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教学交往实践中的学生“假象主体”及应对
1
作者 罗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1-64,共4页
交往行动理论是对主体间性、主体关系和合理化的主体行动的研究理论。在教学交往实践中受主观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均可能会表现出“假象主体”状态。造成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假象主体”归因是... 交往行动理论是对主体间性、主体关系和合理化的主体行动的研究理论。在教学交往实践中受主观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均可能会表现出“假象主体”状态。造成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假象主体”归因是:存在以“理解”为目的的语言交往障碍;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控制的行为实践;学生多感官学习的自我感知离散状态。教师要提升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需要消除教学交往实践中的“假象主体”,创造从目的性交流到达成理解效度的话语实现,促进认知主体性到实践主体性的行为转变,强化从知识逻辑发生到心理发生的感官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理论 教学交往实践 学生 假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教师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游子欢 严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6-51,共6页
建设教师共同体是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社会哲学维度和语言哲学维度来看,交往行动理论将现代社会发展的症结归结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公共领域,认为人们交往行为的合理与否是影响个... 建设教师共同体是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社会哲学维度和语言哲学维度来看,交往行动理论将现代社会发展的症结归结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公共领域,认为人们交往行为的合理与否是影响个体发展和社会团结的关键因素。这一重要观点为我们反观当前教师共同体所面临的实践困境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鼓励教师共同体成员之间开展交往活动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真正教师共同体的生成应以交往为始基,通过引导教师进行合理交往,最终达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愿景。未来教师共同体的建构需从创设理想话语情景、建立主体间性关系、彰显民主性对话等核心要素出发,努力构建教师共同体内部的交往关系,促进教师间的良性互动与理解认同,推动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理论 教师共同体 理想话语情景 主体间性关系 民主性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动理论视野中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变革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烨佳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1-44,共4页
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学校文化建设正遭遇着由系统殖民引起的离境之忧、主体中心逻辑造就的生成之困和从“成人”到“治人”的体用之殇。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为重塑学校文化生态提供了有益启示。... 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学校文化建设正遭遇着由系统殖民引起的离境之忧、主体中心逻辑造就的生成之困和从“成人”到“治人”的体用之殇。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为重塑学校文化生态提供了有益启示。其主要观点将以语言为媒介的交互活动作为系统进化的动力源泉,将“U”“D”原则作为系统优化的外部保障,将“非强迫共识”作为系统规范的本质属性。基于此提出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的变革路径,要强化其底层逻辑,完善其对话规则,遵循其人本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理论 学校文化建设 言语交互 以人为本 文化认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批判:基于交往行动理论的反思 被引量:6
4
作者 胡翼青 解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4,共7页
哈贝马斯被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学者的旗手,然而就其思想的发展轨迹与成长经历而言,哈贝马斯只是将自己的学术镀上了一层形式上的法兰克福学派元素。他的理论资源和材料有部分德国古典思想的传统,然而他的价值观是激进的自由主义,... 哈贝马斯被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学者的旗手,然而就其思想的发展轨迹与成长经历而言,哈贝马斯只是将自己的学术镀上了一层形式上的法兰克福学派元素。他的理论资源和材料有部分德国古典思想的传统,然而他的价值观是激进的自由主义,他的方法论是功能主义的,而他的意识形态是保守主义的。由于他科学观、启蒙观和理性观均与第一代学者有着较大的分歧而与美国实用主义者心灵相通,因此哈贝马斯不能算是一个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通过他,美国的学术思想和价值立场渗透进了德国的学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 法兰克福学派 实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行动理论的建构——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阐释 被引量:4
5
作者 陆洲 兰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3-77,共5页
行为是已经完成的行动,行动则是动态性的、过程性的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其法律商谈论认为,法律并非静态的行为系统,而是动态的行动系统。法律的生命力就在于行动,在于付诸实践,法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动(交往、商谈)而实现事... 行为是已经完成的行动,行动则是动态性的、过程性的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其法律商谈论认为,法律并非静态的行为系统,而是动态的行动系统。法律的生命力就在于行动,在于付诸实践,法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动(交往、商谈)而实现事实与规范的互动。基于这一理论,可以重新界定法律的基本特征,即法律具有互主体性、相对强制性与自治性,并通过立法商谈与商议式司法,建构一种全新的法律行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 法律商谈 法律行动 立法商谈 商议式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整合问题——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晓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8,共8页
现代性就是不断地求新、求异、求变。启蒙运动以来,解决社会整合问题的理论取向包括个人主义、契约论、功能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必须进行自我确认,重构生活世界,使人们能够理性地进行交流并对有关自身利益的问题进... 现代性就是不断地求新、求异、求变。启蒙运动以来,解决社会整合问题的理论取向包括个人主义、契约论、功能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必须进行自我确认,重构生活世界,使人们能够理性地进行交流并对有关自身利益的问题进行沟通,这是现代社会整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运用语用学方法分析实践领域中的社会整合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核心概念——有效性,即以保证所有的相关者能够作为参与者进行合理的商谈而得到的规范才是有效的。同时,在商谈过程中必须包容他者,真正做到去自我中心化,以促使可能性变为现实。目前我们国家提出的协商民主的总体构想是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整合问题的最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社会整合 协商民主 哈贝马斯 语用学方法 交往行动 启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21
