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心理刺激诱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比较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文彩 阎克乐 +4 位作者 路运青 张娣 洪捷 袁立壮 张月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5-291,共7页
让24名女大学生被试完成划消测验、镜画测验、心算和准备演讲四种应激任务,目的在于探讨在不同心理刺激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是否存在差异。记录HRV(Heart Rate Variability,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成分TP(Total Power,总功率)、HF(H... 让24名女大学生被试完成划消测验、镜画测验、心算和准备演讲四种应激任务,目的在于探讨在不同心理刺激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是否存在差异。记录HRV(Heart Rate Variability,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成分TP(Total Power,总功率)、HF(High Frequency,高频)、LF(Low Frequency,低频)、LF/HF(低频高频比)、平均R-R间期和血压等指标在基线和不同应激任务期间的变化。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发现,准备演讲期间的TP、LF值显著地高于基线和其它三项任务,HF的值显著地高于划消测验和心算;镜画测验、划消测验和心算期间的LF值与基线比较显著下降,TP、LF和HF三项指标在这三项任务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任务期间在LF/HF上无显著主效应。平均R-R间期基线水平与所有任务间的比较及各任务之间有显著差异。收缩压基线水平与划消、镜画任务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准备演讲期间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张力显著地大于其它任务,不同任务表现出的不同的自主神经张力变化说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动不是一方活动增强、另一方活动减弱的单纯的活动方式,这一结果为Berntson提出的自主神经活动可能存在九种活动搭配模式的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交感神经活动 交感神经活动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活动影响再灌注心律失常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凌 富维骏 陈思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0-341,共2页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活动对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影响。方法:采用猫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同步记录再灌注期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积分值(IRSNA)和RA。结果:(1)IRSNA的增加和RA发生分别出现在再灌注期的...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活动对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影响。方法:采用猫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同步记录再灌注期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积分值(IRSNA)和RA。结果:(1)IRSNA的增加和RA发生分别出现在再灌注期的第1~2秒和第4秒。RA紧随IRSNA的增加而出现,至再灌注期的第10~15秒,IRSNA的增加达峰值,RA表现为室性纤维颤动(VF);(2)发生VF组IRSNA的增加值显著大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组和室性早搏(VPB)组(P<0.001);VT组IRSNA的增加值亦明显大于VPB组(P<0.05)。结论:RA的发生不仅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时相一致,而且其严重程度还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程度正相关,提示交感神经活动能促进R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 心律失常 交感神经活动 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旁核中活性氧在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邹坤 李艳 +1 位作者 王烈成 钟明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3-757,共5页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中活性氧(ROS)在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两肾一夹(2K1C)组,每组20只。根据Goldblatt方法复制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无创套尾...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中活性氧(ROS)在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两肾一夹(2K1C)组,每组20只。根据Goldblatt方法复制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无创套尾法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在体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采用立体定位仪进行核团定位微量注射。结果 2K1C组SBP、MAP和RSNA较Sham组明显升高;分别在Sham组和2K1C组双侧PVN中微量注射超氧阴离子清除剂4-羟基-2,2,6,6-四甲基氧基哌啶(Tempol)(0.2mol/L)或者NADPH氧化酶抑制剂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APO)(0.01 mol/L)和氯化二亚苯基碘嗡(DPI)(0.01 mol/L)均可引起MAP、RSNA明显下降,并且与Sham组相比2K1C组MAP降低得更明显,而RSNA无明显变化;微量注射SOD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DETC)(0.1 mol/L)均可引起MAP、RSNA明显增加,并且与Sham组相比2K1C组MAP升高得更明显,而RSNA无明显变化。结论PVN中ROS参与调节2K1C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活性氧 高血压大鼠 交感神经活动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和麻醉大鼠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多尺度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雅堂 阎睿 +1 位作者 杨卓 张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8-501,514,共5页
