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铝沸石的钙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仰东 傅乐峰 +1 位作者 董家禄 须沁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51-1155,共5页
Exchange rates of calcium ion with high aluminum zeolites used in detergent, such as NaA, MAP and MAX zeolit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a improved calcium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ISE). The calcium exchange kine... Exchange rates of calcium ion with high aluminum zeolites used in detergent, such as NaA, MAP and MAX zeolit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a improved calcium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ISE). The calcium exchange kinetics of zeolites was studies by using Body Reichenberg diffusion equation. The effects of the particle size, pore structure of zeolites and the ion exchange temperature on the calcium ion exchange kinetic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t room temperature were 2.33×10-15m2·s-1, 4.28×10-16m2· s-1 and 7.73×10-17m2·s-1 for zeolite MAX, NaA and MAP, respectively.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diffusion was 48kJ·mol-1, 65kJ·mol-1 and 91kJ·mol-1 for zeolite MAX, NaA and MAP,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沸石 离子交换动力学 洗涤剂 钙离子 交换速率 Body-Reichenberg扩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LCP反应性共混酯交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崇福 马敬红 +2 位作者 杨胜林 潘利华 梁伯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1 HNMR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与液晶共聚酯 (LCP)在少量扩链剂双 (2 唑啉 )BOZ存在下反应性共混的酯交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设反应性共混的酯交换反应是二级可逆 ,则在 2 70、2 80、2 90℃下的酯交换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1.5... 采用1 HNMR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与液晶共聚酯 (LCP)在少量扩链剂双 (2 唑啉 )BOZ存在下反应性共混的酯交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设反应性共混的酯交换反应是二级可逆 ,则在 2 70、2 80、2 90℃下的酯交换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1.5 5×10 - 2 、2 .2 0× 10 - 2 、3 .0 1× 10 - 2 (min- 1 ) ,均比不含扩链剂的体系的酯交换速率快 ;取得酯交换的活化能为 84.4(kJ·mol- 1 )较一般的PET/LCP的酯交换反应活化能低 ,这些均表明BOZ的加入对于PET/LCP的酯交换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LCP反应性共混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溶晶共聚酯 交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a~+-UO^(2+)_2三元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爱民 宋胤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5-212,共8页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H ̄+-Na ̄+-UO ̄(2+)_2三元体系的离子交换动力学。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计算了各反离子的粒内扩散系数。将该三元体系的实验结果与二元体系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H ̄+-Na ̄+-UO ̄(2+)_2三元体系的离子交换动力学。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计算了各反离子的粒内扩散系数。将该三元体系的实验结果与二元体系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结果表明,溶液中三种反离子的扩散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有影响的。当用三个Nernst-Planck方程分别描述每一给定反离子的扩散通量时,方程只能近似地适用于三元体系。还报道了该三元体系各反离子的平衡选择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酸根 交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净化树脂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
4
作者 黎春梅 谢杨 +4 位作者 王亮 谢海燕 郑宝琳 朱亚文 于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02-206,共5页
反应堆一回路系统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混床维持冷却剂净化要求,混床使用寿命预测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建立预测模型。根据离子交换树脂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吸附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模拟出不... 反应堆一回路系统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混床维持冷却剂净化要求,混床使用寿命预测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建立预测模型。根据离子交换树脂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吸附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模拟出不同浓度和流速时混床的穿透曲线,评估了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净化树脂 离子交换动力学 建模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净化树脂多组分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分析
5
作者 谢杨 黎春梅 +4 位作者 谢海燕 王亮 朱亚文 彭瑞超 于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85-288,294,共5页
反应堆一回路系统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混床维持冷却剂净化要求,为实现精准设计,减少失效的放射性废树脂处理量,需要对净化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机理和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建立预测模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相关的微分方程组建立... 反应堆一回路系统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混床维持冷却剂净化要求,为实现精准设计,减少失效的放射性废树脂处理量,需要对净化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机理和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建立预测模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相关的微分方程组建立和求解,用于预测净化树脂的运行周期,开展净化树脂多组分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研究,为一回路净化树脂运行和失效性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剂净化 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 多组分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树脂及其交换动力学
6
作者 张玉格 王补森 +1 位作者 赵书燕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10-412,共3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树脂,该树脂对亚甲基兰的交换速度较001×7树脂快,其平衡官能团利用率为001×7树脂的2倍以上。本文对复合树脂的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复合树脂 交换动力学 亚甲基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剂存在下UO_2^(2+)和^+离子交换动力学的研究
7
作者 台夕市 陈景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2-76,共5页
采用浅床法测定了在络合酸的存在下 UO2 + 2 和H+离子在树脂相的互扩散系数 D .考察了洗脱液的 p H值、二元络合酸的种类和碳链的长度对 D的影响 .结果表明 ,络合酸的存在可显著提高 D值 ,其中溴代丁二酸的存在可使 D值增大 3.
