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交往共同体到法律共同体——哈贝马斯对现代西方国家的演进式重构 |
严宏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2
|
商谈民主与现实政治——析哈贝马斯“理想交往共同体”的批判潜能 |
陈伟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3
|
交往共同体与先验诠释学——论阿佩尔的诠释思想 |
潘德荣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4
|
新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学范式:交往实践共同体 |
任平
王建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
5
|
共同体的重构: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 |
雷霆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
6
|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本蕴与方式 |
王玉平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7
|
交往合理性与政治哲学之重建 |
洪涛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
8
|
游戏政治观——后现代政治哲学分析 |
任平
王建明
王俊华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
9
|
从公共性到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转向 |
盛晓明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9 |
14
|
|
|
10
|
儿童自然游戏群体:传统的失落与当代的重建 |
苗雪红
|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
11
|
先验语用学何以可能?——阿佩尔论终极奠基 |
罗亚玲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7 |
6
|
|
|
12
|
学生课堂沉默及其教学应对 |
周卫娟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
13
|
家庭、学校与社会公众的德育责任--赫尔巴特德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
林凌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14
|
晚清“宗周”思潮之探微 |
张再林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5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时间银行”生发原理、藩篱与纾困之道 |
赵爽爽
李静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3 |
2
|
|