为了研究乌拉坦、氯醛糖混合麻醉对大鼠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应用多尺度熵方法研究了麻醉药物对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对清醒和麻醉大鼠的肾交感神经活动分析的结果表明:当尺度增大到12之后,清醒鼠的神经活动熵值显著大于麻醉鼠;两种... 为了研究乌拉坦、氯醛糖混合麻醉对大鼠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应用多尺度熵方法研究了麻醉药物对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对清醒和麻醉大鼠的肾交感神经活动分析的结果表明:当尺度增大到12之后,清醒鼠的神经活动熵值显著大于麻醉鼠;两种状态下大鼠神经活动的熵值随尺度的变化趋势显著不同。对于肾交感神经活动这类貌似随机的时间序列,多尺度熵比样品熵等算法更能全面地反映出神经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醒和麻醉鼠 交感神经活动 多尺度熵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交叉熵及其在血压与肾交感神经活动耦合模式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涛 李雅堂 +2 位作者 阎睿 郑晨光 杨卓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2-657,共6页
多尺度熵反映了单个时间序列在多个尺度上的复杂性,本研究提出了多尺度交叉熵的概念和算法,并探索两个时间序列在多个尺度上的耦合行为。首先,将其应用到一个混沌动力学系统的分析中,即Henon-Henon映射。然后,应用多尺度交叉熵分析清醒... 多尺度熵反映了单个时间序列在多个尺度上的复杂性,本研究提出了多尺度交叉熵的概念和算法,并探索两个时间序列在多个尺度上的耦合行为。首先,将其应用到一个混沌动力学系统的分析中,即Henon-Henon映射。然后,应用多尺度交叉熵分析清醒和麻醉两种状态下血压与肾交感神经活动的非线性耦合模式。结果表明,肾神经活动和血压之间耦合可能具有分形动力学的特征,其复杂度在麻醉后显著降低,而且两种状态下的耦合模式具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耦合 多尺度交叉熵 分形 交感神经活动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旁核中活性氧在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中的作用
6
作者 邹坤 王烈成 钟明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77-1277,共1页
目的探讨室旁核(PVN)中活性氧(ROS)在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的作用及机制。寻找降压作用明显的分子靶点,通过干预这些靶点观察降压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两肾一... 目的探讨室旁核(PVN)中活性氧(ROS)在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的作用及机制。寻找降压作用明显的分子靶点,通过干预这些靶点观察降压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无创套尾法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DA)含量,在体记录动脉血压(A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以及使用立体定位仪在去除双侧压力感受器神经支配和切断双侧迷走神经的麻醉大鼠进行核团定位微量注射等方法。结果①2K1C组SBP、MAP和RSNA较Sham组均明显升高。②2K1C组PVN中SOD的活性较Sham组明显下降,MDA的含量较Sham组明显升高。③分别在Sham组和2K1C组双侧PVN中微量注射超氧阴离子清除剂Tempol(0.2 mol/L)均可引起MAP、RSNA的明显下降;与Sham组相比2K1C组MAP降低得更明显,而RSNA无明显变化。④分别在Sham组和2K1C组双侧PVN中微量注射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或者DPI(0.01 mol/L)均可引起MAP、RSNA的明显下降;与Sham组相比2K1C组MAP降低得更明显,而RSNA无明显变化。⑤分别在Sham组和2K1C组双侧PVN中微量注射SOD抑制剂DETC(0.1 mol/L)均可引起MAP、RSNA明显增加;并且与Sham组相比2K1C组MAP升高得更明显,而RSNA无明显变化。结论①2K1C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显著增强;②2K1C高血压大鼠PVN中ROS水平明显升高;③PVN中ROS参与调节2K1C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活性氧 高血压大鼠 交感神经活动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半胱氨酸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血压和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圣豪 丁扬 +3 位作者 蒋倩 余孝海 王烈成 钟明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L-半胱氨酸(L-cys)增加内源性H_(2)S对间歇性低氧引起的大鼠高血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氧(Control)组、慢性间歇性低氧(CIH)组、正常氧L-cys干预(Control+L-cys)组和慢性间歇性低氧L-cys干预(CIH+L-cys... 目的探讨L-半胱氨酸(L-cys)增加内源性H_(2)S对间歇性低氧引起的大鼠高血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氧(Control)组、慢性间歇性低氧(CIH)组、正常氧L-cys干预(Control+L-cys)组和慢性间歇性低氧L-cys干预(CIH+L-cys)组。