关键词 离子交换动力学 浅床技术 络各剂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催化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熔融酯交换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秦吉臣 谢小莉 +1 位作者 曹贤武 瞿金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5-950,共6页
研究了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分别以三正丁胺、氢氧化四丁基铵和氯化四丁基铵为催化剂时的酯交换反应动力学。在不考虑催化机理的情况下,根据酯交换反应官能团模型推导出以苯酚摩尔浓度表示的积分型速率方程,采用HPLC分析反应混合物中苯酚... 研究了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分别以三正丁胺、氢氧化四丁基铵和氯化四丁基铵为催化剂时的酯交换反应动力学。在不考虑催化机理的情况下,根据酯交换反应官能团模型推导出以苯酚摩尔浓度表示的积分型速率方程,采用HPLC分析反应混合物中苯酚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求出了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求解分子种类模型得到了反应过程中各种低聚物摩尔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与HPLC分析相符。由一个双酚A分子与一个碳酸二苯酯分子结合形成的低聚物在反应初始阶段以非常快的速率形成,然后又很快减少直至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双酚A 碳酸二苯酯 熔融酯交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齿配体的交换动力学:氨基羧酸铁(Ⅲ)配合物与—(2—吡啶偶...
9
作者 Gupta,N Niga.,PC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1-72,共12页
关键词 铁配合物 多齿配体 交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型斜发沸石上Na^+-Cu^(2+)离子交换过程动力学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曼尼 杨文斌 新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用静态离子交换法研究了Na型斜发佛石上ZNa+=Cu2+离子交换动力学,分别测定了液膜扩散常数R、粒内扩散系数D和滞留时间τd。实验发现,离子交换起始为液膜扩散控制,随后在交换的大部分时间内为拉内扩散控制.并就温度、浓度对离子... 用静态离子交换法研究了Na型斜发佛石上ZNa+=Cu2+离子交换动力学,分别测定了液膜扩散常数R、粒内扩散系数D和滞留时间τd。实验发现,离子交换起始为液膜扩散控制,随后在交换的大部分时间内为拉内扩散控制.并就温度、浓度对离子交换过程速率、Cu2+平衡交换数量以及滞留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动力学 钠型斜发沸石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脱除磷矿废水中Mg^(2+)的动力学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文衍宣 王励生 +1 位作者 金作美 周惠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用动边界模型描述了磷矿脱镁废水中Mg2+在强酸铵型树脂(001×7)上的交换动力学。Mg2+交换过程是颗粒扩散控制,活化能25.12kJ·mol-1。
关键词 离子交换 动边界模型 磷矿废水 交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矿物-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子福 郑永飞 魏春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7-185,共9页
对黑龙江碾子山碱性花岗岩的全岩及其主要单矿物进行了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全岩和单矿物不仅δ 18O值变化范围较大 (全岩- 2.4‰~ 2.0‰, 石英 0.0‰~ 5.8‰, 碱性长石- 3.8‰~ 0.1‰, 磁铁矿- 8.5‰~ - 1.0‰ ),而且... 对黑龙江碾子山碱性花岗岩的全岩及其主要单矿物进行了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全岩和单矿物不仅δ 18O值变化范围较大 (全岩- 2.4‰~ 2.0‰, 石英 0.0‰~ 5.8‰, 碱性长石- 3.8‰~ 0.1‰, 磁铁矿- 8.5‰~ - 1.0‰ ),而且强烈亏损 18O。共生矿物之间表现出明显不平衡的氧同位素分馏特征,指示在花岗岩侵位之后与水之间发生了同位素交换。根据锆石和现代大气降水的氧同位素组成,对岩石与外来流体的δ 18O值进行了估计。多维矿物相-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定量模拟表明, 碾子山岩体流体流动速率约为 1× 10- 15~ 3× 10- 14 mol/s, 水-岩反应时限约为 0.3~ 3 Ma, 水 /岩比 (氧摩尔比 )介于 0.11~ 1.02之间。水-岩反应温度较高 (约 400℃ )和反应时间较长是导致石英δ 18O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花岗岩 氧同位素 水-岩反应 交换动力学 黑龙江 矿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中生代岩浆岩矿物—水氧同位素交换的地球化学动力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子福 郑永飞 +1 位作者 鲜青 魏春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18,共9页
