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阵列交换和总线交换
1
作者 王涌 王滨华 窦文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7-21,共5页
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新的迅速发展的高技术网络互连设备。介绍动态以太网交换技术和在集线器中信息包的转发方式;给出基于LS结构的交换式集线器和基于SR1000的交换式集线器的硬件设计方案和交换实现过程;最后对两种方案进行了... 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新的迅速发展的高技术网络互连设备。介绍动态以太网交换技术和在集线器中信息包的转发方式;给出基于LS结构的交换式集线器和基于SR1000的交换式集线器的硬件设计方案和交换实现过程;最后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式集线器 阵列交换 总线交换 以太网 集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纳米线阵列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敏 李经建 +1 位作者 潘牧 徐东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85-1688,共4页
采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法电化学沉积制备了Pt纳米线阵列(Pt NWs)氧还原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测试对Pt纳米线阵列催化剂的形貌和电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法(CV)研究表明Pt纳和线阵列催... 采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法电化学沉积制备了Pt纳米线阵列(Pt NWs)氧还原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测试对Pt纳米线阵列催化剂的形貌和电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法(CV)研究表明Pt纳和线阵列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大于其几何面积;旋转圆盘电极(RDE)测试研究发现,制备的Pt纳米线阵列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曲线的半波电势相对Pt/C的有正移,并且Pt纳米线阵列催化剂的极限扩散电流比Pt/C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模板:铂纳米线阵列:氧还原反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动态调节特性的光伏制氢双阵列直接耦合系统优化策略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军舟 赵晋斌 +2 位作者 曾志伟 毛玲 屈克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12-1720,共9页
氢能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利用太阳能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对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光伏制氢直接耦合系统灵活性低,不能大规模应用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阵列系统下的动态调节优化策略。基于光伏-电解槽双阵列... 氢能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利用太阳能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对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光伏制氢直接耦合系统灵活性低,不能大规模应用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阵列系统下的动态调节优化策略。基于光伏-电解槽双阵列复杂模型,深入分析电解水装置自身工作特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光伏最大功率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从光伏阵列以及电解槽阵列的I-U特性曲线匹配角度揭示直接耦合系统工作点的运行机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保障高效率消纳光伏能量的同时,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产氢速率,对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和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制氢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阵列 最小二乘法 产氢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微波光子多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樾 苏君 +3 位作者 范志强 王云祥 史双瑾 邱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9-725,共7页
在微波光子多波束形成系统中,为了实现多路射频信号与多个波束间的重构,提出了基于光真延迟和光交换阵列的可重构多波束形成技术方案,其中包括电光转换、光交换阵列、多波束分光阵列、固定光延迟阵列以及光电转换等部分。理论分析了该... 在微波光子多波束形成系统中,为了实现多路射频信号与多个波束间的重构,提出了基于光真延迟和光交换阵列的可重构多波束形成技术方案,其中包括电光转换、光交换阵列、多波束分光阵列、固定光延迟阵列以及光电转换等部分。理论分析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和重构机制,建立了仿真模拟实验系统,并验证了基于4端口Benes网络的4路射频信号与固定4波束间重构的性能,得到了多种重构状态下的波束方向图。结果表明,该方案相比基于可变光真延迟的方案减少了约2个数量级的光开关使用数量,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控制复杂度,实现了4路射频信号和4波束之间的重构。该研究结果为多波束形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微波光子 多波束形成 可重构 交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ssbar输入排队调度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魏利华 唐玉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4,66,共4页
研究高效易于硬件实现的队列调度算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交换系统吞吐率和降低延迟。在阐述输入排队、HOL阻塞、虚拟输出队列等概念的基础上,对MSM、PIM、RRM、iSLIP等调度算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表明iSLIP算法是一种性能良好、实现简... 研究高效易于硬件实现的队列调度算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交换系统吞吐率和降低延迟。在阐述输入排队、HOL阻塞、虚拟输出队列等概念的基础上,对MSM、PIM、RRM、iSLIP等调度算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表明iSLIP算法是一种性能良好、实现简单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阵列 最大匹配算法 并行迭代匹配算法 滑动轮询匹配算法 滑动迭代轮询匹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