CIH组和CIH+L-cys组大鼠放入低氧仓进行间歇性低氧处理,每天8 h,连续15 d。L-cys干预组每天给予L-cys(10 mg/kg)灌胃。用无创套尾法测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系统在体记录大鼠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ELISA法测量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H_(2)S含量和CSE、CBS活性。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间歇性低氧15 d后,CIH组大鼠SBP、RSNA,血浆中NE水平较升高,而血浆中H_(2)S水平降低;应用L-cys可增加CIH大鼠血浆中H_(2)S水平,显著抑制间歇性低氧引起的血压升高和交感神经活动过度激活。结论L-cys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H_(2)S改善间歇性低氧引起的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 高血压 交感神经活动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活动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被引量:2
8
作者 梁燕 严久琼 徐明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4-1257,共4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交...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交感神经活动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交感神经活动 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旁核中硫化氢对大鼠血压和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丁扬 李艳 +1 位作者 余孝海 钟明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中硫化氢(H2S)对大鼠血压和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用立体定位仪进行PVN核团定位并微量注射药物,并在体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平均动脉压(MAP)。结果双侧PVN内微量注射H2S供体NaHS(0.1、1.0、5.0、...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中硫化氢(H2S)对大鼠血压和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用立体定位仪进行PVN核团定位并微量注射药物,并在体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平均动脉压(MAP)。结果双侧PVN内微量注射H2S供体NaHS(0.1、1.0、5.0、10.0、20.0 nmol),剂量依赖性地降低MAP和RSNA;PVN内微量注射H2S前体L-Cysteine(1nmol)增加内源性H2S的含量,同样也使MAP和RSNA明显降低;微量注射CBS抑制剂AOA(10nmol)抑制内源性H2S的生成,引起MAP、RSNA明显增加,而CBS激动剂SAM(10 nmol)则对MAP和RSNA无明显影响。结论 PVN中H2S参与了血压和交感神经活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硫化氢 血压 交感神经放电 交感神经活动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蓉雪 郜俊清 +1 位作者 汪谞 刘宗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研究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4个组,对照组(Control组)、AMI组、RDN-1d+AMI组和RDN-2w+AMI组,按分组对SD大鼠进行... 目的研究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4个组,对照组(Control组)、AMI组、RDN-1d+AMI组和RDN-2w+AMI组,按分组对SD大鼠进行RDN干预,饲养不同时间后建立AMI模型,术后即可采用PowerLab多导心电监护仪连续描记,监测RDN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抑制作用。观察1 h后,留取心脏组织,采用TH染色检测心脏交感神经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心肌梗死区各种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用Power Lab/8SP生物信息采集仪检测肾脏交感神经活动情况。结果与AMI组比较,RDN-1d+AMI组和RDN-2w+AMI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RDN-1d组减少次数更明显。与Control组肾脏交感神经放电情况比较,RDN-1d组和RDN-2w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RDN-1d组效果更明显。TH染色提示RDN能够抑制AMI后心脏局部交感神经的活性。与Control组相比,AMI组Nav1.5、Cav1.2和Kir2.1蛋白表达下调,而与AMI组相比,RDN-2w+AMI组可抑制Nav1.5、Cav1.2和Kir2.1蛋白表达的下调,而RDN-1d+AMI组不能抑制上述蛋白表达的下调。结论RDN能有效的减少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早期主要通过抑制肾脏交感神经放电,后期通过抑制肾脏交感神经放电和离子通道蛋白上调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去交感神经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肾脏交感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神经消融术治疗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艾东 朱国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尽管有多种治疗药物,但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仍未达到指南推荐的理想水平。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通过使用导管消融技术去除肾神经包括肾交感传出神经...