大别山中生代侵入岩氧同位素结果表明它们受到了岩浆期后亚固相水-岩相互作用的扰动。为了确定水-岩交换过程中的有关参数,本文利用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分别对大别山中生代主簿源、天柱山和团岭花岗岩以及沙村和椒子岩辉长岩矿物-水氧... 大别山中生代侵入岩氧同位素结果表明它们受到了岩浆期后亚固相水-岩相互作用的扰动。为了确定水-岩交换过程中的有关参数,本文利用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分别对大别山中生代主簿源、天柱山和团岭花岗岩以及沙村和椒子岩辉长岩矿物-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定量计算,并估计了水-岩反应有效时限、流体流动速率和水/岩值。多维矿物相-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定量模拟结果表明,大别山主簿源、天柱山和团岭花岗岩岩浆期后亚固相水-岩反应的有效时限约为0.3~3Ma,流体流动速率约为1×10^-15~3×10^-14mol/s,水/岩值为0.27~0.78;沙村和椒子岩辉长岩岩浆期后亚固相水-岩反应的有效时限约为0.02~0.4Ma,流体流动速率约为1.6×10^-14~4.8×10^-13mol/s,水/岩值为0.11~O.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 交换动力学 花岗岩 辉长岩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交换剂制备及交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丽丽 王榕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3-937,共5页
通过XRD分析、Li+抽出率βLi及Mn2+溶出率γMn的计算,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及抽锂剂对前驱体锂锰氧化物LiMn2O4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0℃下焙烧2h,并使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抽锂剂,制备的Li+交换剂MnO2(Li)对Li+的交换容量αL... 通过XRD分析、Li+抽出率βLi及Mn2+溶出率γMn的计算,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及抽锂剂对前驱体锂锰氧化物LiMn2O4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0℃下焙烧2h,并使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抽锂剂,制备的Li+交换剂MnO2(Li)对Li+的交换容量αLi较大.另外,通过Li+在固液两相间分配系数的测定及交换反应动力学实验,对离子交换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有限浴条件下MnO2(Li)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过程近似符合颗粒扩散控制;交换反应主要发生在交换剂颗粒外层;提出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交换 制备 交换反应动力学 抽锂剂 锂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花岗岩─水~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造山带岩浆熔融与流体循环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伟 刘建明 +1 位作者 储雪蕾 孙世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95-205,共11页
对新疆北部花岗岩的两个典型岩体—阿拉尔和二台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氧同位素组成测定,以探讨造山带的流体循环以及岩浆源区的熔融两个岩体的岩浆源区相对亏损18OZ它们在上部地壳侵位的次团相冷凝过程中共生矿物向富集18O的方向不平衡... 对新疆北部花岗岩的两个典型岩体—阿拉尔和二台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氧同位素组成测定,以探讨造山带的流体循环以及岩浆源区的熔融两个岩体的岩浆源区相对亏损18OZ它们在上部地壳侵位的次团相冷凝过程中共生矿物向富集18O的方向不平衡偏转推覆到阿尔泰山区热板片之下的晚古生代沉积物冷板片,通过进变质过程中的脱水反应提供了大量的含水流体.在倒转地温梯度驱动下,含水流体从下伏冷板片释放到上覆热板片,与富18O的早古生代变质沉积物发生18O/16O交换反应,并且最终导致造山花岗岩源区的熔融,产生相对亏损18O的过铝质花岗岩浆.对于以二台北岩体为代表的非造山花岗岩而言,幔源岩浆的下垫诱导的进变质反应造成流体对流,促进了幔源岩浆与花岗岩源区岩石的18O/16O交换反应,从而降低了后者的δ18O值.流体循环是深熔作用的先驱事件.与两个岩体侵位相联系的流体具有围绕岩体分布的外封皮性质.当岩浆温度下降到某一数值时,它们迅速进入岩体,瞬间流动速率较大.随着18O/16O交换反应的进行,流体来源迅速枯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 岩浆源区熔融 流体循环 造山带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不均一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Ⅰ)——粒内扩散或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同位素交换反应
16
作者 邢正 陶祖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本文研究了包含不同半径离子交换剂体系的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控制反应速度的不均一体系,导出了表述离子交换剂和有限浴溶液中离子之间异相同位素交换反应交换度。
关键词 同位素交换反应 离子交换 粒内扩散 反应速度 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 液膜扩散控制 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Ⅲ)—Gly—H_2O系统的交换反应研究
17
作者 单志华 何有节 朱正和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4年第4期6-9,共4页
本文应用1HNMR对Gr(Ⅱ)-Gly-H2O系统中配体的交换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通过变化系统的pH值.Gly的浓度及温度,证明了常温下Gly配体的交换极慢,且与Gly浓度为二级交换过程.由于Gly进入配位,使配体水的质子活动性减小.
