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锂离子交换剂制备及交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
18
1
作者
赵丽丽
王榕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3-937,共5页
通过XRD分析、Li+抽出率βLi及Mn2+溶出率γMn的计算,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及抽锂剂对前驱体锂锰氧化物LiMn2O4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0℃下焙烧2h,并使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抽锂剂,制备的Li+交换剂MnO2(Li)对Li+的交换容量αL...
通过XRD分析、Li+抽出率βLi及Mn2+溶出率γMn的计算,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及抽锂剂对前驱体锂锰氧化物LiMn2O4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0℃下焙烧2h,并使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抽锂剂,制备的Li+交换剂MnO2(Li)对Li+的交换容量αLi较大.另外,通过Li+在固液两相间分配系数的测定及交换反应动力学实验,对离子交换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有限浴条件下MnO2(Li)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过程近似符合颗粒扩散控制;交换反应主要发生在交换剂颗粒外层;提出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
交换
剂
制备
交换反应动力学
抽锂剂
锂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北部花岗岩─水~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造山带岩浆熔融与流体循环的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伟
刘建明
+1 位作者
储雪蕾
孙世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95-205,共11页
对新疆北部花岗岩的两个典型岩体—阿拉尔和二台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氧同位素组成测定,以探讨造山带的流体循环以及岩浆源区的熔融两个岩体的岩浆源区相对亏损18OZ它们在上部地壳侵位的次团相冷凝过程中共生矿物向富集18O的方向不平衡...
对新疆北部花岗岩的两个典型岩体—阿拉尔和二台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氧同位素组成测定,以探讨造山带的流体循环以及岩浆源区的熔融两个岩体的岩浆源区相对亏损18OZ它们在上部地壳侵位的次团相冷凝过程中共生矿物向富集18O的方向不平衡偏转推覆到阿尔泰山区热板片之下的晚古生代沉积物冷板片,通过进变质过程中的脱水反应提供了大量的含水流体.在倒转地温梯度驱动下,含水流体从下伏冷板片释放到上覆热板片,与富18O的早古生代变质沉积物发生18O/16O交换反应,并且最终导致造山花岗岩源区的熔融,产生相对亏损18O的过铝质花岗岩浆.对于以二台北岩体为代表的非造山花岗岩而言,幔源岩浆的下垫诱导的进变质反应造成流体对流,促进了幔源岩浆与花岗岩源区岩石的18O/16O交换反应,从而降低了后者的δ18O值.流体循环是深熔作用的先驱事件.与两个岩体侵位相联系的流体具有围绕岩体分布的外封皮性质.当岩浆温度下降到某一数值时,它们迅速进入岩体,瞬间流动速率较大.随着18O/16O交换反应的进行,流体来源迅速枯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O/16O
交换反应动力学
岩浆源区熔融
流体循环
造山带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粒度不均一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Ⅰ)——粒内扩散或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同位素交换反应
3
作者
邢正
陶祖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本文研究了包含不同半径离子交换剂体系的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不均一体系,导出了表述离子交换剂和有限浴溶液中离子之间异相同位素交换反应交换度。
关键词
同位素
交换
反应
离子
交换
剂
粒内扩散
反应
速度
离子
交换反应动力学
液膜扩散控制
交换
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交换剂制备及交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
18
1
作者
赵丽丽
王榕树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3-93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71022)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XRD分析、Li+抽出率βLi及Mn2+溶出率γMn的计算,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及抽锂剂对前驱体锂锰氧化物LiMn2O4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0℃下焙烧2h,并使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抽锂剂,制备的Li+交换剂MnO2(Li)对Li+的交换容量αLi较大.另外,通过Li+在固液两相间分配系数的测定及交换反应动力学实验,对离子交换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有限浴条件下MnO2(Li)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过程近似符合颗粒扩散控制;交换反应主要发生在交换剂颗粒外层;提出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锂离子
交换
剂
制备
交换反应动力学
抽锂剂
锂锰氧化物
Keywords
extractant of Li+
LiMn2O4
MnO2(Li) exchanger
kinetics
分类号
O647.31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北部花岗岩─水~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造山带岩浆熔融与流体循环的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伟
刘建明
储雪蕾
孙世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95-205,共11页
文摘
对新疆北部花岗岩的两个典型岩体—阿拉尔和二台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氧同位素组成测定,以探讨造山带的流体循环以及岩浆源区的熔融两个岩体的岩浆源区相对亏损18OZ它们在上部地壳侵位的次团相冷凝过程中共生矿物向富集18O的方向不平衡偏转推覆到阿尔泰山区热板片之下的晚古生代沉积物冷板片,通过进变质过程中的脱水反应提供了大量的含水流体.在倒转地温梯度驱动下,含水流体从下伏冷板片释放到上覆热板片,与富18O的早古生代变质沉积物发生18O/16O交换反应,并且最终导致造山花岗岩源区的熔融,产生相对亏损18O的过铝质花岗岩浆.对于以二台北岩体为代表的非造山花岗岩而言,幔源岩浆的下垫诱导的进变质反应造成流体对流,促进了幔源岩浆与花岗岩源区岩石的18O/16O交换反应,从而降低了后者的δ18O值.流体循环是深熔作用的先驱事件.与两个岩体侵位相联系的流体具有围绕岩体分布的外封皮性质.当岩浆温度下降到某一数值时,它们迅速进入岩体,瞬间流动速率较大.随着18O/16O交换反应的进行,流体来源迅速枯竭.
关键词
18O/16O
交换反应动力学
岩浆源区熔融
流体循环
造山带
新疆北部
Keywords
18O/16O exchange kinetics, Melting in the source region, Fluid circulation,Orogen, Northern Xinjiang.
分类号
P588.1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粒度不均一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Ⅰ)——粒内扩散或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同位素交换反应
3
作者
邢正
陶祖贻
机构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包含不同半径离子交换剂体系的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不均一体系,导出了表述离子交换剂和有限浴溶液中离子之间异相同位素交换反应交换度。
关键词
同位素
交换
反应
离子
交换
剂
粒内扩散
反应
速度
离子
交换反应动力学
液膜扩散控制
交换
度
分类号
O64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锂离子交换剂制备及交换反应动力学
赵丽丽
王榕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北部花岗岩─水~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造山带岩浆熔融与流体循环的意义
刘伟
刘建明
储雪蕾
孙世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粒度不均一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Ⅰ)——粒内扩散或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同位素交换反应
邢正
陶祖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