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尽管有多种治疗药物,但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仍未达到指南推荐的理想水平。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通过使用导管消融技术去除肾神经包括肾交感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从而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成为高血压重要的补充和非药物治疗方法,特别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临床研究显示了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压、改善高血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神经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 交感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NMDAR介导大鼠促炎因子增强高血压交感活动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逯鹏 潘虹 +1 位作者 马春蕾 施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7,共7页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下丘脑室旁核促炎性细胞因子是否促进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否介导其上述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成年SH...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下丘脑室旁核促炎性细胞因子是否促进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否介导其上述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成年SHR以及正常血压的Wistar-Kyoto(WKY)大鼠。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技术(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1β受体IL-1RI蛋白表达以及TNF-α和IL-1β水平。并应用脑立体定位进行PVN微量药物注射。肾交感神经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RSNA)的测定采用Powerlab系统记录肾交感神经干电活动,并进行积分处理,比较给药前后的RSNA变化。颈动脉插管经压力传感器与Power Lab系统连接记录和分析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结果与WKY大鼠相比,SHR PVN中TNF-α及IL-1β水平,以及TNF-α受体p55TNFR、p75TNFR和IL-1β受体IL-1RI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VN微量注射Etanercept或IL-1ra阻断TNF-α和IL-1β效应在SHR组更显著的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水平(P<0.05)。PVN微量注射NMDAR拮抗剂DL-2-amino-5-phosphonovaleric acid(APV)或MK-801(Dizocilpine)在SHR和WKY组大鼠均降低RSNA和MAP(P<0.05),并且在SHR组该效应更显著(P<0.05);另外,APV或MK-801预处理阻断PVN中NMDA受体均显著减弱PVN微量注射TNF-α或IL-1β增强SHR和WKY组大鼠RSNA和升高MAP的效应(P<0.05),与WKY组大鼠相比,该效应在SHR组更显著(P<0.05)。结论 SHR PVN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其受体均表达增加,PVN中NMDA受体介导SHR大鼠PVN中TNF-α、IL-1β促进交感活动增强和血压升高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NMDA受体 交感神经活动 促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旁核lncRNA HFAR介导SK2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调控机制探究
13
作者 杨玉莹 刘京 +5 位作者 刘海峰 孙巍 赵静岩 张敏 王仁俊 杨一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2,共11页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增强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加速CHF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为阐明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心力衰竭相关调节剂(...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增强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加速CHF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为阐明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心力衰竭相关调节剂(Heart failure associated regulator,HFAR),调控2型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蛋白(small-conductance Ca 2+-activated K+channel 2,SK2)参与CHF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CHF模型,通过qRT-PCR方法在CHF大鼠下丘脑PVN组织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on II,ANGII)孵育的原代培养新生乳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中,筛选出表达下调显著的lncRNA HFAR(p<0.001);进一步利用心脏彩超检测、交感神经放电记录方法、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发现过表达PVN内lncRNA HFAR可显著改善CHF大鼠心功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亢进和显著上调SK2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PVN中下调显著的lncRNA HFAR通过靶向SK2参与CHF大鼠交感神经兴奋的调节,这将为CHF治疗提供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心力衰竭相关调节剂 2型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交感神经活动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时植物神经的作用