关键词 质子核磁共振 交换动力学 GLY 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传输和同位素交换:流动几何学和交换机制
18
作者 刘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3-428,共6页
耦合的质量传输和动力学限制的同位素交换模型综合考虑了平流、扩散、热液弥散 ,以及岩石与水之间的不平衡同位素交换等项因素。把耦合模型应用于 2个构造环境下的古热液系统 ,进而解释稳定同位素数据。对于造成环绕浅成侵入岩体分布的... 耦合的质量传输和动力学限制的同位素交换模型综合考虑了平流、扩散、热液弥散 ,以及岩石与水之间的不平衡同位素交换等项因素。把耦合模型应用于 2个构造环境下的古热液系统 ,进而解释稳定同位素数据。对于造成环绕浅成侵入岩体分布的18O亏损环带的流体的流动几何学 ,以及浅部正断层流体流动的几何学 ,耦合模型提供了不同于单一同位素交换模型的解释。耦合模型也提供了关于同位素相对交换速率和同位素交换机制的信息。结果表明 ,断层带的动态重结晶促进了表面反应 ,进而便利了同位素交换 ;在化学不反应性和未变形的矿物中 ,同位素交换可能受制于固态条件下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传输 动力学同位素交换 流动几何学 交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同位素在流体-岩石交换过程中的传输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惠鹤九 陈斌 +1 位作者 郑永飞 赵子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1-439,共9页
流体控制着地球系统中质量和能量的传输。流体岩石反应过程在岩石圈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流体流动体系中 ,流体在岩石裂隙中通过平流、扩散、水动力弥散和动力学弥散等方式进行输运并与岩石发生同位素交换反应。文章首先对封闭体系、... 流体控制着地球系统中质量和能量的传输。流体岩石反应过程在岩石圈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流体流动体系中 ,流体在岩石裂隙中通过平流、扩散、水动力弥散和动力学弥散等方式进行输运并与岩石发生同位素交换反应。文章首先对封闭体系、“封闭”体系、开放体系以及缓冲体系中的同位素交换模型进行了简单讨论 ,然后在讨论氧同位素动力学交换机制的基础上 ,建立了平衡交换模型和动力学交换模型。结合流体流动的归一化速率、弥散系数和流体岩石的反应速率等变量 ,对流体岩石交换反应的流体运动方程中的Peclet数和Damk¨ohler数进行了讨论 ,并详细解释了它们在流体岩石交换反应过程中的物理意义和地质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反应 氧同位素 动力学交换 同位素前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醇杂质对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聚合的影响
20
作者 范期程 王亚宁 +2 位作者 郭明法 乌婧 王华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0,53,共8页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PIC)是一类理想的可替代传统双酚A型聚碳酸酯(BPA-PC)的生物基聚碳酸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异山梨醇(IS)中的痕量杂质会干扰聚合反应,导致产物分子量低、易黄变,产业化应用受到严重制约。探究杂质对PIC聚合...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PIC)是一类理想的可替代传统双酚A型聚碳酸酯(BPA-PC)的生物基聚碳酸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异山梨醇(IS)中的痕量杂质会干扰聚合反应,导致产物分子量低、易黄变,产业化应用受到严重制约。探究杂质对PIC聚合的影响可为其性能优化提供思路。以异山梨醇和碳酸二苯酯(DPC)作为原料,乙酰丙酮锂作为催化剂,通过熔融酯交换缩聚法成功制备了PIC,黏均分子量(Mη)达40180,玻璃化转变温度(T g)可高达174℃。通过反向添加法结合碳酸酯交换反应动力学探究了山梨醇杂质对PIC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梨醇的存在会显著降低PIC的聚合反应速率(k′)和分子量,山梨醇含量为异山梨醇及杂质物质的量总量的1%时,Mη降低了22042。并且随着山梨醇含量的增多,PIC由淡黄色逐渐变成棕黑色。此外,山梨醇的增多会使PIC的T g以及热稳定性出现轻微的下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山梨醇 山梨醇 聚碳酸酯 交换动力学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