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股票流动性?交易假说抑或信息假说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辉 汪前元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80,共10页
机构投资者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但以往的研究多数仅关注了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稳定性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而忽略了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流动性效应,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股票流动性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澄清。文章在现有研... 机构投资者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但以往的研究多数仅关注了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稳定性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而忽略了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流动性效应,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股票流动性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澄清。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将机构投资者影响股票流动性的路径界定为交易假说和信息假说两类,并使用我国股票市场的高频交易数据对这两类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既能通过信息假说路径负向影响股票流动性,也能够通过交易假说路径负向影响股票流动性。这说明,我们在改善信息披露、减少内幕交易以降低信息摩擦的同时,还需要改善交易机制以降低真实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票流动性 信息不对称 交易假说 信息假说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是否为无摩擦交易——基于我国B2C民航机票市场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常亮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88,共7页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在市场交易层面的集中体现,其市场交易效率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巴克斯的无摩擦交易假说认为,电子商务将信息技术引入市场交易,有...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在市场交易层面的集中体现,其市场交易效率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巴克斯的无摩擦交易假说认为,电子商务将信息技术引入市场交易,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实现了市场交易的效率化。该假说获得了普遍认同,但也有实证研究与之矛盾。为深入认识该假说在现实经济中的适用性,解释矛盾产生的原因,可采用更为科学的检验标准,利用我国B2C民航机票市场数据对该假说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电子商务环境下同一商品依然存在显著的价格差异,即该假说未能有效解释现实。其原因在于,实践中的市场交易效率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交易摩擦可以降低但不会完全消除;电子商务市场中消费者的辨识能力随接受信息总量的增加而下降,搜寻费用可能不降反升,并在无形中增加了供应商的机会主义倾向。因此,为引导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一方面要通过规范市场行为,引入第三方信息中介等方式增加有效信息供给,降低交易摩擦;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等强制性措施有效限制可能发生的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摩擦交易假说 电子商务 B2C 民航机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沪市A股涨跌幅限制制度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贤荣 杨宇舟 《济南金融》 2007年第12期70-75,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2001年6月14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的沪市A股涨跌幅样本数据,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分组比较法"对涨跌幅限制制度的波动性外溢、延迟价格发现和阻碍交易等三个假说进行实证分析,从统计的角度分析我... 本文通过分析2001年6月14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的沪市A股涨跌幅样本数据,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分组比较法"对涨跌幅限制制度的波动性外溢、延迟价格发现和阻碍交易等三个假说进行实证分析,从统计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涨跌幅限制制度对股市的实际绩效。研究结果显示,涨跌幅限制制度对我国股价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因此并不能就针对某一特定市场的研究,而对涨跌幅限制的市场效应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波动性外溢假说 延迟价格发展假说 阻碍交易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