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狗肾上腺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脊髓内的定位及节段性分布──HBP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奎 谢定秦 +2 位作者 李育良 庄志业 高亚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用HRP技术对8只狗肾上腺交感节前神经元位置及节段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CB-HRP注入一侧肾上腺,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分布于注射侧脊髓T3-L3节段,高峰在T6-T9,占标记细胞总数58.74%。标记细胞主要位于... 用HRP技术对8只狗肾上腺交感节前神经元位置及节段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CB-HRP注入一侧肾上腺,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分布于注射侧脊髓T3-L3节段,高峰在T6-T9,占标记细胞总数58.74%。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注射侧脊髓中间外侧核主部(ILp,90.82%),其次是中介核(IC,6.28%)、中间外侧核索部(ILf,2.03%)、中介核室管膜旁部(ICpe,0.87%);以卵圆形、梭形、多边形的中小型细胞为主,平均直径为23μm。标记细胞树突野广阔,横向伸廷于同侧侧索、中间带区,还有少数至中央管室管膜层或沿灰质背联合伸至对侧中间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节前神经元 脊髓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胸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对电刺激头端延髓腹外侧区的反应
2
作者 戎伟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猫的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在胸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SPNs)上引起的反应。方法:用充灌3mol/LKCl的玻璃微电极在11只麻醉后行人工通气猫的第3胸髓做细胞内记录,电刺激白交通支,逆行鉴定SP... 目的:观察电刺激猫的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在胸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SPNs)上引起的反应。方法:用充灌3mol/LKCl的玻璃微电极在11只麻醉后行人工通气猫的第3胸髓做细胞内记录,电刺激白交通支,逆行鉴定SPNs。结果:共记录了24个SPNs,其静息膜电位为-45~-90mV,逆行动作电位的阈值和潜伏期分别是(2.86±0.37)V和(6.48±0.89)ms。用单个方波(0.2ms,50~300μA)刺激RVLM,在所有SPNs上都引起一组潜伏期为4~47ms的早发快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EPSPs);在11个SPNs上还记录到一组潜伏期为70~140ms的迟发EPSPs(lEPSPs)。多数eEPSPs和一些lEPSPs都具有恒定的潜伏期。结论:RVLM的一些交感兴奋性神经元单突触地投射到胸脊髓SPNs上,RVLM的胸脊髓投射按传导速度可分为两类,即快传导和慢传导纤维,其传导速度分别是5~25和0.7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端 延髓腹外侧区 交感节前神经元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与肾脏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及外周神经元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奎 刘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8期16-18,共3页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染质溶解法、HRP法,对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置即交感节前神经元定位和交感神经的外周神经元即交感节后神经元定位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交感节前神经元位...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染质溶解法、HRP法,对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置即交感节前神经元定位和交感神经的外周神经元即交感节后神经元定位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胸腰段脊髓中间带区的不同核团内,支配不同器管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脊髓内有一定的分布节段;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外周植物性神经节内,如交感干神经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支配不同器官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在不同交感干神经节内有一定的分布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节前神经元 交感节后神经元 脊髓 神经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肠系膜下节的节前神经元在脊髓内的定位和节段分布——HRP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乐然 张兴和 +2 位作者 王世勋 张朝欣 张仲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131-137,165,共8页