7
作者 奂平清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2,共4页
哈贝马斯在 80年代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 ,其实早在他 60年代初的著作中就有了萌芽 ,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整体思路是 :“公共领域”于 18世纪在西方社会开始出现 ,但随工具理性的过分扩张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统治使“公共领域”渐趋衰... 哈贝马斯在 80年代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 ,其实早在他 60年代初的著作中就有了萌芽 ,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整体思路是 :“公共领域”于 18世纪在西方社会开始出现 ,但随工具理性的过分扩张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统治使“公共领域”渐趋衰落 ,交往理性受到压制。要化解现代社会的危机 ,根本出路在于重建交往理性。本文指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工具理性 科学技术批判 交往理性 交往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我国德育建设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7
8
作者 殷朝晖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5期55-57,共3页
在当今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呼吁人们回归生活世界 ,重视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性 ,其思想对于我们深化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针对传统的灌输德育 ,我们应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为平等... 在当今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呼吁人们回归生活世界 ,重视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性 ,其思想对于我们深化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针对传统的灌输德育 ,我们应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为平等交往主体的新型德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 德育建设 现实意义 中国 德育本质 德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交往行动网络:多维界面与质疑反思 被引量:4
9
作者 唐秋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3期138-146,共9页
伴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行动者之间的交往方式正经历着从信息传递的线性逻辑,向交往互动的网络化逻辑的转变。在合作治理体系生成中,这种逻辑转换以及技术条件的支持,正催生交往行动网络的形成和行动者对它的积极建构。因此,从关... 伴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行动者之间的交往方式正经历着从信息传递的线性逻辑,向交往互动的网络化逻辑的转变。在合作治理体系生成中,这种逻辑转换以及技术条件的支持,正催生交往行动网络的形成和行动者对它的积极建构。因此,从关键行动者及其交往实践入手,对合作治理交往行动网络的构造进行深度解剖,寻找在合作治理创新中积极建构交往行动网络的可能和有效路径,显然是有必要和可行的。然而,人们对网络化交往行动仍存在诸多质疑,这既体现了这种交往行动仍处在初生阶段,它是不成熟、不完善的,同时也说明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耕耘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 行动者网络 合作治理 服务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动理论与公民记者虚拟空间的行为规则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申金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强调人类行动中的交往作用,将"交往行动"定义为"通向理解的交往",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往理性。哈贝马斯主张跳出主体—客体二分法的传统意识哲学范式,引入语言范式的交往理性,旨在将现代文明引入柳暗花明...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强调人类行动中的交往作用,将"交往行动"定义为"通向理解的交往",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往理性。哈贝马斯主张跳出主体—客体二分法的传统意识哲学范式,引入语言范式的交往理性,旨在将现代文明引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因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指"至少两个主体之间以生活世界为背景、以语言为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理论 行为规则 虚拟空间 意识哲学范式 记者 公民 哈贝马斯 交往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哈贝马斯社会交往行动理论的得与失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明甲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5,共4页
在批判近代主体主义理性实践观的过程中,哈贝马斯以"社会交往"、"对话"等概念为核心,建构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本质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学说,在理性走向衰落的时代重铸了理性的权威。然而,这样一种理论却因为"纯... 在批判近代主体主义理性实践观的过程中,哈贝马斯以"社会交往"、"对话"等概念为核心,建构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本质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学说,在理性走向衰落的时代重铸了理性的权威。然而,这样一种理论却因为"纯粹理性"的理想,再次重蹈西方传统物性逻辑的覆辙,沦落为形而上学理性说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社会交往行动理论 马克思实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世界·交往行动·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咸瑜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
"生活世界"是人自身"在"的确证。人之"在"在这里由隐蔽而显现。日常生活世界对人而言是已然的、既成的、不得不接受的。人在其中熏陶成为他在现实中呈现的样子。日常生活承传着历史文化,又由于日用而不... "生活世界"是人自身"在"的确证。人之"在"在这里由隐蔽而显现。日常生活世界对人而言是已然的、既成的、不得不接受的。人在其中熏陶成为他在现实中呈现的样子。日常生活承传着历史文化,又由于日用而不知、思不出位的特点,带给人们以惰性,使人趋于保守。"生活世界"的核心问题乃是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与社会实践两者同构同质。身处交往实践中的现实的个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交往主体之间互动且互补,个体融入群体,共铸人类文明,推动着社会前进。交往行动的普遍化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现实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交往行动 现实的个人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往行动理论的学生教育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霞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86,共2页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犹如一个高效的减压阀,能够使整个教育管理过程变得轻松自然有效。以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交往行动理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并提出建立健全民主的学生管理制度,搭建广泛的对话平台...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犹如一个高效的减压阀,能够使整个教育管理过程变得轻松自然有效。