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年限对土壤交换性酸的影响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陈明智
吴蔚东
陈占彪
邓万刚
-
机构
海南大学农学院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热带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质及其对土壤结构影响的研究"(40761024)
-
文摘
为了解热带地区土壤肥力及防止土壤酸化,以海南屯昌县为例,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橡胶林、甘蔗地和水稻田)和种植年限(甘蔗35年、45年和55年;橡胶15年、25年和35年)的土壤交换性酸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交换性铝含量的影响显著,其含量大小为次生林地>橡胶林地>甘蔗地>水稻田,对土壤交换性氢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种植年限甘蔗地土壤交换性氢含量大小为35年>45年>55年,交换性铝的含量呈无规律性变化;不同种植年限对橡胶林土壤交换性铝含量的影响显著,其含量大小为15年>25年>35年,对交换性氢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
关键词
利用方式
交换性氢
交换性铝
交换性酸
-
Keywords
utilization pattern
exchangeable hydrogen
exchangeable aluminum
exchangeable acidity
-
分类号
S159.3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海南岛五指山土壤指纹电荷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邓万刚
张甘霖
唐树梅
漆智平
龚子同
-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4)
海南农业土地的可持续管理项目(CPR96/105)资助。
-
文摘
采用指纹电荷法(chargefingerprint)研究了海南岛五指山土壤指纹电荷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质、pH、土壤黏粒含量、交换性H、交换性Al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所设定的土壤pH范围(7.0、6.4、5.8、5.2、4.6、4.0)内,土壤指纹电荷随土壤pH的降低而减少;土壤指纹电荷与土壤有机质、pH、交换性H、交换性Al等之间极显著相关。研究显示,土壤黏粒含量对土壤养分的保持能力在低pH条件下比在高pH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可用有机质含量、pH、黏粒含量(体积%)、交换性H、交换性Al含量等常规理化指标来计算出指纹电荷,作为判断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及预测土壤酸化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
关键词
指纹电荷
PH
有机质
黏粒
交换性氢
交换性铝
-
Keywords
Charge fingerprint, pH, Soil organic matter, Clay content, Exchangeable hydrogen, Exchangeable aluminum
-
分类号
S153.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