将HRP注入8只家兔肠系膜下节内,观察脊髓内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位置和分布节段。结果如下:1.标记细胞位于四个核团。中间外侧核本部(ILp)占63.19%,中介核(IC)占19.07%,中介核旁室管膜部(ICpe)占17.57%,中间外侧核侧索部(ILf)占0.17%... 将HRP注入8只家兔肠系膜下节内,观察脊髓内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位置和分布节段。结果如下:1.标记细胞位于四个核团。中间外侧核本部(ILp)占63.19%,中介核(IC)占19.07%,中介核旁室管膜部(ICpe)占17.57%,中间外侧核侧索部(ILf)占0.17%。2.标记细胞分布在T_(11)—L_(6)八个节段内。其中80.57%集中于L_(2-4),高峰在L_(4)节。3.不同核团标记细胞的节段分布有一定差别。ICpe标记细胞多数集中于L_(1-2)节,高峰在L_(2)节;IC标记细胞多数集中于L_(2-4)节,高峰在L_(3)节;ILp标记细胞多数集中于L_(3-5)节,高峰在L_(4)节;ILf标记细胞全部分布于L_(3-5)节,高峰在L_(5)节。4.各核团的标记细胞越向依侧,ICpe标记细胞比例越大,L1节以上,大部分标记细胞位于ICpe。越向尾侧,ILp标记细胞比例越大。在L_(3)节以下,大部分标记细胞位于ILp。在L_(2)节,IC标记细胞比例最大,向颅侧和尾侧,IC标记细胞比例渐小。5.标记细胞在脊髓内呈双侧分布,两侧分布模式和数量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下节 交感节前神经元 HRP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颈交感干节前纤维的起源
5
作者 田九畴 李育良 +1 位作者 孟鹤新 刘晓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21-24,共4页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入奶山羊一侧颈交感干,逆向追踪投射到颈交感干的脊髓交感节前神经无胞体的分布节段及定位。标记细胞出现于第1至第9节胸髓(T_(1-)同侧的中间外侧核主那(u。)、中问外侧追索部(汀;)、中介惊(IC)、中介核室管膜旁...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入奶山羊一侧颈交感干,逆向追踪投射到颈交感干的脊髓交感节前神经无胞体的分布节段及定位。标记细胞出现于第1至第9节胸髓(T_(1-)同侧的中间外侧核主那(u。)、中问外侧追索部(汀;)、中介惊(IC)、中介核室管膜旁部(IC_)和腹角外侧缘部(VH)。标记细胞总数的91.17%集中在T_(1-5)髓节,高峰在T_3髓节,占29.87%。标记细胞总数的91.92%分布于T_(1-0)髓节IL_p,79.98%集中在T_(1-5)髓节IL_p,高峰在T_3髓节IL_p,占2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节前神经元 脊髓 交感 HRP法 奶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自主性神经系统的研究——第31届国际生理科学大会侧记
6
作者 陈宜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8-79,共2页
自主性神经系统的中枢通路与功能性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延髓及脊髓中间外侧柱这两个部位,已经能利用化学神经解剖学(Chemical Neuroanatomy)与功能性传入和反射(如压力及化学感受性传入或反射)相结合。这是一个非常踏实的基础工作。此... 自主性神经系统的中枢通路与功能性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延髓及脊髓中间外侧柱这两个部位,已经能利用化学神经解剖学(Chemical Neuroanatomy)与功能性传入和反射(如压力及化学感受性传入或反射)相结合。这是一个非常踏实的基础工作。此外如递质共存、突触传递及突触电流的研究也都很深入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中间外侧柱 化学神经解剖学 生理科学 突触电流 递质共存 突触传递 交感节前神经元 感觉神经 电刺激 CG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骶副交感核的形态学测量和三维重建
7
作者 窦小亮 马楠 +4 位作者 胡翔南 汪涌 王禾 张波 陈英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研究大鼠盆内脏神经的初级中枢骶副交感核(SPN)的形态学特征及空间三维立体结构,为准确定位SPN并探索其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经背侧入路显露S D大鼠的盆内脏神经,在其中枢断端采用Alexa594结合的霍乱毒素b(CTb)逆行示踪。将标... 目的:研究大鼠盆内脏神经的初级中枢骶副交感核(SPN)的形态学特征及空间三维立体结构,为准确定位SPN并探索其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经背侧入路显露S D大鼠的盆内脏神经,在其中枢断端采用Alexa594结合的霍乱毒素b(CTb)逆行示踪。将标记后的脊髓L_(6)~S_(1)节段分别进行连续的水平面和矢状面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Tb标记的神经元的形态、位置和结构。通过三维重建软件,从切片图像序列中模拟出SPN的三维模型。结果:CTb逆行标记的盆内脏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L_(6)~S_(1)节段的中间带外侧。这些神经元可分为3个亚群:外侧带位于SPN的外下部,大多是纺锤形双极神经元,树突沿灰质外侧缘指向前角方向;背侧带位于SPN的背上方内部,放射状分布的神经元的树突多沿后联合方向水平延展;中间带位于前两者之间,神经元的形态多样,以多极神经元为主。三维重建显示SPN呈“串珠样”结构。定位注射的理想的进针角度是与水平线60°,进针深度距离白质表面约为220~245μm。结论:SPN的定位和测量,为进一步研究其神经生理功能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基础数据;三维重建可以从各个角度显示出SPN的结构特点,也可为准确定位注射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副交感 交感节前神经元 盆内脏神经 三维重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脊髓P物质能神经通路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简报)
8
作者 陈娟 徐承焘 +2 位作者 朱国庆 韩建德 高健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275-275,共1页
P物质(SP)在血压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有资料证明在延髓腹侧面加压区(VL-PA)聚集着大量SP神经元细胞体,其轴突纤维下行投射到脊髓中间外侧细胞柱的交感节前神经元。用微电泳技术导入SP可使交感节前神经元细胞发生兴奋... P物质(SP)在血压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有资料证明在延髓腹侧面加压区(VL-PA)聚集着大量SP神经元细胞体,其轴突纤维下行投射到脊髓中间外侧细胞柱的交感节前神经元。用微电泳技术导入SP可使交感节前神经元细胞发生兴奋。用只引起神经元细胞体发生兴奋的海仁酸刺激大鼠VLPA可引起血压明显升高,同时伴有脊髓蛛网膜下腔灌流液中SP含量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神经元 P物质 血压调节 交感节前神经元 延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