性 毫米波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