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81-1181,共1页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针刺颈夹脊、百会、风池等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眩晕停、谷维素治疗。结...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针刺颈夹脊、百会、风池等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眩晕停、谷维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意义统计学(P<0.01,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 推拿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缺血综合征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景臣 高忠礼 +2 位作者 尹飞 左建林 段德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7-209,共3页
关键词 命名 分类 动脉型颈 交感神经型颈 动脉缺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3
3
作者 于腾波 夏玉军 周秉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因素对椎 基底动脉 (vertebral basalartery ,VBA)血流的作用。 方法 :30只家兔分组进行颈上 (superiorcervicalganglion ,SCG)、颈中 (middlecervicalganglion ,MCG)、颈下 (inferiorcervicalganglion ,ICG)神经节...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因素对椎 基底动脉 (vertebral basalartery ,VBA)血流的作用。 方法 :30只家兔分组进行颈上 (superiorcervicalganglion ,SCG)、颈中 (middlecervicalganglion ,MCG)、颈下 (inferiorcervicalganglion ,ICG)神经节电刺激和 /或神经节阻滞 ,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基底动脉血流量变化。结果 :颈下和颈中神经节对VBA系统血流量的调节起主要作用 ;颈部交感神经节阻滞不能使正常状态下的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 (P >0 0 5 ) ,但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 ;交感神经因素引发的基底动脉血流量变化与系统血压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交感神经因素可能是造成椎 基底动脉缺血 (vertebraobasilarischemia ,VBI)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基底动脉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阳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应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查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患者交感神经反射活动,并探讨SSR对V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VBI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及恢复期行SSR检查,并以5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VBI患者急性发作期SSR潜伏期(L... 目的应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查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患者交感神经反射活动,并探讨SSR对V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VBI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及恢复期行SSR检查,并以5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VBI患者急性发作期SSR潜伏期(Lat)及波幅(Amp)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SSR总异常率为66.1%(37例)。恢复期Lat和Amp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SSR异常率为8.9%(5例)。结论 VBI患者可出现交感神经功能暂时性损害,病情控制后交感神经功能可随之改善,SSR检查可作为VBI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探讨 被引量:29
5
作者 袁文 梁磊 王新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共3页
长期以来,伴发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头晕、心慌等交感神经症状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难题。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明确诊断标准,易造成误诊误治。从提出“Barre-Lieou”综合征开始,国内外学者在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 长期以来,伴发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头晕、心慌等交感神经症状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难题。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明确诊断标准,易造成误诊误治。从提出“Barre-Lieou”综合征开始,国内外学者在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时至今日,对该疾患确切发病机制的明确解释仍然难以形成,从而也导致无法建立统一、有效的诊治方案。 1发病机制1.1现有假说及其局限性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或切入点对颈交感神经症状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理论假说。以往大量针对颈性眩晕的研究均试图通过探索椎动脉相关因素寻找突破。椎动脉受压假说由于其病变解剖部位明确(钩椎关节),早期很容易让人信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该假说对无明显椎动脉受压证据的病例难以做出满意解释。动物实验也表明,即使完全结扎双侧椎动脉,也不会必然引起脑缺血改变。此后,基于椎动脉剥离术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颈交感神经症状的佐证,有人提出了椎动脉壁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假说,认为即便无明显椎动脉受压,仅由于椎动脉壁上交感神经受刺激亦可引起椎动脉缺血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纤维 神经症状 动脉受压 治疗 临床医生 发病机制 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青 万江彤 +4 位作者 王铃嫚 王静 甘胜伟 孙善全 贺桂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17,共1页