14
作者 缪伯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 运动时 交感神经活动 血管扩张神经 血管内皮 一氧化氢 肌肉疲劳 电解质平衡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问答
15
作者 李文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95-295,共1页
问:何谓β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和上调(up-regulation)?在临床用药中有何意义? 答: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低下、心力衰竭或长期应用β受体激动剂时,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数目减少,称为β受体下调。由于β受体数目减少,β受体介导... 问:何谓β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和上调(up-regulation)?在临床用药中有何意义? 答: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低下、心力衰竭或长期应用β受体激动剂时,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数目减少,称为β受体下调。由于β受体数目减少,β受体介导的正性肌力作用减弱,而α<sub>1</sub>受体介导的正性肌力作用仍不变,故可选用后者。长期应用多巴酚丁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 正性肌力作用 心肌细胞膜 受体介导 多巴酚丁胺 受体激动剂 受体阻滞剂 甲状腺机能低下 心得静 交感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亚芬 旷湘楠 +5 位作者 尹玉洁 韩宁馨 郝苑洁 魏亚茹 王晓琪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54-1658,1664,共6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为特征的慢性睡眠呼吸疾病,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OSAS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速AS的发生和发展。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为特征的慢性睡眠呼吸疾病,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OSAS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速AS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有理论提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动脉壁氧供需不平衡,而OSAS的典型特征是慢性间歇性缺氧(CIH),所以推测CIH可能是OSAS加速AS形成的中间机制,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现就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缺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代谢失调 血小板聚集和活化 交感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周白色脂肪组织源外泌体远距调控大鼠血压
17
作者 张培森 梁沥文 施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8,共8页
目的研究肾周白色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是否以外泌体囊泡作为运载体调控大鼠动脉血压。方法采用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和正常血压的Wistar-Kyoto(WKY)大鼠。将WKY大鼠和SHR的肾周白色脂肪置于无血... 目的研究肾周白色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是否以外泌体囊泡作为运载体调控大鼠动脉血压。方法采用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和正常血压的Wistar-Kyoto(WKY)大鼠。将WKY大鼠和SHR的肾周白色脂肪置于无血清(无外泌体)培养基中培养,使用外泌体分离提取试剂盒(exoEasy Maxi Kit)分离分泌囊泡。经纳米粒径测定、透射电镜和表面标志物鉴定符合外泌体囊泡(Exosomes,Exo)特征后用于后续实验。SHR或WKY大鼠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尾静脉注射SHR大鼠外泌体(Exo-SHR)或WKY大鼠外泌体(Exo-WKY),每周1次,连续6周。在清醒状态下使用无创尾动脉加压系统测量动脉血压,每周1次。注射后第6周末进行急性实验。采用颈动脉插管法进行动脉血压直接测定,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血管病理重构。外周交感神经张力(peripheral sympathetic tone,PST)高低以静脉注射盐酸六烃季铵引起的降压反应与Exo-WKY处理的WKY大鼠的降压反应的比值大小表示。另外,PKH67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外泌体后尾静脉注射进行体内示踪,与原代培养的神经元孵育进行体外示踪。结果肾周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外泌体囊泡经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外泌体半托杯状囊泡结构,纳米粒径检测平均直径集中在100 nm左右,且具有表面特异标志物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TSG101)和白细胞分化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9,CD9)表达。SHR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在注射Exo-WKY后的第2周开始下降,并在整个干预过程中保持低于注射前的水平(P<0.05)。应用Exo-WKY可减少SHR心肌细胞横截面积、主动脉中膜厚度及降低PST(P<0.05)。