以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交往行动理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并提出建立健全民主的学生管理制度,搭建广泛的对话平台,开发符合学生生活世界需要的教育管理内容等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 生活世界 学生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概念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兴明 《重庆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38-42,共5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对其庞大理论体系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剖析其核心概念"交往行动"的实际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哈贝马斯的整个理论体系来说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拟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概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对其庞大理论体系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剖析其核心概念"交往行动"的实际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哈贝马斯的整个理论体系来说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拟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概念所包含的交往主体、交往背景知识、交往媒介、交往目的及交往合理性五个方面入手,展开对其"交往行动"概念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 交往主体 交往背景知识 交往媒介 交往日的 交往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与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长虹 《中国博物馆》 2008年第3期71-74,共4页
本文中的“影响力”是指在社会中,一个个体人或机构,在交往行动中通过信息(information)的告知(message)和理解(understanding),对他人行为和观念造成改观的能力。根据行为双方的身份和角色限定,这种能力可以被划分为权力影... 本文中的“影响力”是指在社会中,一个个体人或机构,在交往行动中通过信息(information)的告知(message)和理解(understanding),对他人行为和观念造成改观的能力。根据行为双方的身份和角色限定,这种能力可以被划分为权力影响力(influence of power)和非权力影响力(influence of non—power)。权力影响力的发生,必须以交互行为的双方之间存在着某种契约强制性的关系,如科层中的上下级、传统家族中的父子等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理论 社会影响力 哈贝马斯 博物馆 非权力影响力 他人行为 个体人 强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联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2,共4页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积极倡导一种具有自我反思性、能够提出批判尺度的社会理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著名代表,他半生致力于交往行动理论的构建,试图为"病理性"的现代社会提供正常的社会评...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积极倡导一种具有自我反思性、能够提出批判尺度的社会理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著名代表,他半生致力于交往行动理论的构建,试图为"病理性"的现代社会提供正常的社会评论标准,用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改造方案。认识和探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而且对于我们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对社会交往行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交往行动 网络 研究成果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干群交往与行动的实践逻辑及经验
18
作者 张婷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4,共8页
探索并解释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干群之间交往与行动的实践逻辑及经验,是对我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宏观经验的有益补充。将具体案例置于交往与行动理论解释框架之内,系统检视“交往与行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何以被“结构化... 探索并解释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干群之间交往与行动的实践逻辑及经验,是对我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宏观经验的有益补充。将具体案例置于交往与行动理论解释框架之内,系统检视“交往与行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何以被“结构化”及其作为干群间交往与行动的实践逻辑及经验。研究表明,乡村振兴作为一项政策性目标,推进了干部与群众的同时在场,由此衍生的治理结构改变了干部的行动逻辑和行为模式,干群之间交往与行动的弹性空间增大,干群关系“零距离”的场景成为常态,新型社会关系得以“再生产”,形成了新时代解释乡村振兴经验的新图景,具体表现为目标一致性、有序社会结构塑造与“激励-信任”的双向行动逻辑。在实践上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现代性知识,其可复制性与可借鉴性在未来基层社会建设以及推动共同富裕行动中依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 乡村振兴 双向逻辑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的交往:中国丝绸服装文化英译与传播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歌 蔡欣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文章依据交往行动理论的研究范式,以《红楼梦》两部英译本中的相关丝绸服装部分文本为例,从影响译者判断的时代变迁、社会关系、民族融合和复杂工艺等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传统丝绸服装文化的英译以及对外传播策略,揭示出交往行动理论的三... 文章依据交往行动理论的研究范式,以《红楼梦》两部英译本中的相关丝绸服装部分文本为例,从影响译者判断的时代变迁、社会关系、民族融合和复杂工艺等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传统丝绸服装文化的英译以及对外传播策略,揭示出交往行动理论的三个理性原则“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可以解决历史和文化赋予丝绸服装文化文本翻译的难点和复杂性,能够构建各文化主体间理性对话的机会,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产业结合,提升中国丝绸服装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原则 交往行动理论 丝绸服装文化 《红楼梦》 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探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晓旭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93,共3页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文章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来理解和反思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在于大学生交往理性的缺失,即手机的过度使用导致交往的不合理性和缺乏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因此,慎...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文章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来理解和反思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在于大学生交往理性的缺失,即手机的过度使用导致交往的不合理性和缺乏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因此,慎重对待工具理性、发展交往理性是克服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理论 手机依赖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