笔者在解剖1具男尸过程中,发现其两侧椎动脉起始处走行均异常,且与交感神经节关系密切。现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报道如下。10%甲醛固定的男尸1具,年龄约60岁,身高约162 cm,解剖出颈部各层次,充分暴露及修洁颈部的血管、神经,观察拍照,并测... 笔者在解剖1具男尸过程中,发现其两侧椎动脉起始处走行均异常,且与交感神经节关系密切。现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报道如下。10%甲醛固定的男尸1具,年龄约60岁,身高约162 cm,解剖出颈部各层次,充分暴露及修洁颈部的血管、神经,观察拍照,并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本例标本左、右两侧椎动脉均起自锁骨下动脉,呈“S”形上行。左侧椎动脉自发出处即开始向内前方弯曲,然后向外前方上行,最后向内走行进入第六颈椎横突孔;右侧椎动脉先竖直上行1.04 cm后由内弯向外,再向内前方旋转,之后向内上走行进入第六颈椎横突孔(见图1①-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 锁骨下动脉 甲醛固定 男尸 左侧动脉 第六颈横突 交感神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Ⅰ、Ⅱ段周围的神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秀清 孙博(指导) 钟世镇(指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1期1-4,60,共5页
借助于手术显微镜,在20例标本上观测了椎动脉Ⅰ、Ⅱ段周围的神经;采用Karnovsky乙酰胆碱脂酶组织化学切片方法,观察了5例新鲜尸体的有关神经。发自交感干颈段和颈神经的神经在椎动脉周围相互吻合,袢绕于动脉周围。切片上,椎动脉周围不... 借助于手术显微镜,在20例标本上观测了椎动脉Ⅰ、Ⅱ段周围的神经;采用Karnovsky乙酰胆碱脂酶组织化学切片方法,观察了5例新鲜尸体的有关神经。发自交感干颈段和颈神经的神经在椎动脉周围相互吻合,袢绕于动脉周围。切片上,椎动脉周围不同神经的神经纤维酶活性各异。根据解剖位置关系,Luschka关节病变可能成为压迫或刺激这些神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动脉 钩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外科治疗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学元 张党锋 +2 位作者 刘洪亮 商博鑫 马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0-691,69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3种手术方式治疗CSA患者97例,其中32例以椎动脉受压为主,椎动脉造影(DSA)或椎动脉磁共振造影(MRA)示狭窄程度〉18%的患者行椎动脉减压外膜剥离术(A组);2...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3种手术方式治疗CSA患者97例,其中32例以椎动脉受压为主,椎动脉造影(DSA)或椎动脉磁共振造影(MRA)示狭窄程度〉18%的患者行椎动脉减压外膜剥离术(A组);27例颈椎不稳而不存在椎动脉受压的患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B组);38例有明显颈椎节段不稳、且有椎动脉受压的患者行椎动脉减压外膜剥离并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C组)。按NAGASHIMA提出的疗效评定标准,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8年,平均4.9年。A、B、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53.1%、85.2%和86.8%,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恢复颈椎稳定性手术较单纯椎动脉外膜剥离术效果好;而在颈椎稳定性恢复的前提下,是否行椎动脉减压、外膜剥离术对CSA手术治疗效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交感神经 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式手法与物理因子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清 刘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5-656,共2页
颈椎病主要分为五大类,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其中90%左右的患者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近年来,颈椎病有低龄化的趋势,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采取更为完善的保守治疗手段来医治... 颈椎病主要分为五大类,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其中90%左右的患者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近年来,颈椎病有低龄化的趋势,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采取更为完善的保守治疗手段来医治此病更加显得重要与紧迫。北京协和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多年来应用澳式手法与物理因子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 结合治疗 物理因子 澳式手法 临床观察 北京协和医院 交感神经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章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68-770,共3页
关于颈椎病的分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多用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颈型的分类法,交感型的分类也有报道。Barre—lieou提出的“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Barre—lieou综合征”.认为是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导致椎动脉痉挛出现... 关于颈椎病的分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多用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颈型的分类法,交感型的分类也有报道。Barre—lieou提出的“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Barre—lieou综合征”.认为是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导致椎动脉痉挛出现椎-基底动脉缺血改变的一系列症状。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数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交感型颈椎病定义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的一系列反射性症状。迄今为止对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多停留在症状方面,在诊断上缺乏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 间盘退行性改变 交感神经纤维 神经综合征 -基底动脉 动脉痉挛 统一标准 神经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庆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命名 分类 动脉型颈 分型 交感神经型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入路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祝建斌 祝末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509-509,共1页
采用颈椎前路入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点有:(1)操作简便;(2)颈前路人路既可以穿刺到椎问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也可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我院采用颈椎前入路神经根阻滞治疗颈椎病50例取... 采用颈椎前路入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点有:(1)操作简便;(2)颈前路人路既可以穿刺到椎问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也可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我院采用颈椎前入路神经根阻滞治疗颈椎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神经根型颈 前入路 临床观察 交感神经型颈 前路 动脉 颈前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镇武 李俊 +6 位作者 杨志超 陈永龙 陈炯灰 王伟 姜成 黄春明 李小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31,共7页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脊髓、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不同临床表现,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颈型和其他型(...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脊髓、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不同临床表现,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颈型和其他型(包含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交感神经 影像学改变 颈型 脊髓型 相邻结构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有不少潜伏症状
14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41-2041,共1页
长期伏案、久坐不动、缺乏锻炼,在都市的高楼大厦中,我们的颈椎很容易疲劳过度,脖子酸痛的人也越来越多。可很多人不知道,除了脖子疼,颈椎病还有一些不易察觉的“潜伏”症状,如不及时揪出它们,脆弱的颈椎会越来越受伤。吞咽不畅。食管... 长期伏案、久坐不动、缺乏锻炼,在都市的高楼大厦中,我们的颈椎很容易疲劳过度,脖子酸痛的人也越来越多。可很多人不知道,除了脖子疼,颈椎病还有一些不易察觉的“潜伏”症状,如不及时揪出它们,脆弱的颈椎会越来越受伤。吞咽不畅。食管的上端和第六颈椎相邻,当第六颈椎出现增生,就会压迫和刺激食管,甚至造成食管周围炎症、水肿,在进食时产生异物感、吞咽不畅等症状。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且伴有颈肩痛的人,如果出现吞咽不畅、异物感时,要怀疑颈椎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周围炎 不知道 疲劳过度 动脉痉挛 失稳 交感神经 神经 大脑枕叶 基底动脉供血 颈肩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疼痛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曙明 张银刚 +1 位作者 吴学元 尹益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甲醛致颈部疼痛的动物模型,探讨颈部疼痛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40 mL/L甲醛于兔颈部神经根周围注射建立颈部疼痛动物模型,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甲醛致痛组15只:将40 mL/L甲醛2 mL注射到大白兔左侧颈部神经... 目的通过建立甲醛致颈部疼痛的动物模型,探讨颈部疼痛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40 mL/L甲醛于兔颈部神经根周围注射建立颈部疼痛动物模型,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甲醛致痛组15只:将40 mL/L甲醛2 mL注射到大白兔左侧颈部神经根周围,依次观测注射前、注射后5 min、10 min及30 min的同侧椎动脉的相关指标;利多卡因镇痛组15只:在大白兔左侧颈部与致痛组相同部位注射40 mL/L甲醛2 mL,15 min后,于该处注射10 g/L利多卡因进行封闭,在相同的时间及部位观测椎动脉的相关指标。结果甲醛致痛组显示椎动脉在心室收缩期的最高流速、舒张期的最高流速、搏动指数降低,阻力指数升高(P<0.05)。与致痛组比较,疼痛封闭组椎动脉收缩期的最高流速、舒张期的最高流速、搏动指数增加,阻力指数降低(P<0.05)。结论甲醛颈部注射能引起椎动脉血流下降、血管阻力升高,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使用镇痛剂可能通过缓解颈部疼痛而消除椎动脉供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动脉型颈 交感神经 甲醛 颈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60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2-313,共2页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手法治疗组(60例)用手法治疗和对照组(60例)用中药治疗,2个疗程后分析其症状改善情况及X线、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78.3%,2组间有显著...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手法治疗组(60例)用手法治疗和对照组(60例)用中药治疗,2个疗程后分析其症状改善情况及X线、TCD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78.3%,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病椎动脉受压或痉挛、颈椎失稳、颈部软组织损伤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采用整脊手法治疗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动脉 交感神经 整脊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常见的职业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郁青 胡蓓 耿建红 《会计之友》 1990年第2期30-,48,共2页
不少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每当伏案时间过长大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颈郭酸困不适。若颈部稍稍活动活动或自己扶摩抚摩,这种酸困不适的感觉就会减轻或者消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颈部酸痛不适的现象即使活动抚摩也得不到好转,进一步还会出现... 不少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每当伏案时间过长大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颈郭酸困不适。若颈部稍稍活动活动或自己扶摩抚摩,这种酸困不适的感觉就会减轻或者消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颈部酸痛不适的现象即使活动抚摩也得不到好转,进一步还会出现肩背劳困、手臂麻木、上肢无力、头痛,头晕和耳鸣等病症,严重的甚至会恶心呕吐、休克晕倒、卧床不起。这些现象正是临床上的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症和多发病)的常见症状。为了帮助广大财会工作者更好地认识颈椎病,以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现就此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会工作者 交感神经 稳定性 握力减弱 神经根型 财会人员 肌肉疲劳 关节囊 牵引 动脉供血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