而WKY大鼠应用Exo-SHR后,SBP、心肌细胞横截面积、主动脉中膜厚度及PST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在体示踪发现PKH67标记外泌体囊泡经尾静脉注射24 h后,在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H)、孤束核(nucleus tracts solitary,NTS)、延髓头端腹外侧部(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可见绿色荧光。体外示踪发现培养神经元也可见绿色荧光。结论这些结果表明,肾周白色脂肪组织源外泌体可作为运载体发挥远距离调控动脉血压的作用。Exo-SHR缺乏抑制血压升高的内容物,补充Exo-WKY可降低动脉血压和交感紧张,并改善心血管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肾周白色脂肪 外泌体 交感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对雌性大鼠冷防御性肩胛间区棕色脂肪组织产热的影响及其机制
18
作者 侯晓钰 李娅 +3 位作者 谢江燕 宋宜安 张洁 胥建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3-560,共8页
目的:研究妊娠对雌性大鼠冷防御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2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非妊娠期组(n=14)、妊娠中期组(n=14)和妊娠晚期组(n=14)。非妊娠期组雌性大鼠不与雄性大鼠合笼,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组雌性大鼠与雄性大鼠合... 目的:研究妊娠对雌性大鼠冷防御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2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非妊娠期组(n=14)、妊娠中期组(n=14)和妊娠晚期组(n=14)。非妊娠期组雌性大鼠不与雄性大鼠合笼,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组雌性大鼠与雄性大鼠合笼交配,采用氨基甲酸乙酯和α-氯醛糖混合液麻醉各组大鼠。采用冰水降低各组大鼠腹部皮肤温度,给予皮肤冷刺激建立冷防御反应模型。采用多通道温度信号测量系统同步监测各组大鼠皮肤冷刺激前后腹部皮肤、直肠和肩胛间区棕色脂肪组织(iBAT)温度,采用多通道温度信号测量系统和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同步监测各组大鼠皮肤冷刺激前后腹部皮肤和直肠温度及支配iBAT的交感神经放电活动(SNA)情况。结果:与冷刺激前比较,接受冷刺激后各组大鼠皮肤温度均明显降低(P<0.05),各组大鼠直肠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冷刺激后,各组大鼠皮肤温度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直肠温度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冷刺激前比较,接受冷刺激后,非妊娠期和妊娠中期组雌性大鼠iBAT温度均明显升高(P<0.05),妊娠晚期组大鼠iBAT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冷刺激后,与非妊娠期组比较,妊娠中期组大鼠iBAT温度上升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冷刺激后,与非妊娠期或妊娠中期组比较,妊娠晚期组大鼠iBAT温度上升幅度明显降低(P<0.05)。与冷刺激前比较,接受冷刺激后非妊娠期和妊娠中期组大鼠iBATSNA均明显升高(P<0.05),妊娠晚期组大鼠iBATS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冷刺激后,与非妊娠期组比较,妊娠中期组大鼠iBATSNA上升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妊娠期或妊娠中期组比较,妊娠晚期组大鼠iBATSNA上升幅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非妊娠期和妊娠中期大鼠具有正常的冷防御反应;妊娠晚期大鼠冷防御反应减弱。这种现象与非妊娠期和妊娠中期大鼠具有正常的冷防御性iBATSNA、而妊娠晚期大鼠的冷防御性iBATSNA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冷防御反应 棕色脂肪组织 交感神经放电活动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摘
19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55-56,共2页
五种性格易忧郁被动依赖型: 也就是性格成熟度不够,做事象个“没长大的孩子”,然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并不因此而减少,在屡遭挫折后很容易出现优郁症。歇斯底里型: 有些人究其一生在追求别人的赞美。不惜一再变换自己的角色,以吸引别人的... 五种性格易忧郁被动依赖型: 也就是性格成熟度不够,做事象个“没长大的孩子”,然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并不因此而减少,在屡遭挫折后很容易出现优郁症。歇斯底里型: 有些人究其一生在追求别人的赞美。不惜一再变换自己的角色,以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掌声总有落幕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症 依赖型 成熟度 事象 田径竞赛规则 四肢静脉 血液循环 交感神经活动 低潮期 躯干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对应激的心血管反应
20
作者 J.A.Herd 徐斌 《心理科学进展》 1986年第3期47-50,共4页
动脉压升高是应激情境下常见的行为反应的一部分,它促使人们作出心理因素参与动脉高血压的结论。然而,心理因素参与动脉高血压的假设用处不大,因为“应激”和“应激情境”等名词的定义不明确。因而,讨论对应激的心血管反应可促使人们去... 动脉压升高是应激情境下常见的行为反应的一部分,它促使人们作出心理因素参与动脉高血压的结论。然而,心理因素参与动脉高血压的假设用处不大,因为“应激”和“应激情境”等名词的定义不明确。因而,讨论对应激的心血管反应可促使人们去阐明“应激”。在一般应用中,“应激”是指一些不需要的或有害影响的心理效应。此外,任何人对这个名词的使用都牵涉到知觉的概念、含义及既往的经验。习惯上所用的“应激”一词没有科学的定义,我们也无法为我们所用的“应激”提出更详细的情况。因此,在这里有选择地集中关注影响动脉高血压的心理因素的生理与行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反应 高血压病人 心理刺激 心理因素 高血压家族史 应激情境 原发性高血压病 等长运动 血浆